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安家》播出後,發現原來買房竟然存在這麼多套路,再看房你還會相信房產中介麼?

AD坤


雖然《安家》電視劇暴露了諸多房產中介的詬病,但不管是買新房還是買二手房甚或是租房,能夠找到一個靠譜的房產中介是十分慶幸的事情。那麼如何尋找靠譜的房產中介呢,識別不良中介的方法有哪些?

一、查看四大件:

包括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涵蓋企業名稱、住所、註冊資本、法人名稱等)、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證明、兩個及以上的經紀人擁有北京市房地產經紀人資格證、經紀人備案書;

目前北京市規定合法的房地產中介機構,都必須在營業店面公示以上的四大證件;如果在中介門店看不到這些證件,消費者要謹慎了。

二、查詢建委違規中介名單;

北京市建委或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定期都會公佈違規中介,消費者可以在這兩個網站上進行查詢,避免選擇違規中介;

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搜尋,並儘量選擇大型品牌中介公司。

三、租房時,是否收取看房費以及是否分租;

正規的中介公司都不會收取看房費,而且房屋租賃通常都是整租;黑中介往往強行收取看房費,租房時也通過分租給不同的消費者,簽訂多份合同來賺取更多利益。

四、中介吃差價行為要防範

房屋買賣當中,如果中介百般阻攔交易雙方見面,或者中介所提供的不是獨家代理的合同,而是業主的公證書,那麼這些中介通常都存在吃差價的行為;而北京市已經明令禁止房地產中介欺瞞交易雙方吃差價。

五、索要交易明細相關證明

正規的中介公司通常都會公示交易的費用明細,在每一個交易環節結束後,往往也有蓋有公司章的發票或收據;

消費者在以上這些細節方面要多留意,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不良中介欺騙。





龍淵少主


很多人對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在開頭幾集中,為了賣掉房子,手段盡出的做法很是不齒。

房似錦對買房者所使用的手段,例如:找託撬邊,對客戶跟蹤追擊,死纏爛打,把瑕疵嚴重的房子裝修一下,搞好賣相再出售,這些套路在現實中,確實是不少中介常用的。

不過,這些套路已經只能算是膚淺且常規的套路了,隨著購房者的認知辨析能力的不斷提高,單用這些套路已不足以讓購房者爽快地買單。

中介其實還有一些更高級的套路,《安家》的故事橋段裡其實就有涉及,你看得出來嗎?我敢保證多數人看不出來,因為這些套路隱藏在細節中,所謂大隱無形,不是專業的內行,就算是把電視劇翻來覆去看N遍,也看不透。

今天柯南就來跟大家聊聊中介那些你根本看不透,隱藏得很深的高級套路。

★房似錦“拿下”宮蓓蓓的終極殺器究竟是什麼?

宮蓓蓓是個即挑剔又戒心重的買房客,能被房似錦搞定,你覺得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是房似錦厚著臉皮去醫院陌拜?是把瑕疵明顯的跑道房“包裝一新”,博人眼球?還是耍策略支開宮蓓蓓的老公?

這些套路確實是在搞定宮蓓蓓時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並非最關鍵的一擊,換句話說這些只是最關鍵一擊的鋪墊。

你沒看見即便是裝修後的跑道房讓宮蓓蓓眼前一亮,即便是儲物間改造後的閣樓天窗讓她更是驚訝,但宮蓓蓓依然在猶豫,直到房似錦娓娓講出那段引起宮蓓蓓無限共鳴的感慨後,宮蓓蓓瞬間放下了骨子裡的挑剔和戒心,被房似錦成功“拿下”。

或許你會認為這是電視劇的虛構創作,現實中的中介哪個會跟客戶這麼矯情地談心?實際上現實中還真就有,雖然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做作,但把說服客戶的套路隱藏於家長裡短的交流中,這正是不少中介搞定買房者的一項高級策略。

對客戶死纏爛打,包裝要賣的房子,這些招數哪個中介都會,但藏套路與無形的談心交流之中,並以此完成促使客戶買房的關鍵一擊,就不是大多數中介能玩的溜的了。

這種高級套路不顯山不露水,絲毫不會引起客戶的戒備和不快。不過這樣的套路的確不是隨便哪個中介都能運用自如,屢試不爽的。

而對於宮蓓蓓這樣的,有知識,有要求,戒心還重的買房者,更是隻有房似錦這樣的中介才行。換成是銷售實力不俗的王子健行嗎?

