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满清皇子的名字大多用生僻字?

程老师侃史


简单来说,是为了方便避讳。

清朝皇室取名的规矩可以分为好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色。

康熙之前:满文名为主

在康熙皇帝以前,清朝皇室取名完全按照满族自己的习惯,努尔哈赤不用说了,他的兄弟子侄也都是叫穆尔哈齐、皇太极、多尔衮这些,全都是满语名,而且不考虑辈分。

努尔哈赤确定了宗室的划分,按其规定,努尔哈赤自己及其亲兄弟的后裔被称之为宗室,俗称黄带子,努尔哈赤的堂兄弟以及从堂兄弟的后裔被称之为觉罗,俗称红带子。

宗室与觉罗的划分是清朝皇室命名跟明朝皇室命名走向不同的的第一步。

努尔哈赤之后,皇太极加快了后金(清)的封建化进程,再加上之后的清军入关、一统全国,汉化的影子也在皇室命名中显现出来,康熙帝名叫玄烨,这个名字显然带有不少的汉文特色。

康熙时期:使用字辈

清朝皇室起名按字辈是从康熙时期开始的。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序齿(载入族谱)是有二十四个,无一例外,他们的正式名字中第一个字均为“胤”,如胤禛、胤祥。

这是康熙帝对自己儿子做的一个特殊划分,他规定自己的后裔为近支宗室,非其后裔的宗室称之为远支宗室,只有近之宗室才用字辈。

除了儿子们以外,康熙帝还规定了孙辈和曾孙辈的字辈,即“弘”与“永”两辈,如弘历、永琪。此外,后人名字的第二个字康熙帝也安排上了,即确定偏旁,康熙帝的子辈名字偏旁均为“礻”,孙辈均为“日”。

康熙以后:因避讳而变

到康熙帝去世,清朝已经快入关数十年,有些东西已经学的很溜了,比如避讳。

在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时期,后金(清朝)是不怎么避讳的,努尔哈赤时期还可以直接写努尔哈赤的名字,顺治帝福临也下诏“不可因朕一人,使百姓无福”。

但到了康熙时期,避讳还是开始了,最明显的唐玄宗不叫唐玄宗,叫唐明皇,其他遇到忌讳的字要么换过,要么缺一笔或者多一笔,反正不能完全相同。

继位的雍正帝比康熙帝更忌讳,连谐音都要避,他的兄弟们名字中的“胤”字自然也要变变,改成了“允”。

乾隆帝跟他爹不同,没这么计较这些,所以他的兄弟们不需要改字辈。

乾隆帝退位后,嘉庆帝继位,宣布以后兄弟们不用该字辈了,我改!于是他改名成了颙琰,他儿子道光帝继位后也改成旻宁。

咸丰帝以后,直接规定皇帝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不需避讳,所以谁都不需要改名了,但跟第二个字撞上也是要避的,所以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名字,反而是第二个字生僻,这是为了方便避讳。


平沙趣说历史


说起来很有意思。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给自己的每个儿子都起了20个字的辈分用字,比如四子朱棣家: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明朝皇帝传到朱棣家的“由”字辈结束,崇祯皇帝朱由检,检字是木字旁,朱由检这一代是木字旁,金木水火土,每五代轮一遍,明兴宗朱祐杬就是崇祯皇帝的五世祖。朱元璋的男性后代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达到好几万人,汉字才多少个?几千个,即便是后来的康熙字典,也才四万余汉字。

所以,明朝宗室子弟的名字出现大量生僻字很正常,比如:朱志堩、朱秉欆、朱承爚、朱恩鑙、朱见灂、朱常㵂等。即便用金木水火土的偏旁来区分,众宗室名字里最后一个字重复还是不可避免。

清朝皇室一开始是没有规范的起名辈分的,名字都是满洲方言,什么努尔哈赤、舒尔哈齐、皇太极、济尔哈朗、多尔衮,等等。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福临,这个并非是直接的汉字名字,福临是满族语言的音译。到了顺治皇帝的儿子,康熙皇帝玄烨,还是音译。

