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河南考古發現“花木蘭”墓,出土一玉扳指,為何令專家興奮異常?

王-_-子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聽大人們說起,之後又學過南北朝民歌《木蘭辭》“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已經被人熟知,並且為後人傳唱,花木蘭的孝心和精忠報國的決心也是值得我們所學習的。

關於花木蘭,最早的記載也是這首南北朝的民歌《木蘭辭》,相傳是作於北魏時期,柔然不斷進犯,國家需要兵力,規定要每家出一男子保家衛國抗擊柔然的進犯,但是花木蘭的父親年老多病,沒有辦法,木蘭只能替父出征。雖然花木蘭確實是存在原型,但是關於她的籍貫姓氏甚至是朝代等等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但是至今也不知道花木蘭究竟是何方人士。也有說法說花木蘭是在北周,相傳隋文帝還見過她,但是至今沒有可靠的文獻記載關於她的細節。唐代建了花木蘭祠,關於花木蘭的真實史料從隋唐一直到明清甚至是近現代都沒有確定的說法。

關於花木蘭墓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南發現了一塊墓地,曾被人猜測是花木蘭的墓地所在,因為在陵墓裡發現了玉扳指,按理說女子的墓裡一般都是首飾珠寶,而玉扳指的出現,恰恰說明了墓主可能是一個曾經南征北戰的大將軍,因為這種扳指是一種工具,防止射箭的時候對手指造成損傷的,但是經過專家的勘測,這個陵墓已經是距今三千多年的歷史,而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的人,顯然,這個女將軍並非是花木蘭。

既然不是花木蘭,加上時間已經是三千多年前的墓了,那墓主人肯定是處在殷商時期,並且是個可以拉弓射箭,上戰場殺敵的女性,她很有可能就是婦好的墓地所在,她是於史有記的第一位女性將領,多次征戰沙場。她是商王眾多妻子當中的一位,史料(甲骨卜辭)記載她曾多次征戰沙場,此外還主持過很多的祭祀活動,也因此頗得商王的器重和喜愛。

她的墓葬也終於在三千多年後為後人所挖掘,為我們研究商代的各項史料提供了依據。

但是,為什麼婦好的墓會因為這個扳指被認為是花木蘭的墓呢?

要知道,古代可以征戰沙場的女性真的少之又少,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那些絕大部分都是虛構出來的,而在女性陵墓中發現玉扳指,人這個玉扳指是征戰打仗的時候的人用的,可以斷定這個墓主肯定是個女性將軍,所以給人們的第一感覺肯定就是花木蘭,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才發現這個墓地的歷史遠遠早於南北朝時期,甚至是追溯到了殷商時期,從而斷定是婦好夫人。


月光侃歷史


“花木蘭”是我國古代勵志的女性形象,其實她更多的是一個文學虛構的人物!

1976年在河南安陽發現了一處古墓,極具考古價值。為了不破壞古墓裡的東西,考古學家專門請來一些地質學的專家,在動土開挖之前認真研究了古墓的構造。

墓室被打開後,專家們發現了一枚玉扳指,為何非常興奮呢?

1.古墓的前世今生!

雖然這個被髮掘的墓成為“花木蘭”墓,其實根本不是我們熟知的花木蘭,而是殷商時一位婦人的墓。

這位婦人名叫“婦好”,所以說所謂的花木蘭墓其實是“婦好墓”,之所以有人叫為“花木蘭墓”,是因為根據墓中的記載,她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女將軍,頗有人們關於花木蘭的想像,所以就有人稱作“花木蘭墓”!

2.一件造型奇特的玉器!

墓中自然發現了許多的文物,但是有一個玉器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這是一個造型非常奇特的玉器,與玉佩非常想象,但絕對不是玉佩。

經過大家的觀察和討論,發現這件武器中間有一個洞,大小與人的手指相似,最後大家經過推測,認為這是一件保護手指的玉扳指,主要用於射箭的時候!

