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郎世宁所画的乾隆的12名妃子中,哪个最好看?

用户58846870319


郎世宁,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佳斯底里奥内,生于意大利米兰。康熙54年,他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入中国传教,随后被召入宫廷,进入如意馆,成为清廷宫廷十大画家之一,还曾参加过万园之园–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程,在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事绘画工作50多年。

所画的乾隆帝后妃图原藏于圆明园,后来被克利夫兰美术馆收场。画卷依次展现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11位妃嫔的半身画像,每个头像的右侧都敷上了榜题。乾隆皇帝画像的榜题为乾隆元年8月几日。乾隆十二位嫔妃的顺序为孝贤纯皇后,贵妃,纯妃,嘉妃,令妃,庆嫔,颖嫔,忻嫔,醇妃,顺妃和循嫔。













那么这12位妃子中,谁又最漂亮了?其实说实话,以我的拙见,我也看不出来这些妃子在郎世宁的画中有什么不同,所以只好找到图片,让大家自己去欣赏。毕竟1000个和1000个观众有1000个哈姆雷特,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自己所爱的哈姆雷特。


是阿维啊


先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歪果仁郎世宁。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意大利宫廷画家、修道士。清康熙帝五十四年,来中国传教,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逝世于1766年。

再次普及一下提问中所说的这幅画的资料,此画作名为《乾隆帝后妃嫔图卷》。据传原藏于圆明园,现藏于克利夫兰美术馆。图卷为绢本设色。画卷由右向左展开,依次呈现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嫔的半身画像,每个图像的右侧都附上榜题。乾隆皇帝画像的榜题为:“乾隆元年八月吉日”。十二位后妃嫔的顺序为:皇后(孝贤纯皇后)、贵妃、纯妃、嘉妃、令妃、舒妃、庆嫔、颖嫔、忻嫔、惇妃、顺妃和循嫔。图卷展出时的文字说明为:“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宁等为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嫔的画的像。其中皇帝、皇后、令妃为郎世宁所画,其余七人为郎世宁的弟子所绘,最后三人是宫廷画家续画的。”

中国古代有个古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乾隆皇帝在此画的开端用心写治平这四个字来为这个画作题写了这样一个名字,故而《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又称《心写治平图》。

在准备绘制这幅《心写治平图》的档口中野史中传说有个小故事:某天,乾隆皇帝带着后妃们来到郎世宁的画室中,看他作画,第二天,乾隆特意召见郎世宁问他,昨天那几个妃子哪个最漂亮?郎世宁说哎呀,陛下在看画的时候我在数地下的瓷砖有多少块,后来乾隆皇帝就叫太监去数了一下,果然跟郎世宁说的完全契合。不过最末了,乾隆皇帝还是把这个作画的任务交给了郎世宁。安心踏实的把他的女人们给郎世宁做模特作画了。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天老猪把这个画作的真品原作发出来,给大家上眼,至于那个好看,那真的就看你们的眼光了,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老猪的碎碎念


乾隆皇帝一生多情,后妃众多,其中有满族人,有蒙古族人,也有汉人,还有出人意料的朝鲜族人,她们多是红颜薄命。乾隆对她们用情很深,提前让著名画师郎世宁把她们的容颜画了出来,方便自己观看,思念。

郎世宁是个意大利画家,1715年作为天主教的修道士来中国向康熙传教,康熙当时对西方绘画艺术很感兴趣,就留他在皇宫中作画,他在清朝皇宫工作了51年,是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图为名画《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又称《心写治平图》,图卷展出时的文字说明为:“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宁等为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嫔的画的像”。几十年经过多次修改,有的画中人被删除了,由其他嫔妃来补齐空位。画卷上所绘的13位人像,均为头戴冬吉服冠、身着冬季龙袍的半身肖像,这幅手卷首画于乾隆登基,晚年定稿,“心写治平”四个字由乾隆亲笔题写,雕刻在装手卷的木盒正面。只有皇帝、皇后和令妃是郎世宁亲笔所画,其余七人为郎世宁的弟子所绘,最后三人则是宫廷画家续画的,因为她们入宫时朗世宁等西洋画师都不在人世。关于题主提问的12妃子中哪个最好看,因为人的审美观有一定的差异,欣赏和审美的视觉有差异,哪个最好看还是大家定夺吧,下面请看一下他们的真迹。图画为年轻时的乾隆,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

