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遼國國都都在哪裡?

742787154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都不免會想,這問題這麼簡單隨便查下就知道啦,畢竟一個朝代的國都最多就兩個,比如明朝的國都就一個首都北京和一個陪都南京,不是很容易嗎?的確一般情況下一個王朝的國都基本上都採取兩京制,即一個首都加一個陪都。但是遼朝卻是個例外,它不但經常變換國號,反覆使用著遼和契丹這兩個國號。其國都的設立更是與眾不同,它不是採用一般王朝普遍採用的二京制,而是採取更為獨特的五京制。



遼朝是公元907年由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機所開創的朝代。它歷經二百餘年一共有五個國都,分別是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且這五個國都是同時存在的,而非先後存在的。那麼這五個都城是怎麼來的呢?又是什麼時候設立的呢?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這裡澳古君為你一一揭曉。



上京臨潢府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臨潢府(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登基稱帝,建國“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當然這個地方並不是叫上京臨潢府,而是叫葦甸。當年耶律阿保機成為部落首領後,就將這裡選為政治中心並建立“龍眉宮”,史稱“西樓”。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在此繼任為契丹大首領,並在“西樓”開始營建宮殿。後隨著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其餘的六個部落,並於公元916年稱帝,建國“契丹”,即在“西樓”開始大規模的營建皇城,而這個時候西樓也更名為“皇都”。後在927年隨著契丹國力的增強,契丹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開始有計劃的對皇都進行擴建,史載“太宗詔建日月四時堂,圖寫古帝王事於兩廡”,自此日後的上京基本營建完畢。



927年11月隨著契丹滅亡後唐並奪得燕雲十六州後,耶律德光先是改國號為“大遼”,後將“皇都”改為上京,並建臨潢府。自此上京臨潢府被正式定名,並開始了長達二百餘年的遼國都城的歷史。當然遼國之所以會在此定都,那是因為上京從耶律阿保機開始就一直都是契丹族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契丹族的發源地,同時也是契丹族在內蒙古建立的第一座京城,所以它是首都自然理所當然。



東京遼陽府

遼陽府所在地原是渤海國的遼東城,也就是今遼寧遼陽。渤海國是唐朝時期東北地區的一個割據政權,在宋之前一直有著“海東盛國”的美譽,其國力也一直都在北方其他民族之上,但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國主都太過無能,導致國力極速下降。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機為了向東擴張契丹的勢力,於是在一年就集中全部兵力攻向了已軟弱不堪的渤海國,並於同年佔領了渤海國全境。



而在耶律阿保機滅亡渤海國後,並在此國建立了一個由其子耶律倍所掌控的屬國“東丹國”。那麼講到這裡很多人都不明白了,為什麼明明是講東京遼陽府的,為何要講“東丹國”呢?其實遼陽府之所以會成為五京之一,就是跟東丹國有關。當年耶律阿保機在滅亡渤海國的二年之後就駕崩了,原本繼位的應該是作為太子的耶律倍,但是由於當時的耶律德光受到述律後的支持從而替代了耶律倍坐上了帝位。



而耶律倍因勢力薄弱也沒辦法,只能在東丹國做他的國王。但耶律倍雖已安心的做他的國王,不過耶律德光可不放心他和他的東丹國,畢竟本來這皇位是他的,所以他登基後就藉口遼國的邊境需要將原本的遼東城升為遼國南京,並在此駐紮重兵,以此來死死盯住東丹國和耶律倍,而後更是藉口遼國南京作為遼國國都需要大力發展,而發展就需要人,於是就讓耶律倍從東丹國的都城天福城遷移人過來,而作為屬國國王的耶律倍也絕對不能不同意,最終在這樣的操作下,東丹國就被耶律德光弄的國力驟降,甚至在930年作為國王的耶律倍都被迫逃到了後唐。



而後隨著東丹國的名存實亡,實際上遼國已經開始直接管理著這片土地。於是耶律德光最終就在遼國南京設立中臺省,並有這個機構來管理整個東丹國,後在938年改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府。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前期的東京遼陽府並不是遼國的國都,而是東丹國的行政都城,它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遼國掌控整個東丹國。後在後期隨著在982年東丹國被廢,遼國直轄了這塊土地後,作為當時東丹國的行政首都東京遼陽府才開始真正的成為了遼國的行政首都,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著整個遼東的土地。



南京析津府

析津府就是今北京,為遼國陪都。公元938年隨著遼國吞掉了幽雲十六州,遼國開始在此地建立行政治所,在幽州建立“幽都府”並升為南京(後改為燕京析津府),自此成為遼國五京之一。眾所周知幽州歷來是經濟發達的農耕地區,也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屏障,遼國得到這塊地方自然而然就要牢牢掌控住,再加上此地多是漢族,遼國的首都上京又離這塊地盤較遠,管理上來說未免有點鞭長莫及。



於是最終遼國決定在此地設立陪都,同時建立了一個“南院”機構,由它來治理遼國在整個北方地區的土地和臣民。後到公元1004年宋遼兩國簽訂澶淵之盟之後,遼國南京的地位就顯得更為的重要,在這個時候遼國南京是遼宋兩國的貿易點,也是宋朝向遼朝輸送貢品的交接點,宋朝每年向遼國贈送的歲幣、布匹等都由此地直接送往上京。自此遼國南京的五京地位就一直未有取消,直至遼滅亡。