3.考古第一次發現如此功能的玉器

從專家推測這枚玉扳指的功能來看,這位墓室的主人的確是一位上戰場作戰的女將軍。

而且這枚用於射箭的玉扳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枚有如此功能的玉器!

所以,專家們興奮一是因為玉器可以推測墓室主人的身份,另外就是這是考古的新發現!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據我所知,花木蘭墓在全國有四處。

一處位於陝西延安萬花山下,相傳花木蘭家住萬花山下的花原村,姓花名木蘭。

她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巾幗女將軍。花木蘭17歲時“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12年,竟然瞞過眾人,沒人知道她本是女兒之身。

由於木蘭戰功赫赫,逐漸由士兵升為將軍。戰爭結束後,她拒絕高官厚祿,辭別皇帝回到了家鄉,從此木蘭恢復了女兒之身。

木蘭去世後葬在了萬花山腳下。當地人稱“花家陵”。當時皇帝輟朝三日,派人去送葬。當初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

1984年,延安市政府撥出專款,在花家陵山腳下修建了“木蘭陵園”。陵園佔地18畝,園內遍植松柏花卉,鬱鬱蔥蔥,肅穆莊嚴。(如圖)



第二處花木蘭墓位於河南省虞城縣(屬商丘管轄)營郭鎮(今木蘭鎮)。裡面有木蘭祠和木蘭陵園。

據明代《商丘縣誌.列女》卷十一記載:木蘭姓魏,本是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指的是營郭這個地方)。

縣誌所記述的和《木蘭辭》一樣,木蘭替父從軍,到後來功高卓著升為將軍。戰爭結束歸鄉還女兒之身,眾人大驚,原來木蘭是個美嬌娘。

皇上欲納其為妃,木蘭誓死不從,被迫自盡,皇上感其剛烈,追諡其為“孝烈將軍”。

清代光緒年間的《亳州志》也有同樣的記載。


第三處位於武漢黃陂 。

據《黃陂縣誌》記載:西漢年間,有位叫朱壽甫的千戶長,家住木蘭山北十餘里的雙龍鎮,年逾半百無後,常登木蘭山燒香求子,後生一女,以山取名為木蘭。

木蘭十八歲時,女扮男妝,代父從軍。戰爭結束後,她不受官祿歸故里,終年九十歲,葬於木蘭山北。

鄉人為紀念這位巾幗英雄,在墓前豎起“木蘭將軍之墓”巨碑。



第四處明顯是假的,假木蘭墓位於安徽亳州城東魏村北。

木蘭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當地人又為其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祭。墓園佔地約兩三畝。墓旁有魏武帝的題辭碑文。(如圖)



到底哪裡才是花木蘭的真墓呢?

我認為陝西延安木蘭墓有可能是真的。

也許這四個都不是真的,據考證《木蘭辭》是一種文學作品,歷史上根本沒有花木蘭這個人。後來的木蘭事蹟可能和木蘭辭敘述的不謀而合,所以有了多處的木蘭墓。

題主還不嫌亂,居然把河南安陽市殷墟發掘出的“婦好墓”戲稱為“木蘭墓”。

沒錯,婦好和木蘭都是巾幗英雄,婦好是商朝武丁的妻子,武丁相當於皇帝,那時稱商王,婦好就是武丁眾多老婆中的一員。可以看成是武丁的妃子。

據說她英姿颯爽,不愛紅妝愛武裝,上得廳堂下得戰場。

安陽是殷商的國都,這裡有許多墓葬。婦好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小屯西北郊。也就是殷墟宮殿宗廟區的西南。

1976年考古隊開始發掘婦好墓,當時出土了許多文物。但不能確定墓主到底是誰?從出土文物來看,知道墓主是個巾幗女英雄,這也是題主戲稱其為“木蘭墓”的原因。

到了到了後來,考古隊發掘出了一枚玉扳指(如圖)

