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尿酸高的“根本問題”在哪裡?

小黑與小白2


長期尿酸偏高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不僅會引發痛風還會導致腎損傷,嚴重情況下還會危急生命,因此,找到尿酸升高的原因並且對症治療,才是降尿酸治痛風的主要方向。

其實,血尿酸的產生分為內源性外源性兩類。內源性尿酸是體內細胞新陳代謝的產物。人體80%的尿酸主要由代謝產生。外源性尿酸來自於食物和某些藥物。

具體是有哪些常見情況會導致血尿酸升高?下面,由“問上醫”為您具體講解。


內源性血尿酸產生的常見情況

1、自身代謝緩慢

尿酸高跟代謝有關,有些人代謝會比較緩慢,吃進去的嘌呤食物代謝成尿酸就會排得少。

2、腎功能異常

腎臟具有排出代謝產物的功能,尿酸就是其中的一種代謝產物。腎功能異常以後,腎臟排出代謝產物能力明顯下降,導致過多的尿酸無法排出,從而導致尿酸升高。

3、腫瘤

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肝癌、肺癌等。腫瘤細胞快速生長、增值、溶解,可導致核酸代謝旺盛,從而導致尿酸生成過多。

4、細胞過量破壞性疾病

比如,嚴重的燒傷、外傷,以及腫瘤病人化療和放療,可導致體內細胞破壞過多,細胞破壞會導致體內尿酸生成過多,引發高尿酸血癥。

5、酸中毒

當乳酸或酮酸濃度增高時,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洩受到競爭性抑制而排出減少,均能導致高尿酸血癥。


外源性血尿酸產生的常見情況

1、藥物因素

服用某些藥物會抑制尿酸排洩從而導致尿酸沉積引起較高的尿酸水平。這類藥物包括:

  • 阿司匹林;

  • 某些利尿劑;

  • 吡嗪酰胺;

  • 抗腫瘤藥(化療藥);

  • 免疫抑制劑;

  • 喹諾酮類抗生素(**沙星)。

2、食物因素

若長期攝入含嘌呤量高的食物,那也會導致體內的尿酸增高,引起尿酸濃度出現異常。


長期尿酸高會帶來哪些危害?

血液中尿酸超高,就會在許多器官組織中沉積,引發疾病:

(1)沉積在關節:長期的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給身體帶來如關節紅腫熱痛等病變時,就變成痛風,除了會使關節異常疼痛,高尿酸還會導致骨破壞和骨侵蝕。

(2)沉積在腎臟:痛風性腎病,有10%-40%的患者會首發腎臟結石,嚴重時可能出現腎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3)沉積在尿路:引起尿路結石,帶來腰痛、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

(4)加重心血管疾病:研究顯示,痛風患者急性心梗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26%,高尿酸血癥所帶來的冠心病死亡風險甚至可以增加50%以上。

(5)加重糖尿病等代謝病:高尿酸血癥患者中20%~50%的人患有糖尿病。




高尿酸血癥很常見,之前的一個單位一位骨科醫生就是因為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每發作一次就來醫院打止痛針及激素,尿酸增高需要忌口,但他在飲食上面還是控制不了,應酬太多,所以他的病控制不好。當然他屬於反面教材,大家千萬別學,那麼“高尿酸”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在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前者為先天性嘌呤代謝異常導致,常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冠心病等;而後者為某些系統疾病或藥物引起。

人體中的尿酸80%是來源於內源性嘌呤代謝,而20%來源於食物(富含嘌呤或核算蛋白類食物);那麼尿酸高,可能存在著什麼問題呢?

1.腎功能不全,正如我們知道的,尿酸是通過尿液從腎臟排洩出來,但假如腎臟的功能不好了,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足量的尿酸無法通過完全排洩出去,那麼血尿酸就會增加。所以很多腎功能不好的病人,尿酸都會顯著升高的。

2.酶的缺陷,這就屬於先天性的問題了,由於體內“酶”的缺陷引起尿酸生成過多;比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加; 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換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3.某些疾病,這屬於繼發性尿酸增高了,比如慢性溶血性貧血、橫紋肌溶解、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療或放療時;

