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通常說的a輪、b輪和c輪融資都是什麼意思,是如何區分的?

我的名字好


我們經常在看新聞的過程中會碰到,某某公司由進行了A輪融資、XX公司又進行了C輪融資,那麼這些A輪、B輪、C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對於目前的投資輪次而言,一般分為以下幾輪: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A輪→B輪→C輪→Pre-IPO→IPO→孫宏斌輪→全劇終

種子輪融資:所謂的天使輪融資就是,在這家公司還沒有真正成型、沒有完整的團隊構架、創始人僅僅只是有一個想法而已,但是他缺少資金,如果一些投資人認可了這個人的想法、覺得他的人品、項目前景非常好,就會對其進行投資,而投資的這些錢往往是幫助公司啟動。這就好比一個人剛剛懷孕一個月,你就賭定她生的小孩將來會成為第二個“馬雲”。

天使輪融資:公司已經基本成型了,團隊的核心人員也有了,並且團隊也做出了一些樣品,當然這個樣品的話並沒有對外公佈,但是你們作為內部人員是知道的。這就相當於懷孕五六哥月了,你通過B超可以看到肚子裡面的寶寶,寶寶發育的很完美。這一個階段的投資稱之為天使輪投資。

Pre-A輪:這就是A輪之前的一輪融資,這個階段,公司的產品就上線了,但是還沒經過市場的驗證。這就像寶寶已經出生了,非常聰明、濃眉大眼的。

A輪:產品已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有了,在業內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有了一定的用戶數量,這個時候需要錢來繼續擴大。這個時候就相當與這個小孩已經上小學了,表現非常出色,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

B輪:這個階段,對於公司來說公司的商業模式、盈利能力都得到了市場的驗證。這個時候就相當於這個小孩已經參加中考了,並且考了全校第一名。

C輪:這個時候公司無論是產品、還是用戶量、還是商業模式、還是盈利能力都做的非常成熟了,在行業內進入了前三的位置,成為行業龍頭之一。這就相當於這個小孩已經參加高考了,考了全省前三名,被清華北大錄取。

Pre-IPO:上市之前的一輪融資。這就相當於與這個小孩已經大學畢業了,開了一家公司。

IPO:上市。公司準備上市

孫宏斌輪:地產大佬孫宏斌投資,你懂的。

關於這個投資輪次而言的話,也沒有啥一定的名稱,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把它叫做一輪、二輪、三輪等、或者甲輪、乙輪、丙輪等,所對應的就是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而已。

好了,我是啪哥,覺得啪哥寫的對你有用給啪哥點贊,更多金融知識關注啪哥實時動態。


趣聊財經


說到這個,我們就要聊一聊公司上市的問題。一個公司要想擴大,就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就會選擇上市。上市的第一輪呢,就是天使輪投資。比起ABC輪的錦上添花,天使輪就是雪中送炭了,是創業企業拿到的第一筆投資基金,因為絕大多數創業公司活不過第一輪,所以相比ABC輪,創業者更喜歡天使輪的資金,先要有錢發展才能有後面的故事。

然後就到了VC時期,這個時期已經基本盈利了。例如之前的摩拜和知乎,不過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就像OFO和羅永浩的錘子科技,這個時期就是風險投資,又是題主問的a輪、b輪和c輪。

A輪:經過基本驗證,創業項目具有可行性了,天使輪後的一輪投資。

B輪:企業發展一段時間了,資方評價覺得還不錯,在A輪基礎上加大投資,不一定和A輪是同一個投資人。

C輪:在前面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投資人看到希望,創業企業也在成長期有所盈利。

其實之後還有DEF輪,根據不同企業的需要,有的C輪之後就已經業務成熟了,這些投資最終的目的還是上市,無論在哪上市,都能募集更大規模的資金,對於ABC輪的投資者來說,資金也是有成本的,上市一般都意味著變現了,而其中資本翻了不知道多少倍,風險和收益並存,就是金融市場的魅力所在了。


慧策略大陽線軟件


1.在互聯網創業和科技創業興起之後,創投和風投也隨之風起,這是因為對初創公司來說,發展資金是保證項目得益發展的關鍵,因此,大部分初創公司都會向創投或風投尋求融資。

2.一般在融資的時候,需求融資的項目方都會按照不同的輪次來定義融資,比如項目構思階段的一般都稱之為“種子輪“,顧名思義,種子輪就跟播種時的種子一樣,已經有了項目的設想,但是還沒有開始執行。

3.在種子輪之後的便是天使輪,天使輪的大致是項目已經開始執行,但是還是在初始階段,尚未有成型的產品,設想的模式也尚未驗證,這個階段會尋求一些從事天使投資的個人投資者投資項目。

