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夫也疯狂


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谢谢你的提问!如果有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并邀请我回答。每一个问题,我都将用所了解的知识,认真用心的去回答。

农村流传的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可能是以前一位郎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然后慢慢的流传了下来。主要还是因为古时看病抓药很贵,很多普通的老百姓,没有钱去请郎中看病。然后根据一些郎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自己给自己诊断。

不过流传下来与看病相关的农村俗语还是比较少,毕竟古时很多经验都很宝贵,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思想。而且“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这句俗语,很简单明了的就体现出了,我们身体上的一些问题,这是真真切切的经验总结。

  • 农村俗语中的,不色者肾绝

这个比较好理解,“色”一般指的就是男人的“欲”望。古时男人比较好色,特别是有钱的男人。而男性的“欲”望,主要就是由肾支配,如果一个男人都无法行房事,那么这个男人肯定就是肾出了问题。

比如我们朋友之间就经常开玩笑,一个男人如果不好色,那么赶快去医院检查是不是肾亏了。

  • 农村俗语中的,不食者脾绝

“食”在古时的意思就是吃,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进去了,那么他的脾应该就有了问题。我们在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往往会问我们吃饭怎么样,如果进食不行,应该就是脾胃有点虚弱。前面吃进去的东西,可能因为缺少胃酸,一直没有消化。

  • 农村俗语中的,不言者气绝

一个人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个就是快要见阎王的征兆。比如得了重病的人,他们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只能看着他们的嘴在动,而我们始终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所以“田园轩月”认为,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说得很有道理,和我们的身体发病情况很吻合,是古时医者总结出来的经验。主要讲解就是一个人不好色了,说明他肾有问题。一个人吃不进饭,说明他的脾胃不好。一个人都虚弱得无法说话,说明他的命已经快结束。


田园轩月


这句话当然是有道理的,这是在中国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时候,人们通过经验总结出来的,肾与色、脾与食、气与言,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不色者肾绝

色,是人的本能。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就是说,人从受精那一刻起,生命就客观存在了,那么这个生命要生长发育,肾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可以促进身体生殖技能、促进人的身体发育、还可以抵御疾病。

人出生之后,肾精逐渐充裕,至青春期,便随之发育成熟,男孩子遗精、女孩子月经,都是性机能成熟、生殖能力旺盛的特点。所以在青春期时,也是人对男女之事最好奇、最有冲动的时期。

随着人体衰老,肾精也逐渐减少,性机能和生殖能力也开始下降,对性的欲望也越来越少。

那我们就知道了,肾精是人产生性冲动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性冲动,那说明他肾精衰竭,肾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一句话说完,就是肾老了。

当然了,这句话对修行者不成立。很多修行者没用性生活,那是因为他们凭借强大的自制力,用修行的方式把本能欲望压抑下去了。

嘿,哪有那么容易修行,唐僧都泄过元阳呢。

不食者脾绝

食色,性也。

色欲是人的本能,食欲也是人的本能。人没有性生活还可以活下去,吃不下饭那就离死不远了。

前面我们说肾是先天之本,与之相对,脾是后天之本。

中医有脾主运化的说法,运、输送;化、消化。就是说脾在五脏中,起到运化水谷的作用,只有在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并化为精、气、血等人体必备的营养。

反之,当人的脾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这还是小问题,并发症才是最可怕的,故中医又说“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当一个人失去食欲的时候,根据中医理论,基本可以断定他是脾出了问题,人老之后各种身体机能都会下降,所以老人通常饭量很小。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不问廉颇还能不能打仗,反而要问他能不能吃饭呢?就是通过他的食欲,来判定他是否真的老了,是否还有能力上战场。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的时候,当他听说诸葛亮每天饭量很小的时候,欣喜异常,因为他通过饭量就可以推断诸葛亮身体情况,作为蜀汉的主心骨,诸葛亮食欲减小,身体出现了异常,可能性命危矣,所以司马懿开心。

不言者气绝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一个人精气神充足的时候,说话必定中气十足,哪怕声音很小,也是清晰有力的。反之,当一个人说话有气无力的时候,也说明此人身体出现了问题,也许是刚刚劳累过度,消耗太多体力;也许是大病初愈,还没完全恢复;也许是临死前吊着的最后一口气。

劳累、生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切身体验,所以这句话应该很好理解了。

但要注意,内向的人沉默寡言,不适用这条。



也可自话


有人问,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笔者认为,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这些俗语往往包含民间智慧,其中不乏生活经历和养生经验的总结,所谓高手在民间,下面由笔者给大家分析一下。

