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独孤求败有四把剑,为何杨过只选了重剑?

醋小虾


立水来回答。

独孤求败的四把剑:

第一把:无名长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把: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第三把: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持之横行天下。

第四把:木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原著记载四把剑所体现了独孤求败的四个境界,而杨过为什么选玄铁剑,我个人觉得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杨过断臂的经过、心境的变化及时间的窘迫,三着的结合是他选择重剑的首要理由。

杨过为阻止武氏两兄弟自相残杀,编造了郭芙已经许配给“自己”的谎言,此时,恰巧被路过的小龙女听到,引得小龙女误会,回去收拾东西,并把淑女剑赠与郭芙,祝福他们交好,准备离去时,赵志敬和尹志平的从房中传出了争吵声,在争吵中赵志敬说出了尹志平玷污小龙女的真相,恰恰被路过的小龙女和郭芙听到,小龙女为杀玷污自己之人,跟随两人离去。

之后,郭芙得知,杨过诋毁自己,便去找杨过理论,杨过又急于去找自己的姑姑,两人争吵起来,激动的郭芙说出了,小龙女被玷污的事情,杨过大怒,两人大打出手,杨过身中剧毒,头脑昏沉,打斗中被郭芙砍下左手,随之离去。

杨过离去之后,埋葬自己的断手,并立下了报仇的誓言,杨过本性执着、高傲,断手的对他来说:打击巨大,加之他本身中情花剧毒,命不久矣,心中充满气愤、不甘,同时姑姑的离去,让他心生惶恐,前路迷茫。

在金庸先生的安排下,他遇到了独孤求败的挚友神雕,神雕虽非人类,但对杨过照顾有加,每日以蛇胆助让疗伤,为他准备食物,神雕对他的关怀,也让他从迷茫当中苏醒过来,虽命不久矣,但也要过好有生之日,去报答对自己好的人。

断臂的洗礼,让杨过的心态变得更加强大,而此时的杨过已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研究精妙的招式,重剑的大巧不工,大开大合,直来直去的劈砍,显得更为直接,也更复合杨过现阶段的心态和处境。


杨过学习武功的经历和曾经的理想,是杨过选择玄铁重剑的第二个理由。

杨过自进入江湖以来的学艺,一是:欧阳锋教他的蛤蟆功;二是:终南山学习重阳宫武功;三是:古墓派武功玉女素心剑法及九阴真经;四是:华山顶峰欧阳锋和洪七公所有的招式;五是:打狗棒心法;六是:黄老邪教的玉箫剑法和弹指神通等等吧。

虽然都没有深入学习,但凭借其聪明才智加上难得的习武天赋,在年青一代算的上是绝顶的高手。

在身中情花毒之后,为杀郭靖与黄蓉,杨过投入蒙古账营,一次在海边练功,纠结应该深入那一个之时,金轮法王走来,说以杨过的聪明才智,为何不自己创出一部功法。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杨过也在心中做了决定,以自身所学为基础,去创作自己的功法,也是这样才有了黯然销魂掌。

杨过虽然脾气古怪,但心中充满正义,其聪明才智在书中不亚于黄蓉,但也不缺乏正直,杨过在心智上属于刚强不区的一类,自创功法要以自身心境为主,所以,自然而然的他的武功路线也以刚猛为主。

第二把软剑,是一把不吉利的剑,软剑给人的感觉以阴柔为主,所以,果断放弃。第四把木剑,以杨过当时的修为,远远达不到这种境界,所以,放弃。第一把无名剑,是一把好剑,但其形态与平常剑无异。玄铁重剑,一种别样的剑种,对于武功的创作反倒能激发出意外的灵感。所以他选择了玄铁重剑。


神雕跟随独孤求败多年,独孤在世时以雕为友,和雕切磋,算来神雕也是一名武林高手,神雕的助力是杨过选择玄铁重剑的第三个理由。

神雕跟随独孤多年,要论功力,在当时估计都不在郭靖之下,神雕与杨过比武,确定了杨过的境界,之后,带杨过来到剑灼。显然杨过在当时的功力,都能与独孤求败40岁的功力相比了,所以,神雕带他选剑。

剑法修炼是需要灵巧度,而杨过断臂之后,如果再走灵巧的路线,显然一个手臂很难控制练剑的平衡,所以,神雕为杨过选了重剑。


综上所述,以当时他的情况,选择玄铁剑,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


立水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整个江湖也都能听闻到他的名声。独孤求败怎么会被整个江湖遗忘!最大可能是,独孤求败存在的时间线太长,久到连王重阳都没见过他。

