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地方始於郯(tan第二聲)國,其建成於公元前十一世紀,正是

封神榜演得轟轟烈烈之際。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地方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齊魯之通衢,被稱為是“中國銀杏之鄉”和“中國杞柳之鄉”“中國結結藝之鄉”。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地方遠離市區,想去這裡,你只能靠緩慢的城際大巴或老舊的鐵皮火車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地方有地道的當地特色美食,比如這個離百年老湯還有80年的大鍋湯裡,每天出產著當地居民每天早上最愛吃的乾隆帝命名的“糝”(念sha)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對,就是這個在大城市人眼中的“交通不便”的地方,始終拒絕著快餐消費式的旅遊群體,靜靜在地圖的一方,等待真正懂得欣賞的人來發現它的美。

它的名字,叫山東臨沂郯城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一次,古道考察團就來到了這個小而美的地方。會選擇這裡作為我們的考察地點是因為這地方雖小,卻有著兩條著名古道,一為水路,一為陸路。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水路叫沭河古道,據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記述:春秋時期,我國東部有一條南北水路交通要道,這條道路北至齊國都城臨淄,南至徐國,中間經穆陵關、莒國、郯國。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陸路叫馬陵古道,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境內的馬陵山區,為戰國時期孫龐交戰的之馬陵道,更是龐涓的殞命之地。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兩條古道,各個都是歷史悠久,文化背景豐富,更難得的是,兩者距離非常近,於是考察團便果斷前往了這“沭馬古道”。

到達臨沂之後,與當地志願者們接上頭,借了車就趕往了郯城。

然後!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當然,作為山地考察的

老司機們,這種體驗並不能打擊到我們的積極性,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當地人立馬一起幫忙推起了車,甫一上路就親身體會到了真正的“好客山東”。

告別了友好的當地人之後,我們來到了起點,郯城縣中心的東城新區廣場,開始了沭馬古道的探索之旅。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平順的嶄新大馬路一路向南過了一段後,就到了後龍門村,眼前是一條

寧靜幽深的小土路,兩旁大樹茵茵,鳥語花香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向來不走尋常路的我們當然是立馬開進了這小路,沒多久,眼前就有了大片大片的玉米地,苗圃地,蔬菜基地,還有長在水裡的樹林,可以說是山東的北海道美瑛青池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一路上我們沿著沭河西側緩緩行進,路邊時常能看到勞作間隙的農民伯伯們坐著休息聊天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沒多久,我們就來到了最接近沭河的岸邊,絕美風景展現在眼前,用一句古詩來形容的話,那必然就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了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和當地人聊了幾句,據說,當地人都管這叫黃泥崖,這兒還立了一塊碑石,介紹了當地建造堤壩和防洪的歷史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逗留了許久之後,依依不捨的離開美景繼續向南出發,一路經過高峰頭鎮,來到紅花鎮,這裡屬於郯城南部,也是與江蘇交界的地方,我們在此處的沭河大橋轉彎駛向對岸,在橋邊,能更清楚的看到碧波盪漾,

純天然無汙染的沭河。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下一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陵古戰場啦~

令人驚喜的是,去往馬陵山的入口,竟有一個當地成熟景區,望海樓四季慢城,聽說是起於國際慢城的概念,夏天有游泳池,冬天有滑雪場,山頂還有個小清新的咖啡館,更是曾經孔子登臨之處,代表著當時馬陵古道最繁華的地帶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景區負責人聽說我們的來意之後,非常熱情的招待了我們,還免費提供給我們許多自己拍攝的美景美圖,並對古道考察予以支持,介紹了許多馬陵山的環境及路線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正值中午,吃過午飯離開望海樓,告別了山頂上可愛的二狗子,向北駛過一座座小丘陵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接著便到了當地另一處著名景點,黑龍潭水庫,據資料,這邊曾經出土過石器時代的文物,山東當真從遠古時期起就是人傑地靈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過了黑龍潭,開進山區之後,入目遍地都是這樣的丘陵風景,特色的紅土地紅巖石,令人不禁腦補成當年馬陵之戰的血所浸染的畫面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開了一段顛簸的山路,我們在固瞳村的小堤壩處下了山,一路又向西前往沭河東側的陰村河堤,這一次,眼前的草原風景再次震驚到了我們,正值炎熱午後,坐在樹蔭底下草坪上靜靜的看著清澈的水面,體驗真正的慢生活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離開“草原”的我們,繼續出發,沿著沭河東岸向北駛去,一路走走停停,又兜兜轉轉的回到了我們出發的廣場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本次的考察路線順利完成,全程行進了52公里,一條路線幾乎轉遍了整個郯城南部,與當地人友好交流,欣賞當地不施粉黛的天然美景,吃到當地特色美食,可以說是非常圓滿了。

最後的最後,我們靜靜的站在沭河大橋上,欣賞落日美景,告別這個慢生活的小縣城,相信將來有一天,一定還會有機會與這裡更親密的接觸。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這個不通高鐵沒有機場的小縣城,只有真正慢生活的人才懂它的美

圖:古道保護與發展協會 清風道長

古道保護與發展協會(ARPDA):是一家非營利性的民間文化保護倡導組織,致力於發現、追溯、整理、保護、宣傳中國古道(線性文化遺產),賦予古道新的生機;推動古道文化成為中國的一大文化現象。

特別鳴謝以下臨沂市志願單位及企業

,此次提供的協助包括但不限於:借車,線路指導,志願者,線路勘測,攝影攝像等

郯城縣政府

臨沂釣魚一號院

銀禧服務集團

中國郯城紅花望海樓四季慢城

中國古道攝製組

中國書畫攝影藝術家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