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乾隆帝17个儿子 为何立平庸的永琰为继承人?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乾隆帝共有17个儿子,这样的数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父亲雍正帝,他的子嗣数量算是不错的,雍正帝只有6个儿子,比祖父康熙帝,他的子嗣数量算不上多,康熙帝光儿子都35个。

乾隆帝17个儿子 为何立平庸的永琰为继承人?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不过选择继承人,看得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康熙帝儿子成堆,但继承人还是不好选,九子夺嫡这一事件让大清朝的元气大伤,几位皇子死的死,被囚禁的被囚禁。而雍正帝只6个儿子,但选出来的四阿哥弘历算是一代明君。乾隆帝在选人这方面不如雍正帝,他千挑万选最终选了平庸的十五阿哥永琰为继承人,自此清朝开始走下坡路。

其实这也不是乾隆帝的错,当时选中永琰为继承人,也是迫于无奈,没有选择中的选择。

乾隆帝17个儿子 为何立平庸的永琰为继承人?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乾隆帝17个儿子,但活下来的只有10位,像早殇的有二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等等,长大后去世还有四位,大阿哥23岁去世,三阿哥26岁去世,五阿哥25岁去世,十二阿哥25岁去世,剩下还有六位阿哥,分别是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

其中四阿哥,六阿哥都被过继给乾隆兄弟,剩下还有四位竞争者,这四位要着重的说一下。

乾隆帝17个儿子 为何立平庸的永琰为继承人?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八阿哥是个残疾,又终日沉迷酒色,根本不符合皇位的基本条件,乾隆帝也不喜欢这个儿子,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乾隆帝大肆册封,皇十五子永琰被封为嘉亲王,皇十一子永瑆封成亲王,皇十七子永璘封贝勒,低亲王两级。只皇八子永璇未得到晋封。足以说明乾隆帝的态度。

乾隆帝17个儿子 为何立平庸的永琰为继承人?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十一阿哥只会舞文弄墨,对朝廷,对政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十一阿哥的名声不好,吝啬成性,乾隆帝多次训斥之,永瑆却本性不改,一切如故。故

昭梿对永瑆有“天性阴忮、好以权术駇人。持家苛虐,护卫多以非罪斥革。”、“受人欺诈”、“逢迎权要,其上眷稍有衰者,即骂詈之”等劣评。对一位帝王来讲,名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永瑆摆明不符合条件。

十七阿哥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被父兄,后宫的一堆女人宠着,他成了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整日无所事事,文武也不全,难担大任。

乾隆帝17个儿子 为何立平庸的永琰为继承人?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这样看来,只有十五阿哥一个选择,十五阿哥虽不是聪明绝顶,但在众兄弟中他还是很不错的。大臣中称赞十五阿哥的大有人在,有人说他“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皇帝宠爱,朝野想望”,还有人称赞皇十五子“度量豁达,相貌奇伟,皇上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

乾隆三十八年,已是六十三岁的乾隆帝最终确定了皇储的人选,将密旨缮写两份,分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及自己身旁,并将此事谕知军机大臣。乾隆帝密定的储君,与大家的推测是一致的,是皇十五子永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