影视剧中、王重阳去世都没有讲述过与独孤求败有过交集,那么独孤求败存在的时间线应该是在北宋哲宗时期,比《神雕侠侣》开始的时间线要早。这个时期别说是杨过,就连王重阳都只是一个小孩,甚至可能还没出生。

《射雕》之前倒是还有一个时间线《九阴真经》,在四绝未成名之前,江湖上已经有许多顶尖高手,像黄裳,著作《九阴真经》这本书,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以时间线计算,独孤求败应该与黄裳属于同一时期的人物,为何没有过交集?其实也不是不肯,毕竟黄裳还没走上江湖就隐居40年写下《九阴真经》,独孤求败根本不可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独孤求败存在的时间点内,江湖上的确已经没有对手,所以说自己无敌天下也不为过。

杨过被郭芙砍了一只胳膊,奔出襄阳城外,心灰意冷,正在这时,他遇到了神雕,神雕带着杨过来到了用剑大家孤独求败前辈的埋剑处,挖开剑冢,发现了一柄利剑,一条石片,一把重剑,一把木剑,而它们的下面石上都有文字说明。

利剑下写着“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长条石片下写着:“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重剑下写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木剑下写着:“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利剑也好,石片也好,重剑也好,木剑也好,他们都不是单纯的兵器,而是武功的级。而杨过当时的功夫级别是紫薇软倒级已过,可重剑级将至,但并未达标,于是他在神雕的指点引导下,搏击风浪,提升内力,学习剑法,最后学成了玄铁重剑。

再后来,随着杨过功夫的逐渐增深增强,他也“不滞于物”,逐渐不用玄铁重剑而用其他代替剑器了。

杨过选择“重剑”的缘由,关乎于杨过看破了蕴含于“武学”之中的四种境界。

佛家有言:“大笑无声,大哭无泪,大悟无言,大相无形”,这是武学的境界,亦是人生的境界深知佛法精妙之处的金庸老先生,遂将佛家提出的“四无理论”,巧妙的套用在“神雕侠侣”这部武侠小说中。

杨过拿起“利剑”,只见下方的凹槽处刻着一排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弱冠”泛指二十岁的男子;“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独孤求败外号“剑魔”,而《天龙八部》中的卓不凡是自称“剑神”,这魔与神说不清到底哪个更强,但是都属于吹嘘自己剑术高明的说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曾经血气方刚的独孤求败,手持这柄“利剑”大战河朔群雄,威震黄河以北,年仅二十岁便闯出一方名声。

青年时期的杨过,与青年时期的独孤求败经历相似,二人都是血气方刚,好勇斗狠的热血儿郎,二人都品尝过胜利的滋味,与年少成名的负担,所谓“大笑无声“便是这个道理。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紫薇软剑是独孤求败的武学精进之后,所使用的第二把剑,紫薇软剑柔软如丝,飘逸如水,青光闪闪,杀气腾腾!软剑是“剑”的一种,与“剑”不同的是,软剑主要以‘割喉’,‘断臂’为输出形式,往往出招便是死招,杀人只在瞬息之间。

三十岁之前的独孤求败追求杀戮,追求一招制敌的快感,追求独步江湖的名望。欲望蒙蔽了独孤求败的双眼,以至于用紫金软剑误杀了江湖义士,后悔不已的独孤求败,将紫金软剑弃入山谷,开始思考武学的真正意义。

杨过在经历了断臂与小龙女的分别之后,对人生百态看的更加透彻,因此,杨过与独孤求败在这一阶段同处于“大哭无泪”的境界。

这剑共重八八六十四斤,若非如此沉重,杨过内力虽强,也不能发出如许威力。见潇湘子的哭丧棒断得七零八落,尹克西更知此剑定是神品。他为人尚无重大过恶,只是自小做珠宝买卖,一见奇珍异宝,心中便奇痒难搔,或买或骗,或抢或偷,说什么也要得之而后快。这时见了杨过的重剑,贪念大炽,纵身而出,金龙鞭一抖,往他剑上卷去。

《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拿着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

杨过在练习玄铁剑法时,领悟了道祖老子所言的“大巧若拙,大直若曲”的人生境界,犹如宛若剑魔再生,无敌于天下。

杨过从欧阳锋那里学了“蛤蟆功”和“经脉逆转”,又学了古墓派“玉女心经”,“全真剑法”和部分“玉女心经”等。他的每一项武功都是江湖中的绝世武学,就连金轮法王都曾说过他的武功杂而不纯,博而不精。

正如金轮法王所说,杨过的武功正是花巧太多而功力不够,变化有余而刚猛不足,总而言之就是不够精,不够纯。而玄铁重剑是杨过最好的选择,杨过早已经看透了,唯有朴实无华却厚重无比的“玄铁重剑”,才是杨过接下来所要走的路,这条路便是“沉稳”,“庄重”, “简单”。“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事实上正是“无招”境界的自然体现。