其實初期遼國在南京析津府設立陪都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有效的掌控遼國在北方地區的疆域和漢族百姓。後來在經過與宋的和談後這裡就更是成為了遼國的經濟中心,遼國幾乎一半的錢糧都是從這裡獲得的,而且宋朝的進攻的鉅額財富也是從這裡送往上京的,所以在這裡遼國自然要特別重視,而且由於這裡的條件要比遼國的任何地方都要好,所以在當時遼國的皇帝在這裡修建了豪華的行宮,且在這裡待的時間要遠遠多餘其他四京的時間。也就是如此此時這裡也自然就成為了遼國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那麼作為遼國陪都也名副其實。



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公元1007年隨著遼國相繼征服奚、烏古、黑車子室韋、韃靼、回鶻與渤海國等國,又獲得了幽雲十六州及漠北地區,可以說到了遼聖宗時期遼國的國土已經遠遠大於遼剛建國的那個時候。而隨著遼國國土的極具擴大,曾經位於中心的上京此時已然是變成了偏居塞外的城市,顯然此時的上京已經無法再作為疆域廣闊的遼朝的都城。



最終在1007年遼聖宗決定遷都中京大定府,並在這裡仿造故唐“神都”洛陽營建全新的都城來作為皇室的新居住地。至於為何要在這裡營建新都,那是因為此地正好處於上京和南京的中間,而且氣候宜人,四通八達,宜農宜牧,可以說是最適合建立大都市的地方。再加上當時遼宋兩國當時正處於和平期間,兩國貿易不斷,兩國來使更是接連來往,而剛好皇帝在中京有便於接待宋使,而且當時的遼國南京又是遼國的經濟中心和貿易中心,所以在中京這個位置既能照看到幽州,又能照看到上京,這絕對是最佳的去處。




簡單的來說遼國之所以會遷都於此,原因就在於中京可以說是屬於遼國的核心地帶,這裡離遼國的其他都城都不遠,且交通也更為便利,在這裡建立都城可以更好的協調遼國各都城的關係,亦能更好的控制整個遼國。



西京大同府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也是遼國的陪都。公元1044年遼國將雲州升為西京,府曰大同府,自此成為五京之一。雲州是遼國當年從後晉手中取得的幽雲十六州之一,本來雲州的地位並不突出,因為有幽州的存在,所以並未收到遼國君主的重視。但是在了遼興宗時期,隨著遼夏兩國關係的惡化,西夏對於遼國西境的威脅越來的嚴重。



於是位於西境要地的雲州就越發顯得重要,再加上宋朝對於遼國西境也是虎視眈眈,最終遼國決定將雲州升為西京,並作為陪都,同時派駐重兵,並有王公貴族來直接管理。當然遼國在雲州設立陪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雲州在當時是幽雲十六州最中心的城市,在當時如果要設立都城就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剛好雲州周邊的城市就可以提供一切資源,再加上雲州四通八達,交通本就便利,所以最終選擇了雲州來作為遼國西境的陪都。



當然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遼國在雲州設立西京,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止西夏和宋對於西境的覬覦之心,從中確保遼國對於西境疆域的掌控,和其周邊城市的管理。



可以說遼國之所以會在全國設立五個都城,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治理和控制著這個幅員遼闊的遼國。它設立的五個都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目的,比如設立東京遼陽府是為了更好的掌控原渤海國的土地和子民,設立南京析津府是為了更好的控制北方的土地和治下的漢族百姓,同時也為了便於與宋朝的貿易。實際上遼國實施的這種針對不同區域分而治之的方法的確加快了遼國對於新佔領地區的征服腳步,同時也加快了新佔領地區的經濟恢復,所以不得不說遼國的五京制的確是一種實際而又有效的管理制度。


澳古說歷史


遼國有五京,就是五個都城,它的上京,至今在地圖上都能看到。

遼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由契丹族建立,疆域遼闊,遠超華夏正統王朝宋朝,共傳九帝,享國達到二百一十年。在中華大地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中,是數一數二的。

事實上,在當時中國地圖上,北宋西夏遼也類似於一個三國演義,而遼國,比三國時的魏國更為強大,對於西夏和北宋都具有壓倒性優勢,只是後來完顏阿骨打的金國的出現,才終結了這種勢頭,但也換來了北方遊牧民族對漢族更猛烈的壓制。

在唐朝衰落後,中原朝廷再也無力控制塞北,契丹民族乘機崛起,經過一系列攻伐,由超級強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916年建立,兩年後,耶律阿保機就開始興建上京(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其餘四京是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

史載,上京為遼太祖創業之地,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水草便畜牧。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在龍化州(今敖漢旗東部)稱帝建遼,918年命禮部尚書康默記充當版築使建都城,僅百日便初具規模,名曰皇都。遼太祖死後,太宗即位繼續營建皇都。

938年,太宗改皇都為上京並設臨潢府。上京城分南北二城,北名皇城,為皇族居所;南名漢城,為漢族人居所。兩城相連呈“日”字形。兩城建築與佈局是遼“以國制治旗但,以漢制待漢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遼上京作為遼之都城歷經204年。1120年金兵攻佔上京。金時將上京改為北京臨潢路,至元代上京逐漸廢棄。皇城內現存石刻觀音、龜形碑座各一具,附屬建築有南北二塔。現皇城內仍遺存皇城殘牆、雕花柱礎、石刻觀音像及大量珍貴的地下文物等。

根據歷史考證,遼國上京的位置,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南。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不知是否挖走了好東西。196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進行了全面勘探和試掘。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而在2015年,上京的宮城位置也已經被初步確認。2014年,考古工作隊已對遼上京遺址宮城北牆、南牆、西牆上的6處城牆遺址以及西門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面積1000平方米。

這是考古現場的照片。


小院之觀


在歷史上,遼國一共有五個都城,分別是上京、中京、東京、西京和南京。那麼,為什麼遼國要建立五個都城呢?

