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厉害了我的海军#当兵时为了叠“豆腐块”,你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新兵入伍,最主要的两件事就是内务卫生和队列训练。



依稀记得我参军时候叠豆腐块时候的情况,用“叠被神器”两块木板是夹了又夹,又赶棉絮又湿水,就怕棱角不分明。

我还记得刚入伍的时候晚上睡觉不敢拆被子。因为叠豆腐块实在太难了,刚开始的时候我都需要半个多小时,这半个小时下去洗漱时间,吃饭时间全耽误了,所以不知道冻了多少个夜晚。


记得有一天,连里检查内务卫生,还要评比内务标兵,要是因为某一个人内务卫生不达标,作为班长脸上可是无光的呦!轻则中午不睡觉加班叠内务,重则被子被扔厕所,结果你懂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内务水平。豆腐块初见成效。不再需要什么“叠被神器”,再也不害怕拖累班里内务卫生了,关键是晚上睡觉不冷了哈哈。

以上出自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和个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欢迎评论和转发。要想了解更多军事,请您关注退伍士兵看人生。


流离在灯红酒绿的青年


13年我参军到了部队,第一天班长和蔼可亲,队列虽有不协调但是没冲我发脾气,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就懵了,一坨被子咋叠咋不成,为毛说一坨呢因为班长说他像屎,于是便挨k了。

从哪天开始新兵营我没再午休过,都是拿个铁板凳在推被子,拿电话卡抠被角,泼水倒是想过泼水泼了一次被班长抓住了,说我偷懒,又一顿,至于熨斗?不存在,谁用谁挨骂,搞不好蹲姿各种练习。老老实实的叠,新兵营结束了还可以,顺便说一下被罩在地上蹂躏了n次,没敢洗,洗了又软了怕叠不成。下连了又被打击了n次因为跟老兵士官都不在一个档次。结果就是又拿着被子去军人俱乐部擦地,擦了小半年才把被子随上大流。就这样才慢慢的让被子从一坨变成了一块。


i骑猪去西藏


说起叠被子来,于我而讲那就是一部血泪史啊。新兵入伍先练两件事,一是叠被子,二是走队列。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我都不怕,是连队的尖子,可整被子却是受了不少苦。

军被是入伍前当地武装部发放的,我们那一批的被子不是很好,被料特别软,而且里面的棉花踩多了还容易成个,挺括性特别差,所以我们那批山东兵受老鼻子苦了。到了部队后,我们就在老兵的指导下学整被子,抱到俱乐部的地板上各种踩,还用扛铃砸,指头都捏的生痛。

新兵连每天早上出完操后就是整被子时间,整完后排长带领班长副班长挨个班评比,谁的被子整的差就直接扔地了,然后再整。扔到宿舍地板还算好的,一般都会扔到水房,因为水房地上有水,沾了水的被子容易定型。如果还是整不好的话,开饭都不能到食堂,让战友们打回来吃几口接着整。

为了整出好的被型,我们无所不用其及,往上打发胶,往被子里缝纸板,各种折腾,比跑几个五公里都累。你能想想一个七尺男儿被一个被子整的束手无策的无力感吗?

不过后来,自己当了班长,到了机关,被子就要求松了,第6年时又重新配发了新被子,我就一床用来晚上盖,一床白天拿出来当道具。

我想每个当过兵的人,对被的感情都是五味杂陈,都能说出很多故事来,不妨大家说来听听,一块乐呵一下?


元芳有看法


说起来全是泪,回忆起来全是幸福。只能说豆腐块好看,制作豆腐块的过程充满了艰辛。

这是所有入伍新兵的第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为了叠好军被,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新发下来的军被都是比较蓬松的,要想叠成豆腐块,必须先把军被里面的棉花压实了,让棉花没有弹性(好像也有点没人性)。为了让棉花没弹性,就要不停的压压压。可以说我们每个周末的休息时间都是坐在被子上度过的,就是为了把被子压实。有些体重比较轻的战士,还要把大桶水,杠铃,哑铃,手榴弹都放到被子上。😂😂😂

二、被子压好之后就是叠。为了便于快速找到折叠被子的位置,就要用笔在需要折叠的地方画上线。每天早上对着划线的位置折叠。👍👍👍

三、被子里面加帆布。因为帆布很硬,更容易折叠成型。虽然不透气,盖着不舒服,但是为了内务美观也是无可奈何。谁让咱技不如人呢。😭😭😭

四、用84消毒液洗被罩。这不是为了消毒,而是为了美观。因为白色的被罩看起来更高大上一些,有些同志就每周都用84消毒液漂白。😱😱😱



五、夏天气温高,压好的被子膨胀了,没关系我们有办法。用湿毛巾蘸水均匀的撒在被子的内侧,被子潮湿了,格外好叠。这种方法还不能被领导发现,因为一旦被发现,是会受批评的。😘😘😘