杨过选择了重剑,也标志着他的武功从注重招式到注重内力的转变,标志着他摒弃了以前的华而不实,注重现在的大巧不工。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屠龙刀和倚天剑都是玄铁重剑所铸,如果杨过没选玄铁重剑,后面可就没倚天屠龙记了。


追剧a看点


可以这么说,杨过的玄铁重剑其实是神雕选给他的。神雕不止给杨过选了重剑,还教给了他一套运使重剑的剑术。重剑不但给了杨过的武学之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让他的武功有质的飞跃,更暗示着他的人生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告别了以往的轻浮,迈向了成熟,这一些都是他后来能成为“神雕大侠”的基础。



杨过在独孤求败剑冢的重剑之选,实际上乃是受神雕之所赐。

当日惨遭郭芙断臂的杨过,身中情花之毒,又经断臂之伤的他,再次来到了他与神雕相遇的山谷。所幸杨过虽断一臂,但伤口流血甚多,亦排去了体内的许多剧毒,从这方面来说,其实郭芙那一剑,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杨过续命的机会。之后在神雕的照料下,杨过慢慢抑制了体内剧毒的发作,更是在谷中发现了独孤求败埋剑的“剑冢”。

坐落在高岗平台的“剑冢”,埋了独孤求败当年所用过的佩剑,神雕双爪搬开冢上石块,露出并列着的三柄长剑,在第一、第二两把剑之间,另有一块长条石片,并列于一块大青石之上。三柄剑,分别为青钢利剑、玄铁重剑、木剑,还有那一柄用长条石片代替的紫薇软剑,这四剑也代表了独孤求败在剑术造诣上的“五重剑境”。


这五重剑境,羽菱君结合个人理解,认为是:剑术初成讲其兵刃锋利,此为“利剑之境”;剑术精进讲究对兵刃把控,软剑亦能削人硬器,此为“软剑之境”;内功有为,则追求无锋重剑在手,亦能灵活轻巧,此纯碎以内力之利而代替兵刃之锋,是为“重剑之境”;第四层境界乃是内功剑术双双臻化,不滞于物,草木皆能成剑,此为“木剑之境”;最后一重,乃是进入天人合一之境,不讲兵刃,不讲招数,以无招胜有招,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以气御敌,随心所欲,是为“无剑之境”。

在杨过分别看过四剑之后,突然神雕衔起玄铁重剑给杨过,就要与杨过过招。杨过以为神雕只是想试探他的武功,自认为运使不了重剑的他,于是放下重剑去取那柄青钢利剑,然而神雕见此,却马上收拢双翼,转头不再理他,神情之间还颇示不屑。杨过终于明白神雕是定要他运使重剑,再加上他生性狂傲,向不服输于人,因而开始再拾重剑,尽力与神雕过招。


可见杨过选择重剑,其实是神雕选给他的。神雕缘何会把重剑给杨过,羽菱君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神雕在看杨过前后两次尝试攀上“剑冢”的时候,它从杨过的轻功上,看出了杨过的武功根底,熟知剑境的它,认为此时的杨过已经过了“利剑之境”,而软剑不在,以杨过这样的内功基础,倒不如直接传与杨过重剑,助他进入“重剑之境”。二是神雕当年跟随独孤求败之时,很可能是独孤求败早已过了“软剑之境”,正值重剑的修炼,神雕由此开始目睹“剑魔”的练剑法门,为了不让这些独门剑术失传,想把杨过培养成剑魔的传人。

杨过也想从神雕的身上,寻得独孤求败的往烈遗风,窥探得他的绝世武功之密奥,于是开始在神雕的严督之下,开始潜心修炼重剑。就这样,经神雕的诱发引导,又服用蛇胆增强内力,在山洪与激流中练剑的杨过,逐步掌握了重剑的剑法,武功由此大进,迈向了大成。也悟得将来内力日长,所用之剑便可日轻,到使木剑如使重剑,只在于功力之深浅,全仗自己的修为,这样的剑术至理。这也才有了他之后,在与小龙女分离的十六年里,潜心修炼“木剑”的想法。



重剑虽是神雕所给,但也是金庸先生让杨过的武功,得以迈向大成之路的一个必然安排,这背后也蕴含着他的另一番用意。

在修炼重剑剑法之前,杨过的武功虽有所成,但有个很大的问题,却是所学甚杂。杨过的武学之路,的确很繁杂,起初修习欧阳锋的“蛤蟆功”,之后学全真教武功,拜入古墓派之后,又修炼了一系列林朝英所创,另辟蹊径的一派武功,还在巧合之下,练得王重阳当日留下石刻中的部分《九阴真经》之学,再之后华山奇遇,更是学到了洪七公的“打狗棒法”,虽只是招术,但后来黄蓉已补全了心法口诀给他。这一些武功,每一样都是最上乘的武学,但杨过却在这样的大杂烩之中,并没有让自己的武功得以大成。

