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民国时期有什么好诗词?

春水儒林


闻一多在我国新诗创作理论建设上也很有成绩,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1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

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当时,旧中国封建传统势力根深蒂固,渗透于各个领域;帝国主义的入侵,资产阶级的所谓文明,又使一些无耻的中国人滋长了洋奴思想;反动派相互勾结,残酷地扼杀着一切进步的新思想、新事物正是这一切,使当时的中国成了“一沟绝望的死水”。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诗的第二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是与“死水”相对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然而,这些新鲜的东西却引不起“死水”的半点反应。清风吹处波不生,可见死水已沉寂到了极点。这一句是对“死水”的更进一步的描绘。诗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现实既然如此黑暗,让人绝望,倒不如让它彻底腐烂发臭,也许病入膏肓,不可就药,烂得更快、更透,旧的彻底死亡了,新的才会成长得更茁壮。这两句诗,又表现了诗人激愤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描绘,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

在这几节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以及讥讽的笔触,逐步深入地写出了扔进破铜烂铁、泼入剩菜残羹后死水的进一步变化。扔进死水中的“破铜烂铁”,会生出绿色、红色的锈,铜锈绿的如“翡翠”,铁锈红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残羹”的油腻,散在水面,阳光一照,犹如闪光的“罗绮”;有的地方发了霉、生了毛,又宛如“云霞”;死水发酵后,还会变成有着“绿酒”般颜色的臭水,那上面泛起“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正是在这样的一沟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杂乱地飞舞,有时,还要加入鼓噪的蛙鸣。这令人作呕的死水,肮脏腥臭,令人无法立足!这里,诗人借对死水的进一步细致描绘,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给予了细致形象的再现。在这部分内容中,诗人用色彩鲜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来描绘污浊、肮脏的死水,犹如给恶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这是用虚假的美来反衬真实的丑,诗人这样写,使丑类变得更为丑恶。以美写丑,丑更丑,诗人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更鲜明地表现出死水的腐臭本质,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嘲讽意味。

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这一部分的头两句,诗人以十分断然的口吻,对黑暗的中国社会予以了彻底的否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在彻底否定之后,“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一句,又写出了诗人在绝望之中的一丝期望。丑恶开垦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恶,但丑恶到极点,就有可能会产生转机。因此,这最后两句,既包含着诗人对旧中国的绝望,也包含着对新中国的期望和向往,包含着诗人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尽管对诗人来说,这种期望在当时是非常朦胧的。

全诗把军阀统治下黑暗陈腐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对其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诅咒,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格律诗的诗人,这首诗也是实践其新格律诗主张的范例。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主张“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首诗完全符合他的上述主张。

首先,从音节上看,该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这首诗的节奏非常整齐,每一行诗都有四个停顿,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这里,每四个停顿又是由三个“二字尺”一个“三字尺”组成,这样整齐的停顿,使这首诗的音节十分和谐,就如同四拍子的歌曲一样,使其节奏具有了格律化的音乐美。这首诗的音乐美还表现在韵律上。全诗除第一节外,第二、三、四、五节都采用隔句韵的形式,并且每节换一次韵,在统一中有所变化,使声律整齐而不呆板。这也就使新格律诗与旧格律诗在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区别。另外,这首诗的首尾两节都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做首句,这种复沓不仅在意义上是一种强调和呼应,在韵律上也有回还往复之美。

其次,这首诗的建筑美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诗的建筑美,是指诗行与诗节的排列均齐而言。这首诗共五节,每节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均齐。每节诗都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好像一座有棱有角、刚劲挺拔的大厦,具有建筑美。

再次,这首诗也具有较强的绘画美。这主要表现为诗的词藻美上。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易于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藻,以加强诗句的绘画美感。如诗中既有色彩丰富、鲜明的“翡翠”绿,又有“桃花”红,“珍珠”白,再加上“罗绮”、“云霞”、“绿酒”等描写,使死水显现出繁复的色彩来,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诗歌的绘画美。诗人用美丽的色彩来描绘死水的“表”,当然正是为了有力地揭示它那丑恶的“里”。表与里的强烈对比,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犹如漫画中的夸张,修辞中的反语。

