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湖北5人入選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

4月4日從省文明辦獲悉,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中,湖北5人上榜。

他們是:襄陽市宜城市鄭集鎮八角廟村五組村民趙福蘭;黃石市大冶市東嶽街辦教育組退休教師陳彥珍;十堰市竹山縣溢水鎮陳家鋪村鄉村醫生王煥雲;宜昌市枝江市馬家店街道辦事處熊家窯社區居民龔大貴;武漢市鐵四院仙桃城區支線總承包項目部副經理易有淼。

【趙福蘭】


湖北5人入選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


婆婆年邁體弱,丈夫的兩個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嫂子患上精神病後雙目失明,侄女還在上學……

雲南文山80後姑娘趙福蘭嫁給宜城青年石紅波後,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為這個多難的家庭撐起了一片天。

十幾年如一日,她和丈夫無怨無悔,精心照料多病的婆婆,伺候丈夫雙目失明的嫂子和患有精神病的兩個哥哥。她和丈夫勤勞致富,勤儉持家,在種好自家10畝責任田的同時,又流轉土地35畝種植玉米,依靠養豬致富。


【陳彥珍】

湖北5人入選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


陳彥珍賺得千萬資產,卻依然甘守清貧、捐資助學。

81歲的陳彥珍出生於大冶市陳貴鎮一個教師家庭。1962年報考院校時,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大冶師範學校。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大冶縣銅礦區(現殷祖鎮)殷祖小學任教。

1995年,陳彥珍退休,每月的退休金無法幫助更多孩子。他籌資10多萬元開了一家加油站。為了節約成本,他吃住都在加油站,一點一滴積攢財富。

他生活簡樸,一件外套,穿了幾年。他家的房子,建於上世紀90年代,家中門窗桌椅都十分陳舊。他在小院裡,放10多個塑料桶接雨水洗衣洗菜、澆花拖地,還把日常不用的紙盒和飲料瓶攢下賣錢。他老伴說:“一個月可節約30多元水費,一年就是400多元。”多年前,子女們想為雙親請個保姆,兩位老人一口拒絕。

在他的艱苦努力下,他的資產從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幾百萬元,如今他已擁有兩座加油站,資產過千萬元。

2017年,他捐資200萬元,成立了大冶市陳彥珍助學基金會。捐助善款12萬元,資助貧困學生36名。2018年,他資助學生百餘名,金額達10.7萬元,捐資500萬元籌建的慈善大樓現已封頂。


【王煥雲】


湖北5人入選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


王煥雲,1961年出生,十堰市竹山縣溢水鎮陳家鋪村醫生,也是該村防治艾滋病“溫馨家園”園長。在這個村莊,王煥雲做村醫已有33年了。

2001年,他發現了竹山縣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從此以後,王煥雲身兼雙職,既負責全村的基礎醫療工作,又義務承擔著5個鄰近村30位因不潔血液而感染艾滋病的患者的防治工作。

多年如一日,他堅守防治艾滋病第一線,使偏遠山村的艾滋病患者得到救治,多位艾滋病人的家庭獲得幫扶。

“防艾”的日子裡,他平均每天有3-5個小時與艾滋病人生活在一起,儘管工作很累,每想到30個鮮活的生命在他的呵護下平均延續了20年生命,他倍感欣慰。


【龔大貴】


湖北5人入選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


今年67歲的龔大貴,是一名普通的下崗工人。

2004年,龔大貴外孫2歲,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腦癱。女兒、女婿離婚後,為了給外孫賺醫療費,女兒外出打工。

2008年的一天,龔大貴的妻子暈倒在家中。經確診,妻子腦中長了一個腫瘤。手術後,妻子下肢癱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2010年,因年事已高,龔大貴的養母腿腳功能逐漸衰退,後來也臥床不起。

自此,龔大貴的三位至親都癱瘓在床。

三個病人的作息時間不一樣,晚上翻身、起夜的時間也不一樣。龔大貴每天在沙發上和衣而眠,稍有響動就起來。天沒亮,他就出門跑“摩的”。8點鐘回家做好早飯,服侍母親起床,為癱瘓的妻子穿衣,將她背到躺椅上,再給外孫餵飯……一切安排妥當後,他又出門幹活。10點鐘回家處理大小便,再出門掙錢。12點回家做午飯……一天下來,他家裡、家外要往返8次。雖然艱難,龔大貴咬牙堅持,他說:“親人遭受疾病的折磨已經很痛苦了,我要盡全力照顧好他們。”


【易有淼】


湖北5人入選2019年1月“中國好人榜”


2018年10月23日,伶仃洋上,55公里長的港珠澳大橋凌波飛架、建成通車。

港珠澳大橋橋樑工程建設期間,易有淼和團隊一起審查了承包人各類施工方案500餘項,其中重大方案40餘項,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27次。為搶施工時間,他5個春節沒有回家,即使是大年初一,或是凌晨三點,他都照常簽發相關吊裝令。

港珠澳大橋“中國結”和“鋼海豚”造型主塔是橋樑工程標誌性建築。“中國結”一片重達780噸,分5個節段製造,藉助1.8萬顆螺栓逐段拼裝而成,要在159米的高空,實現毫米級的高空精準對接,猶如大象在針尖上跳舞;三隻“鋼海豚”,重2800多噸,要在海面上做180度翻轉。吊裝中,出現了有些結構無法順利到位的意外狀況,他臨危不亂,組織參建各方召開會議,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最終,一切進展順利。“責任到此,不能再推!”這是他的座右銘,他時刻提醒自己、勉勵團隊,肩上的擔子再重,接下了絕不能卸下,得一扛到底。

港珠澳大橋工程結束後,他又被安排到仙桃項目部任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會君 通訊員李克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