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SST前鋒“變身”恢復上市首日 “驚魂”5分鐘 市值蒸發186億

■ 本報記者 林珂

之前備受關注的北汽新能源借殼SST前鋒(600733)一事靴子終於落地,SST前鋒改名北汽藍谷,公司主營業務變身為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與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然而公司停牌期間大盤出現明顯調整,以及公司自身業績增長存在不確定性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北汽藍谷復牌大跌,全日跌幅高達36.88%,收盤報9.5元。

恢復上市首日暴跌36.88%

早在2007年初SST前鋒就推出了資產重組與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推動首創證券借殼上市。然而在隨後的10年中,該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仍未實施。直到2017年12月底,SST前鋒公告,北京市國資委同意將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首創資管直接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同時繼續推進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工作,並籌劃由公司收購北汽集團下屬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資產。

在隨後披露的重組方案,SST前鋒將向北汽集團置出公司全部資產及負債,併發行股份購買北汽新能源100%股權,以及募集配套資金20億元。其中,北汽新能以288.5億元注入SST前鋒,SST前鋒全部資產和負債作價1.87億元置出。抵消後的286.69億元,由SST前鋒按發行價37.66元/股,向北汽集團等35名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7.61億股。在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後股改後續工作將繼續實施。根據之前公告,公司股東大會通過了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全體非流通股股東向全體流通股股東以每10股流通股獲送5股的方式支付股改對價。

進入下半年後,SST前鋒重組進度明顯加快,7月公司公告北汽新能源100%股權已經全部過戶至SST前鋒;8月公司證券簡稱由“SST前鋒”變更為“S藍谷”;9月26日公司再發公告稱,因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已全部實施完畢,公司股票將於2018年9月27日開市起復牌。同時,公司證券簡稱由“S藍谷”變更為“北汽藍谷”。至此,SST股改、資產重組一事最終完結。

雖然SST前鋒變身為北汽藍谷後,公司湊那個房地產開發變更為了時下熱門純電動新能源車企,但復牌後表現卻是差強人意。9月27日該股小幅低開後快速跳水,一分鐘後股價已跌去12.36%,同時被交易所臨停。10點恢復交易後股價繼續直線殺跌,2分鐘交易跌幅便擴大至23.59%,再度被臨停,停牌時間持續14點57分後恢復交易。最終剔除臨停時間,北汽藍谷全日僅有5分鐘產生了成交量,三輪殺跌最終該股大跌36.88%。

主營盈利欠佳問題依舊凸顯

對於北汽藍谷恢復上市首日大幅下挫,市場並不意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北汽藍谷大幅下挫,有公司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影響。自身因素來看,在目前新能源補貼出現退坡背景下,北汽新能源能否延續增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在鉅額的政府補助“力挺”下,公司業績依舊出現大幅波動,盈利能力欠佳的問題凸顯。從外部因素來看,公司停牌期間大盤出現明顯調整,自身存在明顯補跌要求。同時從近兩年恢復上市的多隻個股來看,恢復上市首日個股普遍出現大幅下挫,對投資者參與熱情有所限制。整體來看,經過恢復上市的大幅調整,往後的走勢更多將反應自身基本面的價值,故北汽藍谷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能否回暖,才是影響股價表現的最終因素。

根據之前發佈的北汽新能源2015年、2016年業績來看,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71億元、93.72億元,同期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84億元、1.08億元,賬面業績大幅增長。但實際上,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5796.28萬元、14776.54元,公司主營業務真實盈利能力卻是差強人意。進入2017年後北汽藍谷業績開始大幅下滑。據2017年財務數據已審實際數來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93億元,同比繼續增長。然而淨利潤僅為4086萬元,較2016年出現腰斬。

銷量的增長對企業營業收入提振明顯,在北汽藍谷發佈的2018年度盈利預測審核報告中,公司預計2018年將實現營業收入174.63億元,較2017年大幅增長。實現淨利潤1.28億元,同比出現超2倍的增幅。靚麗業績背後,報表中其他收益欄格外顯眼。2017年公司其他收益為3683萬元,而2018年該項目金額已經暴增至2.45億元。根據公司披露,其他收益項實際上就是政府補助。換言之,2018年業績大幅增長背後,鉅額政府補助仍是重要推手之一。

從行業來看,受補貼退坡影響,不少車企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導致上半年公司業績明顯下滑。在行業普遍遇到盈利增長難題背景下,作為新能源整車第一股的北汽藍谷能否突圍?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就目前來看依賴政府補助支撐業績的北汽藍谷難以獨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