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脾胃不好的表现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赵迪


我家宝宝现在11个月了,我觉得她脾胃不太好,大便有时干有时稀,而且孩子也很瘦,不爱吃东西爱干呕,挑食厌食。最近我给他多加了水果,多喝点水,另外,最近我给他补了钙和锌,我感觉他最近食欲好些了,还有宝妈们你们都给孩子做什么辅食啊?我家宝宝就爱吃鸡蛋羹。其他的都不怎么爱吃


丹丹1490737


首先表现在饮食方面: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厌食等;

其次,便秘或者腹泻,腹痛或者呕吐等:

再次,精神方面,不爱动,少言懒语,睡眠差,睡觉时磨牙,或者爱哭闹;

最后,嘴里有异味,口干舌燥,嘴唇发白,舌苔黄厚等情况。



生殖男科李军良


宝宝由于在生长发育中,食欲旺盛身高体重才会长得快。但由于宝宝的脾胃还是稚嫩状态,远没有发育完全,因此就很容易虚弱,功能不足,这就是脾虚了。

中医讲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虚的危害对宝宝来说不可谓不大,以下有哪些危害,宝妈们不可不知。

一:挑食、厌食、拒食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虚会导致胃的运化功能减退,消化和吸收不良,进而导致食欲不挣,从而产生挑食、厌食、拒食。

二:腹泻或者便秘

宝宝如果脾虚胃弱了,消化和代谢运化都不正常了,胃部消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容易腹泻。

而便秘则是由于积食,我们知道脾主运化,脾虚了,食物“运”不动了,在体内堆积,从而形成便秘。

三:体质差,容易外感

脾虚会导致宝宝容易积食,不思饮食。而宝宝本身身体就比较娇嫩,各个脏腑发育不完善,功能不齐全,如果没有充足的营养,便容易让外邪入侵。

因此如果宝宝常感冒,不仅是肺部功能虚弱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否是脾虚,营养不足哦。

四:容易咳嗽

脾虚不仅会导致宝宝经常感冒,而容易导致咳嗽,这二者关系密切。中医讲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虚了就会影响肺气宣发,导致宝宝容易咳嗽。

五:湿气大,易生痰

脾脏主运化水液,脾虚了,运化功能失常,水液在体内堆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气”,体内湿气大,就容易生痰饮。

六:脾气大

如果宝宝有上述脾虚的表现,而又脾气很大,爱哭爱闹,这便是“脾虚肝旺”。中医认为肝属木,这种患儿常常是脾肺两虚,金不克木,导致肝气太过强势,进而有脾气大的症状。

七:晚上睡觉出汗多

脾气虚弱时,气的固摄作用就减弱了,宝宝容易有多汗的症状。大人气虚时,也会有多汗、多尿等症状,这也是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导致的。

八:爱流口水

九:影响生长发育

脾胃是后天之本,意思是人后天的生长发育,都以它为根本,脾胃虚弱,导致的一系列如厌食、挑食、消化不良、营养不足,积食等,都会导致宝宝缺乏营养,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后果严重。

怎样合理饮食?

小孩出现脾胃虚弱的时候应注意进行合理的饮食。每顿注意不要进食过饱,避免进食油炸油腻的食物,进食食物应软烂,以容易消化为宜,进食的时候还要注意细嚼慢咽,食物只有在口腔被充分的研磨嚼碎后,才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儿推拿李波


5个信号暗示孩子脾胃不好了,家长要警惕:

1、脸色发黄、皮肤干燥;两颊有“高原红”,眼袋变大,眼睛红肿,鼻梁有青筋

2、舌苔厚腻、剥落、不均匀,爱打嗝,有口臭

3、睡觉不老实,爱蹬被子、爱趴睡,盗汗,磨牙、说梦话、惊醒

4、食欲不振,一两口就饱,肚子鼓鼓胀胀的,特别偏食、挑食

5、排便异常,三天两头便秘、腹泻,便便特别臭,爱放屁

3个习惯损伤宝宝脾胃,宝妈要知道

一、喂“加餐”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玩的太嗨,消化太快容易饿,经常会在饭前喂孩子吃点小零食,垫垫肚子,防止孩子饿了。虽说能够理解父母为孩子好的一片心,但是这样做对孩子却是极为不利的。