但是,从康熙皇帝开始,对儿子的名字就开始学习明朝宗室的命名办法,康熙皇帝规定自己的儿子为胤字辈分,比如:胤祉 、胤禛,不但名字第一个字辈分字相同,第二个字的偏旁也相同,这和朱元璋就是一样了,朱由检、朱由校、朱由榔、朱由棷等等。

清朝从努尔哈赤开始,到灭亡,历经300年左右,子孙后代也有十万计。因为子孙后代太多,取名字不可能不用生僻字,常用字不够用,只好启用生僻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坐看东南了


满清政权入关后,积极学习汉族文化,致力于民族融合,有许多政策都是延续了明朝的传统,皇子起名规则上也借鉴了明朝。纵观明清两代皇子的名字,生僻字都挺多的。

之所以会大量采用生僻字起名,主要是受明清皇嗣起名规则的局限,以及方便百姓“避尊者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为了方便后代子孙见面好论辈分,明分支,朱元璋给26个儿子的子孙后代都定下了代表辈分的字,每个儿子后代的辈分字都不相同。

详情如下图

朱元璋确定了辈分字还不算,他自己信奉五行,还规定了子孙名字的第三字还必须带上五行元素,就是带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为了避免同一代人同名,连元素周期表里的字都被用到名字里了。

清朝以康熙皇帝为分水岭,之前都是按照满语起名字,予以美好的祝福就可以,不用考虑辈分。从康熙的儿子们开始,皇子起名时就遵循汉人起名字的方式,辈分字+名字。

康熙定了下三代的辈分字为“胤、弘、永”,乾隆皇帝续了“永绵奕载”,道光皇帝续了“溥毓恒启”,咸丰时续了“焘闿增祺”,溥仪退位后还增了“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字。虽然大清朝到溥字辈就亡了,可老祖宗定下的辈分字,爱新觉罗的后代还是可以继续沿用的。

规定辈分字的同时,同辈兄弟的名字部首也必须都是一致的。如康熙的儿子是“胤”字辈,名字都带“礻”。孙子是“弘”字辈,名字都带“日”;重孙是“永”字辈,名字都带“王”。

一般来讲皇帝的儿子都不少,皆用同一个部首的字起名,且都得是寓意较好的字,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很多皇子的名字都是生僻字,甚至是为了好寓意拼出来的字。

再者,古代讲究避尊者讳,父亲的名字儿子不能用,皇帝的名讳全天下都要避讳,甚至生活中直接写出来、读出来都是大不敬,要想方设法找到同义字替换或者干脆写成错别字。皇子名讳采用生僻字,也就是寻常百姓平时根本用不到的字,大大的避免了皇子登基后,百姓皆要避其讳的麻烦。

由于清朝皇子都用相同的辈分字,新皇继位时,其众兄弟都面临避讳改名的问题。如雍正皇帝胤禛继位后,其兄弟们的辈分字“胤”都改为了“允”;毕竟皇子数量多,能继承大统的就一位,一人改比兄弟们都改方便多了,于是乎后来的皇帝登基后都是改自己的名字,如嘉庆皇帝“永琰”改成“颙琰”,道光皇帝“绵宁”改成““旻宁”。

明清两朝皇室辈分字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朱元璋给自己所有儿子的后代都安排了辈分字,意味着朱家子孙都要按照辈分表起名。无论是是哪个支系,什么辈分,是皇帝近支还是闲散宗室。而清朝只有近支宗室男丁起名才可以遵循皇子“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的辈分字,同是爱新觉罗的后代 ,却早已分出个亲疏远近。宗室远近的划分标准最初是以康熙为界限的,康熙的子孙都算近支宗室,可能是康熙子孙实在太多了,后来改成雍正的后代才算是近支皇室。 爱新觉罗家其他的支系都采用区别于皇室的其他字作为辈分字。