經過監測,這枚玉扳指距今有2500年的歷史了,它是古代將士戴在手指上用來拉弓射箭的專用首飾,能夠保護手指被弓弦弄傷。

2500年正好是殷商時代,商代能帶兵打仗的女英雄非婦好莫屬了,考古學家興奮異常,大呼道:墓主確定了,她就是武丁的妻子婦好。”

從此婦好墓誕生了。以後再也沒人說這是“木蘭墓”了。




秉燭讀春秋


用“花木蘭”來形容,這個墓的等級瞬間就被拉低了好幾個level。不知道這個比喻是誰開得頭,反正是挺不恰當的。


花木蘭是誰?花木蘭不姓“花”,應該是姓“木蘭”,“木蘭”是一個鮮卑姓氏。並且《木蘭辭》中有“可汗大點兵”句,“可汗”是對北魏皇帝的稱呼。所以,花木蘭很可能是北魏的鮮卑族人。木蘭的故事之所以能流傳,一方面是故事中所體現的“孝”,另一方面則是木蘭身為一個女子,卻能代父從軍。女子從軍為將還是很罕見的。


而河南發現的這座墓葬,其年代是商代墓葬,墓葬的主人婦好既是女將軍,又有巫師的身份,又是一位王后,最重要的是其墓葬中的陪葬品,極其豐富,簡直是為考古學家打開了一扇研究商代歷史與文化的大門。


婦好及婦好墓出土的文物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是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軍事家。婦好曾多次受命討伐商朝的方國,根據甲骨文中的記載,最大的一次是她率領了1.3萬人討伐羌國。婦好戰功赫赫,所以,她的墓中也陪葬了在當時象徵權力的青銅禮器——青銅鉞。


  • 婦好墓出土的玉韘


而問題中說到的玉扳指,實際上是“玉韘(she,4聲)”,扳指是它的俗名。玉韘是射箭時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來鉤弦的,可以保護手指。婦好墓出土的玉韘是目前為止發現最早的。所以,考古專家們比較激動。


婦好墓出土的玉韘上面飾有紋飾,與墓中出土的玉人上的紋飾比較像。玉韘上穿孔可用來繫繩,縛於腕部,用時再套在拇指上。



據統計好墓出土隨葬器物1928件,其中:青銅器468件,總重量約1625千克;玉器755件,包括和田玉、獨山玉、岫巖玉等;骨器564件,陶器11件,石器63件,寶石製品47件,象牙製品3件以及殘片2件,蚌器15件。此外,還有紅螺2件、阿拉伯綬貝1件,及6820個來自南海的貨貝。


  • 婦好墓出土的玉鳳

對於婦好墓,《國家寶藏》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三代考古人,才呈現出了一個完整的婦好墓。”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歷史,關注一下吧


文物考古聊歷史


河南考古發現“花木蘭”墓,出土一玉扳指,證實了一個偉大的女人存在。我想不止專家興奮,作為河南人都應該很自豪一下,這個“花木蘭”可不一般,是個下得廚房上得廳堂騎馬就能馳騁戰場的商朝女政治家和軍事家——婦好!

婦好是商朝武丁的王后,擁有自己的封地,但這個王后不但愛紅妝更愛武裝,堪稱戰場上的鐵娘子。商朝武丁時期是戰場上令“方國”聞之喪膽的女統帥,手舉青銅鉞,小手一揮,鉞之所指,大軍蜂擁而過,所過之處便是商的領土。

1、伐羌方之戰

根據甲骨文記載,婦好率領一萬三千多人攻打羌方,這次戰鬥等於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規模也是武丁時期出征最多兵力最多的一次。此戰婦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率領大軍以無敵之姿掃平了羌方,俘獲大批羌人和財物,從此使商朝的西境安定,再無後患。

甲骨文卜辭:“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弇旅萬,乎伐羌。”


