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当你拿孩子“宣泄情绪”时,他虽不会反抗,但他会模仿你的情绪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上演这样的情形,每当夜晚不知是楼上还是楼下,总会传出摔打声或者谩骂声,女人们愤怒的尖叫爆发着情绪,男人们低沉的嘶吼发泄着不满,

紧接着伴随着就是孩子的哭声,这种情况是人们多么不想看到的一幕。

这个家庭中发生了什么,咱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如果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一下,他是不是会非常的绝望与害怕,他每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对于他的成长会不会留着阴影或者心理创伤。

这个孩子长大后会不会也这样去对待别人。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但我知道孩子是无辜的,请对他温柔一些,或者给他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

当你拿孩子“宣泄情绪”时,他虽不会反抗,但他会模仿你的情绪

你的情绪会让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在医院里,一位小男孩因为不注意饮食习惯与口腔卫生,导致蛀牙很多牙都黑了。听着医生严厉的回答,小男孩害怕的站在一边不说话。

而妈妈这时却指着孩子说:你就这么下去吧,告诉你别吃糖,晚上睡觉刷牙你不听,小小年纪你就等着牙掉光吧,我看你用什么吃饭

小男孩本就紧张害怕的要命,听妈妈这么一说吓的哇一下就哭了出来。孩子认为自己的牙已经都快没了,不可能挽回了。哭着说到:我的牙真的要掉光了吗?我咋办啊,无助的看着医生。

当你拿孩子“宣泄情绪”时,他虽不会反抗,但他会模仿你的情绪

医生看了妈妈一眼道:你平时就是这么吓唬孩子的?孩子的牙齿变成这样,难道不是家长的责任吗?孩子懂什么,难道你也不懂?

于是医生又转头对着孩子说:你这个牙会好的,只要你听叔叔的话,会长出来的,以后少吃糖,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吃东西,记得刷牙,坚持下去一定会好的。

这时小男孩才停止了哭声,看着医生说:叔叔我全听你的,我按照你说的做。临走时还回头看着医生,那眼神中的意思仿佛是在说:叔叔你别骗我,我的牙真的能好吗?

当你拿孩子“宣泄情绪”时,他虽不会反抗,但他会模仿你的情绪

与这位母亲相同的做法,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为某件事最后导致父母情绪失控爆发,对着孩子指责、恐吓,然后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恐惧,最后情绪崩溃受到很多的负面影响。

像这位小男孩一样,虽然医生已经说了他的牙会好的,可是他的内心中想起妈妈说的话,还是会感到害怕,因为孩子潜意思中肯定是相信妈妈的。

如果这位妈妈没有情绪化,结果可能就没有这么严重,就不会在孩子的心理形成这么一块“疙瘩”。

当你拿孩子“宣泄情绪”时,他虽不会反抗,但他会模仿你的情绪

要用理智的方法宣泄情绪

因此,情绪是我们生活中,困扰着我们最多的因素,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导致我们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即使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也经常会产生紧张沮丧的情绪。

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心里积压太久会导致在某一个时间段,或因为某一件事成为一个导火索,导致爆发出来。

这时如果孩子在身边,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理智、科学的宣泄情绪是有必要的。

当你拿孩子“宣泄情绪”时,他虽不会反抗,但他会模仿你的情绪

孩子会模仿你的发泄方式

生活中很多父母情绪化严重,尤其是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不顺心回到家,他们就会对孩子大喊大叫,然后高兴以后就拼命补偿。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心情的好坏。

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出气筒,因为孩子小不会反抗,在外面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全部都发泄到孩子的身上。

孩子并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这样对自己,但可能会把父母的这些状态归结于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惹到了父母生气,从而产生自责。

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好的情绪。另外,当你有不好的情绪发泄时,孩子也会在你的身上学会模仿,模仿你的一些发泄方式,比如,摔东西,骂骂咧咧,这些行为。

当你拿孩子“宣泄情绪”时,他虽不会反抗,但他会模仿你的情绪

很多急性子的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呵斥孩子,甚至打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不利的,很多时候发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有研究证明,性格好的父母,孩子的性格一般也会比较好。父母的性格浮躁,就会导致孩子也跟着浮躁,做事毛躁。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的未来发展好,就应该多把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愤怒、悲伤、沮丧等等一些负面的情绪,很多事情并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但是情绪是我们成年人可以掌控的。

只要我们掌控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给孩子带来健康的成长环境,所以,父母必须要学会控制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这样孩子才会坦然的面对社会的种种压力,最终成为一个能够把控自身情绪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