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糜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作物?

老姚谈植物


关注我【浅谈植物】,更多关于植物方面的问题,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糜子是很古老的栽培谷作物之一,正式中文名为稷,也叫黍,两个名字均来源于著名中医典籍《本草纲目》。最早在小麦没有传入中国的时候,糜子为北方地区主要栽培的谷作物。



一、糜子的系统信息

糜子属于禾本科黍蜀植物。黍属对打五百种,中国有十八种已经二变种,包含引种和归化。主要产于温带各省区。糜子主要栽培于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华南地区其中一些省份。



二,糜子的形态特征

一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干很粗壮;二是叶片细条壮披针形,叶面具长柔毛;三是花序紧密呈圆锥状;四是卵状小穗呈椭圆形。



浅谈植物


糜子,在我们东北叫做“大黄米”,与谷子有着类似,但是实际上与谷子有很大的区别。我没记错的话,吉林老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有少量的种植,但是在2000年之后就看不到种植大黄米的地块了。



大黄米,长相与谷子有一些类似。产量比较低,没记错的话大概产量只有300斤/亩左右,但是抗旱能力较强。而且,大黄米的采收也相对比较费劲,因为那时候都是靠人工收割、人工脱粒。并且,大黄米的籽粒也是很小的。


我们东北地区种植的大黄米主要以糯性的为主,焖饭之后相当的有粘性,特别是在里面添加一些红枣,那口感是非常出色的。我记着小时候最喜欢吃这种大黄米焖的饭了,但是不能吃太多,太黏、消化有些费劲。而且,在我们东北有一种说法就是处对象或者已经定亲的男女不能吃大黄米焖的饭,有“黄”的寓意。但是到底吃了大黄米米饭能否让热恋的情侣分手这个真没人试验过。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我们这里是河北省的东北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这里生产队每年都种糜子,糜子也叫黍子。我们这里有一句谚语叫:三九买,猪打泥(泥:四声丶),糜黍搭拉地。意思是说:如果在三九天比较温和,明年糜黍就会大丰收,穗大颗粒重,把桔杆都压弯了,穗都垂到地面上了。

糜子脱粒以后就叫大黄米,它是粘性的粮食,颗粒比小米要大一倍以上。粳黄米干饭,是我们这里过去最好吃的一种饭了。粳黄米饭就是粳米(旱稻米)和大黄米放在一起做出来一种米饭,这种米饭又香又粘太好吃了。现在,我们这里有的大饭店里还有这种粳黄米干饭。

过去我们这里砸碾子用的条帚都是糜子穗做成了,那时候每家都有一把糜子条帚,这是过去家家必须要使用的一件东西,因为过去吃面,都得靠石头碾子来碾才行,在石碾子上扫面必须要糜子条帚才行。“推碾子”是我们这一代人过去经常要干的一种家务活。想赶那个年代,现在还真是有点儿心酸。

总之,说起糜子,就勾起了我青少年时的记忆。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给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它曾经给我带来过快乐,也给我带来过心酸和苦难。





少利17


说到“糜子”很多人都会刚到陌生,它不像大米、小米、高粱、小麦那样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普及,但在我国它的种植历史要比小麦长很多时间。

糜子又称为黍或稷,后二者是糜子的品类细分,它们是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脱粒之后有常被称为“黄米”。

黍和稷是按照糜子的粳糯的属性来区分的,有糯性的一般称为“黍”,有粳性则称为之为“稷”。

糜子起源于中国,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经有8000-10000年了,相比于外来品种——小麦,可谓是源远流长。在汉代以前我国北方的粮食种植中糜子的种植面积仅次于谷子,随着小麦种植的兴起,糜子渐渐退居其后。

目前糜子的适宜种植区域很广,但种植面积却很少,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山陕等地区。例如,2016年糜子的种植面积仅为60万公顷,而谷子的种植面积则在120万公顷。糜子没有像小麦、小米那样大面积种植是什么原因呢?

