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利率双轨制会成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选项吗?

淡淡禅风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最主要的指向是控制货币供给、调控利率区间、间接干预等手段,而利率双轨制就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干预,所以它有可能成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选项。

原因有三。一是目前的货币政策即我们经常讲的“三架马车”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对欧洲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已用到强弩之末,而制定货币政策的愿景,是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明确效果,信用货币制度下,适度的通货膨胀能刺激经济并促进经济增长,但下行的通货紧缩又往往会破坏目标达成,引进双轨制利率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二是双轨制利率的运用,实际上是针对贷款和存款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利率水平,而利率双轨制在操作上,应该比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或负利率政策更有效。拉扎德女士对“欧洲绿色协议”情有独钟,为促进这个协议的实施,使利率双轨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她也会同意利率双轨制作为一个备选手段而存在。三是欧洲央行目前行使的货币政策方面已快到极限,换一种方式以避免运用财政刺激手段而去达到同一目标,是欧洲政治家们所乐见的,而利率双轨制的运行效果显然是显而易见的成效。比如,降息可以使按揭贷款的家庭所负荷的利率水平下降,而表面的资产价格上涨,使人有一种财富增加的幸福感,企业借债成本下降了,自然就刺激了企业借债欲望。但利率水平低到负状态时,也会有严重的问题岀现,最主要的是存款方会获取收益塌陷,加大对开支的压力,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可能引导出其他意想不到的后果。

综述,当存款和贷款利率被设置成不同水平后,为加大刺激力度,往往贷款利率的调降幅度会大于存款利率的降幅,这就促使名义上的开支总量会加速增长,其实质就是降低了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贷款的资金成本,提升了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利率水平。


研雪云窗


具体还得看政策产生的效果。

凡是利于对立的,就一定会得到欧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