《死水》一诗相当成功地实践了闻一多自己的诗歌主张,不愧为诗人众多诗作中的精品。

作品内容

死水(诗歌)

死水(诗歌)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跪射俑


1、 依然院落溶溶月,怅绝星辰昨夜风。—钱钟书《代拟无题》

2、 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弘一《夜泊塘沽》

3、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鲁迅《偶成》

4、 已恨年华留不住,争知恨里年华去!—王国维《蝶恋花》

5、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本事诗》

6、 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郁达夫《癸丑夏夜登山》

7、 已向天涯伤日暮,黄昏更送潇潇雨。—沈祖棻《蝶恋花》

8、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王鹏运《点绛唇》

9、 停车频买酒,问路倍思家;—老舍《北行小诗》

10、 心篆已灰犹有字,清欢化泪渐成冰。—沈祖棻《浣溪纱》

11、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鲁迅《哀范君》

12、 乍别暂归情味似,一般如梦欠分明。—钱钟书《还乡杂诗》

13、 蜀陇云山皆北向,巴渝风雨自东来。—吴佩孚《失题》

14、 子固补之多应俗,梅花君是旧前身。—郁达夫《谢十万山人寄赠梅花》

15、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苏曼殊《本事诗》

16、 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王国维《虞美人》

17、 衫痕新旧泪,柳色短长亭。—沈祖棻《临江仙》

18、 迷离睡醒犹馀梦,料峭春回未减寒。—钱钟书《老至》

19、 西来两宿禅源寺,为恋人间水一湾。—郁达夫《西天目……》

20、 一天风雪孤寒在,到底梅花不世情。—张瑞玑《谁园即事》

21、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忆去年人。—陈寅恪《残春》

22、 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弘一《题梦仙花》

23、 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苏曼殊《吴门》

24、 郎似梅花侬似叶,朅来手抚空枝。可怜开谢不同时。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王国维《临江仙》

25、 写尽相思千万纸,东墙消息费沉吟。—陈寅恪《无题》

26、 薄醉欲倾前日泪,红颜未是少年痕!—老舍《沫若先生邀饮》

27、 半暝湖吹雨,一痕山卧烟。—陈三立《莫愁湖看雨》

28、 谁知词客蓬山里,烟雨按台梦六朝。—苏曼殊《东居》

29、 满目山河,且留向、新亭悲泣。漫关心、断肠旧句,几人会得?—沈祖棻《解连环》

30、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陈寅恪《舟中作》

31、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王鹏运《南乡子》

32、 有人已把中原卖,画里江山不值钱!—张瑞玑《赠俞瘦石……鬻画为生》

33、 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王国维《菩萨蛮》

34、 蝶招裙屐迷荒径,蜗篆亭台认断痕。—陈三立《半淞园》

35、 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苏曼殊《寄广州梅公》

36、 烛照已非前夕影,枝空犹想去年人。—陈寅恪《送春》

37、 独立江城无限意,我来不见落梅花。—宁调元《秋兴》

38、 最难义侠求沧海,如此河山对夕阳!—柳亚子《吊刘炳生》

39、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40、 周郎未遇春衫薄,沽酒无颜过二桥。—陈独秀《本事诗》