換成是經驗老到的“老油條”謝亭豐爺叔行嗎?

不要說他倆不行,就算是專業能力,工作經驗,職業道德都屬上乘的徐姑姑出馬,事情也很懸!

原因是房似錦天生具備完成這種套路的優勢,說白了就是性別的優勢。在房地產銷售領域裡,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女性銷售通常比男性銷售更加容易獲取客戶的好感,也更容易完成成,中介這個行業裡同樣是如此,特別是那些有一定生活經驗和閱歷的女中介,同樣的努力,她們更容易比其他同行成為“top sales”。房似錦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朱閃閃只是沒有房似錦的經歷,也沒被逼到房似錦那個份上,不然她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房似錦。

這樣說沒有絲毫要開壞女同胞的意思,只是實事求是地講清楚一箇中介行業的真相:如果你被中介設計套路,那麼女中介更容易讓你主動“入甕”!

房似錦那番最終讓宮蓓蓓痛下決心的感慨,未必全是虛情假意,但你能說就沒有一點點要套路宮蓓蓓的痕跡?

★老嚴夫婦為何聽信房似錦的話,而不是徐姑姑的建議?

徐文昌在老嚴夫婦籤買賣合同時善意地提醒這對老夫妻留點現金,不要把一輩子的積蓄全砸在為兒子買房子這件事情上。我想如果不是老嚴兒子搞加名字的突然襲擊,徐文昌也不會做這種節外生枝的事情。

從這點上看,徐文昌是個不折不扣的靠譜好中介,現實當中有嗎?答案是“有”,但鳳毛菱角,老嚴夫婦遇上真的是他們燒了高香,可惜老嚴夫婦最終選擇了聽房似錦的。

為什麼老嚴夫婦會最終選擇聽信只接觸過幾次的房似錦,而不是跟他們交往多年,打心底裡為他們好的徐姑姑呢?

表面上看是老嚴夫婦被房似錦向他們介紹的貸款情況給嚇到了,可是房似錦對貸款情況的描述絲毫沒有一句假話呀?這點連在場的徐文昌也沒有反駁的理由,那麼房似錦的套路藏在哪裡了呢?這種看似無形的高級套路你想得明白嗎?

當徐文昌提出做一部分銀行貸款時,老嚴的表情已經流露出一絲的心動,把錢一把全砸在房子上,老嚴夫婦不是沒有一點顧慮的,夫妻倆在店裡做饅頭時的一番對話就是明證。可房似錦反應超快,根本不給老嚴夫婦仔細琢磨徐文昌建議的時間,立刻就以專業的語氣,極快的語速,極肯定的語調,把貸款的情況一股腦地講給老嚴夫婦聽。

雖然房似錦的話是實話,但請注意那些話是誇大版的實話。房似錦首先把貸款的成數誇大地假設成為五成,即160萬,然後把貸款年限誇大的假設為30年,這樣算出來的利息當然高。

而徐文昌建議的是適當貸款,老嚴夫婦能全款,如果真要做點貸款,完全可以不必貸160萬,貸個百八十萬足以,甚至可以再少點貸,就貸個六七十萬。另外宮蓓蓓的房子房齡已老,根本貸不了30年,最多20年,這樣算的話,得出的利息總數比房似錦那樣誇張的算法要少許多,不信大家網上找個房貸計算器自己驗證一下。

徐文昌雖然明面上說是讓老嚴夫婦留點錢做投資,實際應該是覺得老嚴兒子和媳婦不太靠譜,而隱晦地暗示老嚴留點錢防老,同時還對比了十年前的房價和當下房價解釋通脹的因素。老嚴不是沒有聽進去,但當房似錦說120萬的利息要賣80萬個包子時,老嚴夫婦算是徹底被房似錦拿下了。房似錦不僅用誇大方法算出來的利息來計算包子數,還故意把包子的價格定格在1.5元,完全不考慮通脹的因素,所以才誇張的算出了80萬這個數。

整個說服過程中,房似錦用貌似專業,實則誇張的事實講述手法,輔以不給人留思考時間的手段,一氣呵成,不留破綻地讓老嚴夫婦鐵了心全款買房。這樣的套路是不是比生硬地逼單要高明許多呢?別說是沒啥文化,老實巴交的老嚴夫婦,換成是坐在對面,見過點世面,博士級別的宮蓓蓓夫婦也同樣會中招。