4.某些藥物,如利尿藥中的氫氯噻氫,呋塞米(速尿片);抗結核藥,如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腫瘤化療藥物,如巰基嘌呤、硫唑嘌呤;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


e醫路有你


尿酸高的主要原因是人體內嘌呤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而造成的。

很多的研究表明,血液中長期高尿酸是痛風發生的主要因素,當尿液中的尿酸鈉長時間處於飽和狀態時,在如勞累、肥胖、飲食不節制、酗酒、受涼等條件的激發下,就會導致體液中處於飽和狀態的尿酸鈉,形成尿酸鈉結晶,沉積在關節、腎臟和身體內的其他組織中,然後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發病過程,出現炎症反應,於是誘發痛風關節炎、痛風結節、甚至痛風性腎病等合併症。

飲食治療是控制高尿酸血癥的重要措施之一。傳統的做法是限制高尿酸血癥患者飲酒,同時控制攝入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肉、魚、禽、豆類等食物的攝入(包括富含嘌呤的蔬菜)。但是,這樣的飲食結構很多人難以長期堅持,療效也不盡如人意。因為許多低嘌呤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這樣的食物結構容易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使得血清胰島素、葡萄糖、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此,有研究者建議;應重新調整痛風以及高尿酸血癥患者的飲食結構。比如,減輕體重;不必嚴格限制嘌呤類食物的攝入,但要限制食物熱量和碳水化合物,適當增加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

近年來也有不同的聲音,對高尿酸血癥飲食提出了新的觀點,有研究者對痛風患者曾進行了這樣一個試驗:

研究者對過去4個月痛風至少兩次發作的13位患者,進行飲食調整:限制熱量(每天1600卡),調整三大營養素比例(碳水化合物佔40%,蛋白質佔 30%,脂肪佔 30%),食用複雜碳水化合物(如全麥粉、糙米)而非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精製白米、白麵),用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堅果、杏仁、花生或花生醬、橄欖油、蓖麻油)替代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肉類),不嚴格限制含嘌呤食物的攝入。飲食干預4個月後,痛風患者的尿酸水平平均下降了18%,每月痛風的發作頻率也下降了 67%。

從我國傳統醫學中醫來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治療要根據自己的狀態去做調理,可能效果更好。


吳建平營養師


【痛風的朋友應該很不解】:

醫生開的藥都吃了,還是痛,不想吃這藥了!

該忌口的都忌了,為什麼痛風還發作?

每天堅持多喝水、多鍛鍊、減體重,可痛風還發!

其實,降尿酸藥、忌口、多喝水、多鍛鍊、控制體重對治療痛風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說缺一不可。這就好比木桶,無論缺了哪一塊木板,這桶都裝不了多少水。

下面就跟大家講講,為什麼這幾點都重要,如何做到系統治療痛風。

①限制高嘌呤、高果糖食物

飲食控制大約可以降低 10% ~ 20% 的血尿酸或使血尿酸降低 70~90 μmol/ L。

【注意避免內臟、部分海鮮、濃肉湯等高嘌呤食物】。同時汽水、果汁等高果糖的飲料或食物也應避免,大量果糖攝入也會升高血尿酸,甚至誘發痛風。發作期或進展期要嚴格禁酒。

②適量鍛鍊好處大

適度鍛鍊不僅利於高尿酸、痛風的控制,同時對高血壓、高血糖等均有好處。

每天可以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30 min 以上,可以選擇游泳、太極等。

如果【痛風已經造成關節損傷了,最好少進行爬山、深蹲等會增加關節負重的運動。】

③為了健康去減肥

【肥胖不但會增加嘌呤的形成,也會降低其代謝】,故更容易出現痛風發作。

如果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既能使身體保持健康,尿酸水平也會隨之下降。

降尿酸的藥物有【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別嘌醇、非布司他】的作用是抑制自身尿酸的合成,而苯溴馬隆則是促進尿酸排洩。

這些藥不是都得吃,哪一種合適、吃多少都取決於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需要醫生綜合評估後決定。

★中醫妙手降酸治痛風

下面這個方子就比較厲害了,出自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菊苣梔子茶】

菊苣在當時還是不知名的蔬菜,那麼是誰發現它降尿酸的功能的呢?對了你沒猜錯就是張仲景,張仲景的父親當時是朝廷的大臣,家中經常酒肉飯局好不熱鬧,但是時間久了他父親患上了一種怪病,【就是手腳關節經常間歇性疼痛】,當時還沒有痛風這個說法,俗稱腳氣病,疼的不行了,張仲景也給父親試過很多方子都不見效,後來張仲景的朋友,馬天帶來了一種植物給他說是很好吃比較罕見,他父親連續吃了幾次以後發現紅腫的現象好像好了一點。

