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佩莱的存在,是鲁能战术体系巨大的倒退,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大鹏老师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佩莱的存在,确实让鲁能的战术体系有一些倒退,现在山东鲁能基本上就是后场大脚起球找佩莱这个支点。

山东鲁能有佩莱这样一位高中锋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李霄鹏非常喜欢佩莱,坚持在中超联赛中使用佩莱作为首发,即使佩莱的状态比较差,李霄鹏也是力挺他。但是有了佩莱的存在,其他中超球队都知道鲁能的战术布置是什么样的,都可以很有针对性的布置战术。

现在踢山东鲁能,最有效的方法就在前场逼抢山东鲁能,迫使鲁能在后场开大脚直接找佩莱,再安排一名中卫贴身防守佩莱,让他争抢第一点的效率下降,使得鲁能的前场进攻组织比较凌乱。这样可以极大的削弱山东鲁能的进攻,也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从李霄鹏的布置可以看出,鲁能的进攻都是围绕高中锋佩莱制定的,塔尔德利类似于一个前场自由人,游弋于佩莱身边,随时选找机会。两个边路安排两个速度快、体能好、往返能力强的边前卫,能够突破下底传中,给佩莱制造攻门的机会。中场中路哦蒿俊闵和姚均晟负责组织调度。这样的安排在中超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佩莱的头球能力再强一些,鲁能现在的积分可能已经一枝独秀了。

李霄鹏的战术基本上不变,他比较缺乏灵活性,山东鲁能之后的联赛中需要再制定几套不同的战术,以应付不同的对手,除了围绕佩莱打造战术以外,也要考虑佩莱一旦不在场上,该打什么样的战术。



大鹏老师


大家好,我是喜欢足球的足球鬼菜。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先是静静地想啦一下。

先介绍下佩莱的近几年的履历吧

我感觉题主的观点,小编并不认同,首先,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时佩莱转会到来时,鲁能旧将杨旭曾经发啦一个微博,4个9炸弹。显而易见,四个九就是杨旭(中国9号)、佩莱(意大利9号)、西塞(塞内加尔)、塔尔德利(巴西9号)其中这四个国家,长期一直比较有实力的那肯定是意大利跟巴西啦。况且16年欧洲杯佩莱打的是意大利正印主力中锋位置!且表现出色。

跟意大利埃德尔组成的锋线也是很有冲击力的,在看佩莱近几年的经历,在来山东鲁能之前佩莱是效力于英超球队南安普顿,效力两个赛季之久。在来到山东鲁能之前的一个赛季,佩莱打进11个进球6个助攻,虽不是特别高效但也是在五大联赛英超可以踢得上主力的。

实力毋庸置疑,战术上呢?

大家在没有中场外援情况下看到的鲁能比赛是不是少啦很多中场过渡,直接长传冲吊,找佩莱做二点球,寻求配合,找准机会直接打门。在鲁能现在球员中,前10场中超,能给佩莱喂得舒服的可不多。鲁能边路球员传中高!飘!中场支援不够!前场少一个传球能力极强的球员,与之配合。



其实呢说到底佩莱今年前几轮作用还是挺明显的,前场支点作用,长传球过来至少会吸引2-3名防守球员,更加为塔尔德利创造啦好的机会,佩莱能力毋庸置疑。但是鲁能中场还是缺少一些必要的球员啊!


若鲁能间歇期回来更进一步!在国内寻找好的传球手,再或许买一个中场绞肉机!解放三哥!也希望我鲁的两翼刘彬彬,吴兴涵!早日找回状态!


足球鬼菜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战术体系,佩莱的存在反映中超现实的需求,实际上鲁能有点浪费了佩莱的能力!

这个观点不敢苟同,佩莱的存在,并非及战术体系的倒推,原因有两点:其一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战术体系;其二,鲁能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佩莱的作用。

【防反战术不比进攻战术落后】

很多人都认为,进攻战术或者说全攻全守的战术才是最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足球的世界,战术是多彩多样的,攻势足球、攻守平衡、防守反击,这一切眼花缭乱的战术体系,都是足球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现实选择中,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所以有的教练选择攻势足球,有的教练选择防守足球,有的教练选择中锋战术,有的教练选择无锋战术。

此外,中锋的存在,也和进攻战术或者防守战术无关,2016赛季,鲁能有韩鹏这名和佩莱类似的中锋,但鲁能打得气势如虹,堪称中超有史以来最强的进攻组合,但如今,佩莱能力更胜于韩鹏,但鲁能却被迫打起了防反足球——这也是中超的现实和球队的特点能力决定的。

所以,这个锅,佩莱不能背。

【鲁能没有充分发挥佩莱特点】

确实,在现在鲁能的比赛中,鲁能球员有时候被动地选择起高球寻找佩莱这个进攻点,然后谋求机会,这确实有些简单粗暴,让人不爽。但是,这同样不是佩莱的锅,而是现在的鲁能缺乏足够优秀的中场球员,鲁能的阵容也没有能够完全发挥佩莱的特点。

