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硬分币里面都含了什么金属呢?--硬分币收藏之材料篇

我是林隐,我的收藏资料归集系列6

硬分币里面都含了什么金属呢?--硬分币收藏之材料篇

1分、2分、5分硬币

这一枚枚的硬分币中究竟含有什么金属呢?

历史背景

首次提出是在1950年,当时候领导中国货币印制的工作的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提出了辅币合金材质配比的初步设想,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正在抗美援朝,铜作为战略物资,打仗都不够用,哪来多余材料保证生产硬币),所以此计划没有得到中央的批准(你还相信那些硬分币含银的谣传吗?含点铜国家都没批准)。

直到1953年11月,政务院财经委对人行发行新币的请示做了批复,同意一边发行纸分币来作为辅币(第一版1953年长号码纸分币),一边研究发行硬分币来作为辅币。

而铸造硬辅币,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色泽、声音、坚固、耐磨等,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采纳了成都人民造币厂工程师缪以渊的建议:采用铜铝合金作为硬币的铸造材料。

因为是制造辅币,考虑面值都比较低,铝金属是作为主金属,铜金属作为少量配比金属,以铝铜合金为材质开始铸造生产1955年1分、5分硬币。

硬分币里面都含了什么金属呢?--硬分币收藏之材料篇

“铝铜合金”的1955年5分硬币

用铝铜合金铸造的硬分币强度高,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良好,但是在防锈耐腐蚀方面表现却差强人意,我们其实也可以从我们手中硬分币留存情况看的出来,旧的55年1分、5分硬币(铝铜合金)明显比其他年份的硬币显得颜色暗沉发灰,磨损情况更严重。

也正是由于铝铜合金存在的这个问题,1956年,人行采纳了来华的苏联专家建议,重新研究配比含少量镁的铝镁合金(主金属成分为铝,添加少量镁来增强其硬度,由于其抗蚀性好,也被称为防锈铝合金)来作为硬分币的铸造材料,之后中国生产硬分币一直就采用铝镁合金材质了,只是中间几次对铝金属和镁金属比重进行了调整。

我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合金生产硬辅币的明细情况如下:

1、铝铜合金(铝99.5%,铜0.5%):4种

1955年1分,1956年1分,1956年2分,1955年5分(也有说有存在小部分1956年铝铜合金的5分硬币)

2、铝镁合金(铝98.8%,镁1%,锰0.2%:1种

1957年5分

3、铝镁合金(铝98.9%,镁1%,锰0.1%):23种

57、58、59、61、63、64年1分(6种),59至64年2分(6种),74至81年2分(8种),74、76、79年5分

4、铝镁合金(铝94.6%、镁5%,锰0.4%):13种

71至80年1分(10种),56年5分(大部分留存下来的56年5分为七十年代补铸的),80、81年5分

5、铝镁合金(铝94.6%,镁1.5%,锰0.4%):67种(现在一直使用这个金属配比的铝镁合金铸造硬分币)

81至2000年1分(20种),05至13年(9种),15、17年1分,82至2000年2分(19种),82至2000年5分 (19种)

作为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硬币,作为一个贯穿我国整个硬币发行时期的一套硬币(1955年至2017年国家一直在生产发行硬分币,这期间国家另外陆续发行了第二套硬币“长城币”、第三套硬币“老三花”、第四套硬币“新三花”),而我们也可以在这枚小小的硬分币上面看到我国铸造、材料、设计工艺方面的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