史论纵横


清代皇族子孙自康熙开始,开始仿照汉族起名,名字中带有字派,康熙为其子、孙、曾孙确定的字派分别是“胤”、“弘”、“永”,乾隆皇帝又以“永绵奕载”接续,道光时增“溥毓恒启”四字,咸丰七年又增“焘闿增祺”四字,溥仪退位以后,又加“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字。上述是清代皇族的字派。

与字派相对,对皇子的名字也有严格要求,即确定严格的偏旁,其中胤、弘、永分别对应礻、日、王字旁,绵、奕、载分别对应心、纟、钅字旁,溥、毓、恒多用亻、山、金字旁,但到后来的字派,尤其是恒字辈,清朝已经灭亡,所以并没有那么严格了。

看到这儿就应该想起了明朝,明朝同样是确定藩王字派,并且同样要求固定名字偏旁,即必须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循环。所以,明代皇子的名字有很多偏僻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清朝也采取了明朝的命名规则,即命名过于严格,所以出现明朝一样的问题也就不为过。

不过,明清在具体命名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其一,明代朱元璋的二十几个儿子各有字派,但名字的规则相同,也就是说,按照常理,朱元璋二十几个儿子中,名字最后一个字可以出现重复,如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姓朱名桂,第十一代晋王姓朱,求字派,亦名桂。

但清代皇子字派均相同,但在字派相同、名偏旁相同的情况下,为避免重复,名字最后一个字就必须不同。

其二,明代所有皇族,包括藩王子孙,都可以使用字派,也就是只要是朱元璋的子孙,都要按照字派、固定偏旁起名。

但清代不同,清代上述字派,尤其是清朝还未灭亡时使用的胤、弘、永、奕、载、溥、毓、恒、启等字派,规定只能由近支宗室使用。清代近支宗室曾有数次变化,第一次是规定康熙的儿子都属于近支宗室,最后一次确定只有是在嘉庆年间,只有雍正的后代才属于近支宗室。这样,清代字派的使用范围就远远不如明代了。


楚邾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现代人起名,网上经常统计各个年龄阶段起名使用最频繁的字,比如80后90后男的名字中用伟磊军彬的比较多,女的用静丽芳的比较多,而00后10后男的用轩皓浩瑞的比较多,女的用萱彤等字的比较多。真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

说到满清,努尔哈赤还是满族特色的名字,就不深入研究了。皇太极这个名字据说是努尔哈赤听说汉人叫储君叫皇太子,努尔哈赤特别喜爱皇太极这个儿子,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所以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皇太极。

好了,言归正传。为啥满清皇子的名字大多是生僻字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起名有限制

康熙皇帝的时候,满清入关已经好多年了,满清皇族特别崇尚汉文化,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在起名字这件事上也学起了汉族的排辈分,就是名字中间都有个一样的字,譬如胤,弘,永等,这是康熙后起名得第一个限制,皇子的第三个字一般要求都用一样的偏旁,比如弘时,弘昼,都带个日字旁,胤礽,胤禛,都带示字旁,这是第二道限制,皇帝的儿子一般都很多,同一个偏旁的字,要想都是常用字真的很难,所以在这种限制下出现了好多生僻字。


乾隆穿汉服

二,为了美好寓意,来拼字

父母给孩子起名字寄托了父母的期望,皇上也不例外,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福寿绵长,建功立业。起的名字要有好的寓意,在有偏旁的限制下,只能在这个字的另一半上发挥聪明才智,比如道光的儿子门,前三个奕纲,奕纬,奕继,奕纲活了二十四岁,寿命不长,后面俩儿子出生没多久就死了,所以道光换了个偏旁,换成言字旁。他后面儿子的名字奕詝,奕誴,奕詥,奕譓,乍看之下都是生僻字,都不认识,但是看右边的宁,宗,合,惠这几个字大家应该都认识,寓意也美好。道光当皇子时叫绵宁,当上皇帝后他把名字改成了旻宁,这个旻字不太常见,但是把这个字拆开,日和文,大家就不陌生了,这也是拼字,和武则天创造的“曌”这个字如出一辙,日月当空,象征无上皇权。就是现在人起名字也有好多拼字的。

