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过年,你经历过或者见过最穷的家庭,是怎么样过年的?

淘宝中老年男装代发货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翻看了许多,也想说一点。不同年代所生的人,对于贫困的感受有着天壤之别,这个问题下面,有不少经历过60年代的前辈,贫穷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刻苦铭心的饥饿乃至生死线。时过境迁,饥饿已经不再成为威胁我国国民的主要因素了,但是贫穷本身并未消失,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

90年代的时候,上小学初中,父母赶上了下岗潮,双双失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母亲,只能去私立学校当临聘教师,平时不在家,节假日才能回来。因为家庭收入锐减,所以那些年,答主都是没有什么新衣服、新鞋的,总是在捡亲戚朋友不要的。衣服其实还好,可以一年到头就穿一套夏季校服和一套秋冬校服(并不是答主想当爱校标兵,实在是没有可替换的),但捡来的鞋总是不太合脚,要么大一些要么小一些。可惜的是,那些年,温室效应似乎还没有如今这么强劲,冬天总会下几场大雪,所以关于冬天的回忆,最难忘却的就是脚冷,那种冷从外到内,让人连跺脚的力气都没有。

当时全家住在单位的筒子楼里,总面积大概20多平,隔壁就是厕所,所以家里的一面墙壁总是潮湿发霉的。那时候电力不足,到了冬天用电负荷上升了,时常出现“跳闸”,这个词儿对于00后而言可能已经比较陌生了,感谢三峡大坝。跳闸后整个院子陷入到一片漆黑,想凿壁借光,隔壁也是黑的。想囊萤映雪,那也不大现实。只能点起蜡烛或者煤油灯,还要借着这点亮光写作业。虽然蜡烛和煤油燃烧的气味让人上瘾,但这种频繁的亮度不足,终于搞坏了眼睛。

记得有一年过年,依旧很冷,依旧没有新衣服。后来我妈把学校统一发给老师的运动服给了我,算新衣服,当时还挺高兴的,终于有了一套真正意义的新衣服,现在想想有点心酸。

回到贫穷这个东西,有人说苦难是财富,但是答主一直认为,说这话的,要么是自我安慰,要么就是在想象贫困。真正的贫困会消磨意志、损耗健康、摧毁锐气。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更好的环境,本可以做出更多的成就,只可惜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

有什么办法呢?只有自己努力,不再让贫穷成为蚀骨之药。


考古军中马前卒


我记得12岁左右的时候,马上就过年了。爸爸妈妈再一次争吵,爸爸收拾了他的东西走了,妈妈也收拾了东西走了,就留下我和弟弟还有爸爸留下的好像是500块钱,因为第二天就过年了,我拿着钱去菜市场买过年要做的菜品,虽然是十九年前的事,但是我们城市消费还是不低、没有没太多就已经花掉120块了。现在口袋里全部还剩下三百多,然后我弟弟饿了,我就跟他说你看以后生活全靠我们两个人了,再也没有人帮助我们了,你要开始学会自己独立做事情,我弟弟很懂事的去厨房拿起菜刀做饭,但是因为省电不开灯,手指一下子片到刀刃上,斜着划着很深的口子,好像已经挨着骨头了、我带他去家附近的诊所,诊所说包扎不够要封真,这句话就是意味着我的钱远远不够,后来真封了,每个礼拜去换纱布,坚持了两个礼拜我们一分钱都没有了,而吵架的两个人也没有回来,终于在两周的时候其中的一个人回来了,而另外的一个人直到现在联系不到。


Chinaforever


我是青岛飞猪哥,我来回答。

说点自己的亲身经历,绝对真实。

2000年秋,当时我在一所农村中学工作,任初一某班班主任,班里有50个学生,其中一个叫娜娜的女孩子,逐渐引起我的注意。

娜娜长的黑瘦矮小,衣服很破旧,说话做事畏手畏脚,小心翼翼,很自卑,经常完不成作业。特别是开学都一个多月了,校服钱和书费,竟然还交不上来,我几乎天天被会计催账!

