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為啥我地裡封閉除草效果不好,是打藥的方法還是除草劑的問題?

每年總是有很多農戶說苗前封閉除草劑打不死草,而且還會發生藥害。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我們要怎麼改進才能提高除草效果呢?今天農之道小編就和大家聊聊苗前封閉。

我們說現在農戶地裡雜草為什麼打不死,其實這都是我們自己除草過程中,常年使用單一除草劑,雜草通過選擇適應後形成的某幾種雜草。比如有些農戶地裡馬齒莧比較多,也有些農戶地裡曼陀羅比較多。我們在常年使用某一種除草劑進行封閉過程中除草劑的殺草譜是相對固定的,經過幾年選擇性的殺草就會出現兩個極端情況。一種是地裡沒草,另一種是地裡某些雜草氾濫的情況。

就像有些地用二甲戊靈除草劑地裡禾本科雜草如馬唐和稗草等效果很好,但本來防效很好的灰黎或反枝莧卻沒治住,這時我們就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換一種藥封閉。當然有很多農戶提到的龍葵的問題,不是換藥就能很好解決的,因為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龍葵的特效藥,很多藥有一定效果,但還需進一步試驗改進才能在安全性及殺草效果上逐漸完善。

我們說除草劑可以根據不同藥性而分類,不同分類的使用要點也千差萬別,苗前封閉和苗後定向噴霧相結合。像一些多年生雜草如蘆葦、田旋花這類雜草,封閉藥就沒法殺死。

除草劑從使用上分類為:

土壤封閉處理劑:即把除草劑撒於土壤表層或通過混土操作把除草劑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個除草劑封閉層,以殺死萌發的雜草。這類除草劑可被雜草的根、芽鞘或上下胚軸等吸收而發揮作用。如二甲戊靈、氟樂靈、乙草胺等都屬於此類。

按施藥時間不同,這類除草劑可分為播前處理和播後苗前處理兩種。前者是指在棉花播種前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以便為雜草幼根、幼芽吸收,並減少除草劑的揮發和光解損失藥效如氟樂靈。後者在播種後出苗前進行土壤處理,此法主要用於 易被雜草芽鞘和幼葉吸收向上傳導的除草劑,一般是在封閉期間趕上連陰雨,雜草提前開始萌發,封閉藥未及時噴施的情況一種補救措施。

如果連續幾年地裡固定的某一類雜草較多,我們就需要更換除草劑進行封閉。


為啥我地裡封閉除草效果不好,是打藥的方法還是除草劑的問題?

莖葉處理除草劑:雜草出苗後,直接施用於雜草莖葉殺死雜草的藥劑稱為莖葉處理除草劑,如草甘磷、2甲4氯鈉等,莖葉處理,即把除草劑稀釋在一定量的水中,對雜草幼苗進行定向噴灑處理,通過雜草莖葉對藥物的吸收和傳導來消滅雜草。莖葉處理劑的防除效果與溫度、光照以及除草劑在植物體表面的溼潤狀況有很大的關係。一般夏季高溫期噴藥近量選擇陰天噴藥產生藥害的機率會減少。一般這類除草劑需要有很強的內吸傳導性,通過藥物向下到雜草根、莖來殺死雜草,如三稜草、田旋花、蘆葦等惡性雜草。

為啥我地裡封閉除草效果不好,是打藥的方法還是除草劑的問題?

除草劑使用的七點注意

1、除草劑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噴藥後不要破壞形成的除草劑藥膜層,如噴藥後不及時耙地淺耱後面就不要在耙地耬膜。

2、不要常年使用固定一種除草劑,造成雜草選擇性增加,要根據自己棉田雜草種類選擇不同有效成分的除草劑。

為啥我地裡封閉除草效果不好,是打藥的方法還是除草劑的問題?

3.注意化學除草劑的選擇性、專一性和時間性,不可誤用、亂用、隨意加大藥量。

4.合理混用藥劑。兩種以上除草劑混合使用時,要嚴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藥時間及噴藥技術,如二甲戊靈+乙氧氟草醚+撲草淨可先取少量進行可混性試驗,若出現沉澱、絮結、分層、漂浮和變質,說明其安全性已發生改變,則不能混用。

5、除草劑混合後藥效要大於單一藥劑藥效,如氟樂靈+撲草淨。用藥劑量要嚴格控制。

6.掌握好施除草劑的最佳時間和技術操作要領,妥善保存好藥劑,防止錯用,並搞好噴霧機具的清洗工作,以免誤用,使其它作物產生藥害。

7.注意環境條件對除草劑的影響,溫度、水分、光照、土壤類型、有機質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除草劑的除草效果。

一家之言,酌情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