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文|王勝男

璃語生涯諮詢師溫馨提示:

職場道路千萬條,

自我提升第一條,

職業焦慮破不掉,

職場發展兩行淚。

一、

隨著職業諮詢案例的增多,很多來訪者在諮詢訴求上都會寫上“焦慮”這個詞。但是在我看來,大多數人是憂慮過多而非焦慮。較少部分人會因為工作壓力而產生過度擔憂,變成焦慮,甚至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我們很多時候會將“憂慮”和“焦慮”替換使用,在詞意上並不能分得很清。如果是從認知行為的角度進行解釋的話,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憂慮是一個認知過程,通常發生在心理上。

例如,心理上預期某個糟糕、消極的事件會發生,並在心理上準備如何應對這樣子的結果。當憂慮次數變多,並且難以控制,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或導致明顯的痛苦的時候,就會引發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會發生在生理行為上。

例如:煩躁不安、心跳加速、注意力無法集中、胃部緊張(胃痛、噁心、腹瀉)、出汗、輕顫或者發抖、眩暈或頭暈等等……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二、

諮詢者Linda(化名)今年37歲,是一名外企的銷售經理,同時又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在視頻的那一端,我察覺到她雖然妝容精緻,但是內心疲憊:每說一句話,似乎都要嘆口氣。

她說感覺自己每天都很忙,從一睜眼開始就有做不完的事情要做。但是一天過後,又不知道自己忙了什麼。

一方面,她感覺工作也沒有做的有多好,工作方面沒有什麼成就感,另一方面,她覺得也沒有陪好孩子,對待家庭和孩子方面又深感愧疚。

事實上,Linda的情況並沒有她想象的那麼糟糕。

按說Linda和她父母同住,兩個小孩都已經上幼兒園了,小孩有父母幫忙照顧,在孩子方面並不需要分散她太多的精力,只是在下班後到晚上睡覺這段時間需要陪伴孩子。

然而Linda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她經常會把工作帶到家裡來處理,結果往往是人在家裡,但是靈魂撲在了工作上面。

在人神分離的狀態下,孩子們經常抱怨媽媽不陪他們,在工作方面也並沒有完成的多好,甚至領導也曾經找過她談話,不明白為什麼她為什麼這麼忙,建議她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但是她自己也找不到什麼問題。

鑑於她完成工作質量還可以,雖然偶爾會犯一些小錯誤,但是工作態度認真負責執行力較高,並沒有過出現過大問題,領導也並沒有說太多。

但是Linda時常感到壓力大很焦慮,有時候會想幹脆辭職算了,或者找一份新的工作。

但是說實話,現在這份工作已經做了六年了,不論是年齡問題、人際關係還是薪資待遇方面也還算是不錯,況且經濟問題讓她不敢輕易做決定。

因為雖然現在的經濟條件不錯,但是日常消耗較大,尤其是最近剛剛貸款買了第二套房子,因此是有一些壓力的:如果辭職了,在經濟方面會比較緊張。如果換工作,又擔憂可能還不如現在這個。

Linda說,希望能夠找到個新的職業方向。既在經濟方面有所保障,在時間方面又能夠平衡工作和家庭。又希望這份工作是有成長和有個人發展的等等……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三、

當看到講到自己的職業訴求的時候,她突然間不好意思的問我:“王老師,我的要求是不是太多了?”

我並不想打擊她,或者反駁她,我們都希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為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們也必須需要認清楚現實,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在培訓或者諮詢的時候,也常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權衡利弊下做最好的選擇。”

“王老師,你說有這樣的工作嗎?”她突然間不太信了起來。

“我現在辦法直接回答你,因為這是我們今天探索的主題。”我重新拉回到諮詢主節奏。

通過諮詢分析,Linda性格開朗,喜歡人際溝通,她對這份工作是比較喜歡的,但是她常常會感到很焦慮,總是擔心工作出紕漏;很多工作即使是完成了,她也會不太放心,回到家後再次核實確認。

有一次結婚紀念日,她和先生在外面看電影,一位老客戶發信息向她詢問產品價格,其實她把價格報給對方就可以了,因為她的助理之前把報價用郵件方式發給過這個客戶。

詭異的是,Linda開始擔憂是不是之前郵件發的報價出現了問題,否則這個客戶為什麼問她報價?!

她不敢回覆給對方,擔心萬一之前助理報錯了,不知道如何解釋,於是她開始坐立不安。

收到了這條信息後,她開始腦補了很多“悲催的”可能性:是不是助理發錯了報價?如果是發錯了報價怎麼辦?如果萬一報價報錯這件事被老闆知道了怎麼辦?......

