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那麼多人?你是因為什麼哭?

沫沫Di


其實你這個問題我也很納悶,看這部電影的應該大都是小女生吧,我真是被迫跟女朋友一起去的電影院。電影還沒進行到一半,基本上已經猜到結局了,基本上走的韓國虐情的愛情電影路線。一直以為自己的淚點很低,但這部電影沒找到淚點在哪裡,是不是我變了?呵呵...

電影進行到一半以後的時候,就聽到電影院內星星點點的啜泣聲,可能這個也能傳染,慢慢的小女生們都哭的稀里嘩啦的。我回頭一看,天吶,每人手裡都拿著一包紙巾,看來她們是被虐慘了。個人感覺這種電影適合在家裡看,電影院應該是欣賞大片的地方,看得是景色畫面和大氣。

往往好的愛情作品都是很容易打動人的,車禍、絕症總是能活的大把的眼淚,這是毋庸置疑的。電影的結局讓我想起了韓劇《對不起,我愛你》,殉情都是女主的結局。但這種結局應該只有影視作品裡能出現,生命高於一切,為愛而死是偉大還是愚蠢?相比《羅密歐與朱麗葉》、《梁祝》或許不在一個層次上吧!

這部電影的評分只有4.8分,無論評分怎樣,反正是票房賺到了。除了票房跟評分成反比,還有就是那幾天紙巾的銷量也成正比。這就有一個問題我很鬱悶,為啥這麼低的評分會有那麼高的票房?是精湛的營銷手段,還是所謂的爛片效應,或許這就是當下影視行業的規律吧!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武哥侃電影


故事的淚點非常精準。

影片的前半段拍得甚是偶像劇,既有男女主角從年少時候兩小無猜到成年以後朝夕相對的相識、相處、相依之浪漫過程,又有女主親身示範,主動出擊軟硬皆施地順利拿下完美好男人的牙醫男二的撩漢秘技大公開!

然而以上這一切都是鋪墊,前面有多甜,後面就有多虐!


後續劇情的一再反轉,以與之前強烈反差對比之勢不斷直擊觀眾淚腺:男主自知命不久矣,本著“很愛很愛你,所以願意捨得讓你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飛去”的痴心,強行忍痛實行“愛之成全”的計劃,終於成功將心愛的女主在其婚禮上親手交到了別的男人手裡;而女主在得知真相後,無論是深夜追車狂奔,還是在醫院裡獨自捂嘴痛哭,抑或是她最終令世人震撼的抉擇等,無不令人動容,催人淚下。


二狗子看電影Film


看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影片後,很多的80後、90後都說看完哭了幾條街,之後第二天還是會收拾公文包,化好最漂亮的妝容繼續保持對上班的熱情。電影的名字就已經夠悲傷,那麼想哭的人其實早有了準備,只是沒有適合的場景,沒有適合自己宣洩情緒的機會而已。正好這部電影對此類人有著共鳴。雖然這部電影是一部很戳人的電影,但是觀眾感動之後對於這部電影也有著理性的認識。男女主之間的愛情固然十分感人,兩個人惺惺相惜的感覺讓人感動。但是兩個人自私的做法,除了考慮到對方以外,對於劇中的牙醫的想法從未考慮過。

這部影片確實是很催淚,影片中男女主的感情戲確實足夠煽情,看著陳意涵水汪汪的大眼睛流眼淚,很多觀眾也情不自禁的跟著流眼淚。愛情,永遠是人類三大感情中最波來壯闊的,最能夠引起共鳴的的情感,不像親情的長久,也不像友情的平淡,他是熱烈的,是奔放的,是隨時可以付出一切的!類似於《悲傷故事》這種愛情片,觀眾是容易被帶入到劇情中去,誰沒有經歷過幾段感情,誰的愛情有總是那麼轟轟烈烈?所以,這種時候觀眾的淚點就會變低!

