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这部电影告诉你失去你拥有的一切时,你该如何重建生活?

最近看了维姆.文德斯的去年的一部片子《一切会好的》,比起他早期的片子过于平常。在这部假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片子的格调中,难寻《柏林苍穹下》人对生活的思辨和敏感。也极少捕捉到《德州巴黎》中疏离的美感和对剧中人精神层面坚持的探索。

这部电影告诉你失去你拥有的一切时,你该如何重建生活?

一切都会好的这种公式化的表达很容易就覆盖现实的层次感和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探索欲。无论从光鲜的演员身上还是剧情,节奏上都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一种原始的新鲜。正在发生的事支撑不起他要表达的情绪和人生体验时,文德斯一直坚持缓慢的节奏使现实性有所折损。我看到字幕打出的一个又一个四年后同时也在无形中架空时间的流逝感和生活的质感。围绕着年轻作家的事件看似向好发展,但我从他身上看到的更多是渡过危机过后冷静的疲倦以及成人世界的孤独情绪。

关于意外失子之痛,以及围绕他带来阶段性人生困境时,我想到了《儿子的房间》,两部片子都在试图愈合缺憾,重建新生活。

这部电影告诉你失去你拥有的一切时,你该如何重建生活?

儿子的房间讲的是心理医生伊凡尼(南尼·莫莱蒂 Nanni Moretti 饰)一家的平静生活在一个看上去平常的早晨被儿子安德烈溺水死亡的消息打破。一家人顿时陷入了困顿中,儿子的房间空空如也,母亲终日以泪洗脸,姐姐艾琳压抑着痛苦照顾悲伤的父母,而父亲,更是因为过度悲痛而不能继续工作。直到远方寄来一个女孩子的来信,来信成全了家人对儿子的追思,并达成了一次自我和解的契机。

这部电影告诉你失去你拥有的一切时,你该如何重建生活?

结尾处他们送走了与儿子生前有关联的女孩。一家三口走到海边,看看海,看看天,生活似乎开始平衡。最后一幕的温情对于剩下的三口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之前,他们面对这个残酷事实时的反应和举措都体现在一家人试图努力保持正常生活时而不断失败的细节里,这些日常的细节是人能够轻易理解的,它有种换做是我也会这样的共情在里面。

无一例外,人都会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人都会面临失去亲人的结局,人都没办法回到过去的某个点重新来过,诸如此类的陈词摆在面前时,接受现实的路径无一例外都是迂回曲折的,于日常生活中消磨着过多的不舍。

这部电影告诉你失去你拥有的一切时,你该如何重建生活?

有些被摧毁的生活还可以重头再来,比如在电影《陆家嘴风暴:不眠之夜》里主人公就是这样。

在职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投资巨亏时甚至抵押了房子,造成了家庭矛盾,在职场、家庭、财务这三重压力下几近崩溃。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无私大爱的帮助下,主人公度过多个难熬的不眠之夜后,重新恢复勇气、找回一个金融人应有的自信。在风暴决战前夜,陆家嘴金融大佬们一致决定该出手时就出手,最终主人公和他的伙伴们合力击败了海外做空势力,新一代金融人终究获得了成长,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榜样。能为失败者和不幸的人带来重建生活希望的就是这种站起来反击现实的勇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