41、 芙蓉生在秋江上,何事开花又落花。—宁调元《秋兴》

42、 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王国维《青玉案》

43、 魂归沧海怜精卫,人向空山拜杜鹃。—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

44、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李大钊《玉泉流贯颐和圆墙根》

45、 更堪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王国维《鹧鸪天》

46、 昔时曾此见依依,争遣如今憔悴不成丝。—汪精卫《虞美人》

47、 百年牵挂如何了,一念轮回未有涯。—宁调元《游白云归》

48、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

49、 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王国维《鹊桥仙》

50、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秋瑾

51、 欲怜画笔太缠绵,妆点山容水色似当年。—汪精卫《虞美人》

52、 一样不堪回首处,卅年身世似飞花。—宁调元《秋兴》

53、 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王国维《水龙吟》

54、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秋瑾《菩萨蛮》

55、 双桨不来闲梦远,谁迎?自恋苹花住一生。—冯煦《南乡子》

56、 肠断杜陵诗句,落花时节江南。—王国维《清平乐》

57、 自从一病恹恹后,瘦了春山几道眉。—弘一《戏赠蔡小香》

58、 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汪精卫《北宫丸上作》

59、 世味早知成腐鼠,人情何况逐浮鸥。宁调元《秋兴》


亦有所思


我选一首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的绝命诗词《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元帅的这首《梅岭三章》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曾入选过小学语文教材。我是在初一(我们当年是小学五年制)第二学期语文课本曾学过。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同志由于伤病,被留下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南方游击战争。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及留守将士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陈毅率部在梅山被围,带伤潜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命悬一线,考虑到难以脱身,随即写了这首豪气冲天的绝命诗句藏于自己衣袋里,为我们留下这组绝境中展现革命人本真情怀的难得之作。

后来,敌人围困无果而撤退。解围后,陈毅为这首诗留下序言: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这首《梅岭三章》,读来从不怀疑蕴藏在字里行间忠于革命、忠于自我的情怀。当一个人身处绝境,看不到生还希望时,从而毅然决然地书写如此悲壮而不失慷慨之词,实在弥足珍贵!

第一章开头的“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一句,苍茫悲壮之情扑面而来,掉头决不可怕,不是还有诗句“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吗?但是在牺牲之际,心中难免悲凉,毕竟革命尚未成功,正是艰难阶段,流血在所不惜,未见光明前倒下,是心有不甘。

固然赴死难免,生不能继续革命,于是便有了“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样的奇思妙想,表明了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即使我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十万雄兵,将反动派彻底斩尽杀绝!这里展现的不仅是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更体现出革命者浩然正气的形象,以此震慑敌人,激励后来者,真乃豪情万丈之句!

第二章“南国烽烟正十年”,则书写了因壮志未酬而死不瞑目的情怀,并且也对战友们进行了豪情满怀的鼓舞。“此头须向国门悬”不仅展示视死如归的气概,还包含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这里借用了伍子胥的“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不出伍子胥所料,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陈毅也在预言胜利,不过相较比伍子胥,他有幸亲眼目睹了革命的成功。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这两句与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有异曲同工之妙,悲壮中彰显革命意志之坚定,令人唏嘘,感人至深。

第三章中“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进一步体现陈毅同志的坦荡胸怀与对坚定信念。而最后两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是整首诗的点睛升华之笔,胸怀何其之博大!气概何其之壮烈!

身处绝境,陈毅谱写了一曲壮烈豪情的革命者之歌,这是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的吹起的前进号角,也是鼓舞自己不怕困难、追求理想的革命乐章。

多少年来,这首诗一直在给后人讲述着共产党人在艰难的革命历程中顽强斗争的故事,让我们感动,激励我们前进!

革命无止境,经典永流传!


老武小侃


民国时期的好诗词,不算一些领袖级的诗词,具影响力的,被国内外诗词界公认的主要有以下8首:

1.《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晚清民国,风雨飘摇,颇似当年南宋。仁人志士一心报国,古今心情相通。一心变法,渴望救国的梁启超推崇有着同样报国志向的陆游也就不足为奇了。

2.《蝶恋花》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是王国维代表作之一,表达的是浓浓的相思之愁。当年,长期奔走在外的词人回到家乡海宁,与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夫人久别重逢。只见她面色更显憔悴,不禁万分感伤。这首词,或许就是那时而作。

3.《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的作品,遭受的过度解读实在是太多了,似乎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忧国忧民的匕首投枪。其实他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开心烦恼,喜怒哀乐。解读太多,反而失真。