於是張仲景開始重視起來,開始研究起菊苣,但是發現菊苣如果單用,效果不明顯而且需要大量的食用才有效果,就做了這麼一個配方茶——菊苣梔子茶

配方如下【菊苣梔子茶:菊苣10g、桑葉8g、梔子10g、葛根10g、百合8g。此茶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溶解關節內的痛風石,抵抗痛風性關節炎,能對痛風起到改善輔助作用。梔子葛根等都是消炎消腫的好藥材】

現代痛風病症越來越多了,此方也得到極大的推廣,一些中醫院還在給痛風病人開此方,網上也開始有售此茶,我買過一些,效果也很好,看好配方就行了。


67633666


段醫生答疑在線🍀聊聊高尿酸原因🍀

對於尿酸升高,我們應該知其然,還應知其所以然,這對於高尿酸的防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根據其升高的原因我們首先分為原發升高和繼發升高。

原發升高

在原發升高的裡面我們又可以進一步分為生成過多型、排洩減少型及兩者兼有,導致這兩者出現的原因主因是由於基因缺陷所致,機體所表現出尿酸升高明顯。

基因缺陷使嘌呤合成障礙導致尿酸生成增多和遺傳缺陷導致尿酸排洩異常,實際上就是導致尿酸升高“根本問題”。

雖然目前醫學沒有發展進步到改善基因缺陷,但是所研製的針對某個靶點的藥物還是可以起到和突出的作用的,比如別嘌醇片、非布司他可以作用於尿酸代謝中的關鍵酶--黃嘌呤氧化酶,從而大大減少尿酸的合成,而像苯溴馬隆、丙磺舒可以作用於腎小管尿酸鹽交換器,抑制尿酸重吸收,使排洩大大增加。


繼發升高

繼發升高也分為生成增多型和排洩減少型。

(1)生成增多型

①過量飲酒,②高嘌呤食物過多攝入,③果糖攝入過多,④無氧運動,⑤溶血性貧血,⑥白血病、惡性淋巴瘤、骨髓瘤等腫瘤,尤其是放化療後,腫瘤細胞破壞劇增,導致嘌呤代謝異常亢進。

上述疾病均為使得尿酸代謝的底物增加,通過積極預防,可以避免高尿酸,前四者即便存在,尿酸升高程度也小,最容易解決。腫瘤就比較棘手了,因為這時影響生命的是腫瘤,並非高尿酸了,只能通過即使使用別嘌醇片,積極控制尿酸升高。

(2)排洩減少型

①飢餓、糖尿病酮症時出現的酮體,會抑制尿酸的排洩;

②高乳酸血癥也會抑制尿酸排洩;

③腎功能不全,使尿酸排洩異常;

④藥物,像氫氯噻嗪、呋塞米、環孢素等藥物會抑制尿酸排洩。

上述病因也是可以通過糾正飢餓,控制血糖,改善酸中毒等大大解決高尿酸狀態,尿酸多為暫時升高;藥物治療我們可以儘量規避,規避不了,就配合降尿酸藥物,比如心衰狀態就必須使用利尿劑,這時我們可以稍加一點苯溴馬隆解決。

段醫生特別提醒

①尿酸高作為新晉“高手”,可認識的危害越來越多,希望大家能充分重視;

②無論啤酒、白酒還是紅酒,都是高尿酸患者的禁忌,你有很多理由喝,但那都是自我安慰;

③飲食控制對原發升高的朋友效果不大,乖乖服藥是你最好的選擇;

④高尿酸前期可控可防,一旦後期造成關節損傷和腎臟損傷,就有點回天乏力了。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作為一名高尿酸導致痛風的患者,我的回答是,尿酸高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身體中發生了“一增一減”兩種變化,導致體內尿酸濃度升高。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前進,我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狀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方面的變化尤為突出。我們平時進食高熱量、高糖分和高油脂的食物過多,又無法保證每天充分運動和睡眠時間,還要面臨工作生活情感上的種種壓力,天長日久,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於是,像痛風和高尿酸這樣的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逐漸變成了一種“流行病”。

