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依据是什么?

东奥机械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从小就听着老辈人各种各样的农谚长大的,可以说有很多农村俗语/谚语都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当然了也有些农谚我们只要听听就好没必要较真。不过今天要说的这句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一句典型的气象谚语,是古人经过长期观察气象总结出来的谚语,它能够经过千百年流传至今,也绝不是空穴来风的。



首先要明确“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谚语中的日期都是农历日期, 我国所使用的农历和公历两种历法形式,一般农历每月的十五又恰好是月圆之夜。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有赏月拜月的习惯;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在这一天我们有吃元宵,放天灯,赏灯的习惯。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俗语就是,若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阴天乌云遮住了月亮,那么到了正月十五必然会下雪,而正月十五恰好是人们赏灯的日子,因此雪会落在灯上,形成雪打灯的景观。

不过按照我的理解,这句俗语确实有一定道理,它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天气,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节气之间的规律,这个叫做“韵律关系”。也就是说在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

一般普遍认为这个韵律时间有30天,60天,90天等等,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之间刚好相差150天,因此这种韵律关系成立,八月十五若出现“云遮月”,那么一般正月十五就会迎来“雪打灯”。

不过这句谚语并不是绝对的,也很难用科学的道理去解释,并且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比如今天就是元宵节,我们北方普遍晴朗,据说今晚还能见到“超级月亮”;而今天南方地区普遍降雨,西南阴天颇多,东南江南降雨不停,出现了“雨打灯”的情况。所以这句谚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实践起来并不一定正确。


不过在阿冰看来,气候节气的变化确有规律可言,比如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春暖花就开,夏热降雨多,秋凉风瑟瑟,冬寒雪飘飘。可以说每一年气候变化都是按照规律行事的,节日与节日之间相呼应的气象也都有一定的节奏。

所以我认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之间也是存在一定韵律的内在联系。比如八月十五这天的天气阴雨比较明显,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正月十五这天又呼应出来同样的天气,形成降雪天气。

虽然不能完全用科学解读,但这句谚语对于一些地区确实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还是那句话,气候变化成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最终走向还是要以实际为主。


李阿冰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依据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老话,它是多少代农村人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的关于天气的俗语,过去没有天气预报,但是聪明的人们依然有办法根据经验判断出未来的天气。这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就是其中一句,理解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如果八月十五这天乌云遮住了月亮,那么在来年的正月十五就会下雪。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团圆日除了吃月饼,很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全家人一起赏月,在农历的十五、十六两天月亮都是又大又圆,不过有时由于天气原因,也有可能看不到月亮,这就是“八月十五云遮月”了,天气不佳,被云遮月,必然是有些不尽人意的,不过没关系“正月十五雪打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会下瑞雪,正月十五的习俗就是逛灯会看花灯。如果八月十五的时候乌云遮月,那么在正月十五就有眼福了,大雪纷纷扬扬,落在花灯上,别有一番滋味。


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并不是劳动人民们随口说的。在天气方面也是有韵律有规律的,不同时段的天气存在着前后呼应,简单的说,就是某个日子出现了某种天气,那么对应的一定时间段之后,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天气,这个时间段可能是30天,60天,也可能是150天,180天不定,而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之间就存在着这种必然联系,如果八月十五天气阴,那么正月十五就会下雪,听起来很有趣,大自然就是这么充满奥秘。

今天是正月十五,全国的天气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这边从早上起床就下雪,虽然不是大暴雪,但也覆盖了厚厚一层,堆在灯笼上分外好看。已经不记得去年八月十五是什么天气,印象中好像并没有出现“云遮月”,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正月十五可以看到“雪打灯”也很不错呀。

[小十六笔]


一品小十六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依据是什么?

