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蓝鲸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动物,那它有天敌吗?

科学探索菌


答:蓝鲸在海洋中基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要说天敌的话,海洋霸主虎鲸有可能主动攻击蓝鲸,尤其是对未成年的蓝鲸宝宝,然后人类是杀害蓝鲸的罪魁祸首。


蓝鲸是地球上现有体型最大的动物,成年蓝鲸体长可达30多米,重量150~180吨,蓝鲸的主动脉血管甚至可以容下一个小孩,心脏就有半吨重,是海洋中名符其实的巨无霸。

蓝鲸正是凭借巨大的体型,在海洋中也是畅游无阻,很多海洋杀手比如鲨鱼,见到蓝鲸都得避而躲之,但是有一种动物例外,那就是海洋霸主——虎鲸。

虎鲸又叫逆战鲸和杀人鲸,是海豚的一种,虽然名字很霸气,但是野外的虎鲸从来不攻击人类,截止目前为止,从未有过人类在野外遭受虎鲸攻击的记录,只有在海洋动物园中的虎鲸杀过人,原因也是人类长期虐待虎鲸导致的。


虎鲸智商相当高,成年虎鲸体长10米左右,重量9吨上下,总是成群结队地捕食,就连大白鲨也是虎鲸的捕食对象。

在人类记录中,就有过多次虎鲸成群结队攻击蓝鲸的事件,而带着鲸鱼宝宝的蓝鲸妈妈,也会有意避开虎鲸群,因为鲸鱼宝宝宝很容易成为虎鲸的攻击对象。

生物学家对蓝鲸的研究发现,有四分之一的成年蓝鲸,都有被虎鲸攻击过的伤痕,这只能是虎鲸主动攻击蓝鲸所至,所以在海洋中,虎鲸可以说是蓝鲸唯一的天敌。


在上世纪,有数十万头蓝鲸被人类捕杀,蓝鲸面临灭绝威胁,目前蓝鲸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全世界范围估计只有3000~4000头。

而日本是猎杀蓝鲸的主要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鲸鱼消费的主要国家,因为日本人有生吃鲸鱼肉片的传统,连冰岛捕杀的鲸鱼,大部分也会销往日本。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蓝鲸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动物,它们的平均长度达25米,曾有记录在大的蓝鲸长33.5米,体重将近非洲象的30倍。严格意义上讲蓝鲸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没有天敌。蓝鲸属于哺乳动物靠肺呼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和小型的鱼类为食,每天都能吃掉4~8吨的磷虾,名副其实的大胃王。由于体型巨大,蓝鲸是没有天敌的。

天敌一般指专门被某种动物捕食,就像猫抓老鼠一样。而狗有的时候也会抓老鼠,但是不能说狗是老鼠的天敌。

相同的道理,蓝鲸也会被其他动物捕食,同时也会受人类活动影响致死,但是这都不能算蓝鲸的天敌。

虎鲸是真正的站在海洋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它们不仅仅会捕食鲨鱼,座头鲸、小须鲸、灰鲸等都可能成为它的捕食对象。当然蓝鲸也不例外,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会经常发生。就像陆地上成群的狮子有的时候也会对落单的大象动手,但是这都是特例。虎鲸捕食蓝鲸的案例在人类记录中都是可以数过来的。所以并不能说虎鲸是蓝鲸的天敌。

第二个导致蓝鲸死亡的就是人类活动了:

上个世纪人类曾大量捕杀蓝鲸,一度致使蓝鲸濒临灭亡,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脂肪可以产油,科学家统计换算产油量的话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日本的捕鲸业现在依旧存在。

人类活动的噪声污染对于蓝鲸可能产生致命影响,它们听不到同伴的呼唤也找不到同伴,如果不能交配繁衍那蓝鲸的数量会急速减少甚至灭绝。

同时人类活动产生的多氯联二苯化学品会在蓝鲸血液内聚集,如果含量达到一定限制就导致蓝鲸中毒和夭折。

所以说蓝鲸的最大“天敌”很可能就是人类,也可以说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天敌”都是人类。