2、對巴方之戰

巴方是南方巴人的方國,生活在複雜的群山峻嶺、山水縱橫之處,發展迅猛,逐漸強盛,因此不服商朝統治。武丁決定攻打巴方,和好婦定計,聯絡沚方和奚方,共伐巴方。

武丁兵分兩路。武丁率商朝軍隊由東面進攻,正面痛擊巴方;好婦則伏兵西南面,形成口袋之勢。

巴方正面抵抗失敗向西南後撤,遂進入婦好埋伏圈,當武丁追擊與婦好會合,便把口袋口子給紮緊了。經過戰鬥,巴方大敗,被迫南遷,在商朝後期銷聲匿跡。這也是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伏擊戰”。

卜辭載:“貞我共人伐巴。”,“乙巳卜,爭,貞巴方其敗。”

3、對鬼方之戰

這是商朝最艱苦一戰,持續三年。鬼方是居住在西北方的遊牧民族,源自氏族−大隗氏,是後來強大的匈奴民族的祖先。也有學者認為是古印歐族群。

鬼方南侵,婦好隨軍北上抗敵,戰爭打得異常艱苦和激烈。鬼方這支遊牧民族,很大可能吸收了外來文化,在武器裝備上與商朝並沒太大著距,因此大部分時間處於僵持階段。

經過三年時間的交戰,商朝將鬼方驅趕回了北方,或者有追擊,但並沒有徹底消滅鬼方勢力,暫時解決了商朝北境勢力的威脅,在後來匈奴的壯大和發展也說明了這一點。

《周易·易經·既濟卦》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婦好這個早期時代的“花木蘭”以英姿活躍在商朝的政治舞臺上,而卜辭中還賦予了婦好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商王朝的祭司!

在商朝卜辭記載中,祭司也是高貴身份的象徵,婦好則是擔任了主掛國家祭祀、占卜的職位,是商王朝核心人物。

婦婦受命主持祭天、祭祖、祭神等祭典,代表王朝身份,足見婦好的地位重要性;擔任占卜官,製作方針策略以及對大事件做出預判,也足見武丁對其信任性,因此左傳才以文武全才做予評價。

《左傳》上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武丁也給予了婦好這個賢內助很大的肯定,在安陽殷墟萬餘片甲骨中,提及婦好達二百餘處,反映了婦好的各個生活側面,好比是武丁記載婦好的筆記,可見婦好這個花木蘭,在商朝武丁時代的重要性。

婦好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軍事家、軍事家,既是高貴的祭司又是個身經百戰的女將軍,為商朝的開疆拓土、保護邊境、鞏固商朝統治做出了傑出貢獻,是中幗不讓鬚眉的又一真實事蹟,這位商朝的“花木蘭”當真是歷史上的一朵奇花!


西遊夢紅樓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一首簡單的《木蘭辭》,又把很多人拉到了高中的課堂。而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早已經被各個年齡段的人所熟知。那麼河南地區出土的這一處“花木蘭墓”,到底有什麼奇特呢?

此花木蘭不是彼花木蘭,而是女將婦好

1976年的時候,河南安陽小屯村西北一處農民耕地上,正在深挖土搞防空,結果被緊急叫停。原來在這處耕地下面,發現了一處墓穴。於是本著搶救性發掘的目的,派來了考古專家——鄭振香、陳志達。

經過考古專家實地考察之後,發現這裡是一處殷墟,而且還是商朝的一位王室成員。整個墓葬南北56米,東西4米,深度將近有8米左右。但是棺材長期泡在水裡面,等到挖出來的時候,屍骨已經腐爛了。

經過進一步考古探究,發現這座墓穴很有可能是商朝婦好夫人的墓。前段時間播放的大型博物類科教片《國家寶藏》,有一集就是專門講述婦好的。

他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同時也是武丁手下的一員大將。史書上面記載——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其實是說她多次帶兵征討,有一次帶了1萬多人討伐羌國。