這主要原因是在於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遼國人有喜歡四處遊走的習性,皇帝喜歡“以打獵為由,視察各地”,所以為了滿足皇帝的這個出行習慣,多都制就這樣建立了。當然了這只是一個直接原因,最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個地方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和統治意義,


接下來我們具體來看一看這五個都城。

臨潢府

上京臨潢府位於今天的內蒙古巴林左旗,而且這座都根據南北方胡漢文化的不同分別建造了兩座城池,以滿足南北分治的條件。

在耶律阿保機統一了蒙古大地之後,開始效仿漢人的制度尋找都城,將地址選在了這裡,而這座都城的建築在耶律阿保機時期並沒有完成,他的兒子遼太宗上位之後建成,並改名為臨潢府。

在這五座都城中,臨潢府才是遼國真正意義上的首都,其他的四座都城不過是其陪都罷了。


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位於今天的內蒙古寧城,這座都城是在遼聖宗時期開始修建的,直到後來遼興宗時期,才修建完成。

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定府成為了遼國“商業大都市”,養殖業、紡織業、胡漢之間的貿易非常發達。遼國被宋金聯手消滅之後,大定府也沒有倒下,繼續沿用,直到後來蒙古再一次崛起,這裡也再度出現繁榮。

遼陽府

東京遼陽府位於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遼陽府本來是渤海國的首都,在遼國兇悍的鐵蹄之下,渤海國倒下了。

早在耶律阿保機剛剛建國之後,就開始對這裡實施管理了,到了遼太宗時期,這裡成了遼國在東北地區的政治中心,並改名為東京府。

東京府的建立,給遼國人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帶來了極大便利,而且也更有利於這裡的經濟文化發展,女真族崛起之後,這裡雖然被攻佔,但依舊作為陪都使用。


析津府

南京析津府位於今天的北京市,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送給遼國,這讓中原門戶大開,隨後,遼太宗在這裡部下了重兵,並且在幽州建立了析津府,以達到對燕雲十六州的有效控制。

之後,析津府成了阻止漢人收復十六州的前線陣地,後周柴榮、宋太宗趙光義都曾試圖收復這裡,最後都被擋在可析津府。

宋徽宗時期,童貫率領十九萬宋軍試圖收復十六州,仍舊大敗而歸。幾次收復,都以漢人的失敗告終,足以見得析津府對遼國的重要性。


雲中府

西京雲中府位於今天的山西大同,建於遼興宗時期,西京的建造目的出於這裡戰略位置的重要,可以幫助遼國有利的抵禦南方的北宋和西方的西夏。

自從唐朝以來,大同就一直是一個富饒的地方,後來遼在之前的基礎上成立了雲中府,這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

再接著,雲中府就成了遼國的軍事重鎮,對於管理西北的軍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遼國被消滅之後,這裡被金人改為大同府。


夏目歷史君


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正式建國稱帝,成為遼政權的創始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滅後晉,耶律德光於開封登基改汗稱帝,並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983年曾復更名“大契丹”。1007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恢復國號“遼”。1125年為金國所滅。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年。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

遼國的主要敵人,是趙匡胤所建立的北宋。

在北宋建國之前,趙匡胤跟著周世宗柴榮去收復過燕雲十六州,也就是遼國的南京所在的大致區域。

這個仗剛開始打的是極其的順利,可以用一路所向匹敵,來形容。但是,就在關鍵的時刻周世宗柴榮生病了,他一生病,仗就不能打了。所以只好打道回府。回去沒多久,他就去世了。

他死了之後,趙匡胤就黃袍加身,然後當皇帝了,建立了大宋王朝。

趙匡胤當皇帝的時候,遼國的契丹人,是他最大的一個敵敵對國。

當然大宋的國土還是相當小的(見上圖),宋朝的四周全部都是其他國家,趙匡胤要統一全國,所以他必須採取一個方案,不能南北共同出兵,否則,他就成了夾心餅乾了。趙匡胤和部下商議,先統一南方還是北方,最後決定先南後北。

就是這個策略的實施,讓遼國暫時得到了喘息、發展、和壯大。

最後趙匡胤把南方的幾個國家都給滅了,就是沒有來得及打遼國,他就一命嗚呼了。

後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開始登基當皇帝,他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也想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但是,經過他兩次率兵伐遼之後,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宋太宗更是差點喪命在契丹。還好,他命大,被人在亂軍中救了出來,騎著驢跑了回去。總算是逃得過了一劫。

至此之後,宋太宗再也不親臨戰場打契丹人了。但是,他不打契丹,不代表契丹和宋就相安無事了。

宋太宗開始派得利干將繼續伐遼,但是,結果輸贏各半,根本突破不了人家的堡壘。收復不了燕雲十六州。

最後大宋和遼國就開始講和了,講和之後大概有一百多年的時間,遼和宋沒有發生過戰爭,那個時候,邊界上的百歲老人,都沒有聽說過遼和宋的有戰事過。可見,兩國還真是和平了不少的時間。