这都不是重点,一天上完课间操,第三节是我的课,没回办公室,我就跟着队列走进了教室。

进去看到坐在最前面的娜娜趴在桌子上,肩膀在发抖,我以为她病了,赶忙问了句“娜娜你怎么了?病了吗?”娜娜没说话,旁边的一个男同学大声说:“她是饿的,她没吃饭”,想想又补充了一句,“她经常不吃早饭,午饭也不吃,她家穷”……

等我把娜娜喊起来时,娜娜已经满脸虚汗,泪流满面了。我马上摸出钱,让班长带着她去伙房,让伙房马上下方便面加鸡蛋火腿肠给她吃(那时候伙房由私人承包的,里面还有个小超市)。这个空档,我了解了一下娜娜家的情况………

下午我去了娜娜家做了一次实地家访!说实话,那次家访让我很震惊!

娜娜的父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无劳动能力,奶奶常年卧床,妈妈也有病,还有个痴呆哥哥(我去的时候看到,18岁的青年,竟然不会穿鞋,智商明显严重偏低,一天学都没上)。

全家所有的现代化电器就两样——一盏15瓦的灯泡和一个充电手电筒。15瓦的灯泡是吊在卧室门上面,墙上挖出个小洞,然后镶一块玻璃,灯一亮可以照着堂屋也有点光亮。

卧室南面是一铺炕,炕上的席子破了好几个大洞。北面是一张床,床上有被褥,感觉应该是娜娜睡的,但是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象出床单和床围是用啥做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床单是用化肥袋子缝的,床围也是用几张化肥袋子拼接的!!!

说实话,我长那么大,第一次看到用化肥袋子做的床单,在我的人生阅历中,几乎不敢想象在青岛地区还有那么贫穷的家庭!

那天的我心情很难过,也很震惊………回单位后,我向领导汇报了真实情况,领导也非常同情,把娜娜所有的费用都减免了,包括书费,同时让所有班里调查摸底贫困学生,后来又免除了十几个学生的费用。

我又发动同学们捐了点钱,我自己捐了50(那时候工资570块),班里有四五个家庭条件好的也捐了50,还有一个孩子家里开酒厂捐了100。总共筹集了600多块钱,我让班长保管着(班长把钱拿回家给她妈),每天中午拿出一块钱(那时候学生一块钱是可以吃饱的)给娜娜吃饭,她上初中后基本上就没吃过午饭(可怜的孩子,写到这我的眼里又噙满了泪水),不许买零食吃,由班长和另一个同学做好花钱记录!

回家又让岳母把小姨妹读书时穿的衣服收拾了一大包,送给了娜娜!

就这样,在以后的两年中,娜娜起码中午能吃上饱饭,不至于饿的哭!






青岛飞猪哥


马哥在七八年前去云南昭通玩儿的时候看过一个穷的让马哥流眼泪的家庭

坐标昭通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当时也是想去看黑颈鹤

到了那边,肚子有点饿,几个朋友找不到地方吃东西,走了好久看到远处有两间草房,就说过去找村民讨点吃的

在外面喊的时候,里面就稀里哗啦的,然后一个男的穿着破的不成样子的衣服出来了,问我们干啥的,我们说想在你这吃点东西,我们给钱

然后男的说等等吧,就进去了,里面又稀里哗啦的,过了一会儿让我们进去,我们进去看到他老婆也是一身破烂衣服,然后裹了层装大米那个塑料袋子

旁边俩孩子光着屁股在那玩儿,头发都打结了

那男的很不好意思的给我们说,家里没什么东西吃,就刚挖的洋芋(也就是土豆,那个地方很贫瘠,就种点土豆吃),要不就生一堆火给我们烤洋芋吃,我们说好,男人就回头拿洋芋,打开袋子里面那个小的可怜的洋芋,估摸着也就三五十个吧

看到这里,马哥一个朋友就把马哥拉出门,然后给我说,太可怜了,我们给他们点钱你看怎么样(当时说着眼睛都红了),我们一合计给点钱吧,就掏兜,因为我们当时也是学生,没多少钱,是去走走看看的,俩人口袋里就三四百的大票子,然后还有一张50的和十来个一块和五毛的硬币,我们就想要不把50和硬币都给他们吧

进去以后,我们给了男人50块钱,男人手都在抖,一直在颤抖,然后就开始哭,旁边另一个朋友看到以后赶紧也开始掏兜,这时候女人小孩儿都在哭,我们仨也忍不住的掉眼泪,一瞬间整个屋子都在掉眼泪