杨过的武学进境,在金轮这样的武学大师面前,他就一目了然,用他的话来评价,就是杨过“杂而不精,博而不纯”。实际上就是学得太多,但却并未在所学的武功里,磨练出自己最擅长的一门,将之练到最精,练至最纯,形成自己的看家本领。比之五绝这样,皆有一技之长的绝顶高手,杨过是样样都会一点,却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金轮的话,是一语中的。

国师笑道:“人各有志,那也勉强不来。杨兄弟,你的武功花样甚多,不是我倚老卖老说一句,博采众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博而不纯。你最擅长的到底是哪一门功夫?要用甚么武功去对付郭靖夫妇?”新修版《神雕侠侣•第十六回》


当日金轮的这几句话,可是将杨过问得张口结舌,难以回答,但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给了杨过当头一喝,给了他开始反思自己武功的触动。就像老版小说的设定,当年的洪七公少年时也是所学甚杂,后来才专心致志于“降龙十八掌”的修炼一样,金庸也给了杨过一个武学之路的转折点,让他得以练到了这门重剑剑法。当然了,这门剑法确实是让杨过的武功,来了一次质的飞跃,形成了他的一技之长,看家的本领,但也不是否定了杨过以往之所学。杨过也深知,自己若无先前的根柢,今日纵有这般奇遇,也决不能达此境地。

其实就是重剑让杨过的武功,得以沉淀下来,告别之前的飘浮,迈进扎实之功,再朝一个正确方向前行的关键转折点。而且不只是武功的沉淀和转型,受之影响的还有杨过性格上的沉淀,情感之上的转变,这也是金庸先生的另一层用意。看小说都知道,杨过在断臂和得到玄铁重剑之前,绝对是个轻浮的少年。他天性轻佻浮夸,遇到美女总会自然而然地去拨撩一番,像之郭芙、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甚至是完颜萍等等,都受过杨过的闻香。这样的杨过,很难想象得到他会是一个,对小龙女一心一意,更在后来去苦等十六年,那样的至情至圣之人。


金庸先生自然不会让这样的情节衔接出现突兀,于是他给了杨过一次断臂的教训,也给了杨过修炼重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收敛自己的心性,沉淀下来,不但专心致志去打磨自己的一技之长,更是让自己的情感变得更专一,性格更成熟的成长机会。简单一句话,就是重剑让杨过告别轻浮,迈向稳重和成熟。因此,当杨过在重阳宫与小龙女重遇时,他对小龙女的爱变现得更加的坚定,更加的至死不渝。也因此,在小龙女留下十六年之约后,杨过会马上与程英和陆无双结拜,定了兄妹的名分,断了彼此的念想,更全了夫妻之情。

所以说,修炼重剑,不但让杨过的武功由杂变精,由博转专,迈向大成之境,更让他的感情变得专一,思想更加成熟,心性更加稳重。这双重境界的成长和改变,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神雕大侠”,最厚实的基础。后来他以一己之力击毙蒙哥大汗,退了蒙古大军,与郭靖携手入城,受到了全城军民的夹道欢呼,杨过当时所想,郭靖对他一片至诚,他却曾经狂妄胡闹,判师反教,闯下一大祸事,倘若他终于误入歧途,焉能有今日的壮举?联想至此,杨过最终没有误入歧途,有得益于当年黄蓉对他圣贤经典的教导,有他自身坚毅的品质,最关键的,羽菱君还是认为,是他在修炼重剑之时,成功的转型和改变。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杨过选择“重剑”的缘由,关乎于杨过看破了蕴含于“武学”之中的四种境界。

佛家有言:“大笑无声、大哭无泪、大悟无言、大相无形”,这是武学的境界,亦是人生的境界。

深知佛法精妙之处的金庸老先生,遂将佛家提出的“四无理论”,巧妙的套用在《神雕侠侣》这部武侠小说中。

“四无理论”不仅代表了四个极为深奥的武学境界,还蕴含了杨过一生之中所经历的四个阶段,而杨过选择玄铁重剑的根本原因,就是杨过体会到了“大悟无言”的武学境界,和人生层次。

话说杨过在雪山之巅,石窟之中,剑冢之下寻得了利剑、软剑(弃)、重剑、木剑四柄绝世神兵,这四柄神兵乃是“剑魔”独孤九剑所使用过的兵器,每一把剑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故事。(木剑坏了)

