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书法为什么有时候越写越不自信?

认识易经


为什么写书法?是喜欢。至于未来成"名"、成"家",千万不要想!只是坚持每天写字就对了。每个人写练字都会遇到瓶颈期,很正常。我也是业余爱好者……我的字写的还没有你好呢?但是我很自信,我还是有时间就写写画画,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我自己认为字比我以前进步点,我自己很欣赏,写字很快乐,所以很自信。我教你怎么样自信:下面我写了"常乐"二字,虽然写的不好,我都不放弃,都很自信。所以你没事多看看我的字……你就自然有信心写字了、自然而然就有自信了,不信你试试……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余老板YCL


我刚开始学的是草书,拿起笔那是一个自信啊,感觉自己天下无敌,自己作品气势磅礴,感觉王羲之和颜真卿作品涂涂抹抹成何体统,后来一个朋友说你能不能写正规的字,自己却写不上来,后来想想光会草书也不行,于是就打算写楷书,网上看到许多田英章的字,感觉田英章的字那真是古今中外无人能敌啊 ,觉得欧阳询的字根本就没有田英章的漂亮完美,后来遇上一个欧楷写的非常好的老师,他建议我写欧阳询的,开始我并不理解,感觉欧楷不如田楷,后来自己就琢磨,学习,了解,时间久了就知道欧楷比田楷难的多的多,恰恰证明欧楷是最棒的,遇是就一步一步的去深入,有了楷书的基础,有了书法知识了解,再去写行书草书,才真正感觉到书法的韵味和魅力所在,回过头再去看自己以前写的行书或者草书,感觉自己无地自容,送给别人的字真想拿过来撕掉,所以说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无知,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懂得越少,今天的作品过一年以后如果你还是觉得那么自信觉得写的那么好看,那么就是没有进步,可以说是你退步了,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不能没有自信,比如说我有信心去学好一手漂亮的行书,这种自信是正能量,也不能太过自信,太过自信叫自以为是,我们就是在自信与不自信中成长,学会谦虚,学会向比自己写的好的老师虚心学习,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行者书斋


哈哈,这个问题似乎学书的人都会经历,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1、眼高手低,练习一段时间后,眼界高了,自己的字怎么都没办法入自己法眼了,感觉很伤自信;

2、纸墨笔不顺手,有时候墨没调好,或者是毛笔没洗好,有时候是纸张问题,都会导致写出来的字不堪入目,怀疑自己的水平,这点请参见孙过庭《书谱》中的五乖五合之说。

3、就是进步慢,明明认真练了,但总就是不得法,进步非常慢,这时候也会越写越不自信。

那么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来谈谈应该怎么解决不自信的问题,首先千万正视自己的水平,不骄不燥。然后心情不好,纸笔不称心的时候可以缓缓,找到问题再练。

还有进步慢导致的,可以静下心来缓一段时间,干脆不练又有什么关系,当然这段时间不要太长,毕竟书法之道还是在于坚持。


设计师清华


学习书法,从孩童体的天然逝去,学法度尚未理解到位,就像换毛的小鸡,既没有形成顶冠披羽尖喙利爪雄姿,又失掉了毛茸茸那种可怜可爱的天真,这时候是一个困惑期,觉得字越写越糟。这是初学书法第一次感到的困惑。继续学习,法度逐渐了解,通过临帖,通过与古代发帖对比,觉得越写越像,欣然自得,满足于自己所学书体,看待别人的作品,常用自己所学书体的法度去衡量评判,对别人的作品开始评头论足,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阶段性的自满,甚至因之而自封。这时感到的是自己进步了,是的,与刚脱毛的小鸡相比,这时你已经初具羽翼。待到接触到更多的法帖,观看了更多的古今名家作品,听到了更多的书评,换贴了,风格也许与原来所学相去甚远,新的法度没学到,原来的所学与当下所学在结体、用笔、意味等方面相去甚远,这时,可能动摇先前建立的审美理念,在新旧交织得矛盾中,原来所学的影子忘又忘不掉,新的法度意味好久学不来,这又是一个新的困惑期,这时候会觉得自己所学的字好像又退步了,不同的审美体系在斗争,这也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如此反复,进步,迷惑,迷惑,进步,待到学了好多法帖,眼界高了,知道了书法有不同的风格流派,各有所长,自己融汇之际,也许在不同风格的冲突中迷失方向,想忘了所学,独成一体,这种风格的确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融合何其难也,往往两只良种马却杂交出一匹劣马。这时候又会觉得自己的字越写越差,正在迷失方向,这是第三阶段的困惑。待到反复实践,最终拨云见日,将不同书体的特点严丝合缝地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面目,这又是一次飞跃,你会钟爱自己的书体很长时间,自诩得到了书法的真谛。久而久之,看到了更多的书法精品,认识到了别人的长处,加之对自己所书产生了审美疲劳,反视自己的作品,觉得还差很多美学元素,这时候,又困惑了,不知道字该怎样写,总想将别人的长处都融入自己的书法,但久久不能如愿,有时候丢掉了自己的长处,别人的长处还没学过来,这时候又觉得字越写越差,这是将要进步的前奏,不必大惊小怪,摸索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是要付出代价的,经过反复实践,也许在某一时刻,你就得到升华。总之,学书的过程总是在学习,进步,回视,反思,否定,再学习、再进步,再反思,再否定,再学习......这样的循环中螺旋式的进步,成熟。