就是遼國和宋國長久不打仗,然後給了女真族建立的金國一個機會,他們本來是屬於在遼國管轄的地界之內,當完顏阿骨打統領女真族的時候,他決的自己的族人,經常受遼國人的氣,這樣讓他很不爽,所以,他開始起兵聯合南邊的大宋滅遼了。

這個戰爭一打,女真人才知道原來遼國就是一個紙老虎,是個花架子,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所以女真族就順勢把遼國給滅了。自此遼國的領土都劃到了金國的統治之下。

滅了遼國之後,女真人又開始惦記起大宋來,大宋連遼國都打不贏,所以戰鬥力更加的不行。他們就發兵攻打宋朝,最後北宋皇帝被他們俘虜。北宋也亡了國,北宋的皇室成員出了趙構之外,全部被俘虜了,也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難。

唯一逃走的那個趙構,在南北建立了一個政權,就是南宋。


史學達人


據史書記載,契丹作為一部落聯盟性質的草原政權,原本分為8部,每部都有“大人”為首領,並從這些大人中再經過聯盟會議,推舉出一人擔任契丹的首領,此人通常自封為可汗。



契丹的可汗在早期並不是世襲制的,而是有任期的,一般在沒有災害的平常日子裡,規定每三年開會選舉,輪換首領;而當遇到大災害發生的時候,8部會打破慣例,聚集在一起選出下一任首領。

耶律阿保機屬於8部中較強的一部,並被當時的可汗賞識,被任命為掌管契丹軍事的首領,類似於兵馬大元帥的職位。


足智多謀又驍勇善戰的耶律阿保機果然不負契丹上下的眾望,他北伐室韋,南擊奚,東攻女真,讓契丹的統治地區迅速擴大。

他甚至還攻入已經陷入一片混亂的唐末的疆土中,掠奪大量的人口、牲畜和財物而歸。

然而,耶律阿保機可不僅僅滿足於做一位受人尊敬的兵馬大元帥,他有著更高的人生追求,他要帶領契丹人成為草原甚至更為廣大的土地的主人。

不過首先,他要成為契丹的可汗。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終於如願以償,成為契丹可汗。


早在擔任契丹的“兵馬大元帥”的時候,耶律阿保機就南下華夏,多次掠奪華夏人口北歸,根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902年契丹境內就出現了頭下軍州。

在成為契丹可汗後,他繼續收攏華夏流民和劫掠人口,建立大量的頭下軍州,這一時期出現了幾十座類似的城鎮,其中一些是耶律阿保機的弟弟修建的,也有一些是其他契丹貴族修建的。

頭下軍州一般都有防禦城牆環繞,居民居住在城中。城池按照華夏流行的四方城的模式建造,四邊有城門,此外還有城樓、街道和帶有鐘鼓樓的集市。一些大的城池裡,還會修建孔廟、佛寺、道觀等與信仰相關的建築。此外,還有用作政治、軍事乃至民間需求的驛站。 所以,頭下軍州並不是把漢族人集中在草原上服勞役的場所,它們是充滿活力的貿易據點和製造業據點。

城池外面則是糧食生產基地,解決人口增加帶來的食物不足的問題。 回憶一下,回鶻汗國曾經在草原腹地興建過類似的城池,比如可汗城、可敦城等。顯然,耶律阿保機時代的契丹的頭下軍州以及城池人口有著數量和質量上的躍進。回鶻人的城池只是以聚斂貿易財富為目的的場所。而契丹這些城池功能更為繁多,也更加像華夏的城池。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遼。

而此時的大遼已經是一個遼闊的帝國,面對治理廣大疆土的難題,耶律阿保機決意要把他的契丹從一個曾經的單一草原政權變成一個以草原為主體的混合政權行進。

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機下令建造遼上京。經過不斷的擴建和完善,最終,遼上京形成了“雙城”的格局。

南面是一個單獨的漢城,房舍密集,市場興盛。漢城應該是契丹以外的各族群如漢、渤海、回鶻等普通民眾、工匠的居住區。

北面是皇城,與漢城之間以牆相隔。皇城中央是大內,應該是皇帝起居和辦公的場所。

皇城北部空曠平坦,考古學家猜測這裡是氈帳區,契丹皇族仍然喜歡居住在氈帳之中。

從遼上京的格局就可以猜測耶律阿保機對於國家治理的構想,他既想保持草原傳統,又想引入華夏的管理體制,將草原世界與農耕世界融合起來,建立一種以草原為主體的混合政權。

興建永久性都城,這是一種華夏王朝的治理方式,標誌著契丹政權的權力趨向於集中而不是分散。

這時,耶律阿保機似乎已經著手建立契丹帝國的雙重行政管理體制:北面官負責管理草原遊牧地區的部落事務,而南面官主要仿照唐朝制度設立,負責處理定居人口特別是漢族人的事務。

早在910年,耶律阿保機就任命他的兄弟管理北面官系統。這一制度於947年契丹政權正式設立北院和南院時達到頂點。

契丹帝國的根基是草原,所以草原傳統不能放棄。

雖然興建了類似華夏的城市甚至都城,但是契丹的可汗/皇帝一直堅持草原上的遊牧生活方式,他們一年中有規律地在草原上遷徙著,從一個傳統的季節性放牧草場(捺缽)轉移到下一個草場。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在草原上度過,可汗與草原各部首領聚會、商談,處理草原事務。一年之中,他們也會途經繁榮的城市,並在裡面居住一段時間。比如一般情況下,每年兩次在遼上京,可汗會把官員召集起來商討國是。討論完畢後,那些負責契丹南部地區的官員南下管理漢族臣民,而可汗則帶著契丹高官繼續以遊牧方式行軍。