【大笑无声——利剑】

杨过拿起“利剑”,只见下方的凹槽处刻着一排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弱冠”泛指二十岁的男子;“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这柄无坚不摧,无势不破“利剑”乃是独孤求败在青年时期使用的神兵。

曾经血气方刚的独孤求败,手持这柄“利剑”大战河朔群雄,威震黄河以北,年仅二十岁便闯出一方名声。 杨过不到二十岁时,便在武林大会上力战金轮法王的徒弟霍都和达尔巴,又协助小龙女大战金轮法王,成为武林人士口中的少年侠士。

青年时期的杨过,与青年时期的独孤求败经历相似,二人都是血气方刚,好勇斗狠的热血儿郎,二人都品尝过胜利的滋味,与年少成名的负担,所谓“大笑无声”便是这个道理。

【大哭无泪——软剑】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紫薇软剑是独孤求败的武学精进之后,所使用的第二把剑,紫薇软剑柔软如丝,飘逸如水,青光闪闪,杀气腾腾!软剑是“剑”的一种,与“剑”不同的是,软剑主要以“割喉”、“断臂”为输出形式,往往出招便是死招,杀人只在瞬息之间。

三十岁之前的独孤求败追求杀戮,追求一招制敌的快感,追求独步江湖的名望。欲望蒙蔽了独孤求败的双眼,以至于用紫金软剑误杀了江湖义士,后悔不已的独孤求败,将紫金软剑弃入山谷,开始思考武学的真正意义。

杨过在经历了断臂和与小龙女的分别之后,对人生百态看的更加透彻,因此,杨过与独孤求败在这一阶段同处于“大哭无泪”的境界。

谁的人生没有冲动?谁的人生没有遗憾?你是否有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时候?

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最容易走入邪道,我认为此时的杨过,如果没有神雕的帮助和独孤求败的启迪,很可能会因为对人生的憎恨而误入歧途。

【大悟无言——玄铁重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真正的修行便是在红尘中练心,独孤先生自幼习剑,征战半生,其剑法之妙,见识之广,悟道之彻,绝无仅有。从利剑到软剑,从软剑到重剑,孤独求败迈出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金庸老爷子特意为杨过而设计的指路明灯。

独孤求败与杨过的人生轨迹不谋而合,甚至连孤高、偏执的性格都极为相似,所以神雕才会和杨过格外的亲近,而玄铁重剑正是神雕帮助杨过选择的,并且神雕还按照独孤求败的练剑发方法,教会了杨过使用玄铁剑法,想必是口不能言的神雕在杨过的身上看到了独孤求败的影子,所以才让杨过重走独孤的练剑之路。

杨过在练习玄铁剑法时,领悟了道祖老子所言的“大巧若拙,大直若曲”的人生境界,犹如宛若剑魔再生,无敌于天下。

玄铁重剑是杨过最好的选择,因为“利剑”所代表的是年少轻狂的稚气;“软剑”所代表的是争名夺利的杀气;

而这两个阶段,杨过早已经看透了,唯有朴实无华却厚重无比的“玄铁重剑”,才是杨过接下来所要走的路,这条路便是“沉稳”、“庄重”、“简单”。


白话历史君


首先,虽然剑魔独孤求败名义上有四把剑,但是在他的整个武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只有两把剑,其中一柄是利剑,另外一柄则是重剑。

其次,在独孤求败弱冠之年,争雄河朔,这个是独孤求败的起点,许多成名战就是靠着手里的利器才打下来的。


没有利剑的辅助,他是不会积累到许多宝贵的实战经验的,这个是他重要的打基础阶段。

第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是独孤求败的巅峰境界,经过无数次的磨炼,独孤求败已经悟出了“以拙胜巧”的道理,即使是没有开封的钝器,他也照样熟练无比,克敌制胜。


这一阶段可谓承前启后,为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无招胜有招”最高境界做好铺垫。

一个真正的高手,只有迈入了这一步,才算登堂入室,进入“破茧成蝶”的状态。

最后,杨过当时断臂之后就处于这么一个特殊重要的“重生阶段”。


他已经接触了许多门派的高深武功,在青年一辈中算的上是翘楚。

后来他在金轮法王的“指点”下,悟出了博而不纯,绝非武学上乘之道的道理。于是他正要寻求突飞猛进,更上一层的修炼法门,结果玄铁重剑和海潮练剑增强内力的方法,恰恰是他最好的选择。


孙少侠品金庸


第一,杨过曾经想选择其他的轻剑和木剑,但是神雕阻止了他,那神雕咕的一声叫,低头衔起重剑,放在杨过手里。杨过若有所悟,勉强拿起了重剑。第二,杨过曾经反思过自己学习武功的历程,觉得自己贪心不足,遇到高明的武功,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自己没有一样武功是大成的。