除了外出帶兵打仗之外,婦好還負責著國內的祭祀工作。古代人把祭祀看得非常神聖,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擔當的,可見武丁對他的信任。在婦好的幫助下,還出現了武丁中興的情況。然而人終有一死,婦好就被埋葬在瞭如今的河南安陽。根據當時的文物出土情況,總共有玉器755件,63件石器,40多件寶石器。所有的各種陪葬品,展現了當時最高的技術水平。

令專家激動不已的,是其中的一件玉器——玉扳指,按照道理來說,玉扳指應該非常常見。但是這種玉扳指和普通裝飾的還不一樣。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玉諜(shè),是用來輔助拉弓射箭的工具。

一般使用的時候都是套在右邊的拇指上,防止在拉弓射箭的時候勒傷拇指。但是至於說專家激動不已,我也沒有搞明白專家到底激動什麼。難道說僅憑這個證據,就能證明婦好經常出兵打仗?

其實我猜測,很有可能因為在這之前,很多史書記載確實有婦好這個人,而且也是一位巾幗女英雄。只是一直沒有出現實物佐證,如今的這次考古發現,不僅證明了婦好的存在,而且玉扳指也證明了其確實有領兵打仗的經歷。

因為按照一般情況來說,女性的陪葬品很少會出現兵器。但凡出現兵器的陪葬墓穴,基本上都說明其生前是一個將軍。其實我認為玉扳指的證明作用不大,因為陪葬裡面有更多可能證明其女將軍身份的陪葬。

那麼和花木蘭什麼關係?正如我們的小標題所說,其實花木蘭並不是說真的花木蘭,只是講述一個巾幗女英雄,也就是婦好,另外題目也帶了雙引號。



花木蘭到底在不在?花木蘭祠怎麼回事?

那麼花木蘭到底在不在?有關於花木蘭的爭議,其實還是比較大的。在史書當中記載,花木蘭出現於隨朝時期,她的本姓也不是花而是姓魏。

北周時可漢募兵,花木蘭的父親也在招兵之列。但是父親體弱多病,唯獨能夠替父從軍的弟弟年齡又比較小。所以花木蘭無奈之下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疆場12年屢立戰功。

不過等到她回來之後沒多久,北周就已經滅亡了,於是她投奔到了隋文帝帳下。隋文帝本來想給他封一個尚書,但是被她給拒絕了。回家之後脫去戎裝,換回女兒之身。

朝廷聽聞之後,想把她納為妃子,結果花木蘭以死相拒,堅決不願意進宮。唐代的時候把花木蘭追封為將軍,為了紀念她還專門修建了花木蘭祠。

經過歷代的修繕,佔地面積超過1萬多平方米,住著十幾個僧人,負責打理平常的事物。但是在1943年的時候,因為一場大火燒掉了原來的祠堂。現在所看到的,都是後來重新修繕的。▲這個就是玉諜


史之策


婦好被稱為我國的第一位巾幗將軍

婦好墓於1976年在安陽被髮掘,對於婦好的身份史書上記載較少,人們只能通過現場的發掘來梳理婦好生前的形象。在發掘過程中便發現了玉扳指,令考古專家興奮的不僅是玉扳指的歷史價值,而是它的作用。

原來玉扳指是古代拉弓射箭時為了保護手指而使用的一個工具,就像現在用針縫線的時候需要一個頂針一樣。玉扳指的發現說明婦好不僅是一位王后,也是一位女將軍,再根據史書的記載,可以大致瞭解到婦好是商朝的一個王后加將軍,曾經征戰四方。

除婦好外,我國古代還有四大巾幗英雄

婦好的身份至於雖有定論,但並沒有被稱為巾幗英雄,我認為是年代久遠,難以區分當時戰爭的性質和影響吧。除婦好外,我國還有四大巾幗英雄,分別是花木蘭、樊梨花、梁紅玉和穆桂英。

