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确定苜蓿田间打捆的最佳时间?

黄晓红果果


一、准备工作 1前期 对豆科类牧草在收割前,最好用干燥剂处理一下,这种方法适宜于人工干燥。处理时选择合适的干燥剂,按着要求配制成溶液喷洒到牧草上。试验证明,干燥剂有助于缩短新鲜饲草调制成干草的时间,降低营养物质损失。但对于禾本科牧草,干燥剂效果不是很明显,在生产实践中谨慎使用。

2中期 根据场地条件,对刚收割牧草采取压扁、切短等措施,主要的目的是加快牧草的干燥速度。如利用机械收割,有些收割机就包含有压扁的工序。自然干燥法中压扁干燥比普通干燥的牧草干物质损失减少2~3倍,碳水化合物损失减少2~3倍,粗蛋白质损失减少3~5倍。  


3干燥晒制期 为了使植物细胞迅速死亡,停止呼吸,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一般选晴朗的天气,将刚收割的饲草在原地或附近干燥地铺成又薄又长的条暴晒4~5个小时,使鲜草中的水分迅速蒸发,由原来的75%以上减少到40%左右,

完成晒干的第一阶段目标。随后继续干燥使牧草水分由40%减少到14%~17%,最终完成干燥过程,然后改变晾晒的方式,因为如果此时仍采用平铺暴晒法,不仅会因阳光照射过久使胡萝卜素大量损失,而且一旦遭到雨淋后养分损失会更多。因此,当水分降到40%左右时,应利用晚间或早晨的时间进行一次翻晒,

这时田间空气温度相对较大,进行翻晒时可以减少苜蓿叶片的脱落,同时将两行草垄并成一行,或将平铺地面的半干青草堆成小堆,堆高约1米,直径1.5米,重约50公斤,继续晾晒4~5天,等全干后收贮。 5牧草的打捆 就是将收割的牧草干燥到一定程度后,


为了便于运输和贮藏,把散干草打成干草捆的过程。为了保证干草的质量,在压捆时必须掌握牧草的适宜含水量。 压捆时牧草的含水量与草捆密度、重量的关系 压捆时牧草的含水量(%)\t草捆密度(kg/m*3)\t单位体积

(35cm×45cm×85cm)草捆重量(kg) 35\t215\t30 30\t150\t20 25\t105\t15 二、干草制作 1小方草捆的制作 小型草捆打捆机有固定式和捡拾式两种。 固定式打捆机一般安装在距离草库较近的地方,把散干草运回后进行打捆;这种方法适宜于产草量较低的天然草原或草原面积较小并且分布零散地区牧草的打捆。 捡拾式打捆机是在牵引机械的牵引下,

沿草垄捡拾和打捆的可走动式机械,打成的草捆为长方形。 草捆的切面从0.36m×0.43m到0.46×0.61m,长度从0.5m到1.2m,重量从14kg到68kg不等,草捆密度大约160~300kg/m3,密度可调整,而密度大的草捆有利于机械操作、堆垛、装卸和运输。

2大方草捆的制作 由大长方形打捆机进行作业,捡拾草垄上的干草打成容积为1.22m×1.22m×(2~2.8)m,重0.82~0.91t的长方形大草捆,草捆用6根粗塑料绳捆扎。 当草垄宽窄均匀一致时,大长方形打捆机的工作能力为18t/h,大方形草捆需要用重型装卸机或铲车来装卸。

3大圆柱草捆的制作 由大圆柱型打捆机将干草捡拾打成600~850kg重的大圆形草捆,草捆长1~1.7m,直径1~1.8m。 三、牧草打捆过程 1原地打捆 饲草收割后在晴天阳光下晾晒2~3天,当苜蓿草的含水量在18%以下时,

可在晚间或早晨进行打捆,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苜蓿叶片的损失及破碎。在打捆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田间的土块、杂草和霉变草打进草捆里。调制好的干草应具有深绿色或绿色,闻起来有芳香的气味。 2草捆贮存 草捆打好后,应尽快将其运输到仓库里或在贮草坪上码垛贮存。码垛时草捆之间要留有通风间隙,以便草捆能迅速散发水分。但要注意底层草捆不能与地面直接接触,应垫上木板或水泥板。在贮草坪上码垛时垛顶要用塑料布或防雨设施封严。  

