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濱州無棣縣海豐街道創新網格管理“1234”模式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6日訊 (記者 王夢青) 濱州無棣縣海豐街道轄區總人口10萬餘人,5個城市社區、6個農村社區,77個行政村,166個居民小區,133家企業,15000餘家門頭商店。街道充分利用“全科大網格”的理念和優勢,創新實施了“一中心、兩平臺、三體系、四網格”的“1234”管理模式,按照“多網融合、一網到底”的工作思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打造了“聯社聯親、入網入心”的社會治理品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紮實基礎。

依託社會治理(網格管理)中心,實現“一網防疫”。疫情防控期間,依託街道社會治理(網格管理)中心,全力抓好“聯社聯親、入網入心”全科網格運行,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9個工作專班、13支應急隊伍,全街道所有村居社區全部編入了網格管理“一張網”。同時,通過加強領導、強化統籌、調配力量,推動網格管理中心全力加速、高效運轉。截至目前,網格管理中心累計接收處置各類信息5000餘條,全部得到了快速處置、及時反饋。

滨州无棣县海丰街道创新网格管理“1234”模式

全街道網格管理“一張網”

運用綜合治理、應急管理兩個平臺,達到“內防外控”。利用街道的綜合治理平臺,做好防控與宣傳。將綜治中心升級打造成為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社會治安、應急處突、疫情防控的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依託“雪亮工程”,對城區和重點部位實施不間斷巡邏,監測測好疫情防控期間各村、主要道路口等地情況,在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戰中大顯身手。同時,結合“村村通”大喇叭工程,利用網格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張貼公告等方式廣泛宣傳疫情知識,引導廣大村民不串門、不聚會、不聚餐,在疫情防疫的同時,有效的做好社會治安防控,維護社會穩定。利用免接觸社區應急管理平臺,做好住戶排查。街道擁有166個老舊小區,結合疫情防控小區人口排查登記的難度大的問題,創新住戶登記模式,聯合軟件公司開通“免接觸社區應急管理系統”。該系統為每個小區設定特定二維碼,只需要打開手機微信掃碼,免除了人員的直接接觸,避免了交叉感染,一旦信息登記完成,只有本小區的居民可以進入,外來人員則需要小區網格員進行信息核實。通過以上兩個平臺,做到“內控”與“外防”相結合,嚴格充當好群眾的防護屏障。

滨州无棣县海丰街道创新网格管理“1234”模式

居民掃碼進入小區

滨州无棣县海丰街道创新网格管理“1234”模式

166個居民小區均設立二維碼

構建黨建網格、民生保障、服務企業三大體系,實現“群防群治”。在黨建網格體系方面,依託社區黨組織和網格黨支部,發揮支部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成立黨員先鋒隊和志願者服務隊,參與社區的封閉管理、宣傳發動、物資捐贈等活動,在網格黨支部的動員組織下,街道成立由網格長、專職網格員、網格指導員、志願者等組成的全科網格員志願服務隊伍20餘支,參與黨員群眾1000餘人。在構建民生保障體系方面,運用“鄉村賦能”平臺,與聖豪超市、新世紀超市、農資產品經營店等聯繫合作,網格員們負責為群眾配送,全力做好群眾生活用品、農資產品的供應保障。截至今天,網格員們已為群眾發送油、米、面、蔬菜、生活用品等5000餘單,運送銨粉、尿素、複合肥等農資產品3000餘袋。在構建企業服務體系方面,街道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下的6個工作組幫助督促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建強街道幹部、公安民警、衛生醫護、企業負責人“四包一”網格隊伍,確保壓實企業的防控主體責任與街道的督察督導責任。同時,街道積極協調防疫物資,由網格員協調下發,截至目前,為復工復產企業協調並下單發口罩2760只、次氯酸鈉800斤、84消毒液100斤、護目鏡及防護衣60套,為企業員工開具通行證1128份,盡全力保障企業安全有序增加產能。

滨州无棣县海丰街道创新网格管理“1234”模式

黨建網格志願者在行動

滨州无棣县海丰街道创新网格管理“1234”模式

網格員為群眾配送生活必需品、春耕肥料

滨州无棣县海丰街道创新网格管理“1234”模式

網格員督導督促並服務好企業復工

實施街道、社區、片區、網格四級聯動,實現“無縫覆蓋”。充分利用四級網格“源於群眾、貼近群眾”的優勢,以77個村支部,11個社區黨委(總支),16個片區,147個網格為支撐,全街道305個網格員,實行“1+N”聯戶包事制,由1名專職網格員配備了多名兼職網格員。通過街道、社區、片區、網格四級聯動分級處置、協作聯動,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疫情監測、排查、防控等工作,做到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真正築牢了基層疫情防控“防火牆”。

滨州无棣县海丰街道创新网格管理“1234”模式

網格員夜查各居民小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