孝贤纯皇后,乾隆身后的“贤内助”,德才兼备的女人。她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在选秀上被雍正一眼相中顺利入选,她帮助乾隆皇帝排忧解难,她孝敬婆婆,把后宫管理的安有序,让乾隆无忧。 富察氏(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的姐姐。她生于1712年,乾隆的原配。16岁嫁给宝亲王弘历(乾隆),弘历继位后,富察氏成为皇后,先后生下长公主,皇二子永琏,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皇七子永琮,但是只有固伦和敬公主平安长大,其余一女二子三个孩子都夭折了,孝贤纯皇后悲痛欲绝,1748年忧郁去世,年仅三十七岁。皇后的去世对乾隆打击很大,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波动。

令妃,魏佳氏,令妃魏佳氏(原姓魏),内管领、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之女,原属正黄旗汉军,并不是满族(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令妃娘娘的情商很高,非常漂亮,乾隆皇帝非常宠爱她,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宫女逆袭成功的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族血统的皇后,十年生了四子二女,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的生母,生前已经拥有只有帝后才有资格佩戴东珠朝珠,可见乾隆对她的宠爱。因病去世,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入葬裕陵

上三幅为郎世宁的亲笔手迹。

慧贤皇贵妃高氏

高佳氏是大学士高斌的闺女,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即格格)被选入乾隆的府邸做侍女,雍正十二年高佳氏被从侍女中提拔,封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即位,封高佳氏为贵妃,并且将贵妃抬入满族镶黄旗。乾隆朝首位贵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乾隆皇帝还悲痛异常写下以贵妃为题的正式挽诗《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每每她的忌日作诗对她怀念。

乾隆二年十二月册为纯妃时所绘,纯妃在历史中应该叫做纯惠皇贵妃苏氏,她是平民出身,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随乾隆,因为出身的原因她在乾隆登基的时候只得到了一个嫔位,纯妃苏氏(汉女)是乾隆前期也比较得宠的一个妃子。乾隆元年晋封纯嫔,二年晋封纯妃,八年十二月十四生六阿哥永瑢,十年(1745)正月晋封贵妃,十一月行册礼,同年十二月生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根据《乾隆起居注》记载纯妃病重时乾隆亲自去探望,可见乾隆对其情谊不薄。可惜纯妃在晋位皇贵妃后仅25天就因故去世,两年之后纯贵妃入葬纯惠皇贵妃园寝(后来被嘉庆改为裕陵妃园寝)纯妃入葬之后该园陵进行了大量的扩建规模仅次于富察皇后。

嘉妃金佳氏朝鲜族妃子,金佳氏的祖先早在努尔哈赤的时代投靠了后金(满清),从此之后都生活在中国东北,上驷院卿三宝的女儿,她的哥哥是为礼部尚书金简。刚开始只是乾隆的低等侍妾,乾隆继位后,金佳氏初被封贵人,乾隆二年,她被封为嘉嫔,乾隆六年,她晋封为嘉妃,乾隆十三年,她晋封为嘉贵妃。她当侍妾时无子女。入宫为妃时,连生四个儿子,乾隆四年,金佳氏生皇四子永珹。乾隆十一年,金佳氏生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三年,金佳氏生皇九子。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一子永瑆。金佳氏的三儿子皇九子,年仅二岁病故,其余平安长大。历史上的金佳氏虽然是《延禧攻略》的嘉妃的人物原型,虚构太多。隆二十年,金佳氏崩逝,终年四十三岁,赐谥为淑嘉皇贵妃。她虽然比不上令妃得宠,但是也不失宠,也许因为她生儿子生得多吧。

舒妃(1728-1777) 叶赫那拉氏,乾隆帝之妃。她是侍郎纳兰永寿的女儿。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出身较高,家世显赫,乾隆六年年仅13岁时入宫为贵人,她的牌子被乾隆翻到掉漆,可见受宠程度。同年11月,册封为舒嫔。乾隆十四年四月晋舒妃。她当舒妃三年后,乾隆十六年舒妃在24岁时生皇十子,但是三岁就夭折了,孩子的夭折,加上令妃的出现上位,香妃的入宫,她失宠了,整日忧郁,她于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逝世,享年49岁。

