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企業貸款和人工智能的故事


新冠肺炎嚴重衝擊香港經濟,不少港企出現資金週轉問題。運用人工智能(AI)技術為企業配對融資服務的金融科技平臺FinMonster,其創辦人鄭文耀及陳健明接受專訪時稱,疫症爆發後,公司2月份的網站流量、企業查詢及用戶登記數目,均較1月上升一倍,估計跟企業急於向銀行借錢有關。但是兩人強調,疫市下銀行批核企業融資貸款時亦趨謹慎,成功批出比例未見大幅增長。

企業貸款和人工智能的故事


上線不足一年的FinMonster是香港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iDendron孵化初創。首次使用FinMonster的企業須先註冊賬戶,之後點擊Create New ServiceRequest按鈕,填寫融資目的、所需金額、貸款年期、抵押品及其市值等數據後就可以遞交申請。

免費聯絡3位銀行經理

FinMonster系統的算法將分析企業所遞交的信息以及平臺上各位銀行客戶經理的數據,計算出一個匹配分數(matching score)。匹配分數達一定水平的銀行客戶經理,會收到融資的申請通知。

企業貸款和人工智能的故事


有意接單者可在5天之內通過平臺的銀行用戶接口回覆申請,這時企業可以參考匹配分數,選擇跟合適的銀行接洽。若企業在5日之內仍未收到任何銀行客戶經理回覆,該融資申請即會撤回。

不過要留意一點,企業只可以免費聯絡3位銀行客戶經理。假如企業一方仍然未滿意,想接洽第四位銀行客戶經理的話,企業就要付費。這也是平臺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平臺在未來將通過跟銀行計劃營銷策略,以及財金信息(例如貸款市場利率變化)訂閱等開源。

陳健明建議,有意接單的銀行客戶經理應該儘快搶單,皆因企業可能籌錢心切,而選擇最先回復、但匹配分數相對沒那麼高的一位,高分者遲來一步便會錯失良機;而系統的人工智能算法,亦會把遲迴復等行為數據計算在內,即使日後出現類近的融資申請,相關銀行客戶經理的匹配分數或會調低。

五分一申請成功獲批

談到創立FinMonster平臺的緣由,陳健明及其拍檔鄭文耀皆任職銀行界多年,見證不少中小企急需資金週轉,卻又病急亂投醫。“例如一間從事鐵礦砂貿易的企業,向不諳大宗商品的銀行申請貿易融資。由於銀行不熟悉鐵礦砂的用途、價值及其波幅等,過了幾星期後才拒絕批款,讓企業大失預算。”鄭文耀指出,創立FinMonster的目的,旨在令企業從一開始申請就物色到最合適的銀行。

企業貸款和人工智能的故事


平臺去年5月正式推出後,至今約有30間銀行或金融機構,超過70名客戶經理加盟。陳健明透露,其融資申請的成功配對率一般都有七至八成,“銀行客戶經理都想拓展客戶群;有客戶上門,無論如何都想先認識對方,看看有沒有機會達成交易。”成功配對的個案中,大約五分之一比例最終獲銀行批出融資貸款。

種子前輪融資攻區塊鏈

問到扮演“紅娘”角色,連結企業和銀行客戶經理的FinMonster平臺本身的融資狀況,鄭文耀透露公司正進行種子前輪(pre-seedround)融資,希望籌集資金拓展用戶網絡及改善系統,包括運用區塊鏈技術,儲存企業數據及貸款協議(creditagreement),提供更具透明度的信息,供銀行審批融資貸款時參考。

企業貸款和人工智能的故事


香港近年大力推動虛擬銀行發展,至今已有8間虛擬銀行獲發牌照。FinMonster創辦人陳健明表示,虛擬銀行的推行,“在某種程度上,給予傳統銀行一種無形壓力,驅使它們加快數字化進程。”

傳統銀行限制較多

FinMonster另一創辦人鄭文耀透露,他曾跟其中5間虛擬銀行接觸,得知部分虛擬銀行也有意開拓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業務。他認為虛擬銀行不設實體分行,更需要像FinMonster這樣的網上平臺協助帶動生意。

此外,由於FinMonster跟虛擬銀行同屬線上平臺,將來要對接API,技術上也比對接傳統銀行系統容易,“傳統銀行有自己一套沿用多時的電子系統及網上銀行服務。若要建立一套新系統跟原有系統對接,需要花較長時間測試系統兼容性。”

目前FinMonster主要協助企業對接個別銀行的客戶經理,而非銀行本身;即使雙方配對成功,企業和銀行客戶經理仍要自行洽商。鄭文耀及陳健明表示,他們一直希望可對接銀行應用程序接口(API),做到審批流程自動化。

銀行開放數據近年漸成趨勢,香港金融管理局於2018年7月推出“銀行業開放應用程序接口框架”,容許第三方開發商,透過對接API獲取銀行的公開數據以提供金融服務。框架分4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讓公眾查閱銀行產品及服務信息,例如存款利率、信用卡優惠等;第二階段讓公眾透過第三方平臺,申請信用卡之類銀行產品。上述兩階段已分別在去年1月及10月推出,金管局於2020年也會公佈第三(讀取或更改賬戶信息)及第四階段(付款及轉賬)的技術標準,並訂定具體實施時間表。

措施未開放予貿易融資

然而上述開放銀行措施,目前只針對零售銀行業務,而貿易融資涉及的企業銀行並不包括在內。陳健明估計,金管局要到4個階段的開放API框架全面在零售銀行推行後,才會考慮把相關計劃推廣至企業銀行,“在1月份,我曾與金管局屬下的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FFO)見面,對方指企業銀行開放API暫未有時間表。”

企業貸款和人工智能的故事


陳健明及鄭文耀指出,企業銀行一旦開放API,屆時他們會建立一套融資申請系統,企業透過FinMonster平臺可以比較銀行的貸款條件並實時申請融資貸款。該系統也會分析企業背景以及跟其行業相關的另類數據(alternative data)和歷史數據等,協助銀行完善其信貸建議(creditproposal),再由一個決策引擎(decision engine)負責批核融資申請,達致自動化審批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