同時,華夏政權的經營方式也廣泛開展起來,因為在契丹的疆域中,可供開墾的土地相當多。首先是長城地帶的農牧交錯帶,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燕雲十六州也位於這一帶。這裡原本就有著相當可觀的耕地,契丹將這塊地區納入版圖之後、就等於有了一座可靠的糧倉。

耶律阿保機帶領著契丹族開闢了一條中華文明區域融合的新道路——以草原民族為主體,兼容農耕民族的混合政權模式。

自匈奴帝國以來,歷代遊牧政權都是馬上打天下,馬上治天下,以鬆散聯合體的形式管理龐大的疆土。

耶律阿保機的契丹一方面要保持遊牧民族的機動性和戰鬥力,保持草原地區固有的遊牧生產方式;另一方面,他在契丹境內建立了包括首都遼上京等五京在內的許多城郭,並移居了大量的人口到城郭裡外定居,從事手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把華夏王朝的國家治理模式也嫁接到契丹帝國的體系之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草原政權的鬆散特性。

在一個草原世界中導入農耕系統,耶律阿保機的這一創舉給契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國力和穩定性。

自從單一華夏政權——漢朝與單一草原政權——匈奴的白登山之戰後,歷經千年洗禮,直至契丹,草原與華夏的融合之路終於登上了新的臺階,可以同時駕馭草原和華夏的、更為有效的政權模式已經初露鋒芒。

而遼國的上京、中京、東京、西京和南京五個國都的出現就是遼國以草原民族為主體,兼容農耕民族的混合政權模式下折中的產物。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大遼國是東北地區契丹民族建立的一個強大的政權,契丹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北魏的歷史記載中。契丹主要遊牧在遼河之北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契丹最早是遊牧後來又有了農耕。據《舊五代史》記載:契丹者,古匈奴之種也。代居遼澤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關一千一百里,榆關南距幽州七百里,本鮮卑之舊地也。

這裡說契丹是匈奴遺族,但是大多數史書則記載契丹是鮮卑宇文部的後裔。《魏書》《隋書》《新唐書》《舊唐書》《北史》等都有記載,《新唐書》記載:契丹,本東胡種,其先為匈奴所破,保鮮卑山。魏青龍中,部酋比能稍桀驁 ,為幽州刺史王雄所殺,眾遂微,逃潢水之南,黃龍之北。至元魏,自號曰契丹。 契丹在唐朝時先後依附高句麗突厥後來歸附大唐,曾助唐朝討伐高句麗。後來其地被唐朝設置松漠都督府,契丹首領被封為松漠都督府都督並賜姓李。



武則天時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起兵造反,武則天多次派兵鎮壓曾幾次失利損失數十萬大軍。最後聯合其他部族才消滅契丹勢力,契丹餘部逃亡突厥。 唐玄宗時契丹又歸附唐朝,此後一百多年雙方保持了相對的和平。到了唐末五代中原很多漢人躲避戰亂逃到遼東。契丹部落收留了很多漢人謀士,契丹開始建牙帳立城郭發展農業逐漸強大起來。《新五代史》記載:契丹自後魏以來,名見中國。或曰與庫莫奚同類而異種。其居曰梟羅個沒裡。沒裡者,河也。是謂黃水之南,黃龍之北,得鮮卑之故地,故又以為鮮卑之遺種。當唐之世,其地北接室韋,東鄰高麗,西界奚國,而南至營州。



917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權,阿保機多次和割據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征戰雙方互有勝負。後來耶律阿保機和晉王李克用約為兄弟相約一起進攻後梁,但是耶律阿保機卻又向後梁朱溫求取封號。因此後唐和契丹翻臉多次在北方發生衝突,契丹大敗。到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後晉石敬瑭向契丹求援,提出以向遼太宗稱兒皇帝進獻貢賦和割讓幽雲十六州為條件。遼國得到了農業發達的幽雲十六州,佔據了對中原的戰略優勢。 後來的後周和北宋也曾發兵企圖奪回幽雲十六州,但都由於種種原因而失敗。



1004年遼國承天太后蕭綽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進攻北宋,一路勢如破竹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北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簇擁下親臨前線御駕親征,宋軍士氣大振又射死了契丹先鋒蕭噠凜。遼軍頓兵堅城師老兵疲提出和議,通過談判雙方達成合約史稱澶淵之盟。

雙方約定以白溝河為界,各守其土。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宋真宗為兄遼聖宗為弟宋真宗稱蕭太后為叔母。在邊境設立榷場開展貿易,宋朝每年送遼國歲幣銀十萬絹二十萬。 自此以後雙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時期,雙方官方民間往來不斷。“(宋遼邊界)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干戈”。



蕭太后重用漢人韓德讓等發展經濟改革軍政,使遼國發展到極盛。《遼史》記載契丹之盛:太祖以迭刺部之眾代遙輦氏,起臨潢,建皇都;東並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太宗立晉,有幽、涿、檀、薊、順、營、平、蔚、朔、雲、應、新、媯、儒、武、寰十六州,於是割古幽、並、營之境而跨有之。東朝高麗,西臣夏國,南子石晉而兄弟趙宋,吳越、南唐航海輸貢。嘻,其盛矣!


