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以开元盛世的底蕴,安史之乱能达七年之久,竟是源于皇室的骚操作

盛世大唐,因为安史之乱这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而逐渐走下了人人吹捧的神坛,步入渐渐衰败的境况。很多人都说安禄山很厉害,有着骁勇善战、所向睥睨的军队,以至于安史之乱长达七年之久才被平叛。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瀚海就此事来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以开元盛世的底蕴,安史之乱能达七年之久,竟是源于皇室的骚操作

唐玄宗

第一,虽说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主导者,但他却是个倒霉蛋,徒为他人做嫁衣,造反仅一年他就离开了人世。

首先,说到安史之乱,大家脑海里肯定立马想到了历史教科书上的所提到的经典人物——安禄山,他确实掀开了造反的序幕,却并未有太多作为。他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从他异常肥胖的体质就可以看出来。他造反后,不止身体,眼睛也逐渐疼痛,有失明的迹象,再加上性情暴躁,最终死于非命,被亲信杀死。

以开元盛世的底蕴,安史之乱能达七年之久,竟是源于皇室的骚操作

安禄山

第二、正是唐朝皇室的各种作死的骚操作延长了安史之乱的期限。

按理来说,如此一来,安禄山没了,安史之乱应该能够更加快平定下来才对,为什么唐朝皇室还多用了六年来搞定它呢?根据大家推测,如果不是唐朝皇室各种扑朔迷离的操作,要不然安史之乱恐怕仅仅用个三年就能够平定下来了。

《资治通鉴》记载:“太原具言其状。东受降城亦奏禄山反。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

一直自诩自己伟大功绩的唐玄宗并不认为安禄山真会造反,待安禄山挥军南下,他才相信自己的亲信安禄山有谋逆之心。到底唐朝皇室有哪些骚操作呢?

以开元盛世的底蕴,安史之乱能达七年之久,竟是源于皇室的骚操作

唐肃宗

  • 在安禄山造反之时,唐玄宗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威逼哥舒翰出战,这使得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安禄山的军队多强大,士兵们都是骑在马背上长大的善战一员,这让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和高仙芝抵不住,北京、河北、山西太原、潼关等地被安禄山的军队轻而易举攻克。然而,唐玄宗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向封常清和高仙芝问罪,令他们二人自杀身亡。群龙不可无首,二十万大军没有人领导,势必是如同一盘散沙,于是唐玄宗派哥舒翰去往潼关迎战安禄山。最终哥舒翰出关,中了安禄山的埋伏,潼关失守,安禄山派兵攻占长安。
  • 唐肃宗是个多疑的人,认为郭子仪与太子李俶走得太近,有图谋不轨的迹象,便撤去他们的职位,其后安排一个叫做鱼朝恩的太监前往监军主掌军事,领导二十万大军。然而,二十万大军在此人的指挥下如同一盘散沙,在战争中逐渐解散、覆灭。
  • 唐肃宗没有给当时唐军的副元帅李光弼实权,使得他浪得虚名,只能做个空头领导,手下的人跟他不和,总是窝里斗。直到公元762年10月,唐肃宗幡然醒悟,任命太子李适为大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最后唐军在他们的运筹帷幄之下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战乱。

只能说一步错,步步皆错,正是唐朝皇室一步步的昏棋,把盛世的底蕴挥霍的几乎消之殆尽,最后唐王朝走向没落,直至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