科学黑洞


健康的成年蓝鲸由于巨大的体型,几乎不受掠食者威胁,但年轻和生病的蓝鲸则可能会受到虎鲸和鲨鱼的捕食,其中虎鲸的威胁比鲨鱼大得多。

关于虎鲸对蓝鲸的掠食,引用最多也最经典的例子是发生于1977年墨西哥下加利福利亚的一次攻击事件,该事件总共涉及30只虎鲸,它们花了五个半小时对一只18-20米的年轻蓝鲸进行了反复的攻击。在撕扯掉蓝鲸吻部、身侧及背部的部分皮肤、脂肪和肌肉后,虎鲸群停止攻击并全部离开,由于此时天色已晚,观察员无法继续进行观测,最终无法确定这只蓝鲸是否幸存下来,也不知道虎鲸有没有返回展开进一步的袭击。但无论如何,这个无可置疑的目击记录证明了30只虎鲸的团队攻击足以重伤一头亚成年蓝鲸。

对虎鲸来说,相比体型已经颇成气候的亚成年蓝鲸,那种刚出生不久的幼崽(蓝鲸出生时6-7米)无疑好对付的多。尼加拉瓜以西230公里的热带太平洋东部,一群虎鲸杀死了一只6米长的幼年蓝鲸。由于虎鲸在热带地区的出没频率远低于高纬度地区,这次捕食事件是非常罕见的。该地区可能是蓝鲸的产仔地,包括蓝鲸在内的许多大型须鲸喜欢迁徙到低纬度的热带地区进行交配和生育,这可能是由于热带的虎鲸更少,初生的小鲸能够更加安全地茁壮成长。不过,任何情况都不是绝对的,这个事例证明了在热带产仔也难以杜绝被虎鲸掠食的可能。

但总的来说,蓝鲸和其它须鲸的这一习性还是尽可能避开了与虎鲸遭遇的几率,客观上增加了幼年鲸鱼的存活率。此外,在南澳大利亚,也有目击到一对蓝鲸母子正在全速逃离一群虎鲸(数量为11只),攻击的目标肯定是小鲸,但过程和结果都不清楚。

有文章说,1925年出版的一本航海行记里讲述了南极地区5只虎鲸捕食成年蓝鲸的见闻。本人了解了下,该书的作者是一名冒险家、海员和作家,写书时大概二十出头,做过几年水手,不具备动物专业方面的知识素养。我接着又翻阅了原文,发现原文并未提及蓝鲸已经成年,另外,那只蓝鲸面对虎鲸的攻击,基本没有挣扎和反抗,求生意识甚至远远不如之前提到的被30只虎鲸攻击的亚成年蓝鲸,所以,这很可能不是一只很大的蓝鲸,或者已经生病。由于这个记录的年代很早,目击人没有动物专业背景,这样的记录理应被归类于可靠性较低的轶事记录,和本文提到的那些现代科考记录无法相提并论。

除了目击,我们还可以通过蓝鲸身上带有的虎鲸咬痕来了解虎鲸对蓝鲸的攻击频次。而各个地区的统计结果是大相径庭的。比如说,加拿大东南部的圣劳伦斯湾常有蓝鲸和虎鲸出没,但这里的蓝鲸身上罕见虎鲸的咬痕,也从未有虎鲸攻击蓝鲸的事件被报道过。

而位于大陆另一端的加利福利亚湾,也就是墨西哥下加利福利亚半岛和大陆之间的海湾,在此地被目击到的蓝鲸至少有25%的个体带有虎鲸的咬痕。这表明,该区域虎鲸对蓝鲸的攻击更为普遍。这不难理解,每年冬季加利福利亚湾会聚集不少带仔雌性蓝鲸,年幼的蓝鲸是很适合的攻击目标。

在澳大利亚东南部,观测到的27只蓝鲸,只有一只(3.7%)显示其左胸鳍尖端被虎鲸咬掉,这里的攻击似乎也是罕见的。西澳大利亚,蓝鲸体型较小的亚种——侏儒蓝鲸,可能因为体型关系,被虎鲸攻击的频次更高些。在露出尾巴的19只侏儒蓝鲸中,8只(42.1%)显示尾鳍下侧带有虎鲸的咬痕,79只露出身体左侧的个体有13只(16.5%)带伤,84只露出右侧的个体则只有7只(8.3%)显示咬痕。可以看出,越多的采样则带伤比例越低,如果只看尾鳍的话,那显然会高估攻击的频率。