庆嫔是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龙女儿汉人出身。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二十四日,比乾隆小13岁,在乾隆初年就入宫,号陆贵人。乾隆十六年六月封庆嫔,陆氏没有孩子,又隔了十多年才被封嫔,应该不怎么得宠。乾隆二十五年,乾隆竟然将令妃生的永琰给了庆妃抚养,她51岁去世。嘉庆亲政时,感谢庆妃的抚养之恩,将已故的庆妃追封为庆恭皇贵妃。

颖贵妃(1731--1800)巴林氏,蒙古族,进宫时封为颖贵人,乾隆十六年封为颖嫔,二十四年封为颖妃,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对其加封贵妃,那是已经近70岁了,无儿无女,过完70大寿不久就死了,葬入裕陵妃园寝。

忻嫔,即忻贵妃戴佳氏,总督那苏图的女儿,满洲镶黄旗人,育有二女但是可惜的是都没有长大。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封为嫔,二十八年九月初十日晋忻妃,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去世,年龄约在三十上下,乾隆停止上朝5天,还派了自己是三位皇子,四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和一位孙女给戴佳氏守墓。戴佳氏生前的最高封号是妃,她死后乾隆下旨用贵妃的身份将其下葬追赠贵妃,入清东陵裕陵妃园寝。

惇妃(1746年3月27日—1806年),汪氏,满洲正白旗包衣,都统四格之女。清高宗时为永常在、永贵人、惇嫔、惇妃、后降为惇嫔,复升为惇妃。她十几岁入宫,因为乾隆宠爱令妃,她从未受宠,就去服侍太后,为人本分,低调,太后欢她喜,就向乾隆多次提起她,乾隆才多看了她几眼,当时她20多岁,乾隆53岁,她生下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乾隆老来得女,大喜。还是常在的汪氏,没过多久就被封为了贵人,然后一直册封,结果她恃宠而骄,将一宫女给打死了,乾隆龙颜大怒,把她为妃嫔,不过由于乾隆太喜爱十公主了,又将她恢复妃位。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逝世,卒年61岁,葬清东陵裕陵妃园寝。她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顺贵人(1748~1788)钮祜禄氏,清高宗乾隆帝妃嫔之一,总督爱必达之女。她的家庭背景十分强势,她的母亲是钮钴禄氏后代,太后也是这个家族出生。父亲是老臣,祖先是建国功臣,乾隆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进宫初封常贵人,比乾隆小37岁。三十三年晋顺嫔、四十一年晋顺妃。她应该是权力的欲望太大了,和乾隆的关系闹崩,一生无子女,接连被降级,乾隆五十三年正月降为顺贵人,同年八月薨,年仅42岁。她与禄贵人一起葬入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

循妃(1758年10月29日-1798年1月10日),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女。比乾隆小48岁,她出身高贵,漂亮迷人,18岁时嫁给66岁的乾隆乾隆四十一年进宫封为循嫔。乾隆五十九年封循妃。她过40岁生日时,由于内务府失职,让她提前5个月收到了乾隆赏赐的生日礼物,乾隆不高兴,严惩了当事人,循妃心里害怕,她认为自己是当事人,所以整日惶恐,抑郁了,生日过后不到2个月就死了。乾隆愧疚以贵妃礼葬,入葬纯惠皇贵妃园寝。


以上资料来源于:《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实录 乾隆朝实录》

此画现藏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博物馆。

《心写治平》本来是在圆明园收藏,结果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一顿烧杀抢掠,好多宝贝被洗窃一空,此画也未能幸免,1969年后入藏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小姐姐讲史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人,27岁来中国传教,历经康、雍、乾三朝,他是一个画家,山水、人物、走兽不一不通,常年作为宫廷画家的存在;他还是个学者,与年希尧(年羹尧哥哥)合编一部《视学》,数学、几何的英译汉、插图全出自朗世宁之手;他也是开创了中西合璧“郎氏”绘画技巧,也是少有的被中国人认可的外国人,代表作有《百骏图》、《乾隆大阅》等,还有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乾隆与皇后、11位妃嫔的画像,当然画像肯定做了美化,与真实的容貌有差异,但仍然可从中略窥一班。