佩莱的特点绝不仅仅是头球和对抗能力,在很多比赛中我们会发现,佩莱的脚下技术也比较好,但到了比赛中,鲁能给佩莱的往往都是头球,而且佩莱身边还缺乏队友的支持,很容易陷入包夹。

这些问题是佩莱无法解决的,而不玩金元足球的鲁能也很难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但佩莱目前作用单一,绝不是佩莱的问题,而是环境问题。


足球报陈永


倒退到不至于,但是不得不说是真的单一。

佩莱的存在对于现在的鲁能来说真的是悲喜交加吧。喜的是佩莱在中超依然还是最好的站桩策应型前锋,也是抢占第一落点最好的前锋,但是悲的是佩莱也仅仅只能做这些,换一种战术思路的话,佩莱就会略显笨重,毫无用武之地。



本赛季李霄鹏的战术打法确实也局限于佩莱在球场上的作用,在佩莱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可以诠释桩而不拙的特点,身材高大,但是跑位灵活。但是现在随着年龄增长,灵活不在,速度也不快的佩莱活脱脱的变成了一个木桩,前场找佩莱似乎是每场鲁能必备的套路之一,但是作用单一的佩莱现在确实有点不太适合鲁能,而随着赛程的深入,在没有变化的话,鲁能这一套肯定会被人摸透。


鲁能本赛季状态不错,但是随着比赛进程深入佩莱会越来越给弱化,如今合同到期,离队似乎也是在所难免了。



DK体育文学


题主提问题的原因应该很简单,没错笔者也有相同的感受,山东鲁能0-0北京人和的比赛错失登顶良机,佩莱的作用看上去就是鸡肋,但是面对富力,面对国安,面对华夏又能正常发挥,这只能说明主教练李霄鹏的战术出了问题,应该针对不同对手寻求更多的变化,佩莱不应该背锅。

面对人和的高位逼抢,鲁能只能采用长传找佩莱简单粗暴的战术,而莱佩刚好又没有发挥出作为支点的作用,争顶和头球都没优势,如果此役没有佩莱,鲁能的战术就不会这样简单。佩莱的存在使鲁能中前场脱节,球员在坚固防守的同时,无法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进攻当中。

现在的鲁能进攻完全依靠塔尔德利的中场调度,塔尔德利状态好鲁能能击破任何防线,塔尔德利低迷则就会出现主场完败贵州,客场不胜恒大和人和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佩莱本身的拼劲,场上积极的跑位,是佩莱存在于鲁能体系的原因,但是高球的争顶和跑位,头球射门的能力差,而主教练却坚持使用佩莱的缺点安排战术,这不是佩莱的问题,这是李霄鹏的战术安排有问题。


爱踢球


战术的成功与否,在于对执行战术的能力

佩莱,身高194cm,是传统中锋类型。在传球到位的情况下,有强悍的对抗能力和不错的射门技术,可以利用身高形成支点,造成二次进攻机会。但速度一般,没有很强的突破能力。

中锋战术,是依靠中后场的直接长传冲吊,或者45度传中,寻找中锋直接射门或者形成支点,做球,造成第二点攻门机会。这种战术不好说是否落后,以前的英格兰,90年代的曼联都取得巨大成功,还有拜仁的莱万,甚至是前鲁能球员洛夫都是成功的范例。虽然洛夫只有172cm,但是他的接长传后的高速冲击和禁区内的抢点能力让人映像深刻,多场比赛接守门员大脚后快速冲击,直接形成攻门机会。

在现在注重身体对抗,以短传配合渗透的主流战术里,不能说战术是倒退,只能说缺少变化,以及佩莱和其他队友缺少完美执行中锋战术的能力。

以围绕中锋佩莱的打法需要精准的传球和后插上进攻的完美配合,如果中后卫或边卫穿不出精确传球,累死佩莱也没有卵用,佩莱往那一站,你的传球模式就简单单一,缺少变化,极易预测和防守。

另外,中锋做球,对后插上要求极高,目前鲁能后插上进攻不少,但是由于佩莱的支点作用挣点造成的不多,而且效果一般。

所以,从前十轮来看,鲁能围绕佩莱作为支点的进攻战术是不理想的,没有发挥出一个顶级中锋的作用,必须利用塔尔德利的突破和组织,多一些精准和快速的传球,也许效果会不一样。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李霄鹏可以根据不同对手,适当变换一下前场外援的组合,改变一下目前的进攻战术打法,或许有不错的效果。


我是谋子,带一点逗逼的伪球迷,只为球事更简单更轻松。多谢大家赏眼,如若喜欢,请小手一点,万分感激。


谋子


佩莱体系是战术体系的倒退是一种相较于现代足球战术体系推崇的倒退,但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倒退。