乾隆皇帝儿子名字,看名字的右半部分,应该都认识,寓意也不错。

三,为了避免出现重名。

给皇子起个老百姓都不常见的生僻字,减少了重名的概率,老百姓都没怎么见过的字,肯定不会给孩子起,因为都想不起来,这样也方便了老百姓,不必总为避讳而烦恼。

雄观历史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


雄观历史


首先题主所提出的问题就不太准确,清朝皇子的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取的是生僻字

清朝的开国之君皇太极给皇子取名非常随意:长子豪格、次子洛洛、三子洛博会、九子福临(顺治)等,这些皇子的名字取的都很“任性”,毫无规律可言,且基本都是常用字,也就不存在“生僻字”之说了。


入关之后的第一代君主顺治给儿子取名也是没有任何讲究:长子牛钮、次子福全、康熙玄烨等,根本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甚至儿子和父亲名字中同有“福”字他们也不在乎,要知道这在当时的汉人眼中是“大不敬”,会乱了辈分)。

究其原因是当时满清尚未入关或入主中原年代尚浅,受汉族文化影响还不深,给皇子们取名自然就比较“随性”一点。

从雍正那一代起,皇子的名字才和生僻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雍正的兄弟名字都是以“胤”开头,名字里的第二个字:褆、𧘌、禛、𧘲等;乾隆那一辈则是以“弘”为首,第二字为:晖、昀、昼、历等(乾隆以后则不再赘述)

可以看到皇子的名字里的这两个字基本都属于冷门字,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用来避讳

春秋为尊者诲,为亲者诲,为贤者诲。—《公羊传》

在古代是不能对皇帝直呼其名的(连书写都不行),这样不仅不礼貌,严重的话还会被以“犯上罪”直接处死。

举例:

在乾隆朝,“文字狱”达到顶峰,落榜考生王锡侯因为出版了字典《字贯》,在书中开列了清朝列祖列宗的姓名,本意是教导考生如何在考试过程中避讳,结果却被乾隆抓住不放,判了他一个凌迟处死,连家人也被连坐。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皇帝的名字是常用字的话,规避起来就会非常麻烦,甚至连日常交流都会产生障碍。

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清朝皇帝就想出了给儿子取比较生僻的名字的办法(将来无论谁成了继位之君,都不会在避讳的问题上犯难)。这也算是皇帝给百姓做的一件好事吧,你们说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晓史才能明事


其实与明朝皇子们相比,满清皇室的名字用字,已经“回归人性”一点了——虽然一般人也不认识,但大差不差能读的出来。

明清皇室用怪癖字来命名,根本原因在于皇室男子的命名权:

与普通人家有别,皇室新生男子的命名权,并不在他爹妈,而是有专门的部门。

理论上,这些人一般饱读四书五经,熟悉五行八卦,会根据各种因素来为皇室新生男子起一个最最适合的名字。

如此一来,命名就成为一项必须政治正确的政治任务。

即,不能让其他人从名字里挑出毛病来。

越普通常用的字,风险指数越高。

这个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一个普通的汉字,通过拆分、通假、联想、谐音等手段,可以解读出各种意思来。

一不小心,就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用生僻字,甚至是人们根本不认识的生造字,既显示学问,更远离文字祸害。

如果再考虑到满清密不透风的文字狱,我想,这个问题就更容易理解了吧!


风谈天下


  其实不仅满清皇室,中国古代王朝都会在名字上选用生僻字。比如宋代皇子登基为帝后一般会改名字,用一个比较生僻的字眼。明代亦然。这主要是为了“避讳”需要。所谓避讳,就是君王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或者要缺笔。如果用生僻字就避免了这种情况发生,当然避讳在古代对长辈亦然。当然也有彰显特殊身份的需要。

  明代其实对宗室取名形成了规范性,如要求固定名字偏旁,即必须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循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很多偏僻字。

  清代吸收了这点,如康熙以后胤、弘、永命名要分别对应礻、日、王偏旁,以后的绵、奕、载分别对应心、纟、钅偏旁,而溥、毓、恒多对应亻、山、金偏旁。

  而且到了道光皇帝以后,皇室又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非皇帝的直系血脉,不可以用特定的偏旁,以此来区别皇家和宗室。


赵燕云


我们今天的人取名字,其实都是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影响,继承了大明江山的满清王朝的统治者们也不例外。

明太祖朱元璋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取名法则,全部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进行,而且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们每个家族制定了一套辈分表。每支系各赐了20个字作为辈分,互不相同且互不影响。传至20代以后,再往后续辈分。



那么清朝的皇子们也是这样吗?其实不尽然!