“一句在你身邊永遠都有意思”,又牽動了多少觀眾的心。每個人心裡是不是都需要這麼一個人?“當你難過傷心的時候,恰到好處地擁你入懷、輕拍你頭安撫你,你需要他時隨叫隨到、你可以在他面前毫無顧忌地發脾氣,因為你知道他愛你,他不會生氣。一些人在愛情中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卻不珍惜,等到一切都成為一縷縷微風飄走時,想要彌補卻是:“因為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不在了,就不是永遠了”。

電影很成功的讓我們看到,同病相憐的兩個人,彼此依偎,相愛,真心的為對方付出。讓我們知道原來愛從來都不是懼怕孤獨之外的索取,而是給予。因為愛,不再計較得到,努力到無能為力,只為能讓TA幸福,即使註定無法陪伴,也願ta不再孤獨。愛著的兩個人,都在努力著自己內心願意為對方的努力,都在拼命地給予,同時也都被動的成為接受者。電影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愛,從來都沒有計較彼此付出多少,得到多少,愛了,就只願ta好,哪怕辜負了自己,也不遠辜負ta。


老楊盤點


本人沒有看哭,但是有感覺到周邊有好幾個在抽泣

哭的原因我和其他人探討了下有這幾點

1.背景設定

女主角全家因為車禍過世,男主角雖然還有親人,但是比女主角更慘,父親因病去世,自己也遺傳了父親,白血病像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發作,母親知道後還跑了,兩個人也是在最難過的時候相遇了

2.先揚後抑的劇情

一開始主角身世悽慘其實沒有過多著墨,很快就進入了甜的部分,兩人相遇,在一起生活,從高中到大學,對方的一切都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然後劇情開始走向悲傷的部分,男主知道自己患病了,所以在影片前一部分有場景是可以看出男主喜歡女主,但是卻在顧慮什麼,包括兩人雖然住在一起,卻什麼也沒有發生,這似乎是愛情最乾淨的樣子

片中時而的甜蜜也和男主痛苦的隱忍形成鮮明的對比

3.得知男主患病後,兩人為對方做的事

男主角在得知自己時日無多之後,為了讓女主角能有一個好的歸宿,讓人調查男二,給男二寄資料告訴他被綠的事實,請求男二未婚妻離開男二,作為條件甚至不惜直面自己的死亡期限讓男二的未婚妻拍照,儘量隱瞞自己患病的事情,甚至讓人假扮自己的女朋友來電,讓女主角死心

但是男主患病的事女主無意中知道了,然後又隱瞞了自己知道的事實,來成全男主,找了男二,跟他結婚,讓男主放心,其中還包括了女主試婚紗,故意讓男主穿新郎服拍照和排練婚禮流程這樣的小細節

或許只有愛的刻骨銘心過,才能感受到這種不顧一切為對方著想的心吧

其實,我自己的感受這是一部俗套的片子,翻拍自韓國同名電影,早年這種車禍癌症治不好的設定很多,也賺足了眼淚,但現在來看就落了下乘

關於結局,其實結局並不讓人難過,兩人合葬一處,至少永遠的在一起了,能讓人感到悲傷的往往是一些很小的點,而且比死亡更難的,其實是活著

本劇最無辜的就是男二了,先是被前未婚妻綠,然後新婚妻子又跑了,可以拍一部自傳《我的坎坷情路》


小白曰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這部電影《比悲傷跟悲傷的故事》是在2019年3月14日上映的,豆瓣評分4.8分

當時在上映的時候,我並沒有去看,因為當時太忙,所以只大概看了影評後覺得沒有讓我抽時間的必要,後來在手機上進行了觀看,首先說一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說實話這部電影前半段看的發睏,根本沒有什麼堅持看下去的理由,無聊的對白,狗血式的劇情,但是看到後半段,我真的感動了,才真正意識到了“自帶紙巾”的重要性,這樣的愛有些固執,有些不可理喻。相愛不就是要在一起,彼此擁有,彼此纏繞麼?甚至,即使患上絕症,也要死死抱住對方,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刻。不是這樣的嗎?