河南安陽殷墟是商朝其中一個比較成熟的都城,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遺蹟,甲骨文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可以清晰的看到商朝早期我國貴族社會的生活場景,有時間也建議去看一看。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河南考古發現的"花木蘭”墓,實際上是婦好墓。把婦好比作花木蘭說明兩人都是女人,並且都是古代少有的女將軍。但不同的是,婦好是史書有記載,甲骨文和出土文物有佐證的真實人物,她是商朝帝王武丁的婦人,一位戰功赫赫的女將軍,而不是替父從軍。而花木蘭只是從北魏起的一個替父從軍的傳說故事,是否真有其人至今仍是個迷。

婦好墓中發現玉板指令專家激動,說明了一個問題:

關於婦好這個歷史人物,雖然有史料記載和傳說,但無文物佐證,後世對婦好這個人物是否商代真實存在一直持懷疑態度。玉板指的出土,它是史料中所記載的婦好是女將軍的佐證。玉板指古代是射箭時防止手指摩擦,保護手指的一種工具。婦好墓出土玉板指佐證了她生前確實是一個女軍人。



本昌談歷史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首《木蘭辭》早已是家喻戶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一直都是後人傳頌的對象,她不但有著一顆赤子之心,而且巾幗不讓鬚眉,在戰場上能奮勇殺敵,實在是女輩之楷模。

被傳頌上千年,我們的主角花木蘭自然有著超高的人氣,這不,河南考古發現“花木蘭”墓,並從中出土了一玉扳指,一些專家見狀激動得不能自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婦好墓而非花木蘭墓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出土“玉板指”的古墓位於河南安陽,這個墓的主人是歷史中第一個能上陣殺敵的女將軍、商代王后婦好,它和“花木蘭墓”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1976年,考古人員在河南安陽發現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隨後專家對其進一步考察研究,他們驚訝地發現這座墓穴的主人很可能是商朝女將軍婦好。

婦好可是一位大人物,她不但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同時還是武丁手下的一員大將,史書中記載她曾多次帶兵東征西討,甚至還有一次帶兵一萬討伐羌國。

婦好除了帶兵打仗之外,還負責著國內的祭祀工作。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要知道古人都很迷信,在他們看來祭祀是神聖無比的大事情,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武丁對她的信任。

婦好死後被安葬在河南安陽,與她陪葬的物品有玉器755件、63件石器以及40多件寶石器,這種待遇非常人可比。最讓專家在意的是其中名為玉扳指的玉器,婦好墓中的這種玉扳指與普通版本的有所不同,它還被稱之為玉諜,是當初用來輔助拉弓射箭的一種工具。

這個玉扳指的出土進一步證實了婦好的確是一位巾幗女英雄,因為之前儘管有史料記載了婦好是女將軍,但是卻沒有實物可以佐證,這次考古挖掘算得上歷史研究前進的一小步。

花木蘭之墓

既然題目中的墓是女將軍婦好的,那花木蘭的墓又在什麼地方呢?其實關於花木蘭的陵墓一直都有兩種主流說法:

一說稱花木蘭陵園位於陝西延安萬花山下。

另一說則認為它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花木蘭陵園內。

這兩地的人都認為本地所擁有的花木蘭陵墓才是真的,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彼此互不相讓至於到底誰說得對,我們暫且不考慮,不過在這裡我要向花木蘭的存在提出質疑。

木蘭存在之謎

《木蘭辭》當中只叫她“木蘭”,而沒有提及她的姓氏那麼我們先來考究她到底姓什麼。關於木蘭的姓氏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木”姓,“宋姓”,還有“魏”姓,其中到目前為止“魏”姓最具說服力。

在河北完縣木蘭廟前的石碑上有著這樣的記載:“神姓魏,字木蘭。”這一石碑被立於元代至順三年四月四日,是迄今為止世人所發現的最接近花木蘭時代的石碑。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毫州志》、《歸德府志》、《鳳陽府志》等史料,它們都不約而同地支持了這種說法。所以,在後來修撰的《大清一統志》中明確記載了“木蘭,魏氏女”這樣的字眼,到那時木蘭姓“魏”已經是大家心中默認的事情。

