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他才是金箍棒首任主人,法力超如來,菩提躲著他,玉帝也敬畏三分

眾所周知,著名神魔小說《西遊記》中有一件神兵利器,正是如意金箍棒。如意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被孫悟空據為己有前,放置在東海龍宮,被東海龍王當作鎮宮之寶,是為定海神針。

金箍棒在西遊中的分量,絕非某些西遊解讀者所說的,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兵器,甚至還不如豬八戒的九齒釘耙。根據《西遊記》原著描繪,孫悟空初見金箍棒時,“霞光豔豔,瑞氣騰騰,忽見金光萬道”,場面簡直讓人歎為觀止,可見吳承恩先生對金箍棒的設定,就是一件三界少有的神器。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同理,對於兵器,重一分則強一分,所以古代小說中的兵器設定,也往往是越重越強,比如李元霸威力無敵的大鐵錘重達八百斤。孫悟空的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西遊中少有如此沉重的兵器,可見金箍棒確實威力非凡。

他才是金箍棒首任主人,法力超如來,菩提躲著他,玉帝也敬畏三分

此外,金箍棒還有一項絕大多數兵器都沒有的功能,那便是能大能小(若要小時,盈盈不足一握;要大時,頃滿天地之間);能長能短,長時能長到三十三重天,短時只有一根繡花針長短,甚至能放入耳朵裡。

然而,這件神器並非孫悟空所有,或者說,孫悟空充其量只能算作它的其中一個主人,在孫悟空之前,金箍棒另有主人。

金箍棒此前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大禹。不過,大禹並不是把金箍棒當作兵器,而是一件測量水位高低的工具。大禹當年治理黃河水患時,正是利用金箍棒能長能短的功能,測量黃河水位的高低。金箍棒在大禹手中,只相當於一個尺子。

他才是金箍棒首任主人,法力超如來,菩提躲著他,玉帝也敬畏三分

水患平定後,金箍棒便失去了被大禹使用的價值,大禹於是將它放在東海龍宮,當作定海神針。所以,嚴格來說,金箍棒的前任主人是東海龍王,大禹是金箍棒的前前任主人。

說到這裡,想必有人很好奇,金箍棒的首任主人是誰?是大禹嗎?

首任主人不是大禹,但此人比大禹更牛,一句話概括:法力遠超如來,菩提也得躲著他,連玉帝也敬畏三分。那麼,他究竟是何方神聖?

正是道祖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乃道教至高神,道教集團領袖人物(這也是菩提為何躲著他的原因。菩提祖師創建靈臺方寸山小圈子,從道教集團獨立出去,豈能讓道祖撞見),資歷在玉帝之上。在《西遊記》原著,他法力無邊,遠超如來,乃開天闢地之神(原著中,孫悟空曾對南山大王說,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

他才是金箍棒首任主人,法力超如來,菩提躲著他,玉帝也敬畏三分

說太上老君是金箍棒的首任主人,不是筆者臆想,原著中明確記載,孫悟空大戰獅駝嶺時,親口對獅子精說:“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金箍棒既然是太上老君鑄造,太上老君自然是它的首任主人,而大禹只是第二任。

有人想必很好奇,像金箍棒這樣的神器,太上老君為何不留作己用,反而借給大禹?更奇怪的是,大禹治水後,卻沒有把金箍棒還給太上老君,而是留在東海鎮海,太上老君為何不索還金箍棒?

原因很簡單,金箍棒雖然是神器,但憑太上老君的法力修為,根本用不著它。既然如此,不如把它送給需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