清王朝作为满人统治,姓名之间与中国汉姓颇有区别,但是清王朝的统治者还是选择了一部分继承了下来。毕竟这种方式有自身的优越性,那就是人物关系十分明朗,只需要自报家门,便知道辈分高低。如何称呼对方。因而清王朝的统治者的名字里也有辈分,当然这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经过吸收学习了汉文化以后给之后的子孙加上的。康熙的几十个儿子们便已经严格地按照这一礼法执行了。



那么为何在皇子中名字有很多偏僻字出现呢?其实是因为古代讲究“为尊者讳”。皇帝作为天下最为何至高无上的人,整个国家的百姓臣民是不可以直呼皇帝名讳也不允许直接书写皇帝的名字,在遇到皇帝的名字时要进行缺笔画处理。因此如果皇帝的名字十分常见,这可就难为了天下的百姓了,每天都要为了避讳而写“错别字”,那怎么办?


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发生,皇帝们也十分体谅臣民的难处,因此便给皇子们改名为比较偏僻冷门的字。其实历史上改名的皇帝由来已久,从汉代的刘彘改名为刘彻,到道光的从“绵宁”改为“旻寕”。当然不是所有的皇子都要改,只需要那个登上大宝的“幸运儿”做出一点小牺牲。

不妨大家来认几个皇帝的名字:汉元帝刘奭、汉平帝刘衎、东晋穆帝司马聃、前凉高祖昭王张寔、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西凉昭武王李暠、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南朝齐武帝萧赜、北周武帝宇文邕、一代女皇武曌、南唐高皇帝李昪、宋孝宗赵眘赵眘、宋端宗赵昰。这些名字你认识几个字?

做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名!所以,想转运,改个名呗!


珞珈山的猫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经常看清宫剧、古装剧的朋友们,可能都会发现,清朝统治者们不论是皇帝还是阿哥还是格格,这些皇室成员他们的名字一般都是生僻字,比如说雍正皇帝胤禛、嘉庆皇帝颙琰、道光皇帝旻宁等等。那么为何满清皇子的名字大多是生僻字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起名有限制

康熙皇帝的时候,满清入关已经好多年了,满清皇族特别崇尚汉文化,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在起名字这件事上也学起了汉族的排辈分,就是名字中间都有个一样的字,譬如胤,弘,永等,这是康熙后起名得第一个限制,皇子的第三个字一般要求都用一样的偏旁,比如弘时,弘昼,都带个日字旁,胤礽,胤禛,都带示字旁,这是第二道限制,皇帝的儿子一般都很多,同一个偏旁的字,要想都是常用字真的很难,所以在这种限制下出现了好多生僻字。




方便百姓“避尊者讳”

所谓避讳就是对于君王和尊者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有一条写道:“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康熙皇帝登基后,因为避讳的原因,所有和“玄”、“烨”两字有关的文字,一律都要修改。比如紫禁城的北门原叫“玄武门”,但为了避讳而改成了“神武门”。


这种因避讳而被迫改名的规矩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过康熙皇帝觉得这个规矩华而不实,而且会造成民力财力毫无必要的浪费。但身为封建帝王,他也不愿意皇帝的名讳被世人所称呼。于是,康熙就在给儿子取名上,尽量选择用生僻字,这样将来无论哪个儿子登基成为皇帝,百姓在避讳上面就会减少很多麻烦。


因此,清朝皇帝、皇子取名喜欢用生僻字,其实也可以说是一项民心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