不色者肾绝

“不色者肾绝”,意思是如果男人不好色了,说明人的肾不行了,中医称之为“肾虚”。在中医中,肾虚是—个抽象的概念,是个功能单位,并不是西医所对应的那个叫“肾”的脏器。

中医所说的肾虚主要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其作用之大,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西医学中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如果仅凭性欲下降的症状就判断肾不行了,未免有失偏颇。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下降,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等疾病所引起的,而这些疾病完全可以通过医疗手段得到治疗。

因此,“不色者肾绝”有一定道理,但不太准确,男人对性不感兴趣并不代表肾不行了。此外,真正的修行者(比如唐僧玄奘)都是不好色的,但是不能说这些修行者肾不行了。

不食者脾绝

“不食者脾绝”,意思是吃不下饭时,说明人的脾不行了。其实,中医说的脾与现代医学的脾脏完全不同,中医主要从生理功能、人体作用等方面认识脾,强调脾是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重要脏器,所以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说明人在出生后,生命活动的延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有赖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脾还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之一,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摄入体内的水液,经过脾的运化传输,气化为津液,输布于周身脏腑器官,发挥濡养、滋润作用,并且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排出体外。

另外,肌肉所需要的营养也得靠脾运化水谷精微得以供养。中国人“脾虚”多发,主要有三个原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脾虚失运,人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胀气、四肢欠温、气短怕冷、形体肥胖等病证。“不食者脾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言者气绝

“不言者气绝”,意思是当说不出话时,说明人快没气了。那么,“气”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气是生命之源。

古代医书便有所谓“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之说,可见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中医认为气不足便会出现虚弱、悸闷、懒言、消化不良,新陈代谢缓慢等毛病,严重者更会引起其他疾病。

因此简单来说,气就是生命力,是人生存的能量。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中气十足的时候,说话必定声若洪钟,即使声音较小,也是非常清晰有力的。

反之,当一个人长时间懒言无力时,说明此人身体很有可能出现了问题,也许是刚刚劳累过度或大病初愈或弥留之际。很多人都经历过劳累、生病等状况,所以对“不言者气绝”的理解应该会比较透彻。总之,“不言者气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之,对于农村俗语,我们采取辨证分析,吸取精华,这样才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健康养生实践,所谓“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更多的是提醒我们发现一些身体疾病的征象,从而能有所警觉,更早预防和及时治疗。


药师方健


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这几句话其实很好理解,但是有些朋友理解的有些偏颇,觉得这句话不对,咱们就好好分析一下这三句话。

不色者肾绝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藏有先天之精。主生长发育,主生殖,以气为用,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也关系着人的生殖能力。肾精充足人体就会产生性冲动,食色性也。如果不能产生性渴望,那么就是说肾气衰竭。并不是说没有性生活的人就是肾不行了,不做并不是代表不行,代表没有产生这种冲动。很多修行之人都是禁欲的,但是他们的身体远远强于常人。

不食者脾绝

脾五行属土,如果说肾是先天之本,那么脾就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主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先天遗传已定,出生后人体各脏腑组织的营养供给全靠脾化生的水谷精微物质。所以,当一个人吃不进去饭时,表示脾功能已经完全衰竭了。并不是说吃的少的人就是脾不行了。

不言者气绝

一个人 如果身体很好,中气很足,那么他说话一定是很洪亮,有力,清晰的。咱们常见到一个人生病了,不光身体不适,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特别是大病一场。当一个人身体虚弱的已经说不出话来,那么表示他身体的元气已经消耗殆尽,人也油尽灯枯了。并不是说这个人最近几天不爱说话了,就是要断气了。我们常说“沉默是金”,从医学上讲,话说多了耗气,所以很多一线教师不光肩周炎,颈椎病,咽炎之类的,他们往往老年时肺功能也不好,身体相对虚弱。

这些老一辈留下来的俗语,谚语,都是长期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也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复科李医生


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便有俗语的一定道理,是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是人生中积攒的智慧,曾经没有先进医疗器材的农村老人,用寥寥数字来分析人的健康状况,而且准确数是让现在的我们心服口服。


不色者肾绝,绝在这里是没有了,是即将消失了的意思,是不行了没有能力的意思,是鼎盛时期已过如今走向衰败的意思,是无可奈何的意思。

食色性也,人活着只要身体不出状况,肾健康那么人就得有食色的欲望,人活百年,最重要的事情无非是饮食和男女,一是生活,二是性。

据有关人员调查,七十岁的男人如果身体各器官健康的话,他对于男女事的欲望会一直存在,而能让人有欲望的器官当数肾,肾藏肾精。

而肾精的主要作用就是能让主人有渴望异性的冲动,一旦身体对异性不再渴望了,说明身体到了,肾气将尽,肾精欲绝的地步。意味着生命之根本已经枯竭,生命即将终结。


不食者脾绝,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要是一衰竭,身体会缺少气血的灌溉,少了气血的保证,生命会很快走到终结尽头。