郎世宁一共在中国生活51年,官居正三品,死后葬于北京传教士墓园。

乾隆这人的嘴巴有点刁,从他摒弃郎世宁为雍正的明暗画法,为自己研究正面光画法可以看出,乾隆的这十几位后宫女子个人猜测也不会太丑,小编斗胆寻几图一一对对,各位看客可随意斧正。

皇后,富察氏,乾隆第一任皇后。

贵妃,高佳氏,后升为皇贵妃。

纯妃,后升为皇贵妃。

嘉妃,后升为嘉贵妃,死后追为皇贵妃。

惇妃。

令妃,嘉庆生母,后封为皇贵妃,死后追封为皇后。

舒妃。

顺妃,后被降为顺贵人。

庆嫔,后封为庆贵妃,嘉庆追封为庆皇贵妃。

忻嫔,后封为忻妃,死后追为忻贵妃。

循嫔,后封为循贵妃。

颖嫔,后封为颖贵妃。


图文绘历史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所作的原圆明园珍品——乾隆帝后妃嫔图卷,本名为《心写治平图》,高52.9厘米,长688.3厘米 ,画中人物的次序依次为:乾隆,皇后(孝贤),贵妃(慧贤)、纯妃、嘉妃、令妃、舒妃、庆嫔、颖嫔、忻嫔、惇妃、顺妃、循嫔。其中,乾隆、皇后、令妃为郎世宁所画,中间七人为郎世宁的弟子所绘,最后三人由宫廷画家续画。



1.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乾隆原配嫡后,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协办大学士傅恒之姊。在雍正五年选秀上,被雍正皇帝一眼看中,指定为弘历的嫡福晋。乾隆二年,实行皇后册封大典时,郎世宁作此画。



2. 慧贤皇贵妃 即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初隶内务府汉军旗,后入满洲镶黄旗。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画作也是此年所绘。



3. 纯妃 纯惠皇贵妃苏氏,亦称苏佳氏,苏召南女。满清八旗汉人包衣出身。

4. 嘉妃 金氏,朝鲜人,正黄旗包衣,武备院金三保之女,吏部尚书金简之妹。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死,被晋为淑嘉皇贵妃。



5.令妃 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之女,本为汉军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后族入满洲镶黄旗。生前最高位份为皇贵妃,之后儿子永琰被册为皇太子,令妃被追封为孝仪皇后。嘉庆帝继位后,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6. 舒妃 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侍郎纳兰永寿之女,纳兰明珠的曾孙女。乾隆六年14岁时被选入宫,赐号贵人,同年十一月册封为舒嫔。乾隆十四年四月,叶赫那拉氏晋封为舒妃,画卷上的舒妃像应为这年绘制。



7. 庆嫔 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龙女。因嘉庆年幼时为妃所鞠,抚育周全,与生母无异,故追晋为庆恭皇贵妃。

8. 颖嫔 巴林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纳亲之女。入宫只是为贵人,乾隆十六年册为颖嫔,二十四年册封为颖妃。在嘉庆三年,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嘉庆帝称为颖贵太妃,居寿康宫。



9. 忻嫔 忻贵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总督那苏图女,乾隆二十八年晋忻妃,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薨,诏以贵妃礼嫔葬。

10. 惇妃 汪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九年九月晋妃,画卷之惇妃像应为本年所绘。乾隆四十三年惇妃因擅杀宫婢,降为嫔,3年后复妃位。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死,卒年61岁。提这位可能你没啥印象,但提到和珅和丰绅殷德就不会没印象了吧。惇妃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11. 顺妃 即被降为顺贵人的钮祜禄氏,总督爱必达女。乾隆三十三年封顺嫔,乾隆四十一年六月晋顺妃,画卷上的顺妃像应为本年绘制。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顺妃降为贵人。当年十月二十八日入葬,卒年41岁。 12. 循嫔 伊尔根觉罗氏,总督桂林女。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进宫,初封贵人,复封循嫔,画卷上的循嫔像应为本年绘制。乾隆四十四年十月行册封礼,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晋循妃。嘉庆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死,嘉庆四年九月十一日以贵妃礼入葬。

特约嘉宾:煮酒论娱


一枚明粉


前段时间我在吃饭的时候,偶然间从家人所看的电视上看了一点现在正在热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当时我在看到女主角的长相时还曾经感到过疑惑。

