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北宋汝窑瓷器存世量究竟有多少?民间是否存有真品?

z11627860


对于汝窑瓷器的存量众说纷纭,已知统计汝瓷最早的是学者G . S t . G . M .Gompertz:1958年海外收藏31件;著名古陶瓷学者汪庆正先生据全球出版资料,1987年统计为65件,1991年修正为69件;2009年12月,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举办汝窑青瓷特展,陶瓷学者出川哲朗统计的汝瓷是70件。

我不敢说民间是否有真品,因为各抒己见,民间收藏的都说是真的,但这个真伪该如何去鉴定,由谁来鉴定,都有一定问题。


小四撩艺术


存世汝窑究竟有多少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有官方记载的大概七十多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

但这个数字是有明确官方记录的,不包含民间收藏,虽然民间收藏的数量微不足道。而且民间肯定有真品存在的,今年10月初香港苏富比就拍出了一件汝窑洗,以2.69亿元港币成交,但买家不知道是谁,但总归是存在于民间的。

汝窑的存世量虽然没有定论,但一定是很稀少,所以也不存在捡漏的情况,完好的汝窑价格都动辄上亿的。

汝窑在北宋末年烧制青瓷大概延续了20年,所以造成产品稀有,而且供奉皇家使用,价值连城自然顺理成章。就连后世的很多皇帝都以拥有汝窑为荣。乾隆爷就在汝窑瓷器上题诗,以示珍爱。

实践经验是最宝贵的,我学习瓷器多年,在收藏圈里混的久了,也见了许多东西。行里正经做生意的古玩商会有汝窑瓷片出售,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因为宋代窑址和如今河南大城市的某些工地上会有偶尔出土。

而且出土的汝窑瓷片特点也不是都一样,要多摸索才能辨别出其中的规律,这就说的有点儿深了,总之,对于喜好瓷器的朋友而已,了解汝窑的知识就足够了。

方两个出土的汝窑瓷片,供大家欣赏:


说瓷


说心里话,汝窑只有上过手的人才有说话权,马先生以前也不敢说,自从他从日本人那里收购到一件(日本人疑似汝窑洗价格特不贵)通过综合研究才知是件正真的汝州窑洗,他对自己的汝州窑洗也不细说。故而大家只有从书本上,马先生等这些上过手研究不深的(因为汝州窑洗等件不是自己的不可能让你带走过夜)大佬古玩学者口里说才得知半解。汝窑是北宋人喜欢的好瓷器,宋人好单色好清静。(要不连皇帝都被人弄走)。我的知识告诉我 河南汝州窑是在五代后创烧的一个新品种瓷器主要用在书房的文房用具和观赏器。唐传秘色,北宋人不可能不知,也不可能没有,”色”是瓷的精华。北宋汝州有窑,就地取材创烧成功另一种单色器物以釉为首,器型仿古青铜器物多也,青色分类很多,故,雨过天晴青色釉喜欢人多故而留传多也。北宋瓷器传承到今方式有几点,一是,地窖藏,二是,传代藏,三是水藏,四是,窑址藏,五是,出土墓藏(目前没有记载)。我们先首从这几个传承方式方面着手才知道你手上汝州窑瓷是对还是疑似对。我对汝窑也在研究和学习中。学习考研现代烧的民国,清代,明代,元代汝窑器物与北宋汝窑对比,心得有一。就是汝窑瓷的上于重量有明显差别。如有幸上过手拍卖过的那汝窑器物的人心里知道,鉴别汝窑的真缔。所以马先生知道民间有,而且不少,但是就是你手上有件也基本上都不知道汝窑。因为你没有上手过大家认可的汝窑器,当然,窑址遗存的有些瓷片可以窥豹一斑北宋汝州窑。说了这么多你自己认为如何对汝窑鉴别。几个字:釉浊 灰胎 色青 声木 支钉 小巧 古型。爱的者见笑。



残荷斋主人


这东西,追根溯源,出自于一个记载:据统计,传世汝瓷67件半;请注意,这里指的是清宫统计的数据。然后就被一帮资本大鳄说成全世界久只有67件半了,然后媒体推波助澜,然后再一群不长脑子的就跟风,现在就成了全世界只有67件半了。

谁统计的数据?依据是什么?对汝瓷的鉴定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既然只有67件半,为什么那么多简单机构都说你手上的是假的?他们怎么知道标准的?还有很多问题,自己想想?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英国,日本,上海,河南所有的博物馆里的汝瓷加起来看看有多少?67件半?多出来的咋回事?赝品?咋能放博物馆?

不聊了,自己玩收藏,要有眼力,不要听风就是雨。不具备这个能力,就不要跟着瞎起哄,说出来的话,要经得起拷问和正常的逻辑推理,不然让人看着笑话。





军拓教头


我试回答:

不久前才回答过这个问题,今天重新来过。

自明人吕震等著《宣德鼎彜谱》: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后人便把汝窑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瓷器胎质细白,造型工整,釉色呈纯正的天青色,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誉,其釉面往