孩子还小,脾胃运化能力有限,如果饭前给孩子加餐,不止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还会因为肠胃消化不及时,会给脾胃增添负担,让孩子易积食,引起消化方面的问题。

二、睡“下午觉”

因为孩子醒着,身边是不能离开大人的。所以很多家长为了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做一些别的事,会喜欢哄孩子睡“下午觉”,大约是在3、4点的时候。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时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了,而不是只围着孩子转了。

但是这样很容易影响脾胃运化食物,增加脾胃负担,易积食。同时还很容易导致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差,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对孩子的健康、发育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吃“大鱼大肉”

如今为了给孩子补营养,顿顿大餐,蛋、禽、鱼、肉都给孩子落不下,孩子本身的胃容量就小,发育不完善,如果日常饮食中肉类所占的比重大,就会加重脾胃负担,降低孩子脾胃的运化能力,破坏孩子的体质。

因此,如果一旦发现孩子脾胃不好了,家长除了要采取措施,戒掉以上3种习惯,也可以经常给孩子喝点双低聚乳清,特别是易积食的孩子,双低聚乳清可以调动消化因子的活性,增强脾胃动力,促进肠胃蠕动,帮孩子清理积食、减轻脾胃负担,还能提高孩子体质,促进孩子的发育。


馨雨倾尘


“十孩九脾虚”,脸上4点很关键,孩子脾胃好不好,一看就知道!

聊天群里一直有宝妈抱怨,孩子睡觉“不消停”,翻来覆去的,老蹬被子,甚至是磨牙、呓语,盗汗,惊醒大哭的现象也有。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其实都在向父母传递自己脾胃不好,肠胃消化差的“信息”。

常言道:“十孩九脾虚”,孩子身体各机能本身就处于发育中,不成熟完善,很容易受伤。尤其是春天是孩子发育的“黄金期”家长不停的给孩子补营养,增加消化压力,所以脾胃就“扛不住”了。孩子除了睡不安稳,还会有胃口差、发烧、咳嗽、便秘等表现,因此,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给孩子调理脾胃,久而久之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耽误孩子的发育。

宝妈怎样判断孩子脾胃好不好?“看脸”就可以了,4点帮你判断孩子脾胃好坏:

1. 眼睛肿,眼袋明显

脾胃主肌肉,所以脾胃的好坏与肌肉的代谢能力息息相关,孩子脾胃虚弱,肌肉代谢能力不足,眼部肌肤很容易红肿,形成眼袋,十分明显。

2. 鼻梁青筋

脾胃正常的孩子鼻梁与脸部肌肤一个颜色,如果孩子的鼻梁上有隐约的青色,且是后天突然出现的“青筋”,就说明孩子脾胃负担重,可能积食,造成脾胃虚弱了。

3. 脸色暗黄无光泽

孩子的肌肤一般都是红润细腻,那是因为脾胃运化好,吸收的营养能够转化为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如果孩子脾胃不好,运化差,气血不充足,不能及时输送,孩子的脸色会变得黯黄无光泽,皮肤干燥缺乏水分,看着十分没精神。

4. 嘴巴反应更强烈

闻一闻孩子嘴里有没有味,如果孩子脾胃不好,运化差,是很容易积食的,食物堆积肠胃发酵,孩子的呼吸会有酸腐味,也就是“口臭”。同时,瞧瞧孩子的舌苔,你看到的不再是薄薄的“白霜”,而是又厚又腻,甚至发黄的舌苔,说明孩子脾胃虚,积食很严重了。