她一直擔心這些事情的發生,以至於後來電影演了什麼,她都不記得了。

電影一結束,Linda就奔回家進行核查郵件,發現並沒有出現問題,之前的擔憂都是多餘是自己想太多了——原來當時這位老客戶忘記了報價是多少,覺得直接問Linda比較方便。

一個美好日子就這樣子被毀了,老公經常抱怨她在工作方面總是想太多,導致夫妻關係不太和睦。

經過分析,首先對於現在的工作內容Linda是比較喜歡的;其次,在薪資、能力提升以及未來的職位晉升方面,這份工作都可以滿足她的要求。

從表象來看,似乎是這份工作佔據了Linda大量的時間,導致她身心疲憊;

但是經過分析發現,原來核心問題並不在於這份工作本身,而是Linda因為過於焦慮,總是擔心工作出紕漏,一點點事兒都會反覆核實——這才是她“工作量大”的主要原因。

正常來說,每個人都會產生憂慮,這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當生活中發生一些我們不太希望發生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憂慮;當面對工作壓力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到憂心忡忡。

從心理健康的領域來說,當憂慮幾乎每天都出現,甚至嚴重程度與當下情境不舒服且難以自我控制的時候,對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影響的時候,這種憂慮被稱為過度擔憂。

一般情況下,如果生活中出現憂慮過度的情況,那麼在職業中出現憂慮過度的概率較高;如果是在職業中出現憂慮過度,並且生活中受到較好的支持和照顧的時候,這種現象較少發生。

當生活中憂慮的頻率過多、嚴重過度以及不可控的時候,可以通過進行心理諮詢緩解;如果是職業憂慮過度,通過心理諮詢不能解決問題的話,那麼可以嘗試通過專業職業諮詢配合心理學的知識和技巧,來進行疏導和治療。

從職業生涯的角度來看,在職業中出現憂慮過度而導致的焦慮,可以歸屬於職業壓力的範疇。

在以往的案例中,我通過用認知行為的方式進行調整和治療,具有很好的積極效果。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四、

在Linda這個案例中,我運用了心理學CBT療法(認知行為治療)的方式,給她做了一個療程的諮詢。

通過諮詢她發現,自己的問題不在於職業定位,也不在於要找一份“她心目中理想”的工作,而是因為過度擔憂犯錯而產生的職業焦慮。

而長期的焦慮沒有及時得到較釋放和指導,導致心理和生理又發生了一些問題。例如:不反覆查收郵件就會煩躁不安、莫名心慌、免疫力下降、開會時感到胃痛等等。

那麼,如何識別自己的擔憂情況是否過度呢?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自評。

l 我幾乎每天都在憂慮。

l 就算是一切正常我也會擔憂。(例如,即使工作順利,也會擔心自己的工作問題。)

l 我對小問題過分擔憂。(例如,與同事溝通會擔心用詞不當。)

l 我的憂慮過度了,有時候會擔心自己過度操心。

l 別人說我想的太多了,擔憂的事情太多了。

l 我的憂慮很難控制,一旦開始就難以停止,情緒難以控制。

對照上面的情形,如果你有至少三項中標,對你而言憂慮可能成了問題。如果發現自己在工作中,經常會產生過度擔憂怎麼辦呢?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五、

1、識別憂慮的類型:對當前現實問題的憂慮還是對各種假象情境的憂慮。

現存問題的憂慮,就是擔心此時此刻地正常處理的問題性情境。

例如:Linda擔憂18年的行業現象不好,整體業績不佳,老客戶的訂單可能會減少。在這個問題中,這個擔憂是真正存在的問題,對於當前狀況Linda是有一些掌控力的,可以通過做些什麼解決問題。例如,優惠政策,或者開發新客戶等等,對於現存問題的憂慮,如果能夠採取的有效的行為,這反而是積極的,有利於工作的提升。

對假性情境的憂慮,與對現存問題的憂慮相反,是指尚未發生的事,甚至永遠不會發生。也許有時候會包含一些在遙遠的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情境,但幾乎不可控,甚至完全不可控。

例如,客戶問Linda報價,懷疑是不是助理的郵件報價出錯了,進而擔憂萬一因此老闆責難我怎麼辦?最後面的一個憂慮就是假想事情,對於這樣的情景,主導因素並不是自己,較難預防和改變。這種假想概率較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於助理的工作提醒和監督就好,無法做到讓對方永遠不犯錯。

Linda的職業焦慮通過認知行為介入式諮詢治療後,她的憂慮也會經常發生,但是學會如何分別和判斷,會讓她的焦慮狀態有所緩解。

以往她會強迫自己做很多重複性核實性的工作浪費很多時間,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這種行為仍會存在,並不會完成沒有,但是比起之前已經改進很多,且焦慮情緒越來越少了。

後來的Linda和我們反饋說,她的年終評級拿到了全公司的唯一一個A++,在反饋中她寫道:“王老師,我突然間覺得適度的憂慮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情了。”

原來,Linda把過度焦慮降到了適度憂慮,反而在職場上發展的更好了。

不知Linda的故事,有沒有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呢?

實際上,適度憂慮是一種積極的人格特點,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

當憂慮的時候,可以提前做好計劃,也可以對即將發生的困境提前做準備。

憂慮本身可以阻止一些消極的結果發生,增加積極結果的可能性。

——這對於職場能力來說,反而是一個積極的競爭力。

37歲,二胎兩房:被過度焦慮拖垮的職場中年婦女

作者簡介:王勝男,職業規劃師、性格行為分析顧問、認知行為治療師,“璃語職美人”長期合作職業諮詢師(累積諮詢時長600+小時)、“璃語職美人”原創團隊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