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歷史悖論系列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就是朋友

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自己敵人的敵人,一定和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肯定是朋友。但歷史事實證明,這個並不成立。

北宋和金國可以說是水火不容,打得不可開交,但北宋的實力不濟,基本上屬於被動挨打,沒有辦法委屈求和,但是金國人提了非常苛刻的條件,要求北宋必須殺掉一些金國人痛恨的北宋高官才可以展開和談。按照一般理論,金國要求北宋殺掉的高官肯定是把金國給坑苦了的那些人,如果不是這些人坑苦了金國,金國人也不至於如此痛恨他們,另外還有一種可能,這些人如果不死,可能會妨礙到金國做某些事情。

宋金是敵對國,這些人給金國帶來這些麻煩,肯定是北宋最應該依賴保護人重臣才對,但是名單一出,令人大跌眼鏡,金國痛恨的竟然都是北宋欲除之而後快的所謂大奸臣。佔據金人要求處理的高官前四名分別是童貫、蔡京、蔡攸、王黼,這幾個人還是北宋六賊裡邊的代表人物(蔡攸除外),蔡京還被稱為六賊之首。這是不是有點出人預料?之所以蔡攸名列其中,是因為宋金失和前,他正好做了幾年宰相,他也和他老爸一樣支持童貫蠶食金國土地,所以被金人列入必須幹掉的目標。蔡攸在宋史裡也列入奸臣行列,並以奸臣的名義被宋欽宗處死。

歷史悖論系列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就是朋友

蔡京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好說,說深了會有人罵街,如果這幾個人存在著人格缺陷,定他們為奸臣不冤,那下邊這位就不好說了。

張覺,灤州人,灤州就是現在的灤縣,張覺在遼國中過進士,任遼興軍節度使。宋金聯合滅遼,遼國五京相繼淪陷,遼天祚帝逃亡。張覺見大勢已去,以平洲降金。金國女真部落並不大,突然奪得遼國大部分土地,自己根本管理不過來,一般是讓遼國降將繼續管理所轄範圍。張覺投降後,金國昇平州為南京,張覺任 南京留守。

歷史悖論系列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就是朋友

童貫

北宋徵遼失敗,金國替北宋拿下大同府和析津府(燕山府),然後將燕山府所屬 的六個州送給北宋,但是遷走了這幾個州大部分人口。張覺鎮守的平洲與金人給北宋六州之中的景州相鄰,遷移的人口需要經過平洲進入金國地界。這些被遷移的人口並不想背井離鄉去金國,就滯留在平洲,鼓動張覺造反。張覺被說動,開始回覆大遼旗號,然後又轉投宋朝。北宋內部對是否接受張覺的投降展開激烈的辯論,最後宋徽宗貪圖戰略要地平營兩州,答應了張覺得投降,並賞賜了張覺很多錢,封他為臨海軍節度使。此事引起金人的極度不滿。派兵征討張覺,第一仗張覺勝了,第二次討伐張覺敗了,隻身逃往北宋管轄的燕山府避難,燕山知府王安中把他藏在郭藥師的武庫中,金國人逼得急,王安中就找了個長得像張覺得犯人殺死,把人頭送給金國冒充,結果被金國識破,沒有辦法,最後張覺被殺,人頭交給金國。

歷史悖論系列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就是朋友

按說張覺並沒有對不起北宋,第一次被金國攻擊時奮力抵抗,而北宋卻只做壁上觀,只是勝利後給了一些獎賞,第二次金人征討張覺,北宋更是見死不救,還把人頭送給金國,張覺可以說無愧於大宋,而大宋對不起張覺。按理說,人都死了,給他個名分不為過吧?可是宋朝皇帝竟然把他定為奸臣。金人把它定為奸臣有情可言,可宋朝為什麼也把他定為奸臣呢?張覺何處藏奸,又做了什麼對不起大宋的事,非要把他定為奸臣呢?

歷史悖論系列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就是朋友

宋欽宗

如果非要解釋的話只有一種可能,張覺對不起金國,金國訂他為奸臣,宋金是盟友,北宋不敢惹怒金國,所以也把張覺定為奸臣,以討好金國,以免金國發難。政治圈子的事就是這個樣子,你做了什麼有時候真的並不重要,說你是奸臣你就是奸臣。童貫和蔡京被處理,都是金國大兵壓境狀態下逼著宋欽宗乾的,這裡邊到底是兩人真的該死還是迫於金人壓力處死,還是真的很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