我認為這部電影讓人落淚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 女主明明知道男主愛著她卻只想要別人給她幸福 在承受著會失去男主的痛苦的同時還要接受這樣一份實在沉重的感情 並且還要按照男主想要的那樣去表演給他看 還有敘述方面的原因 揭示女主內心時運用的是重複之前的情節 這就形成了一種對比 推翻了你之前的感受 你以為女主只沉浸在自己的幸福裡 其實她是騙過了所有人而已 這樣更讓人心疼這份明明可以很美好的愛情 成了催人淚的焦點。

第二點:看這個電影也因為確實是想到了過往,就是連一張合照都沒有的過往,就是那段認認真真的過往。我知道如果你看了這個電影肯定也會想另外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景色,只是我不確定對你到底是執念還是什麼,雖然沒有合照一張,也沒有情話對唱。哭的時候現在的女朋友緊緊抱著我,她不知道我為什麼哭的這麼撕心裂肺,她不知道我是因為想起了我們,她也不知道在我心裡她的位置不及你,這樣說來我好渣,卻是實話。我怎麼樣才能解決這個執念我不知道,前兩天一個一年多不聯繫的朋友問我,是不是還喜歡那個很遠很遠的人。

第三點:明明很獨立,做著自己一個人的事,為自己一個人的未來努力。即使這樣的很自私,但是也害怕身邊曾經有過你的身影,不敢輕易愛,不敢輕易相信,不敢輕易習慣。


獨家劇場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很多人,它的淚點在哪

看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影片後,很多的80後、90後都說看完哭了幾條街,之後第二天還是會收拾公文包,化好最漂亮的妝容繼續保持對上班的熱情。電影的名字就已經夠悲傷,那麼想哭的人其實早有了準備,只是沒有適合的場景,沒有適合自己宣洩情緒的機會而已。正好這部電影對此類人有著共鳴。雖然這部電影是一部很戳人的電影,但是觀眾感動之後對於這部電影也有著理性的認識。男女主之間的愛情固然十分感人,兩個人惺惺相惜的感覺讓人感動。但是兩個人自私的做法,除了考慮到對方以外,對於劇中的牙醫的想法從未考慮過。

這部影片確實是很催淚,影片中男女主的感情戲確實足夠煽情,看著陳意涵水汪汪的大眼睛流眼淚,很多觀眾也情不自禁的跟著流眼淚。愛情,永遠是人類三大感情中最波來壯闊的,最能夠引起共鳴的的情感,不像親情的長久,也不像友情的平淡,他是熱烈的,是奔放的,是隨時可以付出一切的!類似於《悲傷故事》這種愛情片,觀眾是容易被帶入到劇情中去,誰沒有經歷過幾段感情,誰的愛情有總是那麼轟轟烈烈?所以,這種時候觀眾的淚點就會變低!

“一句在你身邊永遠都有意思”,又牽動了多少觀眾的心。每個人心裡是不是都需要這麼一個人?“當你難過傷心的時候,恰到好處地擁你入懷、輕拍你頭安撫你,你需要他時隨叫隨到、你可以在他面前毫無顧忌地發脾氣,因為你知道他愛你,他不會生氣。一些人在愛情中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卻不珍惜,等到一切都成為一縷縷微風飄走時,想要彌補卻是:“因為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不在了,就不是永遠了”。


電影很成功的讓我們看到,同病相憐的兩個人,彼此依偎,相愛,真心的為對方付出。讓我們知道原來愛從來都不是懼怕孤獨之外的索取,而是給予。因為愛,不再計較得到,努力到無能為力,只為能讓TA幸福,即使註定無法陪伴,也願ta不再孤獨。愛著的兩個人,都在努力著自己內心願意為對方的努力,都在拼命地給予,同時也都被動的成為接受者。電影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愛,從來都沒有計較彼此付出多少,得到多少,愛了,就只願ta好,哪怕辜負了自己,也不遠辜負ta。


抽著煙看電影


其實這部戲前半部分,並沒有太多感人之處。觀影過程平淡而寡味,無非就是暖男K和迷妹Cream的工作瑣碎,生活點滴。兩個經歷過親人生死別離的孤獨靈魂偶然邂逅,生活在一起,相依為命。

儘管是帥哥靚妹,但是他們更像是親人一樣,相互掛念關心,讓觀眾深深感到不是因為K不喜歡Cream,只是病魔纏身的他不敢去愛,更不願傷害他心愛的人。

一直到得知自己不久於世,他想起了世間唯一的牽掛Cream,開始想盡各種辦法疏遠Cream。當Cream來到醫院找K的時候,K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微笑著說“只是貧血缺鈣”,也許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劇情有點似曾相識、千篇一律了。