兴平南郊窦文海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切身的感受,有一段时间人写着写着就很迷茫,越来越不自信,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

可能1.

审美水平的提升。随着人们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学习,对书法美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自己写的字,问题十分熟悉,哪里不对,哪里用笔有问题,哪里气息断掉,哪里笔墨出现问题,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出来,再加上对自己严格要求,眼睛里总是自己写的不足之处,总感觉有问题,总感觉和字帖上面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就导致自己越写越没有自信,越写越不想写了,每天写的越多,逆反心理越严重,导致越来越不自信了。

可能2

自己不断换帖练习。学习书法的朋友,基本上都有自己喜欢的书法字帖,也有平时练习的字帖,有时候在逛街或者地摊淘宝的时候,不经意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贴,回去写上几天,又突然遇到喜欢的了,再这样反复多次的更换,最后发现都写的不理想,越换越烦躁,越写越感觉不好,最后就丧失自信了。

所以,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要专心致志学一门作为基础,在基础牢靠的前提下,临帖,允许自己写的不好,但不能允许自己退步,不断努力,不断学习,肯定会越写越自信的


姚若兮


首先你写书法越来越不自信是基本功不扎实,从你的武字和戟字的斜钩(也叫戈字钩)明显没有练我,斜度和提钩都不在位上,错误的用笔重复一千次,一万次永远都不正确,差之毫里,失之千里。还有横是粗壮,没有变化,你这是胖字欧体。

首先学习书法为什么练到一段时间,甚至几年感到迷茫和不自信,就是入门时候基本功没有夯实,楷书基本笔画,横,竖,撇,捺,钩,厥,点,挑等也叫永字八法,横就有长横,短横,腰粗横,腰细横,凹横,凸横,左尖横,左尖横,右勾横。横就有这么多,竖又八种,撇又八种等等笔画,这些基本功练好少说也得三年,为什么三年,因为练好笔画得反复在字中熟练,运用,基本功扎实,永远也不会感觉不自信,越练越起劲。

在者就要练结构搭配,长短,胖瘦,高短,内外,繁简,上下,左右,平稳,均匀,格调统一,这个更难,练好还得三年,想学好书法不坚持,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方法正确,目标明确越练越起劲,不会迷茫,不会不自信,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总感觉那个字要加强,那个字还不到位。

其次上三点过关就得临帖了,学欧体就临《九成宫醴泉铭》,所有的基本功都到位,字在作品中的表现就会更进一步,一个同样字会出现不同结构,不同笔画的表现,这样才更加提高临帖水平和对字的悟性,表现,字型,结构,都有所表现,而且表现非常到位。《九成宫》初临看似简单,越临越深奥,总有学不到位的感觉,只有这样才会进步,我也是一位欧体爱好者,个人心得,望指正。









欧楷爱好者武金


看了很长时间,有点杂!

可以看出来的有颜体,颜体中有多宝塔的成分,还有勤礼碑或是其他颜体的成分。欧楷也学了,欧楷学的应该是最多的。隐约还有柳体的成分,很微弱!

这样学习书法不成啊!至少在现阶段你不可以这样做的。建议你专修一门,或是欧,或是颜,都可以,等你把一本法贴学得差不多了,再行换帖。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自信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发生这样现象多数是在书法的感觉突破时,不要烦躁,正是因为感觉上突破了,而手跟不上感觉,所以产生了不自信。如果没有烦躁的感觉就继续练习,有烦躁的感觉就停下来,感觉好些再继续!