因此这次他不再自作主张,神雕让他选重剑,他就选了重剑。

第三,重剑下面的石刻曾经这么写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对于这八个字,杨过沉思了很久。

他觉得,自己以前学武的时候,总是沉不住气,自以为很聪明,所以没有像郭靖一样打下坚实的武学基础,因此就算小龙女、洪七公、欧阳锋等人的高明功夫摆在自己面前,自己也学不好。

所以经过这次在神雕的指导下选剑,杨过终于顿悟武学基础的重要性,在小龙女跳崖的十六年间,他不畏艰难,搏击大海,将自己的内功练到如山崩海啸一般浑厚,就是这个道理。


三叔侃文史


开始时不是杨过自己选的,是神雕替他决定的。

原文中写,【那神雕咕的一声叫,低头衔起重剑,放在杨过手里……但那七八十斤的重剑怎能施展得动,于是放下重剑,抬起第一柄利剑。神雕忽然收拢双翼,转过了头不再睬他,神情之间颇示不屑。】

杨过本来不想用重剑。因为以他的观念,【但想世间剑术,不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他根本不理解独孤重剑的意义。只是被神雕【强制】使用了重剑,而且神雕又多次衔来菩斯曲蛇胆喂他,让他使得动重剑,让他领略到重剑的好处。

这之后,他才领悟了【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但也仅此而已。

至小龙女跳崖后,这时的杨过想要探索独孤求败的武学,才决定由重剑进境,钻研木剑胜铁剑、无剑胜有剑之法。

杨过自己也总结到,他的练剑经历,全靠神雕当年目睹了独孤求败的练剑法门再传授于他。事实上以他自己初时的造诣,是理解不了为何要用重剑的。

所以,不是杨过选了重剑,而是在神雕的传承下,重剑选择了杨过。


纯钧LHGR


独孤求败年轻时剑法出众,横扫天下群雄,为求一败而不可得。在金庸的小说当中,不仅杨过深受独孤求败影响,变相继承了他的剑意,另外深受影响的还有华山派风清扬、令狐冲等人,开创了独孤九剑的绝世剑术,堪称剑宗最高境界。

其实,杨过继承的剑意,与风清扬等人继承的剑招,乍一看上去差别极大,似乎并不像是同一人所创,所蕴含的武学原理也各不相同。但仔细思索,这不过是同一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象,就好像我们年轻时身材清瘦,但谁能保证自己人到中年,还能依然瘦如一道闪电?半点没有发福迹象?

现实告诉我们,大多数人,越接近中年,便越容易稳沉、敦厚,身材自己也就敦实起来。

得遇剑冢之时,杨过的心境便已由少年,迈向中年。

虽然此时他也不过二十来岁,但所经历的沧桑变故,足以让一个跳脱少年迅速蜕变为沉郁中年。

剑冢当中,并列着三柄剑,实际却提到四种层次。

一、青锋剑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从文字描述看,这柄剑是以凌厉刚猛为主,这也是最像剑的一柄剑,独孤求败使用这柄剑时,年龄不及弱冠,也就是不到二十岁。少年人意气风发,一言不合便拔剑,这是江湖中人的常态,也与从前的杨过非常相像,他重名利,在乎别人看法,别人看不起他,他便一定要争个胜负对错。

在桃花岛与大小武争胜,结果被远远送走;在全真教与众道士炫技,结果又被人设计揍得鼻青脸肿。

这时的杨过,像极了生活中的大小青年们,在社会的各种阴暗面下,撞得头破血流,有的暗自发誓变强,要报复打剑,有的则被黑暗同化,也成为世俗中再普通不过的马屁精、两面派。

杨过是前者中的佼佼者,他一路崛起,成为越来越亮眼的新星。

所以,襄阳大会之前,杨过是最适合青锋剑的,那时他急需扬名,得到众人认同。但襄阳大会上,他与姑姑合力,挽救中原武林于危急存亡之际,已经完成了名利的认可,郭靖都说他从此名扬天下,无需再与人争强好胜,转而开始了探求内心需求,开始追逐那些更接近灵魂的东西,比如姑姑的爱情,或是为国为民的大情怀。


二、紫薇软剑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详,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这柄剑是没有葬入剑冢的,原因是误伤义士,也就是独孤求败用这柄剑的时候,犯了错。

紫薇软剑,也就是一柄以软弱为主的剑,揭示的也正是少年向青年、中年过渡时,我们会不断收敛锋芒,开始领会以弱克刚的好处,不再事事强出头,反而开始考量利弊,凡事从有利的角度出发,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好处。