当人老到一定数时,吃不吃饭都不会有感觉,不会有饥饿感,不会有吃的欲望,这就有可能是脾气不足,脾气欲绝了,

中医认为脾主胃次,若脾气不升,则胃气会下降,若一个老人不想吃东西了,可能就是脾气欲绝了,是生命走到尽头的表现。


不言者气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代表着一个人身体健康,中医认为,声音是由肺气作用带入声带和喉咙所发出来,气力的大小代表着肺腑肝脏功能的健康指数。

生活中,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越会慢慢减少说话的数量,甚至说话有气无力,最后不愿意说话。

当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不愿意说话了,或者说话声音微弱,那就是肺推动不了气运行了,气一消脏腑功能随之消亡,是肺气将尽,是生命即将终结的表现。


以上俗语其实大部分是用在观察上了年纪老人身体状况的俗语,是检测身体健康指数的几句总结。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悠然见东山


这三句俗语,符合中医理论和人体实际,很有道理。

一,不色者肾绝

巜黄帝内经》云,“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充沛,则精力旺盛,生殖机能正常。

食色,性也。凡生殖机能正常者,皆有色欲。今其人“不色",失去性欲,说明他“肾气绝”,有心无力,体惫病危。

二,不食者脾绝

脾为后天之本,人们所食之物,经脾胃运化,成为精微,供人体活动之需。今“不食",说明肠胃和脾的消化吸收功能衰减,如不及时医治,达到“脾绝",就很严重了。

三,不言者气绝

气有运化之功,气附血中,血运气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皆来渊于气之运化。气有推动和温煦作用,能推动脏腑正常活动,能防止外邪入侵。今人“不言”,是无力说话,或不能说话,证明其气已衰微,病入膏肓。

人体之肾,脾,气,是一个统一体,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三者中有其中一绝,就可能危及生命,应紧急救治,不可不慎。

以上拙见,尚望指正。


天下第一愚768


农民都是干体力活的,在以前的年代缺医少药的,很多时候就算是农民病倒了也不舍得去看病的。在长期的实践之中,农民就发现一些身体不好的人都有一些具体表现的,这就有了“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的俗语了。

1、不色者肾绝,说明如果男人不色了,说明是肾不行了

肾可是男人非常重要的器官了,如果肾不好了,想再进行男女之事,那都是力不从心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有在农村就流传着如果男人不好色了,那可能就是肾快不行了。这个时候就要去看医生了。

2、不食者脾绝,吃不下饭说明脾不行了

在农村一些老人如果吃不下饭了,很多农民就知道老人是身体出现问题了,可能就是脾气欲绝了,必须要送到医院去了。一顿不吃还饿得慌,尤其是农村的老人如果不吃饭的话,可能身体已经快到极限了。

而平时如果我们有脾肺不好了,也是会不想吃东西的,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不吃东西了那就可以注意了。

3、不言者气绝,当说不出话说说明生命快结束了

当一个人连话都说不出来了,那就是说明已经没有任何力气了,这个时候距离生命的结束就是不远了。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电视上面一些老人,一般病入膏肓之后说话都是非常小声的,必须要贴着嘴巴才可以听得见,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不言者气就要绝了,而气绝身就要亡了。

可以说这句农村俗语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懂得这句话的意思,能够让我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知道自己哪个器官不好了就会出现什么现象。这知道大家还有什么理解呢,都说说吧。


董师爷说


“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城市生活的时候,总能够看到一些身影,比较令人心酸的画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民工。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也有很多流传在手机上的一些农民工形象,他们坐在公交车上被人排挤,甚至有人嫌弃他们的衣服脏,避而远之,连座位都不愿意让他们坐,他们只能蜷缩在一个小角落里,看着令人十分的心痛,如果是我们的家人遭受了这样的待遇,我们也有做何感想呢?

其实是人都是平等的,包括农民也是如此,虽然以前的农村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如今农村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有了富裕的生活,但即便如此贫穷和富人有很大的差距,就不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吗?