其实,孩子脾胃虚弱,除了脸上会有变化,还有手脚心出汗多,易发热;情绪不安,经常发脾气摔东西;腹泻腹胀,便秘等现象,都是孩子身体在传递脾胃受损、积食的信号。

一清、一动、二按帮孩子调脾胃,清残渣、护健康:

“一清”指的是双低聚乳清,作为一种多糖蛋白,它能维持孩子肠胃酸碱环境的平衡,调动消化酶分解食物的活性,促消化;另一方面双低聚乳清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运输营养和排除体内残渣,改善孩子体质,为孩子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一动是指多让孩子运动,不要长期窝在家里养膘,运动既能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还能促进孩子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减轻脾胃压力,从而养护脾胃,改善孩子体质。

补脾经:脾经位于小儿拇指螺旋面,旋推或者将孩子的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拇指方向)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为补。

摩腹:宝妈以手掌面附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助孩子消积食,健脾胃。

注意事项:

1.二按为小儿推拿手法,空腹做效果好,一天做1-2次。

2.3岁以下的孩子最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应适当增加次数和时间。


枯叶蝶angel


因为脾胃一个主导消化,一个负责吸收,如果脾胃不和、脾胃虚弱,很多症状都和孩子的吃、睡、拉有关系!

首先是吃的一些常见症状。

1、厌食、挑食。

消化不好,身体吸收不了,孩子容易出现厌食的情况。有些孩子挑食是平时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如果脾胃不和,孩子也容易出现挑食的现象。

2、消化不良,容易积食。

脾胃除了问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孩子吃不进去,或者吃进去消化不了,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积食严重,甚至引起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

3、很能吃,但是身上不长肉。

有些孩子脾胃严重不和,胃强脾弱,导致胃口一直不错,饭量很好,但就是不长肉。而且吃的越来越多,身体却越来越瘦。

其次是睡的一些常见症状。

1、嗜睡,没精神。

脾胃虚弱的孩子,往往更能睡,睡醒来也是感觉无精打采的。

2、睡不踏实。

脾胃虚弱导致积食严重的孩子,往往因为肚里不舒服,睡觉不踏实。爸妈给孩子做做摩腹,或捂个热水袋,孩子会睡得更舒适。

另外,关于拉的方面也有一些症状。

1、经常腹痛。

孩子经常腹痛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脾阳不足,另一种是严重积食导致。

2、经常腹泻,拉肚子。

如果孩子偶尔拉肚子,可能是吃的不合适或者受凉了。有些孩子,经常腹泻,而且没有规律,爸妈会说“莫名其妙的拉肚子”。这些孩子往往是脾虚,吸收不了,往往吃完饭就会拉肚子。

最后,其他一些症状。

1、容易感冒发烧,抵抗力低下。

脾胃主管消化吸收,如果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免疫力自然低下,很容易感冒发烧。

2、过瘦或过胖。

太瘦的小孩,很多家长知道可能是脾胃不好导致的。但过胖的孩子,往往也是脾胃虚弱导致的。

3、记忆力不好。

脾胃不和导致孩子身体营养吸收保证不了,休息不好,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孩子脑发育,出现记忆力下降。

4、个子低于同龄小朋友。

爸妈都希望自家孩子可以长个大个子,脾胃虚弱长期下去,孩子消化吸收不了,休息不好,会影响生长发育。脾胃虚弱的孩子往往个子低于同龄小朋友。

总之,对于小孩子来说,脾胃先天常不足,不能调理好脾胃,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吃饭睡觉,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甚至性格发育。所以,爸妈如果发现孩子脾胃不好,一定要及时调理,通过规律饮食、规律作息、平衡营养吸收,让孩子脾胃恢复正常。或者进行中医调理,不要忽视!

我是多宝妈,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和分享哦~

带娃的那些事


孩子脾胃若发出这些“求救信号”,宝妈别乱喂了!