这样功利的做法,正是青年人的普遍选择,我们学乖了,却也没了锐气,失了原则底线。一边做事,一边迷茫,这种心境之下,受人蒙蔽、误伤义士,也就不足不奇。

独孤求败抛弃紫薇软剑,正是因为发现了一味示弱的弊端,这并非做人的正确选择,当然也不会是杨过的选择。

因此,剑冢中未收录这柄剑,也直接替杨过跳过了错误示范。


三、重剑无锋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这柄无锋重剑,也是杨过选择相伴了十多年的随身剑,直到十多年后,他心境突破,逐渐进入无剑层次,才没有时时带着这柄剑在身边。

重剑看上去毫不起眼,拥有远胜普通剑的份量,而且它是无锋之剑,却能破开万物,比起绝情谷中的黑剑之利,也不遑多让。

擅于隐藏、强而示弱、大巧若拙,这就是中年人的境界。中年人的示弱,不是真弱,他与紫薇软剑的弱不同,不是使巧劲胜强,而是真的强,只不过披着一层弱的皮,让人误以为不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争斗,也能够针对挑衅者打个措手不及。

另外,重剑也是一种自身实力的重塑,杨过正是在重剑和大雕的帮助下,锻炼体魄,后来又在大海中练剑,练出一身浩荡内力。

由此看来,真正的强者,不在乎表象,但绝对在乎自身的锻炼和提升。他们不再夸夸其谈,到处矜夸表现,却更注重为自己补充实力,不知不觉间,已经沉默地拥有了横行天下的能力。

少年杨过,喜欢交朋友、拉关系,只要他想,便能与很多人谈天说地,连黄药师都可与他结为望年交。

中年杨过,却反而不大交朋友,没有刻意拉拢,却拥有更多死忠的朋友。其实这些人说不上是朋友,更像是他的粉丝,崇拜着他的强悍实力。

此时的杨过,重剑在身,便是遇上五绝、金轮,也可独力一战。


四、木剑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林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中国人讲究返璞归真,但真正能做到的,其实没有几个。

所谓返璞归真,并提是见识过繁华、感受过极至的热闹,一生从未到达过顶峰,又何谈返璞?何来归真?

木剑,甚至无剑的境界,是最容易提出来的概念,又是最难达到的意境。《笑傲江湖》中,风清扬、令狐冲虽一直在说无剑胜有剑,但令狐冲的无剑,更多的是一种借助于风清扬经验的预判,通过总结规律达到预知对手动向的技巧,这与竟境相差甚远。

令狐冲没有杨过那般坎坷的经历,更缺少杨过在海中练剑的深厚底蕴,所以他终其一生,都不会真正领悟到无剑的境界,但他的竹林隐士般的闲适和潇洒,也是倍受折磨的杨过所不能领悟的。

杨过身上,始终有一团郁气,即使他能领悟无剑,却又做不到不滞于物,难以忘我,像风清扬那样孑然一身的老头,可能才是真正的物我两忘、不在尘世间。


元二使安西


杨过一生的重要转折点,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在江南被郭靖发现,另一个,就是被神雕所救。

独孤求败留下的剑的四层境界,代表了绝世高手对武学的四种理解,是独孤求败在不断与人交手中,渐渐领会了武学的真谛,最终达到至高境界,不再拘泥于兵器本身,摘叶飞花亦可杀敌。

除了被独孤求败扔在深山的紫薇软剑外,在剑冢中还藏有3把剑。那么为何杨过偏偏选择了最沉重的玄铁重剑呢?

究其根本,这并非是杨过选的,而是神雕叼给他的,因此选剑他也做不了主。

当时,杨过帮助神雕击退了怪蛇,神雕出于感激,不仅喂他怪蛇的蛇胆,助他固本培元,恢复功力,更是带他来到了前任主人,独孤求败的剑冢。这剑冢是独孤求败晚年的居所,里面藏着他一生对武学的理解。可以这么说,剑冢就好比是《天龙八部》中的还施水阁,虽然并未有神功秘籍的典藏,但若是领略了这四层剑意,也定能横行于江湖。

那么神雕为何偏要挑玄铁重剑给杨过呢?我认为,有两点深层原因。

第一,杨过当时的状态恰好适合“重剑”境界

杨过的武功,有一大半是神雕传授给他的,毫不夸张地说,杨过再未练成独孤求败留下的武功之前,他完全不是神雕的对手。

这也不能怪杨过,因为神雕是独孤求败的宠物,而且每日以怪蛇蛇胆饲养,长得体型巨大,力大无比。而且独孤求败练剑的时候,神雕也学会了独孤求败的武功,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招式,却也有万夫莫敌的势头。