要说营养方面,糜子的营养含量并不次于小麦,糜子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小麦及大米,高达105-174克/千克。但是糜子有个缺点就是,不含面筋蛋白,在制作面食过程中不耐拉抻,不容易成型,在食用方式多样性上比不上小麦。

不过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更加提倡健康饮食,糜子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试着回答下,

①谷子→脱皮后叫小米,即社稷的"稷″,粒小色黄,山西,陕西,河北黄河流域均有种植,山西人主要用来熬稀粥(稀饭),少数用于熬稠粥、捞饭(类似蒸大米饭)。黄河流域我们先民最早种作物,由狗尾草筛选而来,几千年来本土作物,与汉(华夏族)的胃口磨合最久。

②黍子→脱皮后叫大黄米,即软糜子,粒大色浅黄,主要产山西北部(太原以北),尤雁门关以北的大同,朔州的当地主要作物之一,陕北,内蒙,张家囗一带亦多见,总之比小米产地更北。山西主要用于酿山西黄酒,更重要的是磨成面后做黄糕,油糕,是雁北人的长久以来的食粮。

③而糜子中的 硬糜子,在山西种植面积少,仅见于山西忻州市西北: 河曲,偏关,保德,这种硬糜子当地人趋之若鹜,将其发酵名为酸汤,老百姓每天必喝,黄河对面的陕北亦是,也用其面粉做成黄馍馍,舌尖上的中国有报道。

申明两点: 1 以上均为黄颜色的谷物,另有黑色的等等,我不懂。2 也有人将糜子和谷子,黍子完全并列。

本人非农,见识有限,乐见讨论!


三晋大地人文地理历史


你好!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糜子面馍馍的清影说农非常高兴为你解答关于糜子的前世今生。

糜子,简单粗暴地说:它就是五谷杂粮中的一种粗粮农作物;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 ,清影说农小时候每年都看到父辈们耕种糜子,收割糜子,打碾糜子的全过程,仿佛就在眼前;可是,今天再也看不到播种糜子的场景了!

▲关于糜子,它的学名为:黍,或稷。属一年生草本谷类作物。它主要由根到茎、又到叶子、花絮,果实等几部分组成;生长的高度大约1米左右;糜子的籽实呈淡黄色,如果经过碾磨去皮之后俗称为:黄小米;再经过磨坊粉碎机加工成面粉,在我的家乡称为:米黄面。

▲同时,它和谷子类似,但是,果实颗粒比谷子大些,成熟时颜色亮度比谷子有光泽。



【一】种植

记得小时候,老人们经常说:干撒的糜谷,拖泥的麦子。所以,即使干旱少雨,不会影响播种的时机。

①播种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或者6月初为最佳阶段。但是,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域掌握好恰当的播种时间。

②至于糜子种植的密度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酌情处理,每亩播种可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需根据实际播种情况定夺,纸上谈兵,往往与现实情况有差距。

③播种的深度一般为4厘米左右。但是,还是需要根据所处的土壤环境,采取深浅适宜的办法,播种时,可采取适当的镇压土壤层面,做到土壤层面土质细碎如沙,有利于发芽出苗,才能够保障糜子健康地生长。

【二】糜子种植的几个关键点

①提前做好深耕整地,西北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所以,一般选择肥沃的地块种植糜子,最好是比较平整的土壤环境。

②杜绝重茬或者迎茬,需要播种的前茬主要以黄豆、小扁豆、马铃薯、胡麻等作物为首选。切记!前茬农作物收割以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深耕翻地,同时要犁耙来回镇压土壤层面。其次,播种之前,需要将土壤层面,旋耕耙耱,做到上虚下实,表层土壤平整为宜。

③选品。根据各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情况科学选种。而我们西北地区主要以黄糜子和榆糜2号为主。

④施肥,主要以农家基肥为主,采取春季整地一次性施入,平均每亩以农家底肥350公斤以上的浮动,同时,需要加入一些化学肥料,比如纯氮,纯钾肥等。其次,当糜子出苗长到9个叶子到抽穗期,可趁着雨水追加地面肥,采取每亩追加尿素6公斤以内。



⑤自家籽种保存。小时候,爷爷总是挑选看着长势旺盛,颗粒饱满的糜子,特意选出来,专门进行脱粒,去除秕粒和杂质,经过晾晒完全干燥,存放高出保存。到了来年播种的季节,拿出来直接使用播种。不像今天人们种植一些农作物,种子一定要经过和农药的搅拌,才能下种。

⑥田间管理。及时清理杂草,及时预防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使得田里的作物健康生长,取得良好的收成。

⑦及时收获。糜子成熟时,穗头向下弯曲着,如果一旦生长过于成熟,导致颗粒容易脱落。所以,当糜子穗基部位籽粒进入蜡熟期,颗粒80%的脱水变硬时,需要及时收获。记得小时候,糜子成熟期,妈妈总会在早晨收割,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糜子收割时落粒。