上周乐乐妈跟我抱怨说:“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后,就太能“闹”了,吃饭睡觉都“费劲”,脾气超大,动不动就哭,我快愁死了,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听着乐乐妈的抱怨,我想到我们家萌萌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也出过很多问题,毕竟都是新手妈咪,没经验,谁想差点耽误了萌萌的发育。

“脾胃是后天之本”,但是孩子天生脾胃娇嫩,对“吃”很讲究,尤其是刚添加辅食时,很容易出现问题。记得刚开始萌萌也是哭个不停,还有些咳嗽,带孩子检查才知道,是积食了。

医生还说,积食会阻碍孩子的发育,让孩子的体质变差,易生病,家长千万不能大意。所以孩子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精”“细”,不能乱喂。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现象,那是脾胃的“求救信号”,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

1. 白天情绪躁,晚上睡不好

孩子脾胃不好,积食时,白天情绪易躁,脾气大,一点不好,就“闹”个不停,还很难哄好。晚上休息会吧,也“难”,孩子翻来覆去根本睡不好,有时候还会说梦话,半夜惊醒哭闹,甚至是盗汗。

2.嘴里有臭味,舌苔厚黄腻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舌苔变得又厚又腻,甚至黄的“可怕”,嘴里还散发着一股酸腐的臭味,这都是孩子的脾胃在“求救”,说明孩子积食了。

3.肚子鼓鼓的,食量减小

孩子的食量有多少,家长心里都清楚,如果孩子变得不爱吃饭,食量严重减少,孩子可能就积食了,若不确定,还可以摸摸孩子的腹部,能感到肚子鼓鼓的,而且孩子排便异常,大便酸臭不成形,这都是因为孩子脾虚积食。

孩子会脾虚积食,除了天生脾虚之外,家长的“过度关心”也离不开的。所以平日家长在喂养孩子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少给孩子吃肉类、零食,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但是不能强迫孩子吃饭,以免孩子“撑坏”了脾胃,加重脾胃,造成积食,耽误孩子的发育。

春夏换季带娃,学1招,加强脾胃清积食,提高免疫少生病

若是孩子脾虚严重,还是要带孩子找医生的,孩子添加辅食了,家长平时也应该注意调养孩子的脾胃,给孩子的辅食里加点肽菇末再吃,既增强了脾胃,清除了积食,同时,肽菇末是一种特殊膳食,能够补全孩子的营养需求,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更健康的发育。

小贴士:平时家长多给孩子捏捏脊,疏通一下经络,促进食物的分解和肠胃的蠕动,帮孩子清理积食。


莫忘初心Y


各位妈妈们肯定会对小孩子不爱吃饭、面色萎黄、乏力、出汗、容易生病、腹泻或者大便干燥等这些问题而伤过脑筋,对此,大部分妈妈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孩子不爱吃饭,那我就换个方式烹调;容易生病,就去看医生;腹泻,就用止泻的方法……这样的周而复始。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脾胃问题上,或许在看医生时就已经说过:你的孩子脾胃不太好,需要调理调理。

关于宝宝脾胃方面的问题,在这里就跟大家细说一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术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脾虚,一是胃虚,我们经常都是听到脾虚两个词,因为这两个脏器的功能是连在一起的。

为什么脾胃虚弱了,宝宝就会经常感冒、咳嗽、厌食、汗多、大便干燥或腹泻等问题?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后天的营养物质是来源于脾的运化,所以如果脾胃虚弱,整个机体的营养状况就会差,进而会导致上述所说的常见问题。

在脾胃虚弱中,更多的指的是脾胃气虚。气虚主要表现为:

气虚:孩子偏向于面色苍白、乏力、出汗多、没有精神等

说了那么多,究竟脾胃虚弱应该如何调理

1.先判断脾胃虚弱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些宝宝就是先天的脾胃虚弱,在母体内时由于妈妈生病的原因而导致发育不好,对此,先天脾胃虚弱的宝宝要及早用药物进行辅助调理。大部分经过调理后是可好转的。

