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毛竹价格持续低迷,还值得种植吗?

基层林业


确实,毛竹价格持续在下降

这个问题,本人有切身体会。我所在的镇是全省挂牌的毛竹之乡,现有毛竹林面积四万余亩,占林地面积的20%,四年前所有林木产品价格达到顶峰时,毛竹价格也是顶峰价格32元/百斤,之后开始走下坡路,缓慢下滑,直到目前的24元/百斤。要知道下降8元/百斤是什么概念,那就是纯利少了8元/百斤,现在交通稍远或不方便的地方,毛竹除去砍工就无利可赚了,这严重地挫伤了林农发展毛竹的积极性。

毛竹价格低迷的原因

毛竹价格持续低迷已经不是一两年了,目前仍然看不到丝毫反弹的迹象。造成这种低迷的原因,人们做出过种种分析和猜测,但一切分析和猜测都不能离开市场这个大要素,因为毛竹价格低迷不是那一个地方的现象,这是大环境问题,说白了就是市场影响,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一切政策的引导和人为的干预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市场影响无非是供需双方矛盾发生了变化,那么毛竹市场供需双方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供方(毛竹生产和销售方——农户):

毛竹生产种植不是大蒜、土豆,一年一季,是个较长期的过程,不会一下子猛然就生产过剩了。事实也是如此,近二十年,我所在乡镇虽然鼓励发展了一些毛竹林,但与整个竹林面积相比,微不足道,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因此,毛竹价格低迷主要不是毛竹一下子生产过剩的原因。

2、需方(使用毛竹方——市场):

2.1、谈到毛竹需方,不得不看看毛竹究竟有什么用途,也就是毛竹到底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毛竹用量早期排名:a、建筑用材(建筑脚手架、垫板);b、竹筷子、竹地板、竹凉席、竹家具等民用;c、毛竹大棚、养鱼围栏等种养殖用材;d、竹炭、高级特殊纸张用材;e、毛竹工艺品用材;f、其它用材。

2.2、决定毛竹市场用量变化的主要是前三个用途?这三个用途发生了根本变化了吗?分析的结果是肯定的。在大环保和安全施工制度影响下,建筑业这几年已经慢慢或基本不用毛竹作为脚手架了;养殖、种植更是如此,以前整车毛竹运往北方(如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的事没有了,渔民撤围上岸也不用毛竹了;民用最大的竹地板由于不得不用到化学胶粘剂,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兴趣。

原来需方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毛竹整体用量的减少是产生供求失衡的主要矛盾。

毛竹前景怎样?现在还不好讲,市场往往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谢谢阅读,欢迎点评讨论——林业无纸笔。

林业无纸笔


在中国当农民很多农产品批量上市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农产品从农民手里收购时候的价格出奇的低,农产品收购转卖到城市后农产品的价格却比做购价高收几倍甚至十几倍。

不少的农民感觉很难理解这个现象,低价格收购,高价格出售,这些钱是谁赚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农户在农产品种植上投入的种子、管理、施肥、农药、耕地、人工成本上大大超出了收购价格,低价收购使农民处于亏本或保本不赚钱状态,使农民在种地上处于消极状态。

现在社会国家提倡合作社加盟的形式让利农民还有补贴,但条件和地域限制农户参加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基本上都会赚到大钱,但没有条件参加的农户的农产品通常没有销售渠道,靠收购商压价收购,农产品是有周期的。有时侯收购价低就会赔一年的劳作没有赚,收购价高就会赚一年的辛苦钱,在国内农村还是牛马来耕地机械率几乎没有,耕种效益非常的差,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成本。造就了产品价格没有竞争优势,所以辛苦一年还是亏本。 在国内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之中各个环节太多了。每个环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会层层加价,农产品的成本转嫁给下一层,就会出现终端价格比收购价格高几倍或十几倍。

毛竹也是这种情况,价低迷打击种植户的信心,种植的农户会越来越少,种植一年毛竹赚的钱还比不上外出打工的赚钱多,所以政府要联合各个部门对农村种植上加大扶助力度,源头到收购及销售点帮扶农户走出困境,让农户感觉种植是可以有钱赚的的时候,农户都会抢着去种植。


农村哥牛不啦


建筑不用竹笆了


用户1013918007438


环保局一声令下开发商造房子不能用钢管全国都用毛竹。这样价格马上上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