但影片還是有所突破的,不是一味的強調生死別離。令人動容的是K幾盡瘋狂的幫助Cream找對象,也許世間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心愛的女人親手送入別人的懷抱,當K像佑閒的女朋友鞠躬致歉時那句“對不起,我愛的人愛上了你的未婚夫”說出口時,深深的感到K放棄愛人的那份淒涼和痛苦.也許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過程,是難捨難棄的那種折磨。

影片最不同的地方就是結尾的時候,原來Cream是知道K的一片苦心的。K人生最後的日子裡最大的願望:希望Cream“找個好的男人嫁了”,希望Cream能夠忘記他開始她的幸福生活。而Cream則是配合著他最後的日子:找到了牙醫佑閒,滿足了K的願望。這可能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最為感人的地方,一個瀕臨死亡的願望,一個是滿足瀕臨死亡的願望。真情所致,斯事如是,沒有大喜大悲,有的只是心底拿無奈的憂傷。


影視D哥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那麼你們知道世界上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嗎?我認為世界上最為遺憾的事情就是我們明明足夠相愛,最後卻沒有走到一起。

自從這部電影熱播以來,我的朋友圈就對這部電影充滿了爭議,有人認為男主和女主愛的很自私,為了成全他們的愛去犧牲男二的感情,也有人男二牙醫和他的妻子兩人都很無私,無私到能夠犧牲自己的幸福。

其實他們所說的這些觀點我很認同,但是我覺得在這部劇中我看到最多的還是感情中的純粹,和為了感情奮不顧身的勇氣。

我能明白男主K的感受,也能理解把深愛之人送入他人懷裡他經歷的傷心和難過,做為女性我也很K的軟弱,為什麼不能在剩下的時間裡,讓Cream陪著一起度過。

但是看完整部電影我明白了,當你愛一個人愛到骨子裡的時候,又不能去愛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能為力。

因為沒有辦法和對方攜手一生,所以只能讓她幸福,寧願自己錯過。可是嗎,我還是覺得很遺憾,遺憾他們不能抓住最後的時間好好把握。去創造只屬於兩人的美好回憶,明明愛對方愛的要死,還要假裝冷漠。

我覺得這世上的愛情太來之不易了,我在你的身邊卻不能說我愛你,我們那麼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電影散場的時候我看見很多人都哭了,我在想如果K再勇敢一點,好好陪著Cream走完自己所剩的時光,Cream再任性一點,選擇和K一起攜手人生,那麼故事的結局即使很悲傷,但是她們也會又很多美好的回憶,在剩餘的時間裡很幸福的度過。

如果他們當時能勇敢的向對方表達,他們之間會不會多一點回憶與愛。

如果他們能夠為對方而全力以赴,他們會不會創造出更多不奇蹟。

可惜的是,這世上沒如果可言。


影劇喵星人


不邀自來,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2019年3月白色情人節上映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去看了,因為看了一些觀後感說會哭建議帶上紙巾,我很乖帶了,為的是哭的時候不至於太尷尬,因為我一個人去看的,而且我淚點很低。那天電影院人不多,兩三對情侶,然後有四五個男生,我在想,應該是有故事的小哥哥吧,然後單獨的女性就我一個,很識趣的躲到了最後面,估計也會被別人扣上一個有故事的女人的帽子吧!電影開始沒多久的一句臺詞:一個人一旦習慣孤獨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情!是的,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上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哭泣,一個人看電影等等,習慣了孤獨的方式,自己苦笑了一下,原來這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情了。

分享一下電影裡面我記得住的臺詞:

男主說:我習慣一個人。女主說:我是一個人呀!

人一旦陷入了愛情,就很難再逃脫出來。

不喜歡永遠,只要有一個人不在就不能成立,但下輩子更像一種約定。

我要的不是在寒冬中送我熱咖啡的人,而是下雨天陪我一起吃冰的人,我要的不是守護我的人,而是和我一起冒險的人。

人為什麼都要結婚啊?大概是當你老的時候或是需要照顧的時候,那個人可以理直氣壯的一直陪在你身邊。

如果有下輩子,你想做什麼?下輩子的話,做個戒指,眼鏡,床,棉被,這樣就可以一直陪著你了。

什麼樣的男人才是好男人呀?好男人就是:有工作,有點錢,善良又愛家,身體健康。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就不會有人為此痛苦了。

都是很美的句子,有些臺詞說的時候眼睛會酸楚。我喜歡男一頭髮紮起來漏出全臉的樣子,也心疼男二,那個依照著好男人定義而尋找的人,更心疼男女主角,他們的愛情才是真的愛情吧!