不過關於花木蘭的姓氏,雖然“魏”這個說法被大多數史料所接受,但其實這還不能武斷地蓋棺定論,因為只有史料記載而無實物佐證是站不住腳跟的,再加上那些所謂的史料也並非完全可信,這又如何能夠說服世人呢?所以,就目前來看,木蘭還只能姓“花”

那為什麼會有“花”這種姓氏說法呢?其實這與明代的戲曲家徐渭有關,他在《四聲猿》中一定咬定木蘭是“花”姓,而這種通俗戲曲本身就有很強的普及性,久而久之“花木蘭”也便成了理所應當之事,不僅如此民間之人更是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猜想出花木蘭的爸爸名為“花弧”,阿姊叫做“花木蓮”,就連她的母親都叫“花袁氏”,可謂真正的“花氏一族”。


至於木蘭的祖籍也一直存在著爭議,但同樣的絕大部分史料認為她是“安徽毫州人”。《亳州志》這樣記載木蘭的祖籍:

“亳州東魏村人……,孝烈祠久在東關外”。

姚奎在《木蘭歌》的引文中也說道:

“又考雜記,孝女,亳州人”

明代何出光在《木蘭祠賽神曲》的引文中稱:

“將軍亳州人,魏氏女”

這一切證據都指向“木蘭是亳州人”這一說法,不過僅僅憑藉這些記載亦是很難證明說法的真實性,因為大部分史料來源都是野史、方誌,它們所具有的可信度本身就不高。


綜上所述,我認為花木蘭很可能本身就不存在,她被塑造成替父從軍、英勇殺敵的形象,是為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就像人們為了滿足內心的需要,會編造出蘇軾的妹妹“蘇小妹”這樣的人物一般。

退一步來講如果花木蘭真的存在,那為什麼只有野史對其稱讚有加而在正史中卻不見她的身影呢?況且一個女子從軍十餘年,居然沒有一個同伴發現她的性別,這難道不是一個漏洞嗎?

在古時候,其實女子很早之前就能夠上戰場衝鋒陷陣,比如李淵興唐之戰時,就已經不拒絕女兒的“娘子軍”,甚至在有些朝代,女子兵還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花木蘭或許並不存在,但是在歷史的確有著像她一般的巾幗女英雄,花木蘭是這些女英雄的典型代表。最後以杜牧的《題木蘭廟》結尾: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推上祝明妃。


執筆灬寫史


1976年,河南安陽小屯村西北處,一位農民正在耕地,突然挖到一個硬物,他扒開土一看,卻是一個青銅器。他再看四周的土質,明顯有別於尋常之土。他驚恐之下,馬上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彙報。

編輯

考古專家到實地考察後,發現這裡是一座古墓,在墓中出土了很多具有研究價值的玉器、銅器、使考古人員們都非常興奮。此處墓葬雖然不大,但是擺設齊全,陪葬品也都非常的豐富。

當時粗略根據陪葬品的規格,樣式來判斷,這個墓葬距今有可能有三千年之久。

對於墓主,因為墓內的棺材長期泡在水裡面,當搶挖出來的時候,屍骨已經腐爛了。

但通過考古研究,先是確定墓主是一位女性,同時還在其屍骨裡發現了玉扳指。

編輯

眾人無不赫赫稱讚,專家卻興奮異常,立馬給出答案:這是一位巾幗英雄的墓。為什麼這麼說呢?要知道,在古代的女人帶玉扳指可是非常罕見的。要知道玉扳指並不是什麼豪華的裝飾品,而是有用途的——射箭時用來保護手指的玉扳指。一般男子墓中比較多見,而女子墓中幾乎是看不到的。因此專家估計墓主是位英勇善戰的女子。

那麼墓中女子又會是誰呢?

