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说一下童年吧,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朱朱2021


不知从哪方面来回答猴哥,只能东一钯西一帚,写出童年的美好而又凄凉的点滴回忆吧。

人以食为天,先说吃饭吧,自懂事起就有一半年份吃不饱饭。读小学四年时,在课堂放了一个响屁,惹得哄堂大笑,当然很尴尬了。放学后,老师问我在哪弄的黄豆来吃呢,直接告诉他在播后农田里挖出来的,己经冒芽尖了。老师没有严厉批评我,和风细语的讲一翻道理,说这是在杀鸡取卵,会影响收成,明年会更饿的。

再说一点童趣。在立秋前后打乌米,就是不出穗长菌子的高粮结实,很好吃。几个小伙伴热闹得很,一边寻找一边说谜语,显示自己知道的多,像‘种时不知,出来不知,…’‘慢慢走,往上瞅,见着大肚就下手’等等好多谜语。每人都有收获,正高着呢,被老村长发现了。他当时正和妇联主任查看庄稼长势,有无虫害发生,并且估计产量。老村长脸色很不好,妇联主任却很和善,有糖果分给我们呢。

也有很多乐趣,掏鸟窝,捉小鱼等等许多淘气的事。记得牢靠的,终生难忘的是淘过了头,被打得嗷嗷嗷叫,疼得满地打滚那次。在东北,冬天的夜很漫长,大人们聊聊天,打打扑克。小孩子不怕冷,都在户外玩雪,玩爬犁|,打冰夵,堆雪人,打雪仗。玩着玩着就有人出幺蛾子,孩子头一声令下,‘方向牛栏,任务,把牛尾两个一细系牢固’几十头黄牛,几分钟就系好了,然后呢?然后解开牛绳,大的拉着小的跑大的前进,小的后退,最惨的是两个大小相等,力量平衡的,尾巴拉断了。说结果吧,惨的不是牛,是我们这群娃娃。每人家长按参与系牛尾人数罚扣工分,很厉害呀,工分不值钱,最要命的是工分带粮,工分减少等于口粮减少,要饿肚子的,结果是被家长打得三天不能下地。村长为什么这样狠呢?都是打乌米时看到不该看的事,他借机教训了我们。打乌米时我没看到什么,结婚后老婆告诉我她到了什么,距时十三载岁月。这仅仅是儿时喜乐悲哀一二幕而已,就说这些吧。


97401194372不知道




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目,一下子勾起了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最近也有写点回忆童年往事的想法,在这里先写一点吧。

一、生活之苦。我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1978年改革开放,所以可想而知,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总体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贫穷的。在我的记忆中,“万元户”是个非常光荣、难得的称号,一个镇能有几个万元户也是屈指可数的,所以生活条件是艰苦是可想而知的。

比如猪肉,孔子有句话形容他对音乐的陶醉,“三月不知肉味”,如果望文生义,用来形容我小时候吃肉的频率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的。肉只有在重大节假日,或者来亲戚的时候才可以吃到,无论肥瘦肯定光盘。那时候豆制品应该是主要食材。记得做豆腐的人家就在村里,村里有位上海的知青,每天早晨喜欢到做豆腐的人家盛回一杯豆浆就是幸福生活。

比如豆豉酱,记得中午放学回家,有时候没有什么菜,奶奶就会在饭锅上蒸上一碗豆豉酱,撒上葱花,毫不夸张,米饭熟的时候,豆豉酱的香味、葱花的香味可以溢满整个小厨房,吃得也是喷喷香。

二、教育之苦。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就在村子里,清一色代课教师,这里无意贬低,他们陪伴了我们度过了小学时光,没有什么参考书,就是一本课本打天下。反观现在,学生的书籍多得很,学得累,反而是累得苦。

……

三、苦中之乐。要说苦处,有不少,不一一赘述。乐趣也是有的。

钓鱼、钓虾是我的一大乐趣。杜甫的《江村》中有“稚子敲针作钓钩”这一句,特别能引起我的共鸣。记得每次放暑假,早晨起来先到河边走一圈,带上鱼叉,看见龙虾都会浮在岸边水面上,应该是呼吸新鲜空气,用鱼叉一戳,午饭的荤菜就有了。村子里有鱼塘,我们就锤玩家里的针,把根鸡毛,作为浮漂,弄根竹竿,挖点蚯蚓,随地取材,躲在玉米地里,能钓一天的鱼。有时候,也会被抓住,记得自制的鱼竿都被收掉好几根。

