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社区干部成了“老中医”,“望闻问切”暖百家心

人民网上海1月31日电 (唐小丽、王传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长宁区居民区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中央部署号召,发挥好“望闻问切”作用,成为在社区防止疫情、共克时艰的中流砥柱。

望,在守望相助中稳定人心。疫情当前,最需要切实防止的就是谣言四起,制造恐慌。各居民区党组织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微信群、公告栏、黑板报、小喇叭、打电话等各种形式向群众传递权威消息,主动做好释疑解惑工作,最大限度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做好谣言“终结者”。各街镇居民区党组织采取了居民楼张贴告知单的方式进行防疫宣传,将两张防护措施告知书,以及来自长宁区疾控中心向全区老百姓发布的《致居民公开信》和《致从湖北返(抵)长宁朋友的一封公开信》贴到了家家户户。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一居一品”居民自治共治组织架构优势,利用“网报栏屏群”全天候落实科学预防疫情、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等知识宣传,倡议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断释放正能量,最大限度地纠正谣言、安抚人心。

闻,在广泛动员中聚拢人心。居民区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争取群众支持,群众成为了居民区强化社区联防联控的“好队友、神助攻”。江苏街道用好“实有人口数据网”“居民区楼组长工作网”和“热心群众群防群治网”,把“小家”和“大家”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主动排摸发现率。在居民区党组织全方位的动员下,基层的积极性也被全面调动起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桥街道古南居民区志愿者吕渲在居民区的号召下绘制了防疫纸巾画,用形象生动的漫画宣传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等防疫常识,提醒大家拜年不窜户,拜年只用打电话。

问,在雪中送炭中温暖人心。在疫情爆发之际,社区的正常生活节奏一度被打乱,一些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群众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关键时刻,居民区党组织冲在前,及时了解掌握困难家庭情况,成为了居民群众的主心骨、大后方。华阳街道姚家角居民区间歇健忘症80岁独居老人王秀英阿姨原本与邻居共餐,不料除夕之夜邻居家中突生变故,王阿姨唯一的弟弟外出旅游,疫情爆发后无法及时赶回来帮助,她的一日三餐如何解决成了难题。居民区党组织了解情况后决定,春节期间王阿姨吃饭问题暂时由居委干部负责,每天由值班干部购买或制作后接送王阿姨进行用餐,老人感动地把陪她过年的居委干部唤作亲人。除了生活上解困,精神上解忧也是居民区党组织的重点工作。一些居民区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编辑个性祝福短信发给居民,手机拜年、视频拜年成为今年的时尚。

切,在关怀群众中赢得人心。社区工作最强调的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居民区党组织从关心社区居民生活和情绪两方面入手,调和隔离居民、正常居民的多元诉求,在防控工作中寻找到了“切入口、公约数”。24日除夕夜当天,天山街道延西居委会收到街道派出所发来的湖北籍居民信息后,就开始排摸对方近期是否离沪,或是否已经从湖北返沪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光星认为:“让居民不要过度担心,让被隔离观察的住户不要太过紧张,这是我们居委会可以做到的。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是不能乱了节奏。”如有隔离观察的住户或酒店旅客感到烦闷、焦躁,居委干部还会打电话去和他们聊心事拉家常。江苏街道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在为隔离观察居民订购新鲜蔬菜、鸡蛋和面包的同时,组织小区物业和其他社区居民为一栋商品房住户送上了两封手写慰问信,大大提高了被隔离居民的支持和理解程度,而原本门对门、不相往的商品房小区居民,也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新年里融为了一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