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工作性年收入30萬和資產性年收入30萬你會選擇哪種性質收入?

用戶79493254932


就本問題而言,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資產性年收入30萬元,可能只有極少數年輕人出於提升能力的目的和拼搏精神選擇工作收入30萬。


年收入30萬元在今天已經是高薪收入,即使放在一線城市也是不錯的收入水平了。如果不是在IT或者金融行業,那麼在其他行業多數達到中高層職位才能拿到這樣的年薪。


資產性年收入30萬元,如果是存銀行大額存單獲得這樣的收益,按照4.18%的年利率,起碼要達到718萬元才能有這樣的收益水平。即使能保持5%以上穩定收益,也要600萬元本金才行。


通過理財收益就能跑贏工作收入,能夠滿足日常生活消費需要,這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的基本條件。以當下的物價水平而言,有500萬元現金就算是實現了財務自由。


通過工作每年賺30萬元,衣食住行,各種消費,最後一年恐怕剩下10萬元都難。

通過理財輕鬆獲得30萬元,再找份工作,輕輕鬆鬆還能賺幾萬或者十幾萬,工資一分錢不花全部去理財,還能有更多收益。


一種是時間要大半用在工作和路上,一種是每天時間都可以自由安排,無需為生活發愁,這是絕對不同的兩種生活狀態。


工作收入30萬元,如果有創業的想法,就得積累五六年時間,攢下三五十萬元創業,一旦失敗養家都有問題。創業失敗後想東山再起,就得再去上班積累資金,創業的難度會高出很多。


資產性收入30萬元,如果有創業的想法,拿出十分之一的資金就可以嘗試,一次不成再來一次,失敗三次也不會傷筋動骨。只要成功一次,資產就能快速增加,收穫更多的財富。這就是富人為什麼會更富,而窮人創業成功率更低的重要原因。


最後,如果在30萬元跟一份年收入30萬元的工作之間選擇的話,相信多數人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


財智成功


這個不用質疑,當然是資產性年收入30萬元是最划算的。

人人都想實現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實際上就是資產帶給我們的現金流,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開支。也就是說我們即使不工作了,僅憑資產帶來的收入也能夠生活下去,這叫財務自由。

如果按照收益率5%測算,至少需要資本600萬元。工資性年收入30萬元,要不吃不喝掙上20年。實際上沒有那麼久,按照年金計算法,5%收益率,15年就夠了。

話又說回來,工資性年收入30萬元,這樣的工作崗位實際上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這樣高收入崗位一般會有很高的升值空間。一般來講,也是有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當然,未來可能暴富的機會不只是只有600萬,可能一個億的小目標也是能夠實現的。

但是,人總是現實。對於非常容易變換的工作和發展前途很難確定的崗位,沒有幾個人去願意嘗試。如果說在工作崗位上堅持20年能夠得到一個億,估計就會趨之若鶩了。

這個問題對大家的啟示

實際上還是年輕人要想實現財富自由,一定要穩步提升資產性收入,不要把希望過多的寄予未來的創業成功身上。畢竟穩定的資產性收入,能夠減輕我們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工作生活方面。


暖心人社


問題的本質是你願意選擇為老闆帶來收入,還是你想讓成為老闆讓別人為你帶來收入。

一種是穩定的收入,一種是不確定性的收入,因為你得有帶領團隊的頭腦。

如果你想資產性收入,你得有本金才行,現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有很多,銀行的大額收益是4.18%,有一些p2p的收益是5~6%左右,但如果想通過收益來賺錢的話,你得有足夠的投資資金。

而工作性收入30萬元,並非是純收入,還有生活上的消費,一年的消費也要十幾萬左右。

如果給我選擇的話,選擇資產性收入,因為通過其它渠道賺錢總比穩定的收入好,,但資產性收入也有風險,收入和風險平衡。




潮汕人魯甲我


樓主這個問題完美詮釋了兩種不同賺錢方式的狀態,一種是主動收入,另一種是被動收入。被動收入是我們追求財富自由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1.何為主動收入?

所謂的主動收入就是工作性收入,主要靠出賣個人的勞動力來獲得收入,一旦停止勞動收入就會跟著停止。

不管是創業還是打工,不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主動收入是財富積累的最初始階段,它是通往被動收入的必經過程。

2.何為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是指在擁有一定積累之後,通過投資理財所獲得的收益,被動收益並不會隨著個人停止工作而停止。

被動收入會隨著個人原始積累的增加而增加,也會隨著個人投資理財能力的增加而增加。

3.為什麼要選擇資產性年收入?