3二次压缩打捆 草捆在仓库里或贮草坪上贮存20~30天后,当其含水量降到12%~14%时即可进行二次压缩打捆,两捆压缩为一捆,其密度可达350公斤/立方米左右。高密度打捆后,体积减少了一半,降低了运输和贮存的成本。 四、

青干草加工时应掌握的原则 干燥时间短;牧草各部位含水量均匀;防止被雨和露水打湿;集草、聚堆、压捆等作业,应在植物细嫩部分尚不易折断时进行。

五、青干草的贮藏 1干草水分含量的判断 水分含量是牧草晾干和储存的一个重要指标,制成的干草含水量一般在14%~17%之间,干草的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发生霉变,不能贮存;水分含量过低,会造成叶片脱落,降低草的品质。所以掌握水分的含量是制作干草的关键。

(1)含水量40%左右测定 取一束晒制干草于手中,用力拧扭,此时草束虽能拧成绳,但不形成水滴。

(2)含水量17%左右测定 取一束干草贴近脸颊,不觉凉爽,也不觉湿热;或干草在手中轻轻摇动,可听到清脆的沙沙声;手工揉搓不能使其脆断,松开后干草不能很快自动松散,此时草的水分含量约为14%~17%。若脸颊有凉感,抖动时听不到清脆的沙沙声,揉团后缺少弹性,松散慢,说明含水量在17%以上,应继续降低水分。  

(3)利用水分测定仪测定 目前市场上有饲草专用电子水分测定仪出售,适用于成剁或成捆干草水分的测定。方法是将测定仪的探头插入草垛或草捆内部的不同部位,不同部位数据的平均值就代表了干草的含水量。

2牧草晾干后的存放 调制好的干草应及时妥善收藏保存,若青干草含水比较多,其营养物质容易发生分解和破坏,严重时会引起干草的发酵、发热、发霉,使青干草变质,失去原有的色泽,并有不良气味,使饲用价值大大降低。具体收藏方法可因具体情况和需要而定,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贮藏,都应尽量缩小与空气的接触面,减少日晒雨淋等影响。

3散青干草贮藏 (1)露天堆垛 这是一种最经济、较省事的贮存青干草的方法。选择离动物圈舍较近,地势平坦、干燥、易排水的地方

,做成高出地面的平台,台上铺上树枝、石块或作物秸秆约30厘米厚,作为防潮底垫,四周挖好排水沟,堆成圆形或长方形草堆。长方形的草堆,一般高6~10米,宽4~5米;圆形草堆,底部直径3~4米,高5~6米。堆垛时,第一层先从外向里堆,

使里边的一排压住外面的稍部。如此逐排向内堆排,成为外部稍低,中间隆起的弧形。每层30~60厘米厚,直至堆成封顶。封顶用绳子横竖交错系紧。堆垛时应尽量压紧,加大密度,缩小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垛顶用薄膜封顶,防止日晒漏雨。处理不好牧草会发生自动燃烧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上垛的干草含水量一定要在15%以下。堆大垛时,

为了避免垛中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应在堆垛时每隔50~60厘米垫放一层硬秸秆或树枝,以便于散热。 草棚堆藏 在气候湿润或条件较好的牧场应建造简易的干草棚或青干草专用贮存仓库,避免日晒、雨淋。堆草方法与露天堆垛基本相同,要注意干草与地面、棚顶保持一定距离,便于通风散热。也可利用空房或屋前屋后能遮雨地方贮藏。

4打捆青干草贮藏 压捆青干草的贮藏 散干草体积大,贮运不方便,为了便于贮运,损失减至最低限度并保持干草的优良品质,生产中常把青干草压缩成长方形或圆形的草捆,然后一层一层叠放贮藏。草捆垛的大小,可根据贮存场地加以确定,一般长20米,宽5米,高18~20层干草捆,每层应有0.3立方米的通风道,其数目根据青干草含水量与草捆垛的大小而定。