遼國皇帝四時巡行,有四季捺缽制度。契丹舊俗以遊牧為生,四時逐水草而居。捺缽是契丹語漢語的意思就是宮帳行營的意思,皇帝巡遊各處期間軍政事務也都在行營處理。此外遼國還有五個都城即五京制度,分別是遼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的總稱。(契丹)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朐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


(契丹皇帝巡遊劇照)

1.遼上京臨潢府,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也是契丹故地,是契丹的正式首都。神冊三年(918年)城之,初名曰皇都。天顯十三(938年)年,更名上京,府曰臨潢。上京地區是契丹族的發源發展之地,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地勢險要。《遼史》記載:上京,太祖創業之地。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

耶律阿保機平定渤海國後,回到王庭以後有感於渤海國城池之盛。仿照中原和渤海國制式修建了宮殿城池,命名為皇都。並修建開皇、安德、五鸞三大殿。三大殿裡供奉歷代帝王御容真像在初一、十五、節日之時祭祀供奉,又在城中修建佛寺道觀孔廟等場所。



上京城城牆高兩丈有餘,周長二十七里。北城是皇城高三丈有城樓敵臺,皇城四門東曰安東,南曰大順,西曰乾德,北曰拱辰。南城是漢城裡面除了渤海漢族等外,還有回鶻街有很多回鶻商人長期在此經商定居。中原商人以北方各州居多,包括遼統治下的幽雲十六州。《遼史》:上京西樓,有邑屋市肆,交易無錢而用布。有綾錦諸工作、宦者、翰林、技術、教坊、角觝、儒、僧尼、道士。中國人並、汾、幽、薊為多。

2.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市),本渤海王所都之地。原為高句麗故地,唐朝平定高句麗後設立安東都護府。後逐漸被粟末靺鞨佔據,粟末靺鞨首領曾被武則天封為震王。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政權初名震國。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大祚榮以渤海為國號。中宗賜所都曰忽汗州,封渤海郡王。十有二世至彝震,僭號改元,擬建宮闕,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為遼東盛國。



(渤海國疆域)

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所滅。耶律阿保機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以其子耶律倍為東丹王。次年契丹在渤海故地設為東平郡,92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升東平郡為遼南京。遼陽城城高三丈,有敵樓望臺周長三十餘里。裡面居民多為當地渤海人和逃亡而來的漢人,漢城有南北兩市供各族商人百姓貿易交換。《遼史》記載遼南京:城名天福,高三丈,有樓櫓,幅員三十里。八門:東曰迎陽,東南曰韶陽,南曰龍原,西南曰顯德,西曰大順,西北曰大遼,北曰懷遠,東北曰安遠。外城謂之漢城,分南北市,中為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天顯十三年(938年),改南京為東京,府曰遼陽。

3.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秦漢時為遼西郡。後為鮮卑遊牧之地,唐太宗東征高句麗曾駐陛於此。後為契丹同屬的庫莫奚遊牧之地,契丹強盛建國以後庫莫奚全族歸順契丹。契丹遷移大量渤海人漢人契丹人與奚族雜處。中京之地,奚國王牙帳所居。奚本曰庫莫奚,其先東部胡宇文之別種也。所在分奚、契丹、漢人、渤海雜處之。

(遼中京所在地內蒙古赤峰市開魯縣地圖)

遼聖宗和承天太后看出此地戰略位置重要,決定在這裡建立陪都加強控制。奚地居上、東、燕三京之中,土肥人曠,西臨馬盂山六十里,其山南北一千里,東西八百里,連亙燕京西山,遂以其地建城,號曰中京。



(遼中京結構圖)

遼聖宗從控制的幽雲十六州等漢地選拔能工巧匠來營建中京,其中城郭府庫宮殿官衙市肆都一律仿照北宋東京汴梁。中京城分為外城內城宮城,中京城位於契丹統治區中心部位是控制地方的重要據點。

4.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南京本幽州地,乃古冀州之域。舜以冀州南北廣遠,分置幽州,以其地在北方。幽,陰也。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樓煩、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陽節度,臨制奚、契丹。

燕京地理位置之重要無需多言,北枕燕山東臨大海西接太行南控華北大平原。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唐朝設立範陽節度使後自安祿山始其後史思明、李懷仙、朱滔、劉怦、劉濟相繼割據。唐末五代幽州被劉仁恭劉守光父子佔據,後被後唐所滅。後唐末年末帝李從珂圍攻太原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石敬瑭以向契丹割讓幽雲十六州為條件請契丹出兵相助。並認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自任兒皇帝,幽雲十六州自此為契丹所有。938年遼太宗定幽州為南京,1012年改稱析津府,取自以燕分野旅寅為析木之津。


燕京城周長三十六里,高三丈城牆寬一丈五城樓敵臺皆具備城高水深。外城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皇城大內在西南角,城內坊市寺廟道觀廨舍多不勝數十分繁華。燕京城人口眾多有三十萬,城北市集彙集各國商品前來的商人遠及西域近地朝鮮西夏北宋等國。

5.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禹劃九州屬於幷州。戰國時屬於趙國雲中郡,北魏曾在此建都號曰平城。唐開元十八年置雲州,唐末被河東李克用佔據。後唐時同幽州一起被石敬瑭割讓給契丹,1044升格為西京大同府。


幽雲十六州地圖之雲州(大同)

西京城地勢險要周長二十里,城樓敵臺具有。四個城門,東曰迎春,南曰朝陽,西曰定西,北曰拱極。北魏的宮殿都在城北,遼國沒有重新營建宮室。大同南臨北宋西接西夏地理位置非常險要,《遼史》記載:遼既建都,用為重地,非親王不得主之。