講實情,但只講實情的一部分,或是在講實情過程中加點“佐料”用以忽悠客戶,就好比像房似錦講貸款的事情那樣,這種把套路隱藏在事實和真話裡的手法比單純說瞎話騙人更難被察覺。

另外一點就是房似錦在籤合同發生意外狀況時,以快速帶有嚇唬式的,不給客戶留思考時間的處理套路也是現實中中介常用的一種“高招”。

中介往往最擔心在臨了籤合同時發生意想不到的狀況,所以籤合同時會有意識地製造需要抓緊簽完合同然後辦其他事項的狀況,以便不給客戶節外生枝的機會。

萬一真有意外情況發生,多數中介就會撿一些有利於交易完成的實情來說服客戶,就是我上文提到的講實情,但不講全面,或是添點“料”。

一般情況下,客戶,特別是買房者在正式簽約的檔口都不會希望事情搞黃掉,思路基本都是順著中介的誘導往有利於自己的方面去考慮,風險防範意識沒有起初決定買房時和付定金時來的強烈,此時是最容易被中介那些隱藏於實情和真話之間的“高明”套路所迷惑,千萬要當心!

★中介還有哪些“高端”的套路?

(1)熱情而客套化的服務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慘烈,客戶的越發精明不好糊弄,許多中介,尤其是那些大中介在服務上著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正規化的著裝,標準化的服務流程,表面熱情的態度,這些確實讓不少買房者很是受用。但套用徐姑姑的一句經典臺詞提醒大家:穿著正規服裝的未必都是靠譜的中介,貌似服務流程很正規的大店未必不做齷齪的事情,中介業務員表面的熱情背後未必沒有套路你的企圖。

當然我們不能全盤否定目前中介行業在服務上的進步,也不能懷疑所有態度熱情的中介都是不真誠的,都是想套路你的,但中介中像徐文昌那樣品行端正的是極少數的異類,更多的則是像房似錦那樣,甚至遠不如房似錦的,唯開單論的人。這樣的中介為了開單可以對你百般熱情,為了開單也可以無情地忽悠你。









曉人物66


最近一直在追《安家》,身為中介,追這部劇和追其他劇自然觀感角度不同,大多數人看到的是劇中從業人員滿滿都是套路,讓人覺得一旦考慮買房,不敢相信中介,擔心被中介套路…

其實即使沒有《安家》這部劇,大多數人對於中介也是心存芥蒂,認為中介都是騙子,無論是網絡還是現實對於中介的詬病,謾罵不曾間斷,大有談虎色變之感…

既然追劇,那我們就談談《安家》中存在的套路,看看在一次次套路背後究竟是欺騙還是成全?

劇情一、幫宮蓓蓓買跑道房以及出售宮蓓蓓家房

即使從一開始宮蓓蓓對中介心存芥蒂,劇情表面看對中介只是隱瞞了姓名,其實她所隱瞞的不僅僅是姓名還有她認為的隱私和潛在需求,這也是老油條帶看半年都能成交的原因…

那房似錦在決定接宮蓓蓓,打算為宮蓓蓓找房前都做了什麼?

首先通過對客戶的接觸,通過奶粉知道客戶真實姓名,從事職業以及工作單位併到單位等待,當然中間產生誤解自不多說,和宮蓓蓓在醫院簡單對話,留下名片,為下一次見面留下伏筆…

宮蓓蓓主動聯繫房似錦,幫宮蓓蓓整理房間,保證房子錄視頻,拍照片效果更好,整個過程中也瞭解到宮蓓蓓家庭情況,進一步瞭解客戶隱藏需求,逐漸令宮蓓蓓放下防備,芥蒂,建立信任…

明確客戶潛在需求,隱藏需求,對症下藥,為其推薦跑道房並重新設計,裝修,重點是在做這件事之前,宮蓓蓓一無所知,等所有準備完成,這才將房子推薦給宮蓓蓓並明確看房時間,強調不能遲到同時還要一個人來,這樣不僅僅製造了緊張,神秘氛圍,也讓宮蓓蓓對房子多了一份期待…