首先足球竞技中的战术是针对本队阵容和对手战术研究得来的,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先进和落后。防守反击依然有能力夺冠,长传冲吊也会以下克上。鲁能今年引进的全北助教其实是对佩莱体系的一种升级补充,因为我们知道,全北抓第二落点进攻是进球成功率非常高的,并且是亚冠冠军常客。当然,这样单一的进攻战术对球员理解力和执行力要求是非常高的,鲁能目前做的不好,这也就是显得战术落后的原因。

第二,佩莱体系中重要一环是边中球员的结合。理想的佩莱体系应该是佩莱身后的左中右三名球员都有良好的突破能力,而不只是下底传中。很多球迷及媒体认为“鲁能下底传中能力差使佩莱能力难以发挥出来”,我不否认这是鲁能的缺点之一,但这并不是关键点。因为再好的传球质量,禁区只有佩莱一个点的时候也没有用处。关键点在于鲁能边路球员的内切能力不够。难以防守的边路球员一定是能传能突才行。鲁能之所以患上塔神依赖症其实跟塔神与佩莱的互相牵制防守的能力较强有关,金敬道进攻端出色的发挥也与此有关。如果吴兴涵与刘彬彬可以重拾当年突破的信心,我相信佩莱体系对对手带来的冲击会更强。

第三,地面传控不一定就是先进,今年的河南建业就是一个例子。刚下课的教练想让建业控起来,是因为建业有很多控球不错的年轻球员,并不是说能力不行控不了,而是中超各队的防守强度更强了,控球但不赢球恒大身上也出现过。目前中超各队开始讲究前场反抢,把中场阵型压扁,这样的情况传控在球场上空间太小根本发挥不出来。所以所谓地面传控先进其实是误解。

最后,先进的战术讲究的是拼抢场上空间。进攻时拉开宽度,形成局部三人传球配合,将球场空间切割成一个个小三角形,并不断传球进行三角形转变。所以,佩莱➕塔神➕吴兴涵就形成一个三角形,佩莱➕塔神➕金敬道是另一个三角形,佩莱➕塔神➕姚君晟是第三个三角形,佩莱➕塔神➕蒿俊闵是第四个三角形。进攻中,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佩莱和塔神,佩莱被包夹时,这就是塔神依赖症的出现。所以说,佩莱体系不先进也不是绝对的。



当然以上的分析都是纸上谈兵,中超10轮过去了,鲁能佩莱体系真正发挥出来的时候并不多,只是塔神和金敬道变成了佩莱体系的受益者。还记得,张弛的几粒进球吗?因为那时张弛的位置原先就是金敬道首发时的位置,所以他也受益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每个鲁能进球,看看小弟说的佩莱体系是否如此。

(以上图片有来自东方IC)


新番文创


不敢苟同。与其说鲁能战术体系倒退,不如用鲁能曾经的管理体制造成的恶果。

不谈那些,就说鲁能和佩莱。佩莱能力有,但也不像有些媒体朋友吹嘘的多么强,他在对接球进攻的处理上,只能勉强及格,当然,这与鲁能球员的传球质量有关,但是接十球进不了一球,委实让球迷难以信服。

鲁能最大的短板还是中场,蒿俊闵人如其姓,好人一个,闷葫芦,这也是里皮不待见他的原因。鲁能的中场从蒙蒂略走后,蒿俊闵没能扛起鲁能中场组织的大旗,偶尔的惊艳救赎不了鲁能的平庸。

u23刘军帅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防守能力,可以固定下,中场姚均晟天赋不错,但是对抗能力让他总是难以让教练满意,还是从鲁能青训抓人才吧。


左岸


宿茂真那一代,有一高一快的战术,快马唐晓程,和宿茂真的头球,那叫痛快,而现在佩莱的头球,只是过渡支点作用,头球破门更是差点,而快马有时侯也失去威力。所以佩莱战术也就失去意义,不如去发拓更好的前锋就中场发动机,来替代现代的战术打法。


老有财5


不同意,没道理。

话说咱中超也就这么一个档次和水平,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一位曾经的意大利国脚呢?


另外,没有任何一种战术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或者说是先进的倒退的。那些所谓的战术致胜论都是拿来欺骗你我这些球迷级别的普通人的。所谓的战术,我的认识就是,只要能赢球的战术就是最先进的战术。

我想提问者你肯定是觉得,之前鲁能队一直奉行的中前场传控走地面的技术型踢法,然后用了佩莱,就改成的简单粗暴式的进攻方式,场面不华丽了,不好看了,这就是战术倒退吗?反正作为域外球迷的我,不同意你这种看法。



估计有不少鲁能球迷都不喜欢佩莱不,不行就换给我们呀。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