遼國名義上設置五京實際上起的地方軍政中心的作用,實際遼國皇帝的中央政府並無侷限於五座京城之中。契丹的遊牧民族傳統保持良好,皇帝經常巡遊各地巡視到哪裡哪裡就是政務中心。契丹建立城池主要居民是漢人和漢化的渤海人居多,契丹為了統治多民族的需要。設立了南面官北面官制度,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這個制度較好的解決了遼國的民族矛盾,是個偉大的創舉。


湘淚飛蝶


相比於同時代的宋朝來說,現代人對遼朝的瞭解是微乎其微的,從重視歷史的角度上來說,實際上宋朝並不是一個能完全代表那個時代的國家朝代,它更像是一個南北朝裡面的南朝,先後和遼朝、金朝對分起了當時的天下大勢。



遼國所佔據的土地面積非常龐大,比當時的北宋還要大上不少,而古代的遼國現在主要包括了內蒙古、外蒙古、東北,還有河北、陝西、俄羅斯的一部分等等。

遼國一共有五個國都,這五個國都中除了一個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都之外,其他的四個很多時候都是起了一個陪襯、調節的作用。

當然我們要清楚的是,遼國真正意義上的國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當時的狀況有點像“日本天皇在哪裡日本的國都就在哪裡”的制度,那就是他們的皇帝在哪裡他們的實際國都就在哪裡。



一旦他們的皇帝選擇在了一個國都當政,那其他的國都就會自動淪落為陪都。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遼國的這五個國都分別都在哪。

遼國的五個都城

遼國的第一個國都是上京臨潢府,位置在現在的內蒙古,位於如今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附近。

遼國的第二個國都是他們的東京遼陽府,位置在現如今遼寧省遼陽市。

遼國的第三個國都是他們的南京析津府,位置差不多在現在的北京附近。

遼國的第四個國都是他們的中京大定府,位置差不多在現如今內蒙古赤峰市的寧城縣附近。

遼國的第五個國都是他們的西京大同府,當時的地名和現在的地名一樣,此地就在現如今山西的大同。

遼國建立那麼多都城的原因

這就是遼國時期的五個國都,至於遼國為什麼設置那麼多國都,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出身,本身並沒有太多的人口,導致了他們對自己龐大的地盤是有些掌控不了的。


他們本身的掌控力有點類似於一個功率並不是很強的動力中心,如果只設置一個動力中心的話,那他們輸出的電力將很難供應他們如此龐大的廠房。

於是他們為了維持整個廠房的運轉,就在這個廠房各個關鍵部位多設置了幾個這樣的動力中心,以應付他們動力中心輸出電力不足的尷尬。

在五代十國亂局中成長起來的契丹人

在瞭解完遼國的國都之後,如果有大家有興趣的話接下來也可以瞭解一下遼國的簡略歷史。

遼國的主體、開創民族是契丹人,這些契丹人在唐朝的時候因為受到了唐朝的壓制,所以並沒有展現出他們太過於驚人的風采。

不過唐朝對他們的壓制並沒有持久,唐朝在它最為強盛的時候因為一場安史之亂的爆發而開始從它的輝煌跌落,走向了苟延殘喘的晚期。


唐朝雖然在安史之亂後仍舊存活了100多年的時間,但是他們的力量相比以前龐盛的時期,卻開始變得極度萎縮起來。

隨著唐朝朝廷的衰弱,唐朝各地的節度使開始變得強盛起來。

這些節度使就是五代十國各個割據國家國王的前身,在唐朝滅亡後,這些分裂各地的節度使們開始成立了自己的國家。

因為國家的眾多,所以那時候的很多國家被人們統稱為了十國,而五代則是那段混亂時期不同時間出現的五個最強勢力。

在五代十國各大軍閥們分別稱王稱霸的時候,北方的契丹人在沒有壓制的情況下就迅速發展了起來,他們很快成長為了一股非常強悍的勢力,並很快建立了他們的國家。

遼國從部落向帝國的轉變

最後在他們獲得了石敬瑭敬獻給他們的燕雲16州後,他們開始獲得了大量的中原百姓、中原技術、中原制度。

於是他們就通過從燕雲16州獲得的這些東西改變了自身,在他們原本部落制的國家基礎上,建立起了漢人式的帝國。

他們在對他們原本生活的區域採取胡人統治手段時,也對漢人百姓們採取了中原朝廷式的統治手段。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胡漢雙軌制,在這種特殊的統治機制下,他們開始擁有了兩個不同身份,他們在既是中原的皇帝的同時、也是他們原本區域的胡人首領。

宋朝在後來之所以一直沒能打得過遼朝和金朝,除了他們失去燕雲十六州的牧馬之地、沒有可用的戰馬之外,其中最大的原因就跟這種特殊的胡漢雙軌制有關。

遼朝和金朝之前的許多遊牧民族雖然同樣很強大,但是他們都保持了遊牧民族所擁有的原始狀態。


在那種原始狀態下,一旦遭遇到些微的變故,那他們就會很快地消亡在歷史中。

而採用起了胡漢雙軌制的遼朝、金朝,他們則從簡單的部落聯盟轉化成了底蘊深厚的帝國。

在中原農耕文明的支撐下,以往隨便就能給他們帶來巨大損失的風雪對他們已經沒有那麼可怕了。

他們在草原中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還有著中原的糧食供應著他們,正因此使得他們有了以往遊牧民族所沒有的強大。