買房是大事,哪怕中介強調再三,客戶也不一定相信中介,按照中介的意思去做,這可以理解,除此之外,也從側面反應客戶對中介並沒有完全相信,結果帶來了自己丈夫打算一起看房…

劇情中房似錦拿出自己畫的小區擺位圖,周邊配套圖,堅持將夫妻分開看房,為啥要分開看,從劇情看是為了引出地圖,證明房似錦的專業,用心,準備充分,潛在原因是房似錦一直和宮蓓蓓接觸,對宮蓓蓓瞭解,而對於宮蓓蓓丈夫卻不瞭解充分,有限的瞭解相信也是通過宮蓓蓓,何況女人大多感性,男人則比較理性,何況即將看到的房子還是多年未賣出去問題房,一般人看不上,價格不便宜,完全超出購房人預算範圍…

看房過程中,房似錦先帶宮蓓蓓看了正常部分,不僅僅是精裝修,還是精心設計,自然讓宮蓓蓓眼前一亮,心生歡喜,當宮蓓蓓流露喜歡同時又考慮到最大的需求問題,房子只有一個房間,和自己家情況沒啥大區別,換不換房都沒必要時,房似錦將客戶帶上沒有窗戶的閣樓,沒有窗戶是問題,恰巧也被房似錦考慮其中,人性設計的樓梯,天窗,富有感性的描述,讓宮蓓蓓對跑道房接受程度進了一步…

重頭戲還是在跑道上,出了房,長長的樓道被房似錦裝修一心,更是將收拾宮蓓蓓家丟掉孩子的作品掛在牆上,猶如孩子的畫展一般,還記得當宮蓓蓓看到孩子作品說的話吧,是不是說盡每個為人父母的心中,留住孩子的童真,留住那份只屬於孩子的美好,跑道問題迎刃而解,最後欣賞完孩子作品,畫廊的盡頭,打開門瞬間書房的出現為宮蓓蓓也好,她丈夫也好,完全解決之前生怕在家工作影響老人孩子的後顧之憂,也讓他們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整個過程處處是套路,處處又為客戶考慮,從客戶父母,孩子,本人,愛人,都照顧到,成交看似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劇情二、為包子鋪夫妻買房

中介喜歡的連環單來了,想讓宮蓓蓓買房,那就先讓她賣房,有了錢才能購買已經超出預算的跑道房,包子鋪夫妻成了宮蓓蓓家房子的接盤俠…

那麼房似錦為了成功售出宮蓓蓓家房子都用了哪些套路?

首先在接觸宮蓓蓓,去宮蓓蓓家打掃整理房屋,拍視頻時,相信她已經知道這套房子的主人是誰,沒錯就是姑姑帶她買包子的包子鋪夫妻,他們在上海打拼,靠賣包子賺的辛苦錢,終於有了可以在上海買房安家的資格,為了在外打拼的自己有個家,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娶上媳婦,也為了成為上海孫子的爺爺奶奶,這是他們的需求…

又是買包子的時間,房似錦和包子鋪夫妻提前約定看房時間並提前等老夫妻關店鋪,帶他們去看宮蓓蓓家房子,當然在這之前房似錦已經和宮蓓蓓約好看房時間…

這一次套路不僅僅是給了客戶,更給了自己的同事,當王子還在酷熱天氣下等候時,房似錦已經帶包子鋪夫妻看房,其實套路自己同事確實不認同,這也是整個《安家》中最不能接受的劇情,不過還是尊重編劇,不在墜敘,不過這也反映出同行之間存在的套路,同行是冤家,處處需防備…

看房過程,最初心存疑問,房似錦的獨家房源,真正的獨家,沒掛牌出售,其他同行沒有,怎麼就有其他看房的客戶,看起來並不是房似錦約的客戶,他們並不認識,當看到鄰居,還以為房似錦的鄰居是做小中介的,甚至猜測房似錦住的凶宅與鄰居有關…

不過很快想明白,鄰居是房似錦提前安排好的,是房託,借用鄰居的口道出宮蓓蓓一家的情況,這要比房似錦自己紅口白牙說給客戶更有效果,立竿見影,不用房似錦逼定,客戶就坐不住,和房似錦借一步說話,表示一次性購買,馬上籤合同…

就差籤合同,無論是中介還是老閆夫妻,他們遇到令他們措不及防的問題,兒子要求在不動產證上加上未來兒媳婦名字,對房似錦來說可謂是百密一疏,措手不及,會議室陷入沉默,尷尬,各懷鬼胎,估計每個人都在心中盤算…