最后我们给男人硬币的时候,他愣了,问这个是什么,我们说是钱啊,他说他没见过这样的钱,花不掉(后来我们也证实了这一点,离他们那十来公里的地方有个小镇,我们在小镇吃早点,吃完硬币结账都不收的)

最后咬咬牙又给了他们100块钱,我们实在也是不富裕。

这是马哥这么多年来最难忘的一件事,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你这个提问让马哥想起了这段往事,非常的感谢,抽时间马哥约上那两个朋友再去找找看吧,俩小孩如果健康成长的话现在应该也长大了吧,应该有十五六岁了,望一切安好!


乐呗娱乐


这么说吧!过年就是过关。

大年三十粮店报案,说丢了粮食。

派出所沿着拖动粮食的痕迹找到一家土房人家,男主人不在家,只有女主人和孩子。

粮店丢的东西就在那里,很显眼,就那么一间房子。

锅里有刚贴的饼子,民警揭开锅一看,麸皮玉米面饼子。

女主人说不舍的吃,等男人回来一起吃年夜饭。

丢失清单:一袋麸皮,一袋玉米面。


子墨文学


六十年代,我家西边有户姓李的,女孩子三个,男孩两个,太穷。过年他家才买两三斤肉,大孩子找骗鞭炮玩。我家做裁缝,剪衣服的下脚料扫到外面他们都收走补袜子和拼布块。两个人一床被子并且很短,把簸席盖在腿上。女主人棉袄是半袖的,粮食更不够吃,别人压碾子完走了,他家孩子就去再扫一遍 其实谁家扫的都很干净,也扫不到多少……大孩子和我同龄,书费是老师动员同学每人捐几分钱凑。


雨后彩虹50后


已经记不清那是哪一年了,应该有20多年了吧,那时候爸爸还健在,(因为距今他已仙去整整17年了),那年爸爸外出打工没有回家,哥哥姐姐也都出去打工去了。家里就剩下奶奶,妈妈和我,年29的时候,妈妈还在别人家帮别人干农活,年货什么的啥也没有准备!年30那天爸爸远房的姑姑,我叫她姑婆,让他的小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叔,(老家叫表爸)给我们送来了炸馓子、苞叶子、洋芋块儿、豆腐、魔芋豆腐,背了满满的一背篓……姑婆说:就知道你们三个在家没弄这些,一样给你们送点来!\r

中午到处都开始响鞭炮了,有些人家开始吃年夜饭了,因为年前没时间安排,在我们老家有煮腊肉的习惯,妈妈把腊肉煮在灶上,拿上20块钱说,我们去买点年货吧!去到街上到处都关门了,就买了一包4块钱的饼干!那一年我们三个在家靠着姑婆送来的年货和一包饼干过了整个春节!我觉得那年姑婆送的那些东西特别好吃,而且那包4块钱的饼干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饼干\r

不知道为啥每次过年都会想起那次过年的情景,现在啥吃的都有了,倒是再也没吃到那么好吃的馓子、苞叶子、洋芋块儿了,还有那包4块钱的饼干!

现在兄妹三个都有了家庭,在二线城市买了房,妈妈也跟着到城里生活,每天在老年大学唱唱歌,跳跳舞生活都不错了,姑婆也儿孙满堂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姑婆一家新年快乐,姑婆健康长寿!





mysunshine99235622


在我16岁那年,我见过一次连过年都很苦的一个家庭。

每年我们全家都是回外婆家过年,外婆家属于在深山老林里的那一种,我们的先开车到村子里,然后爬过一座山,才能到的地方。

地方封闭,交通不便利,生活自然不富裕。但好在,大多数人都能自给自足。

那一年,我们像往常一样翻山到外婆家,正在缓着休息,就听外婆拉着我妈说:“那户和你说的人家,今年不好过啊,媳妇跑了,儿子又常年在外,老伴今年又在打山核桃的时候摔断了腿,花了一大笔钱,现在还带着一5岁的娃,唉,造孽。“

这段话直接打破我的认知,后来,我跟着妈妈去看望那家子。

过年期间,那家子没有一点喜庆的氛围,一进门,就看着一个5岁大的娃娃在地上烧火,手指冻得肿胀,脸上长了很多冻疮,一双怯生生眼睛的看着我们。而他爷爷睡在旁边的一张床上看着我们来了,招呼了一声又睡下了。因为没有钱,买不起轮椅,只能趟床上。

他奶奶拿了一捆青菜,一边摘着一边和我们聊天。

我妈说:您儿子今年不回来了吗?