4.《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苏曼殊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著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民国旧体诗,绕不开苏曼殊。他是郁达夫的老师,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这两首绝句是他最早的作品,其时他因反清,被迫中断学业,由日本回国,但诗中情怀高蹈,充满了奋发昂扬的激情。

5.《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若论民国旧体诗,首推郁达夫。这首诗就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写于1931年,左联烈士就义之后,戟刺时事,间抒中怀,最能表现郁达夫诗忧伤愤世的特点。张狂之态毕出,而哀婉之情难掩,实为绝唱。

6、《孤愤》

柳亚子

孤愤真防决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

美新已见扬雄颂,劝进还传阮籍词。

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

宵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

孤愤是韩非子的篇名,本指正直有才能的人不见容于世的愤慨。这首诗写的是为袁世凯称帝而愤,作于民国四年(1915年)。“岂有”句:断言袁世凯必失败。亡秦:指推翻袁世凯。“北伐”句:梦中起兵参加讨袁战役。袁世凯称帝不久,蔡锷、唐继尧等起义云南,出兵北伐。

7、《访安如》

陈去病

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

故国崎岖多碧血,美人幽抑碎芳魂。

茫茫宙合将安适?耿耿心期只尔论。

此去壮图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

陈去病的诗大多为咏怀之作,集中抒发了诗人推翻清朝统治的壮志。《访安如》写向挚友辞行,“此去壮图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相信尽管道路崎岖,但终有胜利相见的一日。

8、《减字木兰花》

吴昌硕

为燕京大学学生抗日会至长城前线各口劳军,归途作此

文章误我,赤手书生无一可。

我负文章,只向高城赋国殇。

江山如画,到处雄关堪驻马。

水剩山残,任是英雄泪不干。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依枫的微博


民国时期的诗词名家不少,比较熟悉的有陈三立、秋瑾、王国维、陈寅恪、郁达夫、苏曼殊、柳亚子等人(因为正值时代剧变,有些人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不能硬归到哪个时期),鲁迅创作的诗词数量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民国时期,诗词已非主流文学,有些诗人虽然诗词写得很好,但他本人不以诗闻名,可能在其他文体创作上享誉文坛,陈寅恪、郁达夫、鲁迅皆是如此,齐白石先生自己还说:“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但时人都知齐白石善画,又有多少人知道白石老人能诗呢?而又有些人虽然不怎么写诗,但却有一二首能传世,比如谭嗣同、孙中山、徐锡麟等等。

因为西学东渐,时逢新文化运动,国学包括古诗词渐离大众,很多质量上乘的诗词也难有读者。文学史和教材中,也鲜有提及这些诗人和诗篇,所以我们现在知之不多。且列几首,以飨见此帖者。


蝶恋花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鹧鸪天

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忆故居

陈寅恪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本事诗十首·选二

苏曼殊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起义歌

孙中山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赠宫崎

黄兴

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

千金结客浑闲事,一笑相逢在此时。

浪把文章震流俗,果然意气是男儿。

关山满目斜阳暮,匹马秋风何所之。


出塞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赠语心楼主人

李叔同

天末斜阳淡不红,蛤蟆陵下几秋风。

将军已死圆圆老,都在书生倦眼中。


满江红·民国肇造填满江红志感

李叔同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高观亭春望

陈三立

脚底花明江汉春,楼船去尽水鳞鳞。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被逮口占

汪精卫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金缕曲

汪精卫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馀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登华山有感