姑姑建議老閆夫妻一次性購房改為貸款買房,其實這倒是化解尷尬,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單未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對中介來說沒什麼,只要能順利過戶,至於客戶家庭問題,如果沒意外萬事大吉,一旦出現萬一,那對老閆夫妻可以說是致命打擊,那可是夫妻將近一輩子的積蓄,是沒日沒夜一個一個包子賣出去的血汗錢…

婚前財產,如果只寫老閆兒子的名字,即使婚後小夫妻感情出現問題,起碼老閆夫妻辛苦攢下來的積蓄買的房子還是老閆家的,不會受到任何損失,畢竟是一次性購買,如果加上未來兒媳婦的名字那就另當別論,所以姑姑提出一次性改為貸款,算是最大限度降低風險的方法,如果小夫妻離婚,夫妻兩不僅平分房子還要共同承擔貸款,算是給客戶一個保障…

房似錦為了能促成跑道房成交,讓宮蓓蓓儘快拿到房款,自然是極力抗拒,並有理有據,以貸款買房未來還款利息多為由加上人家兒媳婦挾大肚以令諸侯,有所依仗,最後還是按照房似錦想要看到的結果發展,成功簽約…(其實並不贊成房似錦這種做法,不可否認這種事情在中介中存在,估計這樣的劇情是為了後面劇情埋下伏筆,希望後面劇情不會出現問題,任何行業,還是希望不要唯利是圖,賺錢要取之有道,尤其是房子,它不僅是商品,更是關係到幾家人的生活,幸福,多少人和老閆家一樣,是拿出一輩子積蓄買房!)

其實後面劇情,無論是怎樣的套路,最後的結果除了成交之外,也是為了客戶能夠買到自己合適的房子,在套路的背後有中介促成成交的付出,中介只是一個職業,不能做到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只能最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幫客戶買到合適的房子,賺取提成,中介和很多其他行業一樣,不高大尚也不卑微,卑鄙,中介不是騙子,更不會只為了賺錢而賺錢,尤其是房產中介,相信只為賺錢而賺錢,不擇手段,最終也不會有好結果,在這個誠信缺失,人人自危的時代,只希望多些理解,多些包容,中介賣的是房也是家,各行各業都存在套路,在希望別人信任的同時也要信任別人…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有人會選擇中介,有人會不選擇中介,選擇相信還是懷疑不是一部劇能影響到的,可能一部劇讓你瞭解到一個職業在之前不瞭解的事情僅此而已。

說到套路,即使客戶和業主之間難道就不存在這些套路?客戶和業主與中介之間就沒有套路,利用中介賣房,買房的人最後跳過中介私下交易的大有人在,為的是不被中介欺騙還是為了省下中介費?

何必道德綁架,當人們揮舞著道德的大棒,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抨擊別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也有另外一幫人正對你做著同樣的事情?

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誰又真的低俗誰又真的高雅?


說房聊事


由安建執導,孫儷、羅晉主演的都市職場現代劇《安家》正在火熱播放中。這部劇主要講的是房產中介公司安家天下的優秀經紀人房似錦(孫儷飾)在上司的安排下進入一家連續幾年都業績不佳的分店擔任雙店長。

一方面她要以自己雷厲風行、專業果斷的風格徹底整頓這家店行事懶散的風氣,另一方面也要暗地幫助上司踢走門店原來的店長徐文昌(羅晉飾)。徐文昌,人送外號“徐姑姑”,是個特別“佛系”的人,是鄰里公認的“老好人”。不僅對員工管理寬鬆,而且總是以“問心無愧”的理念幫助客戶挑選房產,面對如此霸氣的對手他似乎有些應付不過來。

情節剛開始的幾個安家和它旁邊中介門頭的鏡頭我差點笑出豬叫,大家隨便感受一下。

大家可能覺得徐店長人很善良、隨和,任何時候都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秉持“問心無愧”的理念做生意,不賺黑心錢,應該是值得託付的好中介的形象。