4.天使輪之後便是A輪,有的項目也會有 PRE-A輪,A輪時一般產品已經開始運轉,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數據支撐,並且在業內有了不錯的佔有率和行業地位。

5.A輪之後就是B輪,通常到了B輪,公司的商業模式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驗證,而且公司業務處於快速誇張階段。

6.B輪之後就是C輪,在C輪時,公司的商業模式經過錘鍊已經很成熟,擁有一定量級的用戶群體,更為重要的是——在行業已經處於主導地位,並且正在為IPO做積極準備。

7.簡單來說,A輪、B輪、C輪是一個公司尋求融資的不同階段,越往後,公司的估值會更大,相應的融資的資金額度也會更大,至於什麼時候是A輪,什麼時候是B輪,什麼時候是C輪,除了以公司發展的階段為衡量標準之外,其實,並沒有固定的量化標準,而且更多時候是項目方自己定義的,僅此而已。

關注傑克,讓你從股市小韭菜,變成炒股老司機!文中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感謝閱讀,歡迎點贊評論,有投資疑問可私信互動交流。

傑克財富


簡單地說:企業在外部融資的次數,例如,第一輪通常稱為A輪,第二輪通常稱為B輪。融資的數量和時間可以從一個方面反映公司的發展,並判斷企業處於哪個階段(死谷時期,早期階段,成長期,擴張期)。

一般來說,當一個項目只有一個團隊和一個想法時,它需要種子期或天使輪融資的幫助。現階段的創業項目是最容易死亡,最難找到的融資,但有些孵化器或天使。投資者/機構更加關注這一領域。即使公司沒有特定的產品形狀,它也會學會貢獻,但數量非常有限,從50萬到200萬人民幣,但對於初創企業來說,真的是在雪地裡,有很多錢;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家擁有更多的財務資源。他們會選擇先製造自己的產品,如果他們有硬盤,他們會選擇尋找融資。

當一切準備好開始測試業務模型時,它需要一輪融資支持。區分A輪和天使輪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產品正式推出,並且在正常運行期間具有完整的業務和盈利模式。


智慧城市研究


股權投資一般分種子輪,天使輪,ABCE等,IPO這幾個階段,簡單介紹一下:

1.種子輪:創業起步,帶著團隊做基本可以演示的形態或產品,資金大多來自自己籌備。

2.天使輪:有了種子,天使資本用來小規模的市場驗證。形成實踐後的商業模式。

3.A輪:經過實踐的商業模式,拿到A輪資金後,開拓小區域市場,完善可複製的商業模式。

天使輪和A輪的公司融資,以財務投資者為主。財務投資的好處是簡單,只要被投資企業能掙錢就行,不太會干涉和影響被投資企業的戰略規劃。即便雙方意見有些分歧,也可以用合適的價格請財務投資人退出去,(相對戰略投資)麻煩會比較好解決。因此比較適合於天使輪和A輪的投資。

4.B輪:進行一個省或者幾個商複製商業模式,穩定市場地位。

B輪的公司融資,以戰略投資者為主。戰略投資者除了能投錢之外,可能還能介紹一些客戶/供應商/技術/經驗/人才或者其他對業務有幫助的資源,有助於被投資公司發展。

5.C輪:大規模全國佈局,複製商業模式,佔領市場,成為獨角獸。有的公司在C輪就直接上市了,有的還會持續好幾輪,可能會持續到D,E,F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從區域市場到全國市場範圍內的佔領,直到IPO。

6.IPO:上市籌劃融資,完善戰略資金需求。這就是很多公司的終極追求了成功IPO上市。

可以比照一下,為自己的公司確立目標。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這些其實是企業融資的輪次,是從國外引進的。公司完整的融資輪次應該是: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C輪(D,E,F輪)IPO輪。

種子輪(團隊,想法)

有團隊,有想法,但是還沒有產品,此時對未來的規劃還是一片藍圖,這時候的投資的基本上是熟人,要麼就是就是想法十分厲害才能得到投資人的錢,融資金額在100萬人民幣左右,但是對於初創團隊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推動力。

天使輪(產品雛形,模式雛形)

團隊已經把產品做出來,有了雛形並且小範圍的開始推廣和測試了。並且有了商業模式和規劃,準備進行進一步的驗證和調試。融資金額在300萬到500萬人民幣左右。資金來源一般是天使投資人。

A輪(完整商業模式,業內領先)

擁有成熟產品,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同時在行業內擁有一定地位與口碑的項目,哪怕現階段可能處於虧損狀態。這一階段對公司的要求是需要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用戶,而不能僅僅是依靠想法了。要有用戶,包括日活、月活,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有能與競品抗衡的成熟產品,有一定市場位置。融資金額一般是1000萬到1億人民幣左右。資金來源一般是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VC)

