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公務員法》對公務員的掛職鍛鍊是怎樣規定的?

調調su


一、調任。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調任是公務員隊伍和一個“入口”。

二、轉任。指公務員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在機關係統內跨地區、跨部門的調動,或者在同一部門的不同職位之間的轉換任職。與掛職鍛鍊相比,轉任是公務員的內部交流,它不涉及身份的變動。

三、掛職鍛鍊。指選派公務員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擔任一定職務,經受鍛鍊的形式。掛職鍛鍊與以上兩種形式相比,一是不辦理調動手續;二是有時間性,一般為1-3年;三是可以在機關內進行,也可以在機關外進行。


別人都叫我知識小王子


感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

掛職鍛鍊是公務員交流方式之一。掛職鍛鍊,是培養幹部的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幹部綜合素質特別是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培養和鍛鍊中青年幹部的有效方法。


一、什麼是掛職鍛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根據培養鍛鍊公務員的需要,選派公務員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擔任相應職務。公務員在掛職鍛鍊期間,不改變與原機關的人事關係。

二、掛職鍛鍊的具體操作


掛職鍛鍊帶有一定的指令性和計劃性,在什麼時候、選派什麼人到什麼地方和單位去掛職鍛鍊以及讓公務員掛什麼職、鍛鍊的時間多長等問題,都是由機關決定並與接受掛職人員的單位事先協商做好計劃而組織實施的。掛職鍛鍊的時間一般是一至兩年,時間過長會影響原單位的工作安排,時間過短則有可能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對掛職鍛鍊的去向範圍規定的是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

三、鍛鍊意義


掛職鍛鍊,是培養幹部的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幹部綜合素質特別是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培養和鍛鍊中青年幹部的有效方法。讓幹部能夠跨地區、跨單位甚至跨行業進行交流,不僅能夠起到地區之間的協調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完善工作方法和地區規劃的作用,對幹部本身來講也能夠開闊視野,解放思想,磨鍊意志,轉變作風,積累經驗,增長才幹。可以說,幹部掛職,不僅有利於地區發展,更有利於幹部本身的進步和成長。

掛職鍛鍊的幹部一定要好好把握掛職機會,不斷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甘當學生,汲取智慧,提高工作本領,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求。

希望能滿意我的回答,我是公考諸葛,隨時分享公考方面知識,歡迎關注……


公務員感悟和知識分享


公務員法第六十六條規定:根據培養鍛鍊公務員的需要,可以 選派公務員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 業事業單位掛職鍛鍊。公務員在掛職鍛鍊期間,不改變與原機關 的人事關係。掛職鍛鍊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有計劃地選派在職公務員在一定 時間內到基層機關或者企業、事業單位擔任一定職務,是公務員內 部交流方式之一,具有計劃性、時限性的特點。掛職鍛鍊是我黨培養青年幹部的優良傳統和做法,我國公務 員制度也將其列入交流形式之一,是對其制度化和經常化的肯定。掛職鍛鍊的基本內容包括:掛職鍛鍊的範圍,即確定哪些公務 員必須要進行掛職鍛鍊;哪些不需要進行掛職鍛鍊;掛職鍛鍊時 間,即掛職時限;掛職鍛鍊的程序;掛職鍛鍊的待遇;掛職鍛鍊的監 督與執行等。


星哥講娛樂


掛職鍛鍊是公務員機關對所屬公務員實行的一種有計劃的管理活動。選派公務員等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擔任某一職務,進行學習鍛鍊。這種活動帶有一定的指令性和計劃性,在什麼時候、選派什麼人到什麼地方和單位去掛職鍛鍊以及讓公務員掛什麼職、鍛鍊的時間多長等問題,都是由機關決定並與接受掛職人員的單位事先協商做好計劃而組織實施的。掛職鍛鍊的時間一般是一至兩年,時間過長會影響原單位的工作安排,時間過短則有可能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對掛職鍛鍊的去向範圍規定的是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如雲南省昆明市2011年面向全國公開選拔135名鄉鎮(街道辦)副職。對象為全國範圍內在崗的選聘到村(社區)任職的高校畢業生(即"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西部志願者大學生,國家公務員,國有(控股)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昆明市自2009年便開始大規模踐行公選幹部制度,從副科級(副書記、副鎮長)到正處級(2012年公選區縣長),制度創新走在全國前列,是為範本,這幾批掛職幹部不僅年輕,絕大多數是八零後,此外基本都是普通高等教育畢業,文化素質高、辦事願望強、政治覺悟強,社會和百姓反響強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