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心理學:為什麼天才都是低情商,比如梵高、喬布斯、周星馳……

心理學:為什麼天才都是低情商,比如梵高、喬布斯、周星馳……

梵高自畫像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創造力高的天才大多數都是低情商,人際關係差的要命,比如梵高,被說成是精神病,情商低的沒朋友;畢加索,對周圍人極度地無情;喬布斯,被說成是自戀狂,幾乎不考慮周圍人的感受;周星馳,對作品苛刻,對人無情,傳言人際關係很差。

心理學:為什麼天才都是低情商,比如梵高、喬布斯、周星馳……

喬布斯

那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妨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

情商高的人,太考慮別人的感受,自我會嚴重受限制

情商高的人,太考慮別人的感受,因此他們的自我被禁錮住了,有限的心理資源也被用於處理外界的各種關係,因此缺乏創造力,而那些所謂的天才,他們熱衷於在關係中做自己,因此可以酣暢淋漓的表達,但是也因為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社會關係會受到限制,特別是迴歸到朋友、家庭等親密關係中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被打上了情商低、不好相處的烙印。

心理學:為什麼天才都是低情商,比如梵高、喬布斯、周星馳……

周星馳

在人際關係中做自己,會顯得情商比較低,但和“本我”能聯結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人的“我”劃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跟身心相連的“我”,代表著人的本能願望和機體表達,超我代表著社會規範、社會道德的表達,自我是協調本我和超我後的折中表達。

而那些情商高的人,人際關係能力強的人,自然是將本我嚴重壓抑了,像一個天平一樣,朝向了超我一邊,於是他們和自己身體的互動、碰撞、交流就變得很少了,創造力自然也就很低,而那些情商低的人正好相反,他們能與自己的“本我”產生聯結,能在第一時間接受來自身心的反應,所以會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心理學:為什麼天才都是低情商,比如梵高、喬布斯、周星馳……

本我和超我的較量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你我或許只能在中間

電影《美麗心靈》是著名經濟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真實故事改編的,講述的是他被“周圍人”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然而他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故事。這是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真實故事,他的研究至今也是熠熠生輝,讓人望塵莫及。

暢銷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是描寫精神病人的書,不過作者不是以一個心理醫生的視角來看這些人,而是深入地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於是天才還是瘋子便變得模糊起來。我們曾經一度自戀地認為他們有問題,應該改變,應該治療,或許我們應該放下這份自戀,重新審視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心理學:為什麼天才都是低情商,比如梵高、喬布斯、周星馳……

那些低情商的天才們,他們顯得很“無情”,因為他們無情,便只會做事,於是他們將事做到了極致,於是有了《向日葵》、《星夜畫》,有了iPod、iPhone,有了《大話西遊》,有了博弈論。

《道德經》裡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我想也是因為他們的這份“無情”,他們才成為了某種“大道”,引領和改變著這個世界,而我們普通人或許只能處在中間,承接某種平庸,但是正如那句話說的“人生來就是平等的”,所以站在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角度,我想說如果你想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就必須穿越關係,不能迷失在人際關係的迷霧中,我們也需要感受真實的自己,那樣才有可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作者簡介:非著名心理諮詢師,關係助推者,心理健康教師,筆名心理相先生,致力於探索心理,讓有緣人成長和發展的更好。微信公眾號:心理相先生,可免費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