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一般这种宫斗剧选女主角要不选长相极为美艳、要不就是长相极为端庄的,而这部电视剧为什么在选女主角的时候会选这种脸型比较狭长的女演员呢?那个时候疑惑在我的心底里埋下。


直到后来我看到了乾隆各大妃子的画像,这个时候我的疑惑才开始有了答案。

那部剧中的女主角是以乾隆皇帝的妃子令妃为原型的,可能在拍这部电视剧前导演有参考过历史中令妃的长相,所以为了尊重历史,他们才选择了那位长相比较有特点的女演员演了令妃。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位令妃以及乾隆其他11位妃子的画像。

令妃,魏佳氏,出身清朝汉八旗,祖上是投靠满清的汉人,她生前地位最高的时候曾经被封为过皇贵妃,在她去世后,她的儿子嘉庆被乾隆封为皇太子,她也因此被乾隆皇帝追封为皇后。

皇后,富察皇后,满清镶黄旗出身,祖父在朝廷中位居高职,曾经担任过户部尚书,她的父亲更是曾经担任过一地的总督,她的家族在满清八旗中地位非常显赫。

循嫔,乾隆皇帝宫中最晚入宫的妃嫔。

慧贤皇贵妃,她的父亲是大学士高斌,是满清的汉人包衣。

纯惠皇贵妃,满清八旗汉人包衣出身

淑嘉皇贵妃,满清汉人包衣。

颖妃,满清蒙古镶红旗出身,在晚年的时候被乾隆封为贵妃。

祈嫔,满清镶黄旗出身,在他死后被乾隆封为贵妃。

惇妃,满清正白旗出身,她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和珅的儿子。

舒妃,满清正黄旗出身,纳兰明珠的曾孙女。

顺妃,钮枯禄氏、满清正红旗出身。

庆嫔,满清八旗汉人包衣出身,对嘉庆皇帝有抚育之恩,死后被追封为皇贵妃。

以上就是乾隆十二个妃子的画像,这些妃子中皇后、令妃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外国画家郎世宁所画,还有七个人是他的弟子所画,剩下三个人则是其他皇宫内的画师所画。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时候副画像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反正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个感觉,乱!

她们实在长得太像了,像到我的脑子都有点转不过来了,以至于到现在都是一片糨糊。

而她们之所以长得这么像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的原因,首先是当时美术水平的问题,因为当时乾隆的那些画师们都还没有掌握立体的画法,所以在他们平面的临摹下,自然就出现了让我们难以分辨的错觉。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也很关键,之前看到有人说因为她们都是满人,所以长得像是不奇怪的,但是在乾隆的这些妃子中,可不仅仅只有满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汉人的包衣以及少数的蒙古人,所以她们之所以长这么像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跟当时后宫筛选嫔妃嫔的审美有关,在清朝,皇帝们选妃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不是他们觉得哪个漂亮就可以选哪个成为妃子的,在当时挑选妃子,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长相端庄。

至于这个端庄,只是一种概念,我们现代人眼中的端庄是一个模样,在满清人眼中的端庄可能就是另一个模样,我们通过这些画像以及清朝后期留下来的妃嫔照片,就可以确定那个时代的审美与现代的审美是有很大差距的。



可能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乾隆的12个妃子们才会如此的相像吧。

所以说这就是乾隆12位妃子的画像,如果真要说到她们哪个最好看的话,大家请恕我无能为力,因为我根本没有从她们中寻找到美的眼光,她们的美只应是天上有、人世间难以品位的。


孤客生


我是吾盂,我来回答。

郎世宁并没有画乾隆的12名妃子,他只画了其中的三位。

这三位分别是乾隆富察皇后和令妃。其他的九位则是由宫廷画师所画。

乾隆是个男人,皇帝的画像,端庄为美,我们不做评论,我们只要看富察皇后和令妃这两位就可以了。

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的生平履历。

富察皇后。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皇帝心中的白月光。

富察皇后,乾隆的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是大清朝唯一的一位富察氏皇后。她生前把乾隆的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幸福皇后。

富察皇后是正统的满洲镶黄旗,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端庄贤淑,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

富察皇后是由雍正帝指婚给乾隆皇帝的,两人婚后举案齐眉,十分恩爱。

富察皇后的一生中,一共生有两子两女。

长子爱新觉罗永琏乾隆元年就立为了皇太子,一个几岁的小孩子,乾隆就认为他能够继承帝位,可怜对这个孩子是多么的钟爱,可惜立为皇太子仅仅两年,这个孩子就夭折了。孩子死后乾隆悲痛不已,五天没有上朝,之后,以皇太子的名位下葬。