而杨过曾经击退怪蛇,露了一手功夫,神雕看出杨过的根基不弱,因此才选择了第三重境界——重剑境界,来让他修炼。

独孤求败留下的四重境界,是难度层层加大的,第三重的重剑境界,是独孤求败在四十岁之后,逐渐找到了初心,不再认为剑术高超是件值得骄傲的资本,渐渐把注意力放在思考人生上,最终达到了大成。

杨过刚刚经历了生离死别,他本来年轻气盛,经此一役,心性必定更加沉重,眼下他需要的就是沉淀自己,重剑重达百斤,在修炼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他内力的提升,更是磨炼他心性的好机会。

而前面的利剑和紫薇软剑,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下的他,最后的木剑境界,离他又有一定距离,只有重剑最适合他。

第二,神雕所会的武功,就是重剑境界

神雕将杨过带回剑冢,就已经有了传功之意。杨过本身根基不差,学独孤求败的武功很适合。但是神雕虽然在耳濡目染下,学得了部分独孤求败的武功,但是原著中说了,神雕不懂什么招式,只是靠着内力修为加上力大无穷去和敌人作战。

可见,独孤求败的巧妙招式,神雕是不会的,因此利剑与紫薇软剑上面的玄妙招式,神雕是没办法传给杨过的。它只能将自己对于武功的理解,来教杨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刚好对应神雕的武功本身。

而重剑不仅是神雕所会的武功。由于重剑太过沉重,练武之人在修习过程中,必定艰难万分,因此一日之功往往顶上常人十天还要多。

重剑要靠浑厚的内力来催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旦内力到达一定境界,那么普天之下,再无任何兵器可挡重剑之力,所有的招式也就化于无形,心随意动即可。

神雕对杨过,亦师亦友,正是它有一双慧眼,选了重剑让杨过修炼,才能让他的内力旷古烁今,最终成为和郭靖一样的绝顶高手。

而抛开武功,杨过在修炼重剑武功的同时,所有的恨意与傲性,都在一放一下、一动一静之间,慢慢磨平了他的棱角。一个人如果只是拥有绝世武功,那么他永远也成不了大侠,只有心性稳重,懂得放下,才称得上是侠。从这点来看,神雕不仅是他的师傅,更是他人生道路引他向善的灵魂摆渡人。

今日话题:

你们怎么看待神雕与杨过的关系?


十点历史君


郭芙砍下了杨过的一臂。杨过负伤逃走,遇到一场雕蛇大战,救了大雕。大雕通人性,为了报恩,将杨过引领至独孤求败埋剑的剑冢处。剑冢中埋着四种剑,分别是利剑,紫薇软件,重剑,木剑。剑冢中只有剑,没有剑谱。只凭四把剑而练武功,是很难的,一般的江湖草莽也只能把剑当作兵器了。

利剑,杨过曾经拥有过,比如君子剑。杨过没选,而是选择了紫薇软剑,因为杨过沒练过,所以选了这把软剑,却被扁毛畜生大雕鄙视了。一身傲骨的杨过气不过,睹气之下,才选择了重剑。可见,杨过选择重剑,也是被大雕逼的,不想被大雕鄙视而已。从中也可以看出,即使聪明的杨过,见到四把剑时,也误以为大雕为了答谢他送给他兵器,殊不知四把剑代表着独孤求败的四种武学境界。

当杨过去拿重剑时,差一点没拿起来,剑太重了,挥舞几下,就累的不行,更不用说对敌了。幸好有大雕在,逼着杨过用重剑与它对敌,逼着杨过入水练剑,也给杨过送蛇胆,以辅助练过练功。沉重无比的重剑,倒成了杨过练气,练体,练剑的最佳媒介,使杨区的功力在不是很长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特别是在内功修为上,直逼五绝等高手,,仗着重剑之重,秒胜尹克西,潇湘子等人,连金轮法王一山重剑之下,受了当重伤。杨过一战成名。



试想一下,如果杨过选了软剑,短时间内武功会取得如此显著吗?不会,因为连剑谱都没有,即使选了,练了,也练不出多少成绩来。木剑境界大高,杨过还没资格练。

选择重剑,重剑势大力沉,简简单单的招式,却能发挥出莫大威力,基至说招式越简单,威力越大。练好重剑,在招式上非得去粗取精不可。杨过所学甚多,全真武功,玉女真经,打狗棒法,玉萧剑法等等有很多,但大多都算不精通,通过练习重剑,可以做到去粗藉的功效,使杨过的武学境界,渐渐达到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境界,可以说是质的飞跃,练剑的同时,也使杨过的性格得以升华,变得内敛,沉稳。

同时,在重剑之下,小说也分了篇,前半篇主要杨过跳脱轻浮,后半篇写杨过稳重内敛。金庸老爷子让杨过选择重剑,可谓是承上启下,谋局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