拜年之乐。王安石的《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印象中,每到正月初一,乡下拜年的风俗还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拎着一个空空的塑料袋,跑到人家门口,喊一声:“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祝福语,那么人家就会笑眯眯的给你几颗糖,到亲戚家还会有几块压岁钱,一个上午下来,我们都会比一比,谁的糖最多,感觉过程之乐多于结果之乐。

要写的比较多,人们往往会忆苦思甜,这句话是不假的,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盐苏话语


我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颗日益老去的心。

如今人也变得越来越爱回忆。

甚至想过是不是也要开始写《回忆录》了。

直到前年,一位老同事的突然离去,

才打消了我那冲动的念头。

大家都说,有些人离开之前,

冥冥之中似乎是有预感的。

同事离开的前一年就开始写他的《回忆录》,

每写完一部分都会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

直到去世的前两个月,

回忆录写完了,人也在熟睡之中离开了。

我才三十多,父母健在,女儿还小,

我还是希望好好活着的。😄

《回忆录》就暂且放一放吧。

不过,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

不免还是要陷入沉思。

我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回忆里似乎关于这个阶段的要少一些,

童年应该是小学阶段吧。

80后的童年,虽然谈不上五彩缤纷,

但也是衣食无忧了吧。

跳皮筋、打沙包、木头人......

都是那时经常玩的游戏。

不过,冬天的课间是最有意思的了。

厚厚的大雪堆积在操场两边,

男女生各占一边,

美其名曰是敌我两军的大本营。

我们班的女生,用现在的话来说,

那绝对是女汉子级别的,

拿着捏好的雪球就冲向男生那一边,

吓得男生们连连后退。

那个说起话来“喵喵”的男生,

个子小小的,瘦瘦的,他跑得慢啊,

被我们追上后,

从后脖衣领处塞进了一个雪团,

吓得哇哇大哭。

今时今日回想起来,也还是那么的有趣。

坐在电脑前,写到这一幕,我笑了,

希望我的笑,

也会感染到此刻的你,

希望我们的生活,

都能像童年那样充满欢乐与美好!


一蔓佳年华


我是农村出生,记得从小不爱穿衣服,大人嫌我穿衣服太脏,时常挨训挨骂,索性我就把衣服脱光,大人也不管我。还时常问些妈妈不愿答复的问题,有一次我问母亲我是从哪来的,母亲说“我生的”,我又问她你是从哪生的,母亲说“上一边玩去,传孩子爱抱根儿问底着呢,不把你问倒不干心。”有一次我问奶奶天有多高儿,她说“天让山顶着呢,就就和山一样高,”我又问她天光溜不?她说“比镜子面儿还光滑,”我就天天求爸爸求妈妈,求叔叔求姑姑谁也不背我去,有一次找一个精哑巴比我大三岁,母亲说我三岁,我们上了东山,好象从中午饭后我俩边撵蝴蝶,边上山去了,到山顶后一伸手还是摸不着天,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不知道害怕l,天慢慢的黑了下来,哑巴和我蹲在一个角落里,这时听见有人喊声,我站起来答应,被叔叔背下了山,挨了一顿揍,打得皮开肉绽的,屁股肩部都是口子,血印遍身都是,居说父母发动了二三十人找我,这就是我的小故事之一,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儿,我们不是写小说就分享到这儿。


洋流8209


我是九零后农村孩子,生长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童年对我来说充满了回忆,一起玩的游戏,一起寻找的美味现在还历历在目。

童年时代有十几个小伙伴,每次能一块玩的最少也有七八个,一起玩过琉璃球玩到指甲盖发麻,一起去小河边洗澡捉鱼被家长拽着耳朵带回家,一起去田里寻找草莓、甘蔗、桑葚被田主人追着跑,一起带着自家的小羊羔去放羊最后却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的。回忆起来仿佛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布袋儿手工


我的童年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电子产品,有网络,有手机,平板电脑。

那时候电视也没有现在这么精彩。

童年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事可做。可以说乐趣一点都不比现在少。

冬天拿着手电踩着小伙伴的肩膀到屋檐皮瓦底下去掏鸟窝。或者到竹林里去寻麻雀。或者拿弹弓到树林里去寻找鸟儿打。雪下的大了就堆雪人,打雪仗。冰结得厚了,就是河里溜冰, 推铁环,甚至把自行车推到河里去骑。现在是不行了,现在也没有以前冷了,河里很难见到结冰了。

春天呢,就可以到地里逮虫子。每天天一黑就有很多那个虫子逮着可以喂鸡。我们管这虫叫瞎老碰!嘿嘿!不知道有知道这种东西的朋友吗?春暖花开以后还可以到野地里摘毛滴菇!这个不知道有知道的吗?然后勾洋槐花勾榆钱,做蒸菜吃!还有毛毛虫以及很多野菜都可以蒸来吃!这里就数洋槐花蒸着最好吃。

夏天里就去游泳,逮鱼,捉泥鳅,采荷花摘莲蓬!