我們知道,尿酸是嘌呤代謝轉化的最終產物。嘌呤大部分是來自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形成的內源性嘌呤,小部分是由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攝入的外源性嘌呤。尿酸主要是在腎臟過濾後,隨尿液被排出體外。人體內每天產生和排洩的尿酸量基本平衡,我們的尿酸水平也基本穩定。但是,嘌呤代謝紊亂會破壞這種平衡,造成尿酸指標偏高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尿酸生成量增加和排洩量減少。

高尿酸發病的基礎是嘌呤代謝紊亂。由於我們生活無規律又缺乏運動,造成體內的代謝系統出現問題,致使人體的調節控制系統失效,同時我們進食過量高嘌呤的食物,為尿酸的生產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肝臟“加班加點”不停地將嘌呤成分氧化形成尿酸,導致體內的尿酸水平升高。另外,長時間的劇烈運動,使肌肉細胞加速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嘌呤也會增加尿酸的“產量”,升高尿酸濃度。

體內尿酸濃度“居高不下”,尿酸排洩不暢也是“罪魁禍首”之一。喜歡飲酒,吃高油、高糖和高脂的酸性食物,不僅造成體重超標,由於人體在消化分解這些食物時,所產生像胰島素、乳酸等成分,也會抑制尿酸的排洩。我們每天忙於工作和娛樂而飲水量不足,排尿量較少,導致尿液無法將足量的尿酸帶出體外。尿酸的排洩通道受阻,造成尿酸成分再體內大量留存,自然造成尿酸濃度升高。

尿酸產生量的增加和排洩量的減少,這“一增一減”就是導致我們體內尿酸升高的“根本問題”,痛風和高尿酸患者從這兩面入手,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尿酸指標。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服用像非布司他這類減少尿酸合成的藥物,堅持控制飲食,減少外源性嘌呤的攝入量,適當運動,規律生活,通過增強和改善體質,努力糾正代謝紊亂,這些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減少尿酸形成。

要促進尿酸的排洩,打通阻礙,我們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像苯溴馬隆就可以減少腎臟對尿酸的重吸收,從而增加尿酸排洩量。而通過鹼化尿液,加大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量,也可以提高尿酸的排酸效率。服用碳酸氫鈉或多吃鹼性食物是常用的鹼化尿液的方法。平時注意多喝水,增加排尿量,讓更多的尿酸隨尿液排出,也是我們促進尿酸排洩的重要手段,且簡單易行,安全可靠。

長期的體內尿酸超標,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不僅會誘發痛風的反覆發作,還會影響腎功能,形成慢性腎臟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致命的腎衰竭。所以,尿酸指標偏高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一增一減“是導致尿酸升高的“根本問題”,那麼我們就做到”一減一增“,即減少尿酸的生成和增加排洩,才能高效地降低尿酸濃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尿酸的藥物是主要治療手段,配合控制飲食,戒菸戒酒,適量運動,多喝水多排尿等輔助手段,我們就可以做到有效地降低尿酸水平,預防痛風的發作,減少高尿酸對身體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

我是長樂未央,祝朋友們尿酸降,痛風停,身體健康。


痛靜風平


尿酸高已經是當代不少人苦惱的疾病問題,今就來聊聊尿酸這一問題。

什麼是尿酸?

尿酸是人體特有的廢物,大部分來源於身體代謝,小部分來源於食物中的嘌呤。

說到代謝,不得不提的是嘌呤,尿酸便是由這物質代謝而來的。這裡的嘌呤分為內源性嘌呤和外源性嘌呤。

  • 內源性嘌呤(佔嘌呤來源80%):人體細胞在更新換代的過程中,細胞核中的核酸分解出來的。

  • 外源性嘌呤(佔嘌呤來源20%):來自日常吃的含有嘌呤的食物,如海產品、動物內臟。

另外,平時活動(尤其是劇烈活動)時需要消耗能量,也會產生嘌呤。這些嘌呤經由人體肝臟代謝後,尿酸便出現了。

尿酸高是怎麼回事?