对于你来说,关键还是在临帖太杂上,选出一本帖专心苦练才是正道。


一笑貫长天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难度非常大的艺术。它对书写者除了在技法层面有全面的要求外,在文化修养方面也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如果一个书写者整天只会抄写一些古人的名篇,不能自己创作文章诗词歌赋,只能说这是一名抄书匠。想想古代留名的那些书法大家,除了字写的好,哪个不是文章名满天下!



要了解工具的性能

我们有时候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那就是笔墨纸砚的特性。每一种毛笔、每一种纸张,它们的性能是不同的。有的书写者认为只要是毛笔字,不管楷书行书,草书小楷,都是在宣纸上书写的,那就错了。生宣纸是很难好蝇头小楷字的,也很难写出二王一路的小行草。所以书写前一定要了解工具的性能。

最好进入一个书法圈子

一个人在家埋头苦练,肯定没有几个书法爱好者在一起互相切磋交流进步的快。集思广益,互相交流,能使自己的见识、眼界大大的开阔,更好地理解书法这门艺术。最好是能拜一个书法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少走弯路。


书法水平的提高是眼界(欣赏能力)和书写技术交替提升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你的不自信肯定是感觉自己写的差了;或者是写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没有进步。如果从书法水平的提高是眼界和书写技术交替提高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认为你的水平正在提升。你的眼界提高了,才能看出自己写的不足。因此你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

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实在是写不下去了,那就可以先把练字放一放。去阅读,阅读喜欢的书籍;去欣赏一下外面的大千世界,出去散散心,寻找一下感觉。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的,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学习学习烧菜、看看公园里老大爷的太极拳,说不定你还能从中感悟出一些书法的道理呢!

一定要坚持哦!


蕊烽书画


看了你写的字,其实你的基本功不错的呀!应该充满信心继续努力!

你写的其中“军"、“未”对于大楷来说结构平稳,笔划硬朗厚实,还是写得很好的。其余字结构也不错,就是起笔和收笔需要调整一下。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1.起笔尽量藏锋,偶尔露锋也可以,但要调好锋铺毫行笔。除了“军"字和“未”字之外,其余字的多个笔划起笔均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大字,你没调顺笔毫行笔那么笔划必然偏软弱,而不的结实厚重。而大字和中小楷不同,大字(榜书)是最讲究气势的。


2.钩也同样道理,出钩角度要准确且体现出力量感。即在“戈"底调好笔锋再出钩,就象打拳
一样…拳头缩回来一下打出去才有力量。
“室"和“戟"的钩划亦然。


4.“官"字则结构不太合理,“宀"应覆盖下部,中间不可太虚空。你写大楷或榜书,可以临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或者《中兴颂》,加强钩的练习,和起收笔的训练。虽然我提出了好几点问题,但并不是因为你基础差,恰恰相反…你的基础挺扎实的,否则我以上讲的你都会读不明白。希望你能发现自己的优势!继续努力加油!


许悦爱书法


#书法爱好者#书法#我要上头条#晒头条

书法越写越不自信了,说明你遭遇到了瓶颈期,正处于痛苦的寻求方法突破阶段,这其实是个好的征兆,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当初学书法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是激情万丈,跟书法相关的任何事情都会让我们产生好奇,无论从最初枯燥的笔画练习,还是逐渐将笔画套用到字中去练习结体,还是创作一幅喜爱的作品,这些时期往往都是进步最快的阶段,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从零为基础开始学习的,我们就像一块干海绵,不断地从老师或者古人的字帖中去吸取着知识般的水分,但当达到一定饱和度的时候,再想吸收更多就没那么容易了,往往会处于一种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时候你也许会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去突破,进而还会否定自我的能力。

我倒是认为这其实是个好的现象,能觉得“越写越差”说明自己已经感觉到有问题存在,说明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跟书友们的交流中逐渐开阔了眼界,从最初觉着书写不过是件简单的熟练操作过程的短见,上升到对书法艺术的态度越来越存有敬畏之心,从而不断地去反思、领悟。

书法是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去追求的一件事,过程肯定是不易的,我们可以用慢生活来滋养它,当个人状态不好书写不理想时,那就先放空自己,静心喝茶,读帖,或者跟有见地的书家交流,说不定幡然醒悟后别有一番天地呢!


所以说不自信都是来自内心的不够坚定,只要你足够热爱,任何事都不会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以上是我近期临写的褚遂良《阴符经》,有兴趣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