次子爱新觉罗永琮,是富察皇后为乾隆生的第二个嫡子,但是很可惜,这个孩子仅仅只活了一年。但是在生前,却备受乾隆皇帝喜爱,内定为皇室继承人。这个孩子因为天花去世后,乾隆异常悲伤。

富察皇后也因为两个儿子的先后夭折。积郁成疾,于乾隆十三年,在东巡回京的途中,病死在船上,享年37岁。



令妃。

令妃魏佳氏,嘉庆帝的生母。这个女人最引以为豪的应该就是自己的生育能力,她在十年间为乾隆生下了四子二女。

晋升速度也堪称是恐怖。乾隆十年封为贵人,同年,晋位嫔,乾隆十三年晋位妃,乾隆二十四年晋位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去世,乾隆六十年追封为皇后。

乾隆皇帝对令妃的宠爱,从她的封号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令在古汉语中有善良美好的意思,这也就是令妃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印象,乾隆皇帝曾经透露过,令妃和自己是由富察皇后成全的。富察皇后是一个端庄贤淑的女子,她为自己丈夫所挑的枕边人肯定差不了。所以相信我,《如懿传》中那个阴险歹毒的女子肯定不是令妃的真实形象。


我个人认为郎师娘所画的两位后妃俱温婉端庄。
后妃画像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朝服打扮,估计就连妆容也是严格要求过的,所以单从这两幅画中要分辨出他们哪个更加貌美,很难。

我国早有古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哪个更美?这让乾隆皇帝去分辨吧。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吾盂


先上一份郎世宁大人的简历:

姓名: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688年7月

去世年月:1766年7月

居住地:北京

出生地:意大利米兰

毕业院校:热那亚耶稣会

信仰:天主教

职业:宫廷画家、传教士

擅长:画画

代表作:《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

这里要展示的为《乾隆及后妃图卷》,也就是《心写治平图》,画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高52.9厘米,长688.3厘米,原藏于圆明园,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

《乾隆及后妃图卷》中的画像根据当时的称号位份进行排序:乾隆、皇后(孝贤),贵妃(慧贤)、纯妃、嘉妃、令妃、舒妃、庆嫔、颖嫔、忻嫔、惇妃、顺妃、循嫔。先一睹为快:



▲皇后娘娘

▲贵妃娘娘

▲令妃娘娘

▲嘉妃娘娘

▲纯妃娘娘

▲舒妃娘娘

▲惇妃娘娘

▲顺妃娘娘

▲颖嫔娘娘

▲庆嫔娘娘

▲忻嫔娘娘

▲循嫔娘娘

这些妃子都是他滴:

▲乾隆皇帝

看了十二宫妃的画像,感觉有点傻傻分不清,甚至有人惊呼:有些简直一模一样!洋画师有点偷工减料!

作为皇帝的妃子,这些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而来的,至于哪个好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自己去评价吧!

不过在我看来,都没有电视上的好看!!!


对话历史


在谈到奶茶妹妹时,东哥直言说不知道她漂亮,一时“不知妻美刘强东”霸占头条,这次又问我,严格意义上,是11个妃子,一个皇后,而这12个女人谁最好看?恕在下眼盲,她们差不多都长得一样?



冒昧问一句,你就不怕乾隆砍头吗?当时,乾隆正好问过郎世宁这个问题,乾隆笑着,指着身旁的一群妃嫔,问郎世宁:“你说她们之中,谁最美丽?”

郎世宁恭敬回道:“皇上,您身边的女人个个都很美丽”。似乎乾隆不满意,又问:“昨天几个妃嫔之中,你最欣赏哪一个?”郎世宁偏偏不上当,拒绝受骗,认真道:“臣当时在数瓷瓦”。

真是个老滑头,乾隆又说:“那你说说,都数了多少瓷瓦啊?”郎世宁道:“一共30块”。之后,乾隆派遣人去验证,果真如此。

然后,郎世宁便奉旨画下了“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图”,它的画题叫“心写治平”,在乾隆一生当中,仅仅拿出过三次,一是画毕时,二是七十大寿时,三是退位时。其余时间,一直被封存盒内,放于圆明园。








1860年,爆发了“火烧圆明园”,因此,流落海外,现今在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从这些画中,不难发现,最明显的是与我们古代的传统肖像画相背驰,而且全都长得大致一模一样。但也怪不得谁,因为这是郎世宁和其余人一起画的,郎世宁是意大利人,画风西方,他画过三幅,七个人是他徒弟,剩余三个是宫廷画师。





加上郎世宁主张“西画中用,中西结合”从而走出了一条画法的新道路,所以不足为怪。12个图也是真实写照!