但是在我看來他善良有餘,進取不足。

由於他太過於為客戶考慮,導致嚴叔叔和宮蓓蓓一直沒有成交,如果是在過去幾年房價迅速上漲的環境下,這對客戶來說就是極大的風險。

而底下人也是懶懶散散,或是遇到棘手的人就抱怨,盲目帶看,也不能給出自己專業的建議,或是一味等待,連自己被別人搶單都不知道。

而房似錦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相對來說處理事情就簡單的多,她的一切行事準則都是從利益出發,幫客戶找到合適的房子,簽單,賺佣金。而整個過程只需要專業,不需要融入太多個人的感情,她的座右銘就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可是如果你真的遇到這樣的中介,結果也不妙。

比如她為了儘快促成成交,並沒有對宮蓓蓓購買了奇葩戶型做風險提示。而在徐店長建議嚴叔一家要貸款買房時,她卻說貸款要額外付出高額的利息,進而打消了他們貸款的念頭。

而宮蓓蓓和嚴叔的買房故事都是非常好的實戰案例,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


  • 將剛裝修好的“跑道房”賣給宮蓓蓓

宮蓓蓓是一個懷有二胎的醫生,老公也是一個高學歷。宮蓓蓓買房一直要求房子全朝南,但是房似錦將一套開發商十幾年都未賣出去的跑道房推薦給了宮蓓蓓。這套房子在我看來雖然性價比還是很高,畢竟面積只有78平,卻裝修成了套三加閣樓的戶型。但是從宮蓓蓓的角度來考慮,小臥室太小了,老公住的房間沒有窗戶,通風和採光會是很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套房子是剛裝修的房子,而宮蓓蓓馬上就要生二胎了,這種情況下居住在剛裝修好的房子中好嗎?


  • 賣“老破小”給老嚴夫婦

因為宮蓓蓓並沒有資金購房,需要將自己的老破小一居室賣掉才能賣房。所以房似錦來了一個“連環單”,一邊為宮蓓蓓買房,一邊為宮蓓蓓賣房。房似錦將賣包子的老嚴夫婦定為了購買宮蓓蓓房屋的目標人選,最重要的是老嚴夫婦本身是徐姑姑的客戶,甩給了王子帶看。結果房似錦將老嚴夫婦“撬”了過來,讓王子白等了2個小時。一個店長居然將員工的客戶撬了,這算怎麼回事?

房似錦為了讓老嚴夫婦儘快定下來,約了“演員”來看房,直接讓老嚴夫婦感到了危機,在房子還未仔細看情況的情況下就決定購買。這可是一套老破小的一居室,一家四口住合適嗎?未來兒媳再生個孩子,就一家五口了,他們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宮蓓蓓家庭?在籤合同時,徐姑姑好心提醒老嚴可以選擇貸款購買。但是房似錦直接告知老嚴貸款需要支付100多萬的貸款利息,老一輩的人肯定是覺得不划算的,所以老嚴拒絕了徐姑姑的好意,選擇全款買房。

從劇情來看,老嚴夫婦賣了一輩子的包子,存了300多萬。老嚴的兒子和女朋友還未結婚,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老嚴減輕了兒子的負擔,但是自己的壓力卻更大了。如果選擇貸款買房,由兒子和未來兒媳還房貸,在工資不夠還房貸的情況下,老嚴可以幫忙承擔一部分,這樣算是為兒子強制儲蓄。全款買房後,兒子和兒媳會強制自己儲蓄嗎?很有可能會選擇更舒適的生活。


徐姑姑和房似錦做事的風格完全不同,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房似錦這樣的人肯定更受歡迎,畢竟大部分公司都是業績至上。在房似錦做了這兩單後,徐姑姑和店上的人明顯感到反感。徐姑姑認為賣房得有良心,賣房也需要為購房者的幸福考慮。房似錦認為我們只是房產中介,我們只賣房。在我看來,我是比較傾向於徐姑姑的想法,畢竟現在大部分人買套房都不容易,都是掏空了自己的“6個錢包”,所以買到一套合適自己的房子很重要。從房似錦的這兩單來看,這兩套房子很有可能給購房者以後帶來困擾。

買房路上,數不盡的心酸。很多人打拼多年,卻買不起市中心一個廁所。有的人好不容易立足,卻因為孩子學習,婆媳矛盾等等原因,不得已換房。雖然辛苦,但是還是有不少人咬著牙關前進著,因為房子是歸屬,是可以讓人安心的港灣……

那麼你呢,在這條滿是套路的買房路上,在與中介鬥智鬥勇的過程中,你是一帆風順,還是到處踩坑?