【三】在我的家乡逐渐消失的农作物之一

糜子,在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山区农村,现在种植的特别稀少,几乎到了消失的地步。只是偶尔,有的农户自己家想吃糜子面做的杂粮面馍馍 ,随便耕种一点 ,收割打碾了自家吃。所以,糜子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逐渐退出农耕的视野之外。

【四】糜子做成的特色美食

①糜子经过去皮之后,加工成面粉,在我的家乡,可以做成当地人们喜欢吃的:米黄甜馍。经过特殊的发酵,做出来的米黄面馍馍,吃起来松软可口, 老少皆宜。

②每年的正月十五,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风俗习惯,可用米黄面做成一种叫:灯盏糕的供品,特意供奉灶王爷。


【五】糜子秸秆制作成家用农具

经过人工脱粒的糜子秸秆,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非常好的利用糜子秸秆穗头,经过人工扎制成为农家扫地的扫帚。而且是扫帚当中属于上等材质的扫帚,也是农家喜欢用的扫帚之一。

总结:说了这么多糜子的来龙去脉,让我终生难忘的还是妈妈做的糜子面馍馍。夏天麦子黄了,在收割麦子的田间地头,用开水冲泡一碗糜子面馍,待冷却后吃吃喝喝,那个香味再也吃不出来了!何况,家乡再也看不到糜子在田野里,被风吹过,摇曳身姿的美景了!

回答完毕。若喜欢我所答,欢迎@清影说农,期待留言区交流学习!望我所答能助所需的朋友们,乃我之快乐也!

清影说农文字原创/图片有的采集网络/有的自己专门拍摄/于2019年11月4日晚


清影说农


糜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作物?

糜子是一种大众的叫法,它的正式中名叫稷(ji ),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它的别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为黍(shu);在《毕氏:中国植物学》中记载为糜(mei)。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新疆偶尔有野生状态的。由于长期栽培,品种很多。


糜子的外形特点: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高四十到一百公分,单生或少数丛生,有时有分叉,节上有毛。叶鞘松弛叶舌膜质;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圆锥花序开展,成熟时下垂,长二十公分左右;果实小球形,成熟后因品种不同有黄、乳白、褐色、红色、黑色等多种颜色。通常七到十月开花结果。

糜子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谷物之一,谷粒富含淀粉,可供食用和酿酒。


脱壳后叫小米,非常好吃。
它的秆叶可作牲畜饲料。果穗轴在脱粒后是制作笤帚的好材料。


老姚谈植物


《大黄米的妈妈》

😂😂😂

我家住辽西朝阳农村,每年的山地上都种上一些糜子。

(下图就是我家的糜子)

这种作物耐旱,耐贫瘠,生长期短。

六十天左右就会成熟收获,所以深受农民的喜爱。

不过它的产量可不敢恭维,一亩地就那么三百多斤。

它最独特的是黏性的谷物,是东北特色食品"黏豆包"和"粽子"原材料。

脱去外皮的米子就叫大黄米(黏谷子去皮叫小黄米)。

腊月里东北农村人家都要蒸上几锅黏豆包,端午节都要包粽子,

(粽子)

是少不了大黄米的。

(豆包)

现在我家农贸市场,一市斤大黄米要4元钱。豇豆也要四元一斤(做豆包的馅的)

这是一种小众,但有特色的庄稼。

回答完毕。


大美农村绿水


糜子在我们吉林省是一直都在种植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在我们吉林省还没有种植水稻的时候,糜子种植的面积是很大的,糜子磨出来的米叫大黄米,是可以代替水稻磨出来大米的,是我们吉林人非常喜欢吃的,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不是吃大黄米芸豆饭,就是吃由大黄米磨出的大黄米面蒸的东北粘豆包,和用大黄米面撒的粘糕,在每年的腊月初八,都是喝用大黄米与红芸豆做的辣八粥的!

糜子磨出来的米,叫大黄米,是粘的,大黄米可以做饭吃,可以做粥喝,可以磨成大黄米面,吉林省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用黄米面蒸粘豆包,撒年糕,不管是做饭吃,做粥喝,还是吃粘包,还是撒粘糕,都是与吉林省特产的大红芸豆配套的,都是离不开吉林省特产的大红芸豆的!