B輪(已驗證模式,業務拓展)

經過一輪燒錢後,項目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均已得到很好地驗證,有的已經開始盈利。此時,融資人可能需要資金支持推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那麼就適合以說服上一輪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或尋找新的風投機構加入,又或是吸引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加入的形式,開始新一輪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一般是2億人民幣左右。資金來源大多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新的風投機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加入。

C輪(成熟項目,行業前三)

如果項目已經非常成熟,在行業內基本可以穩坐前三把交椅,正在為上市做準備,那麼就適合進行C輪融資。此時除了可以進一步拓展新業務,也可以為補全商業閉環、準備上市打好基礎。金融金額一般在C輪就很難判斷了,這需要根據行業和發展潛力決定,一般是10億人民幣以上。資金來源主要是PE,有些之前的VC也會選擇跟投。

D輪、E輪、F輪則是C輪升級版,在C輪的基礎上追加投資來鞏固和延伸商業版圖。

IPO輪就是首次公開募股,就是俗稱的上市。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你不要視而不見,趕緊給我點贊和留言!


洋蔥先生APP


種子輪

沒有團隊,只有想法,1-2個創始人。投資額100-300萬人民幣不等,幫助公司啟動。


天使輪

天使投資所投的一般是初創早期的項目,公司有了產品初步的模樣(原型),有了初步的商業模式,積累了一些核心用戶(天使用戶),甚至有些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產品和商業計劃,這個時候一般就是要找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機構了。


天使投資是風險投資的一種,投入資金額一般較小。投資量級一般在100萬RMB到1000萬RMB。


A輪

公司產品成熟,開始正常運作一段時間並有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擁有一定地位和口碑。資金來源一般是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VC),投資量級一般在1000萬到1億元。


B輪

公司獲得較大發展,甚至已經開始盈利。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沒有什麼問題,需要推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因此需要更多的資金流。


資金來源大多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新的風投機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加入,投資量級在2億RMB以上。


C輪融資

公司已經發展到非常成熟的階段,已經開始盈利,基本為行業內獨角獸了。這輪除了拓展新業務,也有補全商業閉環。


資金來源主要是PE,有些之前的VC也會選擇跟投。投資量級:10億RMB以上,一般C輪後就是上市了,也有公司選擇融D輪,但不是很多。


後續的融資基本是升級版了。


36氪


從事融資商業計劃書服務八年了,我常常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某某公司獲得500W天使輪融資了,某某企業又拿到C輪融資,請問A輪、B輪、C輪、D輪……是什麼意思啊?其實啊,專業術語叫融資輪次,什麼是融資輪次呢?

簡單說就是:企業對外進行融資的次數,比如說第一輪通常被稱為A輪,第二輪通常叫B輪。融資的金額和時間能夠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判斷企業處於哪個階段(死亡谷期、早期、成長期、擴張期)。

一般來說,當一個項目只有團隊和一個想法的時候,就需要種子期或者天使輪融資的幫助,這個階段的創業項目是最容易夭折的,也是找融資最為艱難的,但有的孵化器或天使出資人/機構比較重視這個領域,即便企業沒有還具體的產品形狀,也會學則出資,不過數目非常有限,從50萬~200萬人民幣不等,不過對初創企業來說,也真的是雪中送炭了;

當然,有一些財力比較充裕的創業者業會選擇自掏腰包先把產品做起來,翅膀硬了才選擇找融資。

當一切準備就緒,開始測試商業模式時,就需要A輪融資扶持,區別A輪和天使輪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產品正式上線,正常運作一段時刻並有具體完備的商業和盈利模式。

簡單說——有用戶、有成效,包括日活、月活、銷售業績等,佔有一定的市場,不過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比如當年的小米——有產品後拿到A輪,但公司還不盈利。

但有了前面的鋪墊,這時候找風險投資就更容易一些,融資金額一般可以達到1000萬-1億人民幣。出資方一般會在產品和管理方面給予建議,也會應創業者需求提供相應所需的資源,資金來源一般是專業的VC。

安全度過了前面幾個階段,接下來拿融資就容易得多,處於擴張階段的時候,企業就可以繼續進行C輪融資。企業已經相對成熟,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沒有問題,有的企業已經開始盈利,這時VC更看中項目的覆蓋人群和使用場景等。

如果想給出資方更多的幻想空間,企業可能還需要推出新的事務。找投資人,寫商業計劃書,找zboshi007,資金來源大多是上一輪跟投、新的VC、PE參加,量級在200000000人民幣左右。一般而言,這是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目的就是為了在上市的時候能得到一個高估值,這是上一屆投資人最為開心的事情了。