白羅蒂


Hello,大家好、我是L先森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不會相信 太坑了 學會好多

現實中也有很多賣房套路我舉幾個例子[可愛]

1,如你所說的,看房人多、電話叮鈴鈴響個不停、某某人交誠意金了,某某某人交定金了。其實沒有,都是套路。

2,誠意金,交錢好交,退錢難退。

3,中介和房東串通加價。比如一套房子房東開價300萬,中介說哥呀你開個320萬,如果能賣掉,這20萬咱倆一家一半分。如果遇到一個良心房東,他會斷然拒絕。因為他知道他這房子值多少錢,好不好賣。

4,每天約你看大量的房,2個小時看8套我都經歷過,腿都要跑斷了。為了完成他們當天的績效考核指標。你中不中意、你累不累、你有沒有時間,他毫不關心。

5,看房的時候誘使看房人籤一些文書。不要籤,打死都不要籤。我朋友是做中介的,他說過,看房時候中介不應該讓你籤任何文書的。

6,買房政策、學區、周邊設施自己去了解。不要完全聽中介的,他講都是往好裡講。有的中介自己對政策都半懂不懂的,業務不熟練是硬傷啊!

7,不要迷信大中介,大中介裡面魚龍混雜。

8,有的中介有要求,買房人看完房子之後一定要把他帶回店裡坐坐,喝杯水都行。為的就是造勢“看,我們生意興隆!”

吐個槽:我遇到過一個死魚一般的中介員工。我讓他打電話幫我聯繫房東問一些事情,他像個死魚一樣三天不動。我讓他推薦這周邊方圓2公里以內的房子,他給我推薦一個10公里以外的。這人怎麼能做銷售的我也是服氣了。








全民在線影視吧


相信了那句“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只有不努力的中介”的話鳥

《安家》告訴你可能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巧合,不信您請看,樓下巧遇的“家教”房似錦、樓下巧遇的家有小學渣還提供熱情幫助的徐文昌、小區門口遇到的安家天下的房產中介謝亭豐,都是一夥兒的嘞,看來做房產中介也是需要演技的,不然可就給你演雜嘞

在客戶猶豫不決的時候收到另外一個“客戶”的敲定電話,這應該是很常見的了吧。

如果有人瘋狂讓你吃東西,還不讓你看雜誌,那可能雜誌上有不能讓你知道的人的存在喲。想要套路不被發現,可得有一群可靠譜的小夥伴呀,不然分分鐘穿幫。

畢竟是電視劇,所以中介還是很有良心和溫度的,比如暗地裡幫忙給蘇天培搞定入學的事情,如果現實生活中房產中介這麼溫暖還愁賣不出房子嗎?不存在的呀。






雨汐0912


很榮幸能回答提出的問題,本人15年專業地產經驗分享者,就題主的問題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1、首先要明確的是,藝術表演,源自生活,但不是生活,不一定會比真實世界好,出於收視率和吸引關注的需求,藝術作品通常都有誇大,醜化,杜撰內容的手段,來對原本的現實情況進行“在加工”,再加上這部電視劇是翻拍於日本的電視劇《賣房子的女人》,首先從專業度上來說,就有很多套路和細節,與現實脫節。

2、從理性角度來看,未來總有一天地產飽和的時候,樓盤開發和全新產品總有到頭的那一天,可能開發商都會消失,但是購房的需求,還有關於房產交易專業性的需求,是永恆存在的,這就是這個中介行業永恆存在的意義和依靠。

3、我以香港為例,中介多如牛毛,而香港就是典型的沒有新房,或者說新房供應量極小的城市代表,中介在香港已經發展成了一種“行業”,例如全國聞名的中原地產,就是中介發家的。

4、最後關於信任的話題,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從業規範從野蠻成長到成熟規範必然的過程,一個手抻出來還有長短呢,更何況一個聚集了數十萬上百萬的中介行業?稂莠不齊是肯定的,再加上中國的中介行業缺乏規範和相應的法律約束,目前還是在野蠻成長階段,而所有的套路,都是為了賣房成交,還停留在單一逐利,而沒有把這個職業當做行業來沉澱和發展。

中介存在的意義,就是提供專業諮詢,資源匹配,辦理手續,規避風險,如果專業到位,是值得信任的,而這個信任的過程,也需要客戶的仔細觀察和認識。

中介不是一個容易的職業,真的是“夾在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但是中介,當真正成長為“經紀人”的高度的時候,是任何時代,都不會磨滅的一種職業。

我打個比方,你要過一條河,就是你到買房到手的這個過程,而中介,就像臨時為你提供的橋,橋結不結實,還得自己看清楚,你也可以選擇不走橋,游泳過河,風險自擔。

專業,負責,省心,關鍵是有職業操守道德的中介,為何不能信任?