全景观看


解放军军营叠被子,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项内务训练,要在整齐划一。有人不理解,则说抹杀了个性,个人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从普通百姓要完成军人的转变,就是要磨炼个心气,先从整理内务开始。军营嘛,就得有点军营的样子和气势,从言谈举止走动都得具有军人的表达诉求,这也社会上影响也是蛮大的。据考证,这项训练自1960年就开始了。叠了长达58年,叠得效果如何呢?历史地看,叠出了作风,叠出了精彩,也叠出了军营形象来。

个人初入军营,见到班长的豆腐就犯怵,好象是件完美的艺术品,于是咽了口吐沫请教,班长被子叠得这样好,如何做到的哪?他一笑,也轻轻,招呼大家过来,拉开了被窝,展开又折上,前前后后分分钟就搞定了,接着大家比照样子画葫芦,长的二十几分钟,短的也是十几分钟,就没有一个合格的,折腾得个个垂头叹气。班长笑了,学习精神值得表扬,这么着,周末大家开始练吧。练了一伙,自个没觉得差什么,样子像了而已。

一天晒被子,下午收回来叠上,直弄了一个大花糕,班长看着不像瞪我一眼,我赶紧加工,再也叠不成,于是别心出裁喷了点水,差不多搞定,班长瞧见了又瞪我一眼道,这,你还怎么睡呀!又赶紧去凉上,终没有凉干,到夜间还潮乎乎的。

我这不算么,同班的战友,为了内务比赛,在别人帮助下叠了一次齐整的,晚上不敢拉开睡呢,被班子看见剋了一顿。为了面子输了里子,完全就是形式主义,于内务条令无涉,执行中走了样子,只能说这样的部队稀松,我们要的是从里到外的完美,这个叫作风扎实过得硬,在哪到哪也不垮不松不懈怠。

见识叠被子的厉害,那是在集训队,有个挺鸡贼的队长,开训首天早晨到各班转了一圈,转到我这,瞄了瞄,敝敝嘴,没言语,当他看见下铺的被子后就嚷嚷道,孬兵。是兵懂了,被子不行,拆开三下五除二,再叠了一遍,凑合了,凑合了就中。为此第二天我刻意整理了一下,他果然来了,望了一圈要走,我道,队长,我今天的被子怎样,他转回头来又瞄了一眼,点点头道,你是个懒蛋!面对这样的队长,你不得不说厉害哟。是的,我一向很懒的。


魂舞大漠


好吧,帮战友们回忆一下当年的“豆腐块”是怎样练成的吧。部队讲究的就是点、面、线。我当兵的地方是一个冬天嘎嘎冷的地方。早上洗完脸水一泼出去拿回来盆都是冻上的。凉在外面的衣服也都是冻干的。

新兵的被子为什么不好叠,一是没掌握技巧,还有一点是没有成型,棉花也很鲜活。

你拿一个老兵的被子来试试,都已经成型,有的折的厉害的那个地方已经断层了。轻轻一折稍加修饰就成了。

所以在刚开始费了不少功夫。叠一个被用一两个小时的都大有人在。不让早起床,就偷偷的起来在那拉平。真的是一点一点的用手抹平的折皱。线用板夹,角用牙签挑,支着。或者加点水就那么一点点的捋。

刚开始基础都不好啊。内务检查时,基本都是被子被丢在走廊,叠好了再拿进来,走廊丢不下,就丢在外面。别说丢在外面,经过天冷一冻还真好叠了。倍有形,但一放在床上过一阵子又不行了。有的泼水,把棉花弄死,晚上可就遭罪了。慢慢的叠的次数多了。折的位置也就固定下来了。每天也不用起那么早了。被子叠出来了。新兵也下连了。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百炼成钢。


老谷子


为了叠好这个“豆腐块”,我们少睡了多少觉。记得刚刚入伍那阵,规定是六点钟起床,可是为了叠好被子,四点多就起来了一大片。为什么起这么早呢,一个占地方,当时上下铺,被子在床上展不开叠不好,所以都会早起占地方,在地上叠。一个是想好好叠,认为只要用心叠,时间和被子的质量是成正比的。

至今很怀念那段青葱的岁月,四点多就早早的起来了,本以为自己起的算早的,谁知道没有最早,只有更早。屋里地上、走廊里 、学习室、包括洗漱间到处铺满了绿绿的被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板凳在那用力压,因为是新被子,所以比较厚,必须用力压平,才好叠一点。

被子叠好后还得修,必须放在床头修,在地上叠好的被子,一动就容易散、变形,所以一般叠好后都在床头修。有种说法叫,三分靠叠,七分靠修”。这时候小伙伴都会拿出自己必备的神器,有可能是内务板,也就是两块木板,九十度挤压形成直角,用来挤压被子上的线,又直又整齐。还有掏出电话卡、筷子,用来修边角,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六点钟起床号响的时候,被子已经整整齐齐的躺在床头了。小伙伴们都洗完漱,站成一排戴帽子扎腰带等着出早操呢!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