其实如果仔细了解农村的话,就会发现农村人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落后,他们也是有文化底蕴,也有自己的讲究和原则,他们受到了这样不平等的待遇心里也会有怨恨,但是他们仔细想过之后,也许自己成为富人也会这么做,所以他们10分的善良也善解人意,对待这些不平等的待遇,也不会特别的苛求,更不愿意据理力争,反而选择默默隐忍,因此也就造就了这样不平等的待遇,一次又一次的来临。

不过如果和他们接触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嘴中总会流传出一些比较有趣的话语,这些话语也是他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令人神往也令人感叹,其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

其实这句话非常的好理解,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人不好色了,那么怎么说明他们的肾功能不是很好,并且处于渐渐衰竭的状态。而如果一个人的胃口不是很好,这说明他的脾胃功能在下降,也说明他们身体健康存在着异常。另外如果一个人渐渐的不爱说话,则说明他们的肺功能也处在着忧患,甚至在下降。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寓意,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也不无道理,我们都知道肾功能代表着什么,而一个男人如果失去了肾功能,也预示着他不能够重振男人的雄风,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融洽,自然也就渐渐的少了好色的行为。

另外,一个人的脾胃代表着一个人的食欲,而那些食欲比较好的人则说明他的胃口比较好,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吃饭,则预示着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其实每一个身体的变化,都代表着身体健康发出的信号,而对于那些郁郁寡欢,渐渐的不爱说话的人,自然也属于那种反常的状态,也预示着身体给了我们一些警示。如果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则说明他们命不久矣,就比如那些生病的老人,渐渐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也就预示着他们很可能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其实这些话虽然说有一定的局限意义,但是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话非常的有道理,毕竟这些话都源于生活,有时候最简单的东西才是真道理!


一般


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各个器官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人的很多动作行为与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关联。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这三句只是俗语的上半句,其实它还有一句下半句,就是人有三绝命将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肾绝了、脾绝了,气绝了,那么这个人基本就是快没有命了,而这三种的表现形式分别是不色、不食,不言。

不色者肾绝,不色就是代表着性欲望的消失,肾脏是人身上很重要的器官,一般人们常说,如果肾功能不好,会导致整个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精神和体力都会下降,乏力是经常的事情,所以性能力当然也会下降。食色性也,如果一个人一点点色方面的想法都没有了,那证明肾脏器官已经衰竭。

不食者脾绝:这里的脾,是代表着脾胃的意思,如果一个人能吃能喝,那么是它的脾胃正常,很多上了年纪,或是即将过世的人最大的特征是几乎很少食,不吃东西,当然身体没有了供给和营养,那么这个人的时间也有就不多了。

不言着气绝,中气十足是人体健康的最外观的表象,人活一口气,气代表着精神,也代表着人的健康程度,正常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而病人说话微弱,有气无力,甚至是出气多,入气少的时候也就是生命垂危的时候了。

所以如果人有这三种绝的症状,和这三种绝的表现,那么说明这个人命不长了。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是什么意思?大家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欢迎大家留言,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肾绝,脾绝,气绝,这乃人之三绝,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就说明大限将至!

不色者肾绝

中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里面说的气就是肾气,而肾主欲,之中最大的欲望就是色欲,老话说老尚风流是寿征,说的就是一个人到老还有色欲,那就是长寿的表现。

可“不色”说的并不都是繁衍,更多的是对事物的欲望,一旦失去目标那么肾气必将消退,身体自然随之衰弱,大家可能会发现,一旦工作之中非常的忙碌,那么这个人生病的几率就会很低,而一旦繁忙过后身心一下子放空,疾病疲劳就接踵而来,这正是肾气由盛变衰的过程。

不食者脾绝

肾是先天之本,而脾是后天之本,能吃能睡绝对的脾胃好,可一但出现饭量变小,甚至对于食物没有欲望,那就说明一件事,脾胃出现了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往往不重视保护自己的脾胃,经常不吃早饭,中午晚上暴饮暴食,还经常夜不归宿,久而久之脾胃就会出现问题,年轻可能还不觉得,一旦上了年纪各种病症就会显现出来,养生需趁早,不要等脾胃毁了才去补救。

不言者气绝

健康的人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说话有底气,谈论问题侃侃而谈,可一旦生病后说活不但会减少,还有气无力,病入膏肓的人别说说话了,呼吸都没力气,而到了寿终正寝的最后时刻,遗言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的,这就验证了不言者气绝这句话。

所以来说,有个唠叨的爸妈是好事,至少他们很健康,有个唠叨的媳妇也是好事,至少她还没被生活打倒。

无饭不成宴席,无色路上人稀,好了以上就是“人之三绝”的阐述,有什么不同意见,来评论区讨论吧,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