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们曾经在文学上有过哪些令人发笑的误解?

月亮再亮丶終究冰涼


你别说,还真有。但不是我,而是我的一个同学,这事想起来就乐。

得有二十多年了。那时,我还在上初中。有一天,和我同班且同乡的一个同学放了学结伴回家。我俩都骑着老式的大扛洋车子,一路无语,突然听见他边骑边问:

“红楼梦现在让读吗?”

这家伙是头闷驴,平常不说话,一张嘴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也不知道他是那根弦搭错了,冒出这么一句。我随口说,让读啊!

他又问:“不是禁书吗?”

我说:“大哥,这都九十年代了。”

沉默……接着往前骑。

过了一会,他又蹦出一句:

“你说他们吃什么?”

我必须得承认,脑子不好使根本跟不上这家伙的思路。

“什么吃什么?”我看了他一眼。

“红楼梦里那些人呀,每天除了吃就是吃,搁哪儿来的钱?”

这大概是他看红楼梦电视剧得来的困惑吧。因为书,他没看过。

虽然那时我买了一本《红楼梦》在看,但也是懵懵懂懂。所以对他这个问题,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只说:“当然是有人给他们上供了。”

其实,当年我的回答只对了一半。《红楼梦》里贾家是大地主,佃户上供不假,但重要的也是最简单的没说,那就是,贾家在朝为官。当官当然有钱了。

就《红楼梦》这部书来说,除了初中时读过一点外,直到现在也没完整地看下来过,总觉得,男男女女,吃吃喝喝,没意思。倒是当年我和同学的这段对话,记忆犹新。

当时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又没见过世面,所以有了上面稚气可笑的对话。现在回想起来,竟涌出一丝伤怀,青春不在,毕竟东流去。


蜗牛会发电


因为知识积累和认知偏差的原因,我们可能都曾在这方面闹过笑话。

我就有过不只一次这样的经历,其中有一次,还被同学从小“嘲笑”到大,也是因为这次“误解”,让当时的老师成功的记住了我,直到现在老师还会提起。

那是上小学的时候,课堂上我们在学一首新古诗,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因为诗歌自身独特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课前同学们就已经把诗歌读会背了。

上课时老师就问:“有没有同学能来跟大家解释解释这首诗讲了什么?”话音还没落,我就把手举得老高,老师看我这么积极就让我回答,结果前两句我讲的还挺对的,到后两句就跑偏了,后两句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给解释成了:“就是诗人和敬亭山他们俩关系特别好,谁都不讨厌谁。”

说完了还特自信,盯着老师,等老师表扬我一番,结果下面的同学们就笑翻了,场面一度控制不住,就是这次误解,让我在同学个家长群里都“火”了一把。

因为知识积累不足而造成的认知偏差,导致我们对文学作品里的一些知识造成误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知识的海洋那么广阔,无论到什么时候,人都会有认知盲区,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只要后来弄明白就好了。

同时,也不必因为当众“误解”而尴尬不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大方方的承认就好,有时候因此“闹笑话”,其实大家并不是恶意的嘲笑,当做一次有趣的经历就好。


吉水的成长笔记


在我的脑海中有个深深的印象,只记得小时候一次语文考试,考句子里的成语,“这小鬼子一看就是外强中干的!”当时确实不知道外强中干这个成语,就一直在默默断句,这小鬼子是被一个叫外强中的人干掉的?也不对啊,考试怎么会出现“干”这个字?最后我都想举手问老师是不是印错字了![捂脸]


雪流星落


一直以为马尔克斯死了起码一百年了,因为我当年看的那本书又老又旧,他写的又是一个家族的百年史,历史感太厚重,再加上我也就看过他写的三本书,所以,当2014年4月份听到马尔克斯死讯的时候,不敢置信——这人居然是当代人!


大大的俞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后面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让我误解了大半辈子。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大致意思是:孔子受邀去卫国出访,但在这期间,孔子突然 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而是拿他身份来显耀和抬高自己而已。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你耀,贬低了孔子。

  孔子很郁闷,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大发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里孔子其实单单骂的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 而不是指天下所有的女子。“唯”字在这里发意思是:这个,这个的意思。这句话让我和很多人误会了大半辈子。




青岛涵涵爸爸


人总是随着成长而慢慢的加深自己的感悟,所以名著总是需要多读几遍,一遍有一遍的理解。一遍有一遍的感悟。有时候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小时候看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总是感觉很浪漫,诗句里又是影又是月的。多么美。可是随着成长慢慢的你就读懂了诗人的那种凄凉。尤其是诗人用的“邀”这个字,因为有的人是享受孤独的,像诗人这种想邀人又邀不到,只能邀请月亮,最后算上自己的影子才凑了三个,其中的凄凉真的没法形容的了。


墨香斋书画院


小时候看变形记觉得卡夫卡一定是一个怪人,后来又读了他的城堡跟审判,断定他一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忧心忡忡的、有着深邃思想跟荒诞讽刺的作家,一定是与世界存在分歧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直到后来看了寻找卡夫卡这本书,我们才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实的普通人。


竹下贤客


以前我觉得写文章很简单,很容易就跟读书时候写作文一样。等到现在,自己真正的想来写一篇文章想靠写文章谋生,才发现这么难。脑袋里面怎么想怎么挖,想了半天都凑不出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