张学良

偶来此地竟忘归,风景依稀梦欲飞。

回首故乡心已碎,山河无恙主人非。


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感事

柳亚子

龙虎风云大地秋,酸儒自判此生休。

功名自昔羞屠狗,人物于今笑沐猴。

痛笑贾生愁赋鵩,飘零王粲漫依刘。

不如归去分湖好,烟水能容一钓舟。


述怀

张恨水

不是嗟来四十年,戴将白眼看青天。

解嘲本属寻常事,莫把文章事乞怜。


减字木兰花·为燕京大学学生抗日会至长城前线各口劳军,归途作此

吴昌硕

文章误我,赤手书生无一可。我负文章,只向高城赋国殇。

江山如画,到处雄关堪驻马。水剩山残,任是英雄泪不干。


废旧诗六年矣复理铅椠纪以绝句

闻一多

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鴃舌总猜疑。

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


生查子

顾随

身如入定僧,心似随风草。心自甚时愁,身比年时老。

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间小。越不爱人间,越觉人间好。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扬州慢·秋碧传真

张伯驹

秋碧传真,戏鸿留影,黛螺写出温柔。喜珊瑚网得,算筑屋难酬。早惊见人间尤物,洛阳重遇,遮面还羞。等天涯迟暮,琵琶湓浦江头。

盛元法曲,记当时诗酒狂游。想落魄江湖,三生薄幸,一段风流。我亦五陵年少,如今是梦醒青楼。奈腰缠输尽,空思骑鹤扬州。


浣溪沙

沈祖棻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梅岭三章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无题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壁破,难酬蹈海亦英雄。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词在线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

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首词写出一幅画又写出思念之情,词里有画词里有情



小黄微笔记


民国时期,国人方经历过三千年未遇之变局,人们在痛心家国命运的同时,也在寻求着救国之道。在这个古今中外思想混融的时代,所产生的诗词也自有其特点,除楼上已经说到的外,笔者再补充几首:

1、自砺

梁启超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

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

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2、蝶恋花·窗外绿阴添几许

王国维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面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3、读史二十首

王国维

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及及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

铜头铁额今安在?始信轩皇苦用兵。

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二帝精魂死不孤,嵇山陵庙似苍梧。

耄年未罢征苗旅,神武如斯旷代无。

铜刀岁岁战东欧,石弩年年出挹娄。

毕竟中原开化早,已闻昉铁贡梁州。

谁向钧天听乐过,秦中自古鬼神多。

即今《诅楚文》犹在,才告巫咸又亚驼。

《春秋》谜语苦难诠,历史开山数腐迁。

前后固应无此文,一书上下两千年。

汉作昆池始见煤,当年赀力信雄哉。

于今莫笑胡僧妄,本是洪荒劫后灰。

挥戈大启汉山河,武帝雄才世讵多。

轻骑今朝绝大漠,楼川明日下洋河。

十一

惠光东照日炎炎,河陇降王正款边。

不是金人先入汉,永平谁证梦中缘。

十二

西域纵横尽百城,张陈远略逊甘英。

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

十三

三方并帝古未有,两贤向厄我所闻。

何来洒落樽前语:天下英雄惟使君。

十四

北临洛水拜陵园,奉表迁都大义存。

纵使暮年终作贼,江东那更有桓温。

十五

江南天子皆词客,河北诸王尽将才。

乍歌乐府《兰陵曲》,又见湘东玉轴灰。

十六

晋阳蜿蜿起飞龙,北面倾心事犬戎。

亲出渭桥擒诘利,文皇端不愧英雄。

十七

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袄寺建波斯。

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十八

五国风光惨不支,崖山波浪浩无牙。

当年国势凌迟甚,争怪诸贤唱攘夷。

十九

黑水金山启伯图,长驱远摭世间无。

至今碧眼黄须客,犹自惊魂说拔都。

二十

东海人奴盖世雄,卷舒八道势如风。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

4、

狱中杂感

汪精卫

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驼几变迁。

行去已无干净土,忧来徒唤奈何天。

瞻乌不尽林宗恨,赋鹏知伤贾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5、挽刘道一

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6、吴淞退赴金陵口号(二首)