在位于热带的斯里兰卡水域,除了目击到一只被虎鲸伤的不轻的蓝鲸之外,在斯里兰卡蓝鲸研究项目收录的150只蓝鲸中没有一只带有虎鲸咬痕,另一个蓝鲸研究组织记录的81只蓝鲸中倒是有2只身带类似的伤痕。虽不清楚这两个目录有多少重合,但有一点能够确定,斯里兰卡蓝鲸面临的捕食压力显然是很低的。这样的结果倒也不算奇怪,毕竟虎鲸在热带水域的种群密度是较低的。

此外,生病的蓝鲸也可能会成为鲨鱼攻击的目标。2001年12月末-2002年1月,一只17.4米的未成年雄性蓝鲸来到新卡多尼亚南部的海湾休息,观察显示它生了病,健康状况在下降,两只2.8米的牛鲨发现并袭击了它,它们攻击了鲸鱼的喉部和尾部,导致后者大量出血并死亡。过了8小时,蓝鲸沉到海底,36小时后,鲸尸浮肿并重新浮出水面,专家得以检查它的性别并测量其长度。这只鲸鱼并未被浪费,它散发出的气味前前后后总共吸引了多达46只虎鲨前来进食,而杀死它的两只牛鲨,则再也没有出现过,这可能是因为虎鲨将鲸尸周围视作自己的领地,并显示出对其它物种的强烈排斥,比如同域栖息的牛鲨。

了解动物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动物博览



蓝鲸在水中没有自然天敌,所以如果条件合适,它们可以在水中生活很多年。然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蓝鲸面临的许多危险。其中一些危险非常大,以至于蓝鲸被归类为濒危物种。如果我们不想看到它们灭绝,这当然是需要注意的信息。



人类是鲸鱼的巨大天敌,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捕杀鲸鱼是合法的,但不管怎样,这种行为仍在继续。蓝鲸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制造燃料、武器、工具等等。蓝鲸的脂肪是许多产品的主要成分。某些人捕杀鲸鱼是为了吃或“保持传统”。蓝鲸是巨大的哺乳动物,所以某些人可能会对狩猎它们带来的感官刺激感兴趣。



随着水域中船只数量的增加,蓝鲸有被船舶击中并杀死的危险。在蓝鲸以非常快的速度迁徙中尤其如此。它们年复一年地遵循相同的路线,但是当在这些地区船舶数量增加时,蓝鲸受到伤害的风险也会增加。

日益发展的技术允许大型船只放出拖网和其他形式的装置来捕捉水中的鱼、蟹和龙虾。然而,卷入其中的鲸鱼包括未成年蓝鲸也有所增加。即使它们没有死,也会因为这些装置而严重受伤。

蓝鲸只能生活在水中,所以当它受到污染和影响时,石油和化学物质泄漏到水中会导致它们死亡。其他水生生物也被杀死的事实意味着它们的食物来源大大减少了。蓝鲸每天必须吃大量的鱼虾来维持脂肪层。这就是它们保暖的方式。如果它们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那么脂肪层就会减少,结果造成蓝鲸很难调节体温。



据信,军方的声纳也会对鲸鱼造成伤害,对此有很多争议,目标是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来防止这种情况。目前,许多国家海军至少已经限制了声纳的使用范围,以努力拯救这些鲸鱼,使其免受其他问题的困扰。通过识别鲸鱼的迁徙路线以及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这些声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有很多人支持保护鲸鱼,目标包括教育人们了解鲸鱼以及他们可以采取保护鲸鱼的行动。联合国还努力制定法律来规范捕鲸行为。希望这些努力将有助于防止那些濒临灭绝的鲸鱼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因为鲸鱼需要7到14年才能成熟,所以它们不会繁殖得很快。因此,如果数量变低,鲸鱼包括蓝鲸甚至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再次开始增长。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蓝鲸作为地球生物圈已知的最大生物,如果完全成年之后,是没有天敌的。