图中的乾隆是不是很年轻?没错,那时的他刚刚坐上皇位,这是在没有历经政变、血雨腥风的条件下。

值得一提的是皇后,她可是乾隆的初恋女人,好比“长孙和李世民”,乾隆一生的挚爱,就是这个女人,富察氏!

乾隆以及后宫女人们的故事,最近《延禧攻略》在热播。


三叔小记


乾隆元年,也就是1736年,郎世宁应乾隆帝之邀,为乾隆及十二位妃嫔画下“乾隆及后妃画卷”。需要说明的是,这十二幅肖像画中,只有乾隆帝、富察皇后、令妃三人是郎世宁所画,其余七人为郎世宁弟子所画,最后三人是宫廷画家续画的。

其实要说漂亮与否,按今天的审美来看,这12位妃子其实都不怎么漂亮,因为事实上皇帝选妃最看重的并不是颜值,而是出身与家世。就像这12位妃子,基本上都是满洲上五旗出身,而且大多父亲或兄弟都是朝廷命官。下面笔者就从这12位妃子中挑选几位笔者觉得“相对漂亮”的来简单说说其基本情况。



孝贤皇后富察氏,作为乾隆最爱的女人之一,值得多说一下。富察皇后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兄弟都是朝廷大官,家世出身在12位妃子中算是最好的几个之一。富察氏16岁时就成了当时还只是皇四子的弘历的福晋,而且是正位。弘历继位后,富察氏被封为皇后,时年25岁。富察皇后为乾隆生有4个儿女,但最后只有和敬公主活了下来。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东巡,拜谒孔林并登泰山,富察皇后陪行。三月,乾隆来到济南巡视并携富察氏游玩各处景点。三月十一日,乾隆一行从德州返京,但就在此时富察皇后却突然病逝,年仅37岁。关于富察氏的真正死因,史家尚无定论。

孝仪皇后魏氏,魏氏原本是汉军出身,后因家族抬旗而入满洲镶黄旗,由此改天换命。乾隆三十年,魏氏晋升为皇贵妃,由于富察皇后去世后,后宫不再立皇后,所以魏氏实际上成了六宫之主。魏氏为乾隆生下6个儿女,后来的嘉庆皇帝便是其所生,所以魏氏死后才会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

淑嘉皇贵妃金氏,金氏的出身情况和魏氏差不多,她原本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后来家族抬旗成了正黄旗人。金氏还有个担任高官的兄长,即吏部尚书金简。金氏一生为乾隆生育3个皇子,其中皇十一子永瑆继承了乾隆帝的强大基因,颇有才华,尤其擅长书法。

最后笔者要侧重讲下笔者以为12为妃嫔中最漂亮的纯惠皇贵妃苏氏。苏氏的曾祖是两江总督苏康恒,康熙朝时苏家是有名的大族,只是到了她父亲苏召南这一辈,家道就走向中落了。而且苏氏出身汉族,所以出身和家世相比于其他11位妃嫔,苏氏算是最差的那一类了。但是苏氏最终却能成为皇贵妃,可见她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定然不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苏氏的样貌应该是不错,要不然不足以弥补她与其他妃嫔的差距。另外,很多清史专家也认为,在乾隆后宫诸多妃嫔中,苏氏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那一类。


除了这幅肖像画,郎世宁还为苏氏画过一幅油画——《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这幅油画被称为中国版的“蒙娜丽莎”,是郎世宁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因为是油画作品,所以我们更能看清苏氏的脸部轮廓及细节。在这幅油画中,苏氏的面容显得非常的饱满、娇嫩,真是我见犹怜,所以笔者有理由相信纯惠皇贵妃苏氏是十二位妃嫔中最漂亮的那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