这是一个气象现象,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古代人的科学项目少,人们有下知地理的风水先生,上知天文的算命先生。此乃观天象预测未来,人们总结的规律从而编著了《周易》系列籍典。


如此说头年的中秋节晚间天空无晴朗,无法赏月,则第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必是雨雪天气。也未必是百分之百,概率统计上来讲是绝大多数。最近的一次是出:

2006年农历中秋节当天北京等地区阴天转多云,中秋节晚上开始云遮月,后来多云转晴。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凌晨大雪纷飞,中午后雪逐渐停止,但仍为阴天到多云天气,寒风呼啸,正好再次验证了这句农谚的准确性。

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气象局都一直在统计相关数据,经资料对比显示这种现象是科学的,真实可信。




在农业生活生产中,对于天气预报的一些流传下来的谚语对掌握好天气做好家耕作业和生产收成取到了相当的作用。一代代相传的智慧让中华民族在世界列强中站稳脚跟。传承文明,文化是做人之根本。要不怎么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今天元宵节,中国.广东.惠州.吉隆镇雨。

雨雪天气做好防护,出门带上雨伞🌂。好心情好生活。祝:

今日头条的友友们元宵节快乐,天天开心。


GEN


这句话出自古时候人们通过生产和劳动,对日常生活天气变化的总结,反应出节日跟天气间的呼应关系。

所谓“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如果有云雾遮住月亮,那第二年的正月十五那天就会飘大雪。

根据科学检验结果,这句俗语还真有一定的可信度。



古时的人们没有科学实验依据,根据对每年天气的变化来做总结,而八月跟来年正月天气的对应关系的变化,大部分都呼应上了,只有中秋这一天天气较差本应该看到浩然明月的日子却被云雾挡住,来年的正月十五就会下起大雪,时间长了,慢慢就形成了一句广为传播的俗语被大家所熟知。

为什么八月的云雾还预示着来年正月,两个相差150天时间日子的天气呢?

蝴蝶效应,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或者了解过,经科学研究证明,在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就有可能在北美洲挂起一场大型飓风。

自然界的天气跟地球的万物都存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关系。 同样的,天气之间也存在这种联动关系,也就是当下的天气变化,会影响后期天气的演变,气象家称为天气的“韵律活动”。



气象界里确实存在着两种天气隔一段基本固定的时间后就会发生一次联动。比较公认的天气联动时间有:30天、60天、90天、150天、180天以及240天等。 而八月十五跟正月十五之间按农历计算,刚好是150天左右的韵律关系。

这种关系具体的发生背景和原因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科学家们还在努力探究其真相,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就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周边。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闲话


今年就是正月十五了,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这一天也是跟过年一样热闹的,像一些庙会这样的景点,这一天更是会爆满的,因为都要放花灯的。农村俗语就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为何元宵就会雪打灯呢?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依据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句话说说如果八月十五的时候云挡住了月亮,那么正月十五的时候就会下大雪。其实这句话并非是这样理解的,在老农看来这句话的前后半段都是分开理解的,主要就是形象两个节日时候的环境。

就比如说八月十五的时候云遮月,这跟当时的天气是有关的,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刮起了秋风了,所以是很难遇到天晴的,很多时候都是多云的天气而已。相信那么多年来看八月十五的月亮,都是很难遇到大晴天的。这都是前人一直留下来的经验,所以才是会留下八月十五云遮月的说法。

至于说正月十五雪打灯,看看现在北方的天气就知道了,很多时候都是下大雪的,可以说今天还是下着雪的,那是因为年还没有过完,还是属于天气比较冷的时候,自然就常常会出现正月十五赏花灯的时候,就是大雪打着花灯了。

这也是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因为以前正月十五的时候就是常常会出现这种的情况的。这句俗语只是告诉着后人中秋跟元宵节时会遇到的天气而已,并不是说八月十五不天晴,正月十五就会下大雪的。

而且将八月十五跟正月十五联系起来,那也是不科学的,毕竟这也并不是什么二十四节气,也不是出现什么反常天气,是不会预知着未来的天气会怎么样的。我们还是要尊重科学的,如今就算是天气预报都无法在八月十五就预知正月十五的天气,农村俗语自然是更加没有道理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呢,都说说吧。


深山老农民


农谚。农耕长期观察的天时季节以及降水时节的规律总结。以便提示人们把握天时选择安种,以期更好的收获。谢谢!元宵节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