電影看到下半場,能聽到電影院裡輕輕哭泣的聲音,我本來就是淚點很低的人,也哭了,但還好,並沒有哭成狗。其實電影情節並沒有太多特殊的地方,整體來說也算是比較平凡的一部電影,表現方法從兩個人的視角詮釋故事,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表現方式,雖然當第二視角開始的時候也是淚點爆發的時刻,但是冷靜分析其實故事詮釋的很普通,甚至很多人說不好看,還有點不合邏輯。

在我看來,哭的那些人無非是因為一部電影,又相信了愛情,沒哭的那些人,無非也是因為一部電影,仍舊不相信愛情而已。個人觀點不同,沒有對錯,無論何種緣由,最終也只不過我們都是一群看客。

我開始流眼淚的時候是在女主發現事實真相以後在隧道里的那段奔跑,很讓人絕望,其實最難過的瞬間不是他不愛你,而是你愛到骨子裡,卻很清楚和他沒有未來,兩個人最大的阻礙不是不夠相愛,而是現實的無能為力,死亡是永久的別離,絕望到無法挽回!

還有當男主親手把女主送到好男人手中轉身離開的時候,與他一起淚流滿面,喜歡是放肆,愛是剋制,是有多深的愛才可以如此堅定的把最心愛的人送到別人的懷裡,只為了給她一個美好的未來,因為自己無法做到。

再就是女主與男主一起赴死的時候,終究是相愛,不願意對方一個人孤單的離去,與他在一起才是永遠。我知道為什麼看電影的你和我都哭的這麼傷心,因為看到了愛情,是你愛我,深愛,我也愛你,與你一般深愛這樣的愛情。很多我愛你深愛的樣子我看到過,也相信有很多這樣的愛,但是我愛你與你愛我一樣深愛的真的很少,也許,現在愛情成了快銷品,有點諷刺,還有現在的愛情很脆弱,經不起一點點波浪就會破碎,雖然是這樣,還是改變不了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還是渴望這樣真正的愛情,所以哭,是因為不可得,所以哭是因為稀少,所以哭是因為過於美好,所以哭,是因為曾經的那份愛情我們丟掉了!

所以,哭就哭吧,是一件好事,一部電影能引起共鳴,讓眼淚瀰漫,還是為了愛情這樣如此美好的願望終究也算是一種正能量吧,所以我為電影點贊。電影裡面,他們的愛情是以對方幸福為生命的,最終也用自己的生命給予對方永遠的幸福。希望現在中的我們能遇到照亮你的人,能遇到不會拋下你的人,能遇到相愛又健康的平凡人,可以永遠在一起然後約定下輩子。

電影再好看終究會散場,再精彩的人生也會落幕,餘生很短,願你的生命中不會出現愛而不得的人,情你照看好生命中對你重要的每一個人,願我們都不負時光,不負昭華,不負相遇,也不忘初心。


大餘小唐


自從這部電影熱播以來,我的朋友圈就對這部電影充滿了爭議,有人認為男主和女主愛的很自私,為了成全他們的愛去犧牲男二的感情,也有人男二牙醫和他的妻子兩人都很無私,無私到能夠犧牲自己的幸福。

其實他們所說的這些觀點我很認同,但是我覺得在這部劇中我看到最多的還是感情中的純粹,和為了感情奮不顧身的勇氣。

我能明白男主K的感受,也能理解把深愛之人送入他人懷裡他經歷的傷心和難過,做為女性我也很K的軟弱,為什麼不能在剩下的時間裡,讓Cream陪著一起度過。

但是看完整部電影我明白了,當你愛一個人愛到骨子裡的時候,又不能去愛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能為力。

因為沒有辦法和對方攜手一生,所以只能讓她幸福,寧願自己錯過。

看完這部電影我又想起來去年大火的愛情片《前任3》,通過觀影,他們都讓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人要去珍惜眼前,把握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