黄兴

东南半壁锁吴中,顿失咽喉罪在躬。不道兵粮资敌国,直将斧钺假奸雄。党人此后无完卵,民贼从兹益恣凶。正义未伸输一死,江流石转恨无穷。

诛奸未竟耻为俘,卷土重来共守孤。岂意天心非战罪,奈何兵败见城屠。妖氛煽焰怜焦土,小丑跳梁拥独夫。自古金陵多浩劫,雨花台上好头颅。

7、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风急,天低野树昏。

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

家国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阑不成寐,抚剑独怆神。

8、挽王静安先生

陈寅恪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

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残春

陈寅恪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雨里苦愁花事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群心已惯经离乱,孤注方看博死休。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头。


9、寄语故园

邓拓

少年投笔复从戎,不为虚名不为功。

独念万众梯航苦,欲看九州坦荡同。

梦里关河闻唳鹤,兵间身世寄飘蓬。

寄语故园双老道,征蹄南北又西东。

10、题三义塔 (1933年)

鲁迅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1、平生感怀

朱自清

盛年今已尽蹉跎,游骑无归可奈何?

转眼行看四十至,无闻还畏后生多。

前尘项背遥难望,当世权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磋磨。

12、题画梅花

何香凝

先开早具冲天志,后放犹存傲雪心。

独向天涯寻画本,不知人世几升沉。

13、述怀

张恨水

不是嗟来四十年,戴将白眼看青天。

解嘲本属寻常事,莫把文章事乞怜。

14、赠鲁迅

郁达夫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群氓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15、感事

柳亚子

龙虎风云大地秋,酸儒自判此生休。

功名自昔羞屠狗,人物于今笑沐猴。

痛笑贾生愁赋鵩,飘零王粲漫依刘。

不如归去分湖好,烟水能容一钓舟。


孔夫剑


民国十七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当时出现了好多文化大家,下面分享几首。

《蝶恋花》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是王国维代表作之一,表达的是王国维浓浓的相思之情。当年他在外奔走多年,后终于到老家乡海宁,与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夫人久别重逢。只见她面色更显憔悴,不禁万分感伤。这首词,或许就是那时而作。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的作品,遭受的过度解读实在是太多了,似乎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忧国忧民的匕首投枪。其实他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开心烦恼,喜怒哀乐。解读太多,反而失真。

《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晚清民国,风雨飘摇,颇似当年南宋。仁人志士一心报国,古今心情相通。一心变法,渴望救国的梁启超推崇有着同样报国志向的陆游也就不足为奇了。

《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若论民国旧体诗,首推郁达夫。这首诗就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写于1931年,左联烈士就义之后,戟刺时事,间抒中怀,最能表现郁达夫诗忧伤愤世的特点。张狂之态毕出,而哀婉之情难掩,实为绝唱。


一点影视界


民国时期有很多优秀作品,现截取部分,供赏析。

1、《蝶恋花》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3、《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5、《减字木兰花》

吴昌硕

文章误我,赤手书生无一可。

我负文章,只向高城赋国殇。

江山如画,到处雄关堪驻马。

水剩山残,任是英雄泪不干。

6、《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7、《起义歌》

孙中山

万象阴霾扫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8、《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风急,天低野树昏。

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

家国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阑不成寐,抚剑独怆神。

9、《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对 酒》

秋 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1、《寄语故园》

邓 拓

少年投笔复从戎,不为虚名不为功。

独念万众梯航苦,欲看九州坦荡同

梦里关河闻唳鹤,兵间身世寄飘蓬。

寄语故园双老道,征蹄南北又西东。

12、《平生感怀》

朱自清

盛年今已尽蹉跎,游骑无归可奈何?

转眼行看四十至,无闻还畏后生多。

前尘项背遥难望,当世权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磋磨。

13、《梅岭三章》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4、《题白杨图》

茅 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柚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誓与子同仇。

15、《述志》

蒋介石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有话郝浩说


民国时期,中国新诗发展起步,但是好的诗词也有很多,个人推荐几首经典的,欢迎各位品鉴:

1、《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3、《本事诗》

苏曼殊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4、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苏曼殊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5、《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6、《蝶恋花》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7、《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8、《无题》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壁破,难酬蹈海亦英雄。

9、《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0、《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