當地很快傳言四起:這是花木蘭之墓。理由是史書稱花木蘭的故鄉就在河南一帶,當地也有花木蘭的事蹟傳說。因此,他們認為這裡就是女英雄花木蘭的埋骨之處。

編輯

然而,考古專家們通過研究翻譯墓穴中出土的甲骨文碎片得出了不同結論:這座古墓的墓主叫婦好。理由是:從這古墓中出土的一萬多片甲骨文碎片中,竟然發現“婦好”這個女人名字提到過數百次。因此斷定,“婦好”是這座古墓的真正的主人。

婦好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妻子—婦好。從其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婦好曾受武丁的派遣,率領一萬三千多人去征伐少數民族羌方,結果大敗羌方,贏得無數戰利品。

同時,就連歷史上有名的將領沚和侯告都歸婦好管轄。後來婦好還參加了商朝對土方、巴方、夷方的三大重要戰役。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巴方的戰役中,婦好和武丁採取了兵分兩路,齊頭並進的方式,由武丁發起正面進攻,而婦好則不辭辛苦,圩回到了巴方的後方。

編輯

結果當武丁和巴方進行大決戰時,婦好從後面迅速出兵,與武丁夾擊把巴方打敗並徹底消滅了他們。

婦好不但軍事才能超強,而且還懂得占卜,武丁每每不知道如何決斷時,就請她占卜,然後再做出決策。也正是因為這樣,婦好在商朝的地位也是至高無上的,據悉,她甚至還有自己的封地。此外,婦好還負責著國內最神聖的祭祀工作

同時,婦好還為武丁生了幾個孩子,其中祖庚和祖甲後來還成為了商王,可見婦好不但能“武”而且能“文”,在相夫教子方面都是出眾的。

總之,武丁在婦好的幫助下,出現了武丁中興的良好局面。

編輯

然而,天忌英才,後來婦好因病而死。對此,武丁傷心欲絕,對其進行厚葬。此後,每當帶兵打仗時,武丁都要帶著文武大臣對婦好進行祭祀,乞求婦好在天之靈能佑他取得勝利。

由此可見,婦好至少在武丁時期,簡直就是戰神般地存在。

從婦好墓中發現各種隨葬品1928件,包含青銅器468件、玉其755件和骨器564件,其中許多都是國寶級別的文物。除此之外,還有殉葬16人。這些足以證明婦好的顯貴身份。同時,玉扳指的出土,又從另一側面證實了有關婦好生平的記載是真是可信的。

編輯

至於花木蘭,在歷史上有爭議的。

據史書記載,花木蘭出現於隋朝時期,她的本姓也不是花而是姓魏。

北周時可漢募兵,花木蘭的父親也在招兵之列。但是父親體弱多病,唯獨能夠替父從軍的弟弟還是個孩子。無奈之下,花木蘭做出驚人之舉,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於是開啟了12年的征戰疆場之旅,期間她屢立戰功。

然崦,她回來沒多久,北周就滅亡了,於是她投奔到了隋文帝帳下。隋文帝想封她為尚書,結果她拒絕了。回家之後脫去戎裝,換回女兒身。

朝廷聽聞之後,想把她納為妃子,花木蘭竟然以死相拒。

花木蘭終老山林後,唐朝皇帝把花木蘭追封為將軍,併為她修建了花木蘭祠。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一首南北朝時期的民歌《木蘭辭》,花木蘭替父從軍成了家喻戶曉的故事,她也因此受到歷朝歷代人們的追捧,唐朝時期還被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到如今,有關她的影視也不絕於耳。

編輯

然而,花木蘭這個英雄人物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被史書杜撰出來的,目前還是個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木蘭辭》裡那個替父從軍的姑娘叫木蘭,她姓木蘭而姓花,是是鮮卑族,不知道是不是花木蘭的原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