往往开有极小的纹片,细碎繁密,宛如魚鳞状或冰裂纹。加之工艺精细,滿釉裏足支烧,支

钉细小似芝麻状,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亡,窑工南迁,窑区荒废,岁月如捘,真的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寻找汝窑遗址及及烧造技术、成为中国陶瓷研究者和文物考古者的一大夙願,1950年陈万里先生实地考察,最早发现宝丰清凉寺遗址,1987年河南省首次试掘,开挖探方二个,面积达200平方米,发现典型御用汝瓷十多件。2000年动员搬迁四户村民,六次发掘,揭露面积500平方米,终于找到烧造
中心区,由于宫廷御用瓷器烧造时间短,传世瓷器不多,南宋就己有"近犹难得"之叹。据统计,现存汝窑传世品仅七十余件。主要集中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英、美、日等地。各种器型不超过十六种。以上图庁是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汝窑原址器物及残片。


良人执戟2


北宋汝窑瓷存世量有多少件,故宫前几年出过一本汝窑的书,统计了现存世公认的有九十件,如果加上民间未统计公认的,也就一百多件。但是虽然现在考古发掘出了汝窑遗址,但是汝窑还有很多谜团未解开。

一是汝窑分类,供御汝瓷,供御拣退的汝瓷,(故宫藏汝瓷也有甲乙丙类),还有北宋当时不光汝洲烧青窑器,河北,唐,邓,耀州都烧制,只不过汝窑烧的好,那么类汝窑,算不算汝窑,怎么区分定性。

二是汝官不分,汝钧不分,为何考古界,文博界,不能准确的公布出这三种瓷器的区分特点,其实按现有的条件,完全可以区分开,可是没人愿做这个出头鸟。

三是汝窑究竟有几种釉色,真正的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决非现今人们认为的缩釉点,开片纹。鸡爪纹也不是蟹爪,也不是网格状的开片纹。

四,现在存世公认的汝窑,就肯定全都是北宋汝窑吗,就连故宫里的汝窑都敢肯定都是北宋的吗。北宋皇宫被金国洗劫,金国被元朝洗劫,南宋也被元朝灭了,宋朝的王陵被元朝挖遍了。元朝的王陵现今一个也没发现,明朝收集点残存的,被闯王攻占后,失败退走时携带走的藏宝现今也未发现。雍正七年统计过一次宫内的汝窑,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录了31件汝窑器,现存在故宫有名录可查。清朝后期经太平天国,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溥仪时的太监内盗,到清朝结束时,恐怕没有几件了,民国至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才陆续接收到民间爱国人士,收藏大家的捐赠,后又被蒋介石带到台湾一部分。即使蒋带走的那部分里,也有可能有明清仿制的汝窑。

民间肯定会有遗落的北宋汝窑,但数量有限,不会超过10件,除非盗墓的挖到元朝的王陵,可能会多出几件。



好古收藏


宋汝瓷稀缺,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肯定的说,绝大多数的外围鉴定专家都没有上过手宋汝瓷,就是故宫分管古陶瓷的部门专家领导,不经过上级层层部门领导批准,也不是随意上手的看的,从现有的权威专家口述,宋汝瓷蟹爪纹,都描述的似是而非,各抒己见不统一,可想而知,如果民间真有那么一两件,有谁来确认呢?故宫博物院真懂宋汝瓷的专家,有规矩不允许对外鉴定,那些外围专家对宋汝瓷的特征又模糊不清,所以民间有那一两件,也是无出头之日,特别一提,台湾故宫懂宋汝瓷的退休专家,如果对外鉴定,会永久停发退休金,所以,宋汝瓷停留在67件半,90几件或更多也好,也就不足为奇了。真拥有宋汝瓷的朋友,要沉住气,当辈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留给下一代解决,总有出头之日。再多说一句,拥有宋汝瓷的藏家心里最清楚,宋汝瓷比其他四大名窑,是最容易辩识的,因为宋汝瓷仅烧了二十年,就形成断桥,它的N个细部特征,近千年来没能得到复制,这就是宋汝瓷的神秘所在。





遙遠的世界


当你真正拥有了一件宋汝瓷后你才会明白:众多砖家不是眼瞎就是心坏…。😊



深海的鱼想上岸


民间就算有也没用,一是拍卖行不收,二是就算拍卖行上拍了,绝对没有上亿的价格,这就是所谓流传有序之说,只有以前著录过的才有好价格,现在民间的汝窑,哪个专家会说是真的汝窑,就算耿先生也不会为了一两件民间的汝瓷召集有知名度的专家来开研讨会来证明是真是假,有这必要吗。所以说就算民间真有汝瓷也没用,不会有大收藏家花大价钱去买,同样他们花几个亿当然是买有著录过的汝窑瓷器


yzb12


完全同意大家的观点。另外补充几句,汝窑的烧制年代绝不仅仅是二十年,我有证据表明自宋太祖是已有完整的官窑烧造体系。宋太祖赵匡胤接了大周柴世宗的班,把柴窑也接过来接着烧也很正常,继承和发展也很正常,烧出自己的特色汝窑也属正常,怎么能片面下结论只有宋徽宗烧汝窑呢?到宋徽宗时期是烧造的艺术顶峰还说得过去,以此类推,子宋太祖元年927年至宋徽宗政和年也有190年左右,烧造出的精品应该也不少,千八百件总会有的,只把宋徽宗时期官窑定为汝窑,明显属于片面。

下面第一件三羊开泰鼓腹樽为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烧造,有柴窑的影子,汝窑的雏形。

第二件为宋徽宗赵佶时期烧造的月白釉出脊觚,是汝窑成形作品,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

第三件是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烧造的米黄釉长明灯,显得比较另类,这反映出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无暇在烧造瓷器方面从官方介入知道,完全凭借窑厂自我发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