70年代以后,吉林省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自从吉林省种植水稻开始,糜子的种植数量就减少了很多,水稻也有粘水稻的,粘水稻磨出来的米叫粘大米,也叫糯米的,有了粘大米,代替了一部分大黄米,虽然吉林省减少了糜子的种植面积,但是,在吉林省的农村,还是有很多农民种植糜子的,在吉林所有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都有卖大黄米的,当然凡是有卖大黄米的地方,也都会卖大红芸豆的!

大黄米加红芸豆做出来的大黄米饭,又甜又粘又香,我每隔几天也会做一顿大黄米芸豆饭的,大黄米面蒸的粘豆包,撒的粘糕也是非常好吃,我在农村的时候,每年上冻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蒸一大缸粘豆包和粘糕的,吃的时候从外面拿回来用盖帘子在大锅里一熥,锅里炖着菜,烧上一捆两捆苞米杆子,菜也做好了,豆包也熥好了,火炕也热了!

进了城之后,家里的锅小了,也没法自己蒸粘豆包,撒粘糕了,但是在我们这个城市还是有卖粘豆包,卖粘糕的,特别是到了冬天上冻之后,卖粘豆包,卖粘糕的就多了,随时到市场都可以买到粘豆包,粘糕吃的,大黄米面还可以烙饼吃,做豆面卷子吃,用大黄米面做出的东西都是非常好吃的,我自己也是喜欢吃的!

吉林省种植的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糜子,芸豆,小豆,绿豆,小麦,以及后来才大面积种植的水稻,现在是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了,但是,其他农作物还是在种植着的,只不过种植面积减少了很多,而糜子,虽然种植的面积减少了,但是在吉林省的绝大部分地区,都还是在种植着的,因为吉林省的人是喜欢吃大黄米饭,喜欢吃大黄米面蒸的粘豆包,撒的粘糕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也许是有所经历的缘故,一听到或者是看到糜子这两个字,顿时能够勾起满满的回忆!在过去社会生活相对艰苦、顿顿大米白面还是奢望的时候,要是时不时能够吃上几顿糜子面饽饽,不仅仅是享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呢!

这个季节正是糜子收获的时候。如果时光倒流20年,我和我的相亲们可能正在地里或者是自家的打谷场上收割或者打轧糜子,可惜的是现在我们这边的农民都图了省事,把原来种糜子的地块改播玉米了。糜子的打轧和其它需要打轧的农作物不同,不用晾晒,趁青秧带水分打轧脱粒会更干净。



刚刚收割到打谷场上的糜子,除了整秧打轧外,每家每户都要专门挑拣疏捋一些长势良好,穗头硕大的糜子,用钊镰或者镰刀钳下穗子来单独摔打。所谓的钊镰就是专门用来钳取谷子或者糜子和黍子的一种专用农具,约莫三寸来长、两寸来宽,无刃的长边需要箍上布头,缝好套头。使用时把右手大拇指伸到套头里单指持好,左手拿一把糜子,让钊镰对准糜子需要钳断的部位,右手的其余四指揽住糜子用力。之后,糜子的穗头就和身秆分离了,我们这里的农民就把这种活计叫作钳糜子。



钳下的糜子穗头,摔打去籽粒后晒干扎笤帚。过去农村人大多睡炕席(用压扁的芦苇编织的席子),糜秧笤帚扫炕,很好用。


糜子的茎叶和高度有些类似于谷子,是第二禾谷类作物。与谷子不同的是,糜子的茎叶上广布疣基毛,有时有分枝。成熟后的糜子就像谷子和水稻一样,穗子下垂。

糜子耐旱,耐瘠薄,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考古研究表明,糜子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在距今8000多年以前的兴隆洼文化时代,糜子就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日常食用的谷物之一了。我国糜子的栽培区域主要有西北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以及东北和北方春糜子区、华北和青藏高原夏糜子区。夏糜子一般5月底6月初播种,中秋节前后收获。



脱壳后的糜子就是黄米,黄米用温水泡发,捞出沥水,经过一昼夜的粉润后,用磨面机才能磨出上好的糜子米面。糜子米面既可以像泡茶一样用开水冲速食“茶等”,也可以调成面糊摊烙子、摊煎饼,还可以用来蒸发糕、做炸糕和红豆包等多种美食。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糜子面的蛋白质含量在12%,淀粉含量在70%左右,还含有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钙、镁、磷和铁、锌、铜等矿物质。食用糜子面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明目安神、养胃补脾、清热解毒功效。糜子入药后主治疗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带皮糜子,比较适合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近视、多发性神经炎、甲亢等消耗性疾病患者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