六、收割的牧草先制成半干草而后再贮藏,在实际中应按以下方法来操作; 1、牧草适时收割后,在田间经短期晾晒,


乡村大米


草捆生产已成为苜蓿规模化生产中主要的草产品形式。掌握苜蓿干草田间打捆的最佳时间其实质就是在打捆时应严格掌握苜蓿的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时打捆,草捆易霉烂变质,而水分过低,叶片脱落严重,草捆质量下降明显。一般认为,苜蓿田间凉晒至含水量17%左右即可打捆。但有试验证明,苜蓿含水量降低到20%,就可打捆,但草捆垛中间应设置通风道,以利于继续风干。苜蓿的含水量可用以下感官法进行估测。含水量在50%以下叶片卷缩,由鲜绿色变成深绿色,叶柄易折断,茎秆下半部叶片开始脱落,茎秆颜色基本未变,压迫茎时,能挤出水分,茎的表皮可用指甲刮下。含水量25%左右用手摇干草束,叶片发出沙沙声,易脱落。含水量18%左右叶片、嫩枝稍微触动就容易折断,弯曲茎易断裂,不易用指甲刮下表皮。含水量15%左右叶片大部分脱落且易破碎,弯曲茎秆极易折断,并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每天关注新鲜事


掌握苜蓿干草田间打捆的最佳时间其实质就是在打捆时应严格掌握苜蓿的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时打捆,草捆易霉烂变质,而水分过低,叶片脱落严重,草捆质量下降明显。一般认为,苜蓿田间凉晒至含水量17%左右即可打捆。但有试验证明,苜蓿含水量降低到20%,就可打捆,但草捆垛中间应设置通风道,以利于继续风干。苜蓿的含水量可用以下感官法进行估测。含水量在50%以下叶片卷缩,由鲜绿色变成深绿色,叶柄易折断,茎秆下半部叶片开始脱落,茎秆颜色基本未变,压迫茎时,能挤出水分,茎的表皮可用指甲刮下。含水量25%左右用手摇干草束,叶片发出沙沙声,易脱落。含水量18%左右叶片、嫩枝稍微触动就容易折断,弯曲茎易断裂,不易用指甲刮下表皮。含水量15%左右叶片大部分脱落且易破碎,弯曲茎秆极易折断,并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彩虹的微笑1114


打捆的最佳时间其实质就是在打捆时应严格掌握苜蓿的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时打捆,草捆易霉烂变质,而水分过低,叶片脱落严重,草捆质量下降明显。一般认为,苜蓿田间凉晒至含水量17%左右即可打捆。但有试验证明,苜蓿含水量降低到20%,就可打捆,但草捆垛中间应设置通风道,以利于继续风干。苜蓿的含水量可用以下感官法进行估测。含水量在50%以下叶片卷缩,由鲜绿色变成深绿色,叶柄易折断,茎秆下半部叶片开始脱落,茎秆颜色基本未变,压迫茎时,能挤出水分,茎的表皮可用指甲刮下。含水量25%左右用手摇干草束,叶片发出沙沙声,易脱落。含水量18%左右叶片、嫩枝稍微触动就容易折断,弯曲茎易断裂,不易用指甲刮下表皮。含水量15%左右叶片大部分脱落且易破碎,弯曲茎秆极易折断,并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会会的生活


打捆的最佳时间其实质就是在打捆时应严格掌握苜蓿的含水量


会飞的果冻521


如何确定苜蓿干草田间打捆的最佳时间?草捆因其耗能少,便于运输,尤其是干草在打捆后易于成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因此,草捆生产已成为苜蓿规模化生产中主要的草产品形式。掌握苜蓿干草田间打捆的最佳时间其实质就是在打捆时应严格掌握苜蓿的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时打捆,草捆易霉烂变质,而水分过低,叶片脱落严重,草捆质量下降明显。一般认为,苜蓿田间凉晒至含水量17%左右即可打捆。但有试验证明,苜蓿含水量降低到20%,就可打捆,但草捆垛中间应设置通风道,以利于继续风干。苜蓿的含水量可用以下感官法进行估测。含水量在50%以下叶片卷缩,由鲜绿色变成深绿色,叶柄易折断,茎秆下半部叶片开始脱落,茎秆颜色基本未变,压迫茎时,能挤出水分,茎的表皮可用指甲刮下。含水量25%左右用手摇干草束,叶片发出沙沙声,易脱落。含水量18%左右叶片、嫩枝稍微触动就容易折断,弯曲茎易断裂,不易用指甲刮下表皮。含水量15%左右叶片大部分脱落且易破碎,弯曲茎秆极易折断,并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