01.21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最近,平阳县凤卧镇的叶先生跟记者爆料,说身边的朋友都在分享这段抖音里很火的求婚视频。视频里,求婚场地是灯光和鲜花点缀的花园,刚开始叶先生以为这大概是城市的某个角落,后来发现这片花园就在身边,希望记者能来走走看看。

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昨天,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在以往的印象中,平阳西部地区交通不便,而此行却完全颠覆了这种印象。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麻布驿站

一早,记者从平阳出发,途经前往西部革命老区凤卧镇的必经之路——57省道复线时,发现路面宽阔平坦。在57省道复线麻布驿站中,记者还看到,农产品销售中心的年货也开始上架,一路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凤卧镇

随后,经环城北路、灵内线,不到1个小时,我们便到达了凤卧镇中心。

作为革命老区,凤卧镇入目即是红色元素。记者找到了“抖友”叶先生,才知道这个镇上的“网红打卡点”就在一条美丽的沥青公路——凤冠线旁。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凤冠线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到达时,这里的主人刚刚泡好一壶茶,看到客人到来,他十分开心。记者发现,这里不仅有精致的花园,紧靠它的还是一个多肉基地。带记者参观完后,创业青年赖世和开始聊起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记者(左)正在采访创业基地老板赖世和

赖世和老家在凤卧镇,17岁开始养花的他对植物有着天生的热爱,养了20多年花卉,大学毕业后,他凭着这份热爱开始进行线上多肉植物销售。曾辗转于杭州、温州多地,考虑到租金和场地等成本因素,他最后选择回到家乡凤卧镇。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多肉基地

2018年10月份,他将落脚点选在了吴潭桥村凤冠线旁。经过考察,他发现生活在温州市或者平阳县城的朋友对家乡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以前路不好走,大家来平阳西部山区游玩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现在水头到凤卧这条路重新修整之后,就方便多了。”水头至凤卧红旅公路是凤卧镇到平阳县城的主干道,家乡便利的条件给了他勇气和信心。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花园

而他在多肉基地旁边建花园,原意为吸引多肉植物线下客流。乡村里的青年生日聚会、求婚,都会选择在他的浪漫小花园里。叶先生就是看到网上的视频后,成了这里的常客,家里不仅摆放着十几盆多肉,他还会给温州朋友带去几盆。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停车场

令赖世和感到幸运的是,花园旁边去年新建了一个大型停车场,无形中把客流引向了他这里。平阳县昆阳、鳌江、萧江等地的企业团队活动都会选择到他的花园里,赖世和的创业基地渐渐有了名气。虽然刚刚起步,但3天一场活动的频次让他看到了未来机遇。春节期间,他计划将花园免费对外开放。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凤卧镇红军路

赖世和所说的停车场是凤卧镇浙南红色旅游接待中心项目一期工程。2019年,凤卧镇在高峰期一天接待5000人次红旅游客,还需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维持交通秩序。“马头岗至冠尖红旅记忆道、水头至凤卧红旅主干道、垟头至红军桥红旅漫步道的旅游公路网络形成后,进入凤卧的车辆越来越多,春节期间,凤卧镇的车辆会更多,如果不建停车场,交通就会拥堵。”凤卧镇交通工程建设办公室的主任叶鲍亮告诉记者。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马头岗至冠尖红旅记忆道

现在生活在冠尖山脚下的凤卧人依然在种柚子、晒粉干,而生产模式和往日大有不同。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是凤卧的基调和底色,把客人引了进来。这个多肉基地就像根植在红色底蕴上的新业态。此外还包括农产品展销中心、凤东村柚子文化园、内塘村脐橙采摘点,交通便利,客货运输发展让凤卧特产销售渠道越来越宽。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常年在外奔波的凤卧人每次过年回家都会惊叹于家乡的变化,交通便利让他们和家乡的距离不再遥远,赖世和在春节期间免费开放花园也是想让返乡人能体验到自己的作品和家乡的新气象。


监制/丁前程 郑莉

记者/沙凯迪

通讯员/叶长胜 温从字 应晓军

走进“网红打卡地”,与一位文艺青年聊聊他的创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