專業的事,還真的只能相信專業的人,前提是客戶得從自身來“識人辨人”。

也希望中介行業早日成熟規範,成為挺直腰桿的行業。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題主一些參考和幫助。

更多地產專業知識,別人不告訴你,我寫給你看。


熊貓貝貝小可愛


其實我們現在都知道中介有很多套路,比如:掛低價吸引客戶,真假互摻,幫忙掛高價吸引業主,做獨家房源,真假客互摻,忽悠買賣雙方,做陰陽合同,0佣金噱頭,專業炒房團,材料造假,各種交易的複雜性等。但我們買房除了新房,除了找中介外還能找誰呢?和房東直接交易似乎也有很大風險,所以還是要去找中介。找的中介,我們優先考慮口碑好的,線上看的房子,可以線下看房,還可以多找幾家中介問問,就能知道房源的真假了。買房不要心浮氣躁,要沉的住氣,中介的意見可以聽,但不能全聽,合同要籤真實有效的,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北林晨風


我還是會相信中介。因為這是在二手房交易中無法避免的,特別是對中大城市的居民。

因為對於大多數人,購買二手房,因為比到售樓處購買新房麻煩事情多得多,沒有中介很多事情不好辦。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是看房時間的問題。為什麼現在二手房交易慢慢都走向委託中介?因為大家的時間成本太高。房產低則幾十萬,多則幾百,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標的。一般人都會看幾套,甚至十幾套之後才會定下決心購買某一套。這樣,反覆的看房就是一個大問題。中大型城市,交通擁堵,工作任務繁重,有幾個房東能自己在家隨時招待看房?只有中介收取一少部分看房費,陪看。有些中介還不收取看房費。這是促進房屋交易達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是交易手續的問題。雖然現在各地都在推動政務簡化,但是,能夠很快把各種交易材料準備好,確保快速成交的,還得依靠專業的中介服務。交易中,還有一些疑難問題的處理。比如購房者購房資質、貸款資格的提前審查,等等,都需要中介與各個單位的良好關係才能完成。我們普通百姓,是不可能解決上面這些問題的。

當然,購房過程中,我們對中介也不能全信,要根據中介提供的基礎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斷。不要落入中介常用的房託假搶購,環境的過高評價,房屋瑕疵的避而不談等常見的套路。《安家》劇情裡面也展示了幾種中介常見的套路。有一定的現實性,需要大家警惕。記住,作為購買者,或者出售方,心裡要畫好一個底線,然後掌握好上下浮動的尺度,這樣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偏差。

所以,中介是二手房交易中重要的環節,擦亮自己的眼睛,力求不落陷阱,才能達到皆大歡喜的購房體驗。

在生活中,你遇到什麼樣的中介套路,歡迎留言討論一下。


五月飛雪ing


房地產中介行業是房地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中介貫穿在房地產業經濟運行的全過程之中,為房地產業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提供了多元化的中介服務。房地產中介在我國既是一個年輕的行業,又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它具有服務性、流動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在房地產業中起著重要作用。

《安家》劇中的每個購房者,其實都是中國許多家庭的縮影,買的是房子,承載的卻是對幸福的期許與追求。博士生宮大夫對儲物室、陽光、窗戶的重視,看似挑剔,卻透露出她對生活品質的高要求,以及心中渴望已久的詩與遠方。老嚴夫妻用辛苦大半輩子攢來的積蓄,購置一套房,只為一家人歡聚團圓,兒孫滿堂。所以,買房安家所帶來的幸福和滿足,是任何事情都無法代替的。

“家”,背後所承載的凝聚性、安全感與歸屬感早已深深鐫刻在家庭觀念極其濃厚的國人的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上映時間點很微妙。前段時間我們才被各地“無房遣返”的段子刷屏,或許在措手不及的疫情面前,我們更理解“家”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