秋天了是丰收的季节。可以摘到很多好吃的果子。对了地里的蚂蚱也可以捉来吃,油炸的特别香!

想想以前的童年乐趣也不少。看看现在还没开学的上二年级的小家伙,昨天还上着网课,现在正端着平板聊着天,听着音乐打着游戏,也是不亦乐乎!

你说哪样的童年更好更快乐呢?






书法志


我的童年,刚学走路不久就下田,糊得一身象皮蛋,连累了姐姐哥哥们遭了骂:“怎么不管?不准你们吃饭!”心里想着:小老五,犯了错,与他们何干?!

河沟里,山林中,就是幼儿园,牛羊也是好伙伴。

上小学,学大寨,田间玩耍乐翻天。造梯田,当游戏,田坎不经蚂蚁踢。

书本不多,作业不少,一满背篓猪草就行了。

童年,童年,快乐的童年!什么也没学到,只懂得热爱大自然。


用户恋土


最难忘的是童年,我是长女父女欢。从小租家房子小,父母姐弟一房间。那时家家如水洗,能吃饱饭都很难。从小记事就很旱,我能听话父母言。节约年代吃野草,八岁认识野菜名。学着大人挖野菜,赶到天黑回家园。这时以在上学间,体弱多病在童年,大难不死多少次,差一点饿死粮食官。本人生命命坚强,躲了一关又一关。从小爱家和父母,老早学会勤手援。上学学习中等生,不能转静爱手玩。没把念书当回事,没到五年就休学。要不是本人爱动脑?早年念书全还人。本人平时不动筆,现学现卖来的快。本人不喜众友玩,一人独创自华间。只要一门心思学,进步很快赶超人。一心奋斗青云上,早晚实现梦中天。


夕阳文秀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四周环绕山清水秀、美丽的小山村长大的。那时家里穷,根本不敢奢望吃肉,能吃饱饭就叫幸福。碰到过生日,两个水煮鸡蛋,就是生日礼物。生病没有胃口,吃一碗米粉,就是知足。以前的生活都是自给自足。

我的童年,家里虽然穷,但从来不缺少快乐!穷人的小孩早当家!我从小就会割草、拾柴,煮饭、炒菜、洗衣服……等等,样样都靠自己亲手做,因此,吃饭吃得很香!也吃得很开心!艰苦的岁月,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摸爬滚打走出来的。

我的童年有很多的童趣。如跳绳,踢毽子,抛石子,掉手绢,踢棒……等等都是我们那时喜欢玩的游戏。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玩具玩,我们就自己创造发明玩具,绳子是用麻绳搓,毽子是用野菜做,石子是捡路边小圆石头,棒子是路边截的小棍子……总之我们的玩具都是大自然赐予的最好的礼物。

童年都很纯贞的。那时的我们,每天都不约而同,聚在一起,有吃的分着吃,有玩的一起玩,不分你我,开开心心的笑,快快乐乐的玩,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无忧无虑,无烦无恼。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现在特别留恋和向往的生活!生活简单就是快乐!






丅JH


我60年代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记忆中70年代窝头咸菜是家常便饭,一个冬天都是地瓜为主食(别以为是今天的烤地瓜这么好吃,那时候没有蜜薯,种高产地瓜非常难吃,只有种这种地瓜才不会饿肚子),玉米粥里煮地瓜,吃到想🤮,一年365天几乎300天都是一样的饭,那时候最盼望过年能吃肉,炸丸子,猪肉炖粉条,就吃几天,就换窝头咸菜,一家八口人生产队里就分几斤油,想得三高很难,家里姐弟4个妈妈和奶奶婆媳不和经常吵架,父亲压力大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拿我撒气,经常打的我晕头转向,成年了才明白我就是父亲的出气筒,在村里地位低别人都看不起我受欺负,我在内心里就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一定要出人头地超过你们这些看不起我的人,初二就辍学了开始学摄影,自学无线电、钟表,开店挣钱,也只能养家糊口没有结余,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我南下温州打工做钟表技师,挣了人生第一桶金七年回家在我家市里买了一套118平方的三居室,(我是我们村第一个靠自己的力量在城里买房的人,回老家看到小时候看不起我的人握住手就不放,终于扬眉吐气了)想不到我学了摄影、家电维修、最没看好的手表却发了笔小财,真是应了一句话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人就是这样压力越大动力越强,60后的穷小子想也想不到会过上有车有房子孙满堂的城里人的生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知足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