導致血液中尿酸升高的原因:一是排洩少了(主要因素),二是生成多了。

人體每天約產生尿酸750毫克,這些尿酸進入尿酸池,尿酸池內約有1200毫克尿酸。正常情況下,每天新生成的和排出的尿酸基本平衡。

造成產生多和排洩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90%以上都是尿酸排洩減少所致,只有10%是因為尿酸產生過多。

其中,排洩減少的原因可能有——

  • 遺傳因素:尿酸清除率降低,排洩少。

  • 後天獲得性因素:藥物、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酮症、乳酸中毒、“甲減”、“甲亢”)、高血壓、肥胖等。

而尿酸產生過多的原因可能是——

  • 遺傳因素:相關酶缺陷導致代謝異常。

  • 後天獲得性因素:高嘌呤、高糖飲食、劇烈運動、血液疾病(骨髓增生異常)、細胞毒性藥物的使用(如化療藥)。

尿酸高的危害

人體的尿酸大多數有腎臟排出來的,如果尿酸過高,將對腎臟產生直接影響。

尿酸過多,容易形成結晶鹽,並沉積在腎臟。腎臟長期處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中,功能開始下降。 腎臟功能一旦受損,排洩廢物(包括尿酸)的能力下降,反過來又會使尿酸水平進一步升高,腎功能進一步受損,形成惡性循環。沉積的尿酸也可能形成結石,誘發腎絞痛、血尿、腎盂腎炎等。

尿酸高怎麼辦?

如果血尿酸值超標,同時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或相關危險因素,應改善生活方式,如:限制嘌呤飲食、戒菸酒、多喝水等,同時也要進行相關的藥物降尿酸治療。

如果尿酸值超標,但沒有相關疾病和危險因素,可以先進行生活方式調整,3~6個月後,尿酸值仍高,也是需要降尿酸治療。

尿酸高患者怎麼吃?

我們知道高尿酸血癥者在飲食上,對嘌呤的攝入有嚴格的限制。那該如何吃呢?

一是選擇低嘌呤食物,少吃高嘌呤食物。大多數蔬菜嘌呤含量少,且多呈鹼性,也富含纖維素,是痛風及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理想食物。常見的低嘌呤食物還有米麵類、乳類、雞鴨蛋及其製品、水果、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油脂類、調味品、茶、咖啡、巧克力、橄欖等。

二是科學的方法烹飪。嘌呤是水溶性物質,故在烹調肉類時,可先用熱水先將肉煮熟,棄湯後再烹調,這樣做,能讓肉類的嘌呤減少50%以上。

三是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傳統老火湯因煲制時間長,往往含有大量的嘌呤,高尿酸血癥患者應少喝。再者,啤酒嘌呤也比較高,且容易代謝產生乳酸阻礙尿酸的排出,導致血尿酸身高,日常也應少飲用。

除此之外...

保持尿酸的正常排洩也相當重要。

人體尿酸約2/3是隨尿液排出的。為保證尿酸排洩,多飲水也必不可少。

對於高尿酸患者,如果是從事一般體力勞動的,每天飲水量應在2000毫升以上;從事重體力勞動或高溫作業的,應在前述基礎上酌情再增加500~1000毫升。

除此之外,酸性尿液會抑制尿酸排出,鹼性尿液則能促進尿酸排洩。因此,可採取辦法適當鹼化尿液,方法有:

  • 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

  • 直接攝入鹼性的小蘇打。比如,取2~3克(一小勺)小蘇打,加入500毫升左右的飲用水,混勻後飲用。21

家庭醫生雜誌


高尿酸血癥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因為尿酸是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因此,高嘌呤的食物攝入過多,身體自己合成的尿酸過多,以及腎臟排洩尿酸減少,都是導致高尿酸血癥的原因。但你要問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目前的研究看,尿酸高的患者80%~90%具有尿酸排洩障礙,這是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


身體的尿酸來源,80%左右都是身體合成的,食物攝入的只佔約20%,因此,因擔心食物嘌呤攝入多而盲目忌口,影響食物多樣化和營養平衡的話,是得不償失的。適當忌口,尤其是忌口高嘌呤的動物內臟、海鮮和啤酒是應該的。但如果是非急性期,就不需要太嚴格,比如瘦肉(豬牛羊肉)、去皮的禽肉、魚蝦和大豆製品,這些營養價值較高,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就不需要忌口,但瘦肉和魚蝦最好水煮棄湯後再食用。當然,低嘌呤,營養價值又高的雞蛋牛奶,則是應該適當多吃的。