奶奶说:“他赚钱要紧,本来生活还过得去,这不老头子腿摔坏了,花了一大笔钱,家里的几棵树也卖了,他要多赚点,就不回了。“

我看着屋里仅剩的一颗泛着昏黄色的灯,心里一阵发紧。

最后,我们留下礼物和500块钱走了。

回去的路上,我仔细问了他们家的情况,老两口每年的收入也就靠着那几颗山核桃树生活,现在树没了,媳妇也受不了跑了,家里的存款几乎为零,还有一娃娃快要上学了,本就贫困的家庭,现在更要省钱了。

听完,我心里很难受,一直以为,农村虽然封闭,但靠山吃山,虽过得不会很富裕,但最基本的保障还是有的。没想到,现在还有人面临着一个月吃不着一次肉,家里孩子面临上不了学的可能。

心里一阵发堵。过完年,我们回去了。

再听说他们家是好几个月后了,幸好,这次听到了好消息。

他们儿子寄了一笔钱回来,据说还不少,老爷爷的腿也恢复的差不多了,基本可以和奶奶一起做一些农活了,娃娃也懂事,隔壁了邻居没事也帮衬着,曾经的坎坷他们终于迈了出去,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陌小白


95年左右,爸爸包的小修路工程,完工后钱一直没要来,家里的钱也都垫到工程里了,最后家里一共就还有几十块钱吧,记得我当时咳嗽的厉害,妈妈让爸爸带我去看医生买药,我爸磨蹭了一晚上,最后还是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村里的小门诊买了几块钱的药。爸妈一直吵架。快过年了,四姨夫在国企食堂干活,给我家抗来了一条猪腿,当时我在村头看到四姨夫了,一路兴奋地跟着他往家走,到了家里,妈妈在家,她心情很不好,但是人很犟,要面子,还没等四姨夫放下猪腿,我妈就冷着脸子嚷了一句,这东西怎么吃,不要,快抗走!四姨夫本来笑嘻嘻的脸瞬间黑了下来,二话没说就转身走了。我也没敢跟出去送他,悻悻地去了西屋自己看书了。连着好几年过年,都是姨家亲戚们趁我爸妈不在家的时候来我家,给我送一身新衣裳过年。后来爸爸还是又找了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挣着一点工资养家,供我读书。我后来上了大学,毕业考进了体制内,也找了个好媳妇,现在也是有车有房,基本稳定了。

现在二老年纪都大了,不让他们干活挣钱了,帮我带带孩子,干干家务活。

贫穷让我在青少年时期一直感觉压抑心酸,但是感谢父母坚持让我读书,供我读书,才有了现在的我,感恩父母!


用户6976230994073


上初中的时候,有个男同学,关系非常好,经常放假在一起玩,但是他因为有个弟弟得了白血病,长期要治疗,所以欠很多钱,家里非常穷,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大冬天的就从来没看他穿过袜子,衣服鞋子都是到亲戚家讨的别人不要的衣服,经常穿破破烂烂的。



但是我两个关系非常好,只要是周末或者放假都会在一起玩,那天冬天放了寒假,我到他们家去玩,当天是大年30,但是当时还小没有这个过年要在自己家过的概念,只顾着玩忘了回家,一直玩到下午还没想起回家,他爸妈也就留我吃年夜饭,重点来了,当时我们家年夜饭一般还是要有6个或8个菜,然后至少2个或者4个汤,而他们家年夜饭只有2个菜,一个炒白菜,一个炕鲫鱼,鲫鱼还是他爸上午下网抓的。吃了饭天黑之后,我爸妈就找过来了,揪回家就是一顿挨打,说我为什么到那里说都不说一声,家里简直都快找翻天了。




多年之后看到这个问题,想起那年同学家的年夜饭,确实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简单的年夜饭了,同学的弟弟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走了,这个同学也很久很久没联系了,听我妈说他大学毕业之后也在安徽的一个城市定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