這才是宋朝一直被這兩個朝代壓著打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遼國的國都總共有五個,這五個國都分別是他們的上京、東京、南京、中京、西京。


孤客生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遼朝是五都制,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皇帝想去哪裡住就去哪裡住,不必如明清皇帝那樣整天呆在紫禁城,天天搞什麼閉關鎖國的封閉主義。

遼朝五都分別是:

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林東);

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

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大家一定都很奇怪,從漢朝以後的政權除了遼、金、元三朝之外都是單一首都,為什麼遼金元三朝是多都制呢?只是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

《史記高祖本紀》八年:“且夫天子四海為家”

這句話說明了漢朝前,包括秦朝在內,都城都是雙都制的多。商朝到處遷都就不用說了,也難保這個都城建成了,早先的都城照樣繼續保留,比較有祖先的宮殿在,不能隨意拋棄。

西周有豐鎬和洛陽兩個都城。只有東周因為豐鎬成為廢墟,不得不只有一個都城——因為東周國土只剩下洛陽了,也沒有辦法再高第二個都城。在春秋時期,因為王子爭位,諸侯們也不得不在周國內再新建一個都城為被奪位的王子暫時居住。這段時期實質上也是雙都制,只不過是互不承認對方而已。

秦早期定都雍,但無論是秦獻公遷都櫟陽,還是秦孝公遷都咸陽,從秦始皇即位是在雍的這個事實來看,雍作為秦國都城的地位並未失去,秦國在秦獻公遷都櫟陽之後,秦國在事實上就是雙都制。更何況秦人在周孝王時期就是兩個派別:非子的秦和嫡子成的西犬丘兩大勢力。秦國的基礎就是這兩大派人的合併。

因此,先秦時代,雙都制是中國的常態,即如蕭何所說的天子四海為家,所謂的國都,不過是天子的一個驛站。漢朝之後,中國才開始了單都制的主要模式,但多都制,就被匈奴等草原民族繼續保留,直到契丹才重新回到世人的眼光之眾。


歷史哨聲


在我國曆朝歷代同時並存都城一般只有一到兩個,比如唐朝,都城長安,還有一個東都洛陽共兩個。而遼國確有5個,分別為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由於契丹民族是遊牧部落,特殊的地理因素決定了它的政治中心也是流動的,哪裡需要就在哪裡辦公,靈活多變便於管理。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契丹國,都城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為大遼的主要都城;遼聖宗耶律隆緒開始興建中京,中京大定府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是大遼國的商業都市,金滅遼後也曾在此建都;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原來是渤海國的都城,在這裡設點是為了更好地管理渤海國的遺民;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是為了控制華北地區,阻止漢人北伐;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西京為遼興宗耶律宗真所建,主要是防禦西夏和北宋的進攻,是遼國西南的軍事重鎮。

遼國的國號也不止一個,而且變來換取的,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國,定國號為契丹,926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繼位,947年攻佔開封,並在開封改汗稱帝,定國號為大遼;983年遼聖宗又改國號為大契丹,1066年遼道宗又恢復國號大遼;


遼國雖說有5個都城,但還是以上京為主要都城,其他4個屬於陪都的形式,都是為了擴張的需要,就是為了全面控制自己的領土範圍,特別是新吞併的領土,好管理,利於掌控全局,5個都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必老是待在一個地方。


遺產君


遼國其實享國有兩百多年,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算是一個立國較長的朝代了,特別是遼國這種契丹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

遼朝建國的這兩百多年,共定都了5個地方,公元916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在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定都開國建國,國號“契丹”。

耶律阿保機死後,他的次子耶律德光繼位,史稱遼太宗,他登基後在947年率兵南下,攻佔了宋朝的汴京,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市,耶律德光佔領了汴京後,決定把遼國的國都遷到汴京,並把國號“契丹”改為了“遼”。

遼國在汴京定都後,經歷了七朝皇帝,直到蕭太后的兒子遼聖宗時期,遼國又把國都遷回了中都大定府(還是今天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

自從遼國遷都回了蒙古草原後,其國力大不如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此時的宋朝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滅不了,也打不服;而金國的崛起直接打壓了遼國的國勢,對遼國的疆域和領地進行了步步蠶食。

到了遼國後期,遼朝分裂了,遼朝的宗室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分別建立了東遼和後遼,其東遼就是現在東北一帶,他們部分也成為女真人的祖先,東遼澄州,今天遼寧海城市。

而後遼定都就更遠了,基本淡出了中華地區,定都虎思斡耳朵,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楚河州托克馬克境內的布拉納城,從此時起,遼國已經算是在中原地區毫無影響力了。

從正規史料記載來看,遼國的滅亡是公元1125年,耶律洪基為遼道宗時期被金國所滅,遼的歷史就算是徹底的終結,至於耶律洪基以後的各個耶律宗室在各個地方的繼位、稱帝、復國都不被承認為正規遼國的國祚延續。

遼國能夠在209年的建國期間遷都幾次,這與契丹的民族特性有很大的關係,契丹畢竟是北方遊牧民族,沒有固定城郭思維,並且對於國家和領土概念沒有中原民族那麼強烈,所以他們能夠頻繁的遷都、定都。

由於遼國的多次遷都,對國體的傷害很大,遼國人對國家的概念本就不深,帝都的不停變換加劇了民眾對朝廷管理的離心感,導致了統治階層與底層民眾離心離德,在遼國滅亡時期,根本沒有任何的民眾組織進行護國行為。

帝都為國之中樞,冒然遷徙引發的深層次影響會很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