反而是增加尿酸排洩上,應該多下些功夫,多喝水和清淡的粥湯(不要喝高嘌呤地營養價值的肉湯魚湯),減少脂肪,尤其是富含飽和脂肪的肥肉肥油和酥脆的油炸食品。同時,還要多吃富含鉀鈣鎂的蔬菜水果,也可以鹼化尿液,促進尿酸排洩。


營養科普趙之德


首先,尿酸是人體的“垃圾”

尿酸是人體的“垃圾”,在人體裡沒有什麼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體內產生的尿酸2/3 通過腎排洩,1/3 通過大腸排洩。體內的尿酸不斷地生成和排洩,因此它在血液中維持一定的濃度。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含有1000 ~ 1200 毫克尿酸,每天大約有600 毫克的尿酸產生,同時又有600 毫克左右的尿酸被排出體外,所以正常人每天產生的尿酸與排洩的尿酸量維持在平衡狀態。

其次,體內尿酸堆積的主要通過4種途徑

1. 內源性生成增多:嘌呤代謝過程中酶缺陷,核酸分解加速和嘌呤氧化產生尿酸增多。

2. 外源性吸收增多:攝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增多。

3. 排洩減少:由腎經尿排出減少。

4. 體內代謝減少:即尿酸內源性破壞減少。

所以,尿酸高一方面要減少嘌呤的攝入,另一方面要增加尿酸的排洩,使每天產生的尿酸與排洩的尿酸量維持在平衡狀態。

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頭條號:“健康圈內人”,讓您瞭解健康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


健康圈內人


尿酸是一種結晶體,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也就是隻要人體存在代謝,就一定會產生尿酸。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尿酸的生成和排洩處於動態平衡中。尿酸高是人體內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因代謝發生紊亂,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高尿酸血癥的危害在於可導致痛風的危險,亦可造成腎結石。血尿酸水平還與其他疾病,包括代謝綜合徵、高血脂、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和腎臟病等相關,最重要的,目前已確認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那麼,尿酸高的“根本問題”在哪裡?

尿酸高的原因為:

1、腎清除尿酸量減少,原因有腎小管分泌受抑制、腎小球濾過減少、腎小管重吸收增多。

2、尿酸生成增多。嘌呤攝入過多,多因飲食不當所致,其次是內源性嘌呤產生過多,與酶的異常有關。嘌呤代謝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貧血、橫紋肌溶解、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療或放療時會產生尿酸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根據以下方法降尿酸:

1、玉蘭根來降尿酸。玉蘭根也叫菊苣根,是藥食同源食物。降低尿酸,預防痛風作用最好的食物當屬玉蘭根茶。玉蘭根具有利尿、降糖、調血脂、降尿酸、鎮痛等作用,醫學研究表明,玉蘭根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並高尿酸或高血糖血癥動物血清甘油三酯 、尿酸和血糖水平,且降脂作用明顯優於對照藥非諾貝特,同時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另外,多喝水有利於尿酸排出體外,如果用玉蘭根茶泡水代茶飲用,每天10g左右,不僅可以降低尿酸,防止痛風發作,而且有利尿消炎,促進消化的作用,還有一定的減肥作用,對腹型肥胖有不錯的效果。

2、蒲公英包穀須茶泡水。包穀須即玉米鬚,有利水利尿,治療腎炎的作用,並能降低血壓,預防糖尿病。而蒲公英清熱解毒,去火消炎,利尿作用特別好,二者搭配,可以起到預防痛風,降低尿酸的作用。同時,蒲公英還能降低血脂,保護肝臟,對各種炎症,例如乳腺炎、咽炎、胃炎、肝炎、結膜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用蒲公英根泡水,能夠治療各種炎症,對尿少,小便短赤和尿路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3、注意飲食調理。低脂肪飲食,應供給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多選用富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的食物。平時還要多飲水,禁用動物內臟、魚籽、骨髓、沙丁魚、牡蠣、小蝦皮、鯖魚及各類海鮮等,各種強烈的調味品及加強神經興奮的食物如酒、濃茶、辣味品等。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