對於樓主的問題,工作性年收入雖然與資產性年收入金額相同,但付出的代價是完全不能比較的。說白了,工作性年收入是苦力活,而資產性年收入是他人幫自己賺錢,非常不一樣。

資產性年收入大於工作性年收入後,就逐步進入很多朋友所謂的財富自由進階階段,一旦資產性收入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那麼就進入財富自由階段了。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這個問題事實上已經隱含了答案。30萬的工資收入,是需要靠勞動獲得的;而三十萬的資產性(實際應為財產性)收入,必須要靠上百萬的資產來支撐。

根據上述分析,答案就很明顯了。當然誰都喜歡,有上百萬的資產,而且每年都能獲得30萬以上的資產性收入。——這幾乎是一個財務自由的狀態。

靠勞動所得收入,並不能算是財務自由;而靠資產性收入能夠支撐生活開支,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財富自由。

所以任何一個理智的人,即使他現在用工作來換取每年30萬的收入,實際上他的努力最終目標也就是實現財務自由,即獲得財產性的收入30萬。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為什麼不去選擇結果而去選擇過程呢?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工作性質的收入是別人根據你的自身能力綜合價值賦予你的!別人賦予的同樣也可以收回去!

資產性收入屬於被動收入,一定是自己去做能獲得資產性收入相互的事情!比如可以蓋一棟房子,靠出租房子收取租金來獲得,這也是一種被動收入!

當然可以獲得被動性資產收入的機會很多!關鍵在於每個人自己的想法!

因為只有真正內心有想法的人才會去尋找這樣的機會!否者的話可能一輩子就是沒有想法的活著,用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收入成就有想法的人的夢想!最後才發現老了一事無成!

所以!不管是哪種收入都有人選擇!關鍵在於自身想法很重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法決定活法!


青創客凌志


我選擇了工作性收入50萬,資產性收入50萬,灰色收入50萬


用戶104539274036


工作性年收入和資產性收入都有30萬,到底哪一個更有價值?我認為是工作性年收入有30萬,這代表著一個人有價值,而且參與社會度會遠遠好於資產性收入的人。

我們很多人會有這種經歷。和一個與社會遠離的人很難溝通,因為離開社會的人,他的信息的渠道來源,和對社會的敏感程度都會降低。如果這個人還缺乏長期的學習的經歷,你甚至會發現他的智商都會降低。

一個人能通過自己的知識技能掙到30萬的年收入。也代表著他自身的知識水平,技術水平和社會交往的素養。在今天要掙到30萬一年的年薪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30萬年薪的人均數在中國也僅僅是勞動力人口的一兩個百分點而已。所以,社會對這些人的要求會比較高。不管他們在哪個公司,在技術上,在人際溝通上,都會有較高的要求。處在這樣位置上的人,對公司發展動向對社會的冷暖,對人之間的關係都會很敏感。處於這樣狀態的人,他的智商和情商,一般都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

所以就工作性收入和資產性收入同為30萬來說,有30萬工資性收入的人會更值錢。而對於一個有資產性收入30萬的人來說,這表明他的理財的能力會比別人更優秀。但是如果他哪怕是繼續從事5萬一年或者10萬年薪的工作,也會對他融入在社會中有好處。人是一種社會動物,離開社會會有自信的問題,會有社會交往的問題,會有情商智商的問題。所以就算有30萬資產性年收入,也應該努力尋找自己的社會價值。


大舟財經觀


工作性收入這個不用多說了,要想取得如此理想的收入,要求你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或技能,或者有較廣的人脈關係等。與此同時,工作中需要付出相當的腦力和體力勞動,要緊盯時代發展,時時注意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當然,這一切是個人可以憑主觀能動性去把握的;

資產性收入則不然。如果收入來自資產,那前提就是已經有資產存在。通常我們說個人擁有的資產無非是指物業(如房產)、股票、基金、存款等。要利用資產再取得收入,跟大的社會環境有關,跟政策導向有關,更與經濟發展週期有關。外在因素影響較大,這需要你不斷調整資產結構,優化資產標的。想躺在資產上就能穩掙30萬/年,似乎不太現實。特別是,如果資產是祖上留下或給予的就更得注意。

已經擁有相當的資產墊底絕對是好事兒,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令人嚮往的。最好的選擇是立足當下的選擇。如果你目前有一份年入30萬的工作,你應該合理規劃出一定比例的資金,讓它變成資產,千萬別當“月光族”;而如果你已經有了能產生年入30萬的資產,你也最好能理智地再投資,讓其中一定比例收益再變成可投資資產,千萬別“坐吃山空”。

工作和投資都不是容易的事,贏就繼續,否則就改變。

陋見,供批判。


自愚娛他


工資性年收入30萬 十年後你可以存到150萬 但是資產性年收入30萬 十年後你也許身無分文

30萬年薪的人忙成狗 沒太多時間去鬼混消費

但是資產性收入的話 空閒時間太多 閒則生非 吃喝嫖賭抽有可能都能學會

這也就是富不過三代的道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