不過這幾年公司的融資次數變得越來越多,目前最多已經到了F輪,不過本質上都是C輪的升級版,可見靠燒錢搶佔市場的項目越來越多。到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小玩家可以隨意進入的階段了,涉及的金額比較大,單位都是億級的,所以一般都是PE的遊戲場。

比如說共享單車,像小黃車ofo去年7月才完成7億融資,年底就傳出將進行66億高價的下一輪融資,慨嘆共享單車這蹭蹭的燒錢速度。再比如說出行界的獨角獸滴滴去年也是完成了45億美元的F輪融資,再加上各大銀行進行的長期債權投資,滴滴目前的融資金額達到70多億美元。

上述都是根本的區分,還有一些特別的次序,比方說:在A輪融資之前進行一次Pre A輪進行預熱,後面又有人想要投,那就追加一次A+輪,B/C/D輪也是一個道理,核心無非是出資人投的錢多少的問題,越往後錢也越多,玩家也越大。

對於初期創業企業來說,在這些融資次序中,最重要的還是種子輪/天使輪和A輪,因為它代表一個門檻,一個項目從理論落到實踐,到真正走進市場,都需要有資源的幫助,這個時候,做起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後面的無論是B輪、C輪、D輪、F輪,出資方的作用都沒有大的變動,都是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富盈瑞吉投資諮詢


不邀自來!

所謂A輪、B輪、C輪、D輪,你也可以理解為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

在實際融資的時候,可能前面還會出現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A-輪/A+輪等之類的說法,實際上還是在說融資的輪次。

(1)種子輪/天使輪

一般是第一輪融資,其中,種子輪多指有了部分創業團隊成員,也有了一定的設想,但是還沒有產品,這時融資規模往往在200萬以內;

而天使輪呢,可能團隊更加完善了,也有了初步的產品模型,商業模式初具雛形。融資規模多在200萬~2000萬以內,不排除部分天使輪要5000萬的案例。

在實際工作中,兩者的界限有的時候並不明顯,而且也並不是融資必經的過程,許多創業公司是利用自身資金度過這個階段,並不引入外部投資者。

(2)A輪

A輪融資,產品相對成熟,公司有了一定的市場地位,商業模式也比較健全,公司的主要精力用於拓展市場。融資規模多在1億元以內;

有些創業者會在這輪融資前後安排Pre-A輪、A-/A+輪,用於滿足公司資金需求。

(3)B輪

產品持續升級、繼續擴大市場或者拓展新業務、新領域,商業模式已經過驗證,公司營收大幅度上升,將和競爭對手正面對抗,公司或許開始盈利,如果市場競爭激烈,燒錢是免不了的。融資規模多在1億以上。

(3)C輪

這一輪非常關鍵,在投資界有個“C輪魔咒”的說法,絕大多數創業公司無法走到這一步,或者即使走過C輪,也無法進入下一輪融資,倒在上市的路上。

在這個階段,公司在行業內應該有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具有較大的發展優勢,盈利開始凸顯。

(3)D輪及其他輪次

創業公司成功了跨越C輪魔咒後,如果發展順利,後續或許在上市前再對外做1-2輪融資。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當之處,還望指正!好讀書不求甚解,尤喜武俠、推理,歡迎朋友們相互交流學習。

西天蝸牛


日常看資訊的過程中,經常會看見“融資”的新聞,哪家公司天使輪、哪家公司Pre-A輪等。我們或許知道A輪、B輪、C輪的排序,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不清楚到底怎麼才算A輪、B輪、C輪,以及怎麼才能上市。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下初創公司融資的各種術語。

種子投資:言簡意賅,指的是提供給投資者或企業家相對數目小的資金,用戶技術研發。種子投資,很少來源於風投,很多公司的創始都來源於一個創意點,所以啟動資金一般源於個人財產、親朋好友。

天使輪:有了團隊、有了產品想法(馬上就要落實)的時候,需要一輪融資,該輪主要用於產品啟動,資金大概在300-600萬。創業圈有個說法,從天使輪到A輪之間,貌似並沒有那麼容易,很多公司都死在樂天使輪上。

Pre-A:P在公司業務有一定發展,但是整套模式還沒有完全驗證,數據沒有達到A輪的相應要求時所進行的融資輪次,跟估值絕對值、融資絕對值沒多大關係。顯然,Pre-A是為了A輪做準備。

X輪:融資是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和過程,順序為天使投資-A輪-B輪-C輪-D輪等,幾輪融資並沒有限制,如果願意可以從A輪一直融到G輪。不過在理論上,C輪應該是最後一輪。

IPO: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