2.因环境形成的脾胃虚弱关键还是合理喂养

过饱过饥是导致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所以合理喂养是调理脾胃的关键因素,其次妈妈们在制作辅食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及要有良好的进食习惯,像宝宝不爱吃饭大部分原因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比如,家长整天端着饭碗追着孩子满屋子跑。

3.日常护理

在中医里认为太凉的食物进入胃后是容易伤阳气的,而脾胃虚弱的孩子容易外感,如果这种情况下着凉,就更容易感冒,所以孩子的日常护理应注意一下冰冷食物的摄入,如冰淇淋、冷饮、冰镇饮料等。

4.小儿推拿对脾胃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1)给小儿摩腹,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可调理小儿腹痛、腹胀、腹泻、厌食、恶心、呕吐、便秘等

操作:以掌或四指摩之,称摩腹;或沿肋弓角边缘向两旁作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或分腹阴阳。

次数:3-5分钟,分推50-100次。

(2)揉足三里,有健脾益气、强壮体质的作用,对于小儿脾胃虚弱、体质不好均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3-5分钟


如果喜欢的话,点击头像加关注;欢迎评论;

以后会陆续推出各种孕产、儿童、慢性病等科普;

还有广东人最爱的各色靓汤;

想知道营养相关方面的知识,也可留言提问,以后文章会精选解答。


省中医郭医生


宝宝脾胃不好是婴幼儿经常会出现的症状,当宝宝出现了以下的表现时,就是在说明脾胃不好啦!这时各位家长就要重视起来啦!


1.宝宝嘴唇没有血色

如果平时宝宝的嘴唇是红红嫩嫩的,忽然有几天发现宝宝的嘴唇没有以前那么有血色了,这就有可能就是宝宝的脾胃不好的症状,这个时候妈妈要多注意宝宝的饮食问题了,不要给宝宝吃过于生冷的食物,每天按时按量喂宝宝吃饭或者喝奶粉,这样宝宝的脾胃就可以慢慢调节过来了。

2.面色蜡黄,没有精神

如果宝宝以前都精精神神的,忽然之间没有以前那么欢跃了,并且面色蜡黄,这也说明是宝宝的脾胃出现问题了,所以妈妈要多注意宝宝的营养均衡,不要给宝宝吃大人们的饭菜。


3.宝宝频繁去厕所,或者有便秘等症状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有这样的症状时,这其实也是宝宝脾胃不好的信号之一啦,妈妈除了需要带宝宝去医院,给宝宝拿药诊治之外,妈妈还需要在宝宝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好宝宝的衣食起居,不要让宝宝受凉,更不要让宝宝吃太过于辛辣的食物,甜食也不要吃太多喔。

其实这些情况是婴幼儿经常会出现的症状,各位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妈妈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护理好宝宝的肠胃,让孩子健健康康,以后才会强壮聪明哦!


小薇营养课堂


你好,我是郑医生,很高兴能为你解答。

宝宝脾胃不好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的表现:

进食少

脾胃虚弱的孩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造成食物堆积在胃肠,形成了积食。孩子的胃肠道的容量是有限的,胃肠残留食物过多会使孩子产生饱腹感,不想进食,所以脾胃不好的孩子特征性的表现是进食少。

容易疲倦

脾胃是运化食物,产生能量的场所。脾胃不好,不能产生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孩子动力不足,稍一活动就会觉得疲倦。脾胃好的孩子是非常活泼的,而脾胃不好的孩子缺失懒洋洋的。

大便稀烂

脾胃不能运化食物,和水液一起往大肠走,大便就变得稀烂。脾胃虚弱的这类大便往往是夹有不消化的食物,而且伴有酸馊的味道,就像隔夜饭的味道。

脾胃不好,健脾是重点。

我们可以用食疗的方法健脾:

健脾粥

材料:山药15克,白扁豆15克,红枣15克,大米50克。

煮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加入800毫升清水,慢火熬煮至粥成。

作用:健脾开胃,益气补血。适合1岁以上儿童食用。

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到你,更多中医育儿知识期待你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