毕竟蓝鲸是生物链顶端的生物,如果存在天敌的话,那么它就不会是顶端生物了。


不过蓝鲸依旧有竞争者和不对称式天敌。

比如虎鲸和鲨鱼。鲨鱼和虎鲸虽然不能直接进攻蓝鲸,但是可以袭击蓝鲸幼崽,这就导致成年母性蓝鲸很难既保护幼崽,又专心对付鲨鱼或者虎鲸。

于是鲨鱼和虎鲸采用了一种灵活的方式就会让成年蓝鲸筋疲力尽,从而把幼崽蓝鲸与母亲隔离开来,并防止幼崽浮到水面换气,直到蓝鲸幼崽淹死,从来间接地打败蓝鲸。

当然,如果抛开传统意义上的天敌定义,那么蓝鲸的天敌还有人类,寄生虫以及微生物。

工业革命以后,蓝鲸受到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比如非法捕捞,漏油,塑料等环境污染,轮船噪音都给蓝鲸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蓝鲸和其他生物一样,也遭受疾病的折磨,比如霍奇金病,或者携带了西尼罗河病毒导致鲸鱼丧命。


科学认识论


蓝鲸没有天敌,有些鲸类胆子大,成群结队的敢去找蓝鲸的麻烦,比如虎鲸,虎鲸饿急眼了或者吃的太饱了的时候,会二三十只一同去进攻蓝鲸。

蓝鲸,标准体长25米,体重180吨,体宽5米左右。

虎鲸,标准体长8-9米,体重7-9吨左右,体宽1米左右。

蓝鲸的脂肪层厚达20厘米,大家来看虎鲸的牙齿:

一排小碎牙,所以虎鲸在捕食时常采用群攻、撕咬的方式,合作力量大,你在海洋中几乎找不到单独行动的虎鲸,除非它迷路了。

但也有虎鲸攻击蓝鲸的记录,三十头虎鲸合力攻击年轻的蓝鲸,最终蓝鲸被咬的遍体鳞伤,但还是逃走了。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科学船坞


我有天敌吗?



西班牙苍蝇腿


应该是人类!


东北小冷风


以目前我们人类对地球生命的认识来看,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的确是体型最大的动物。成年蓝鲸的平均上限可以达到体长30米,体重150吨,而我们测量的最大的蓝鲸体长达到了33.58米,体重近200吨。

图注:蓝鲸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蓝鲸如此巨大,它们还有天敌吗?当然有,那就是同属于鲸类家族中的虎鲸(Orcinus orca)。虎鲸的平均体长在5至8米,体重3至6吨。尽管虎鲸体型上比蓝鲸要小得多,但是它们是成群活动具有极高智慧的海洋杀手集团,在对付大型鲸类的时候会使用群体战术,消耗对手的体力,将对手分割开。


尽管能够成群出动,但是虎鲸极少攻击成年蓝鲸,它们往往朝未成年蓝鲸下手,特别是较小的幼年个体。研究人员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调查了生活在东北太平洋的蓝鲸,发现其中25%的个体身上都有虎鲸攻击后留下的伤痕,它们还是从虎鲸攻击之中幸存袭来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虎鲸都会攻击包括蓝鲸在内的大型鲸类,只有过客型虎鲸才会攻击其他鲸类。

与虎鲸相比,另一种动物对于蓝鲸的威胁更大,这就是我们人类。人类的捕鲸船能够捕杀任何鲸类,蓝鲸也不例外。据估算,在上个世纪初,地球上还有大约30万头蓝鲸,经过人类半个多世纪的大肆捕杀,最终只剩下不到两万头。2014年估计蓝鲸的数量在10000至25000头之间。目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蓝鲸列为红色“濒危物种”(EN)。

图注:上世纪初人类在南极海域捕获的大型蓝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2018年,冰岛捕获了一头蓝鲸与长须鲸杂交的个体,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捕杀蓝鲸,其数量也开始缓慢回升。希望在人类的保护之下,蓝鲸会越来越多!


古生物探索


唯一天敌:人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