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過年兄弟姐妹及各自的配偶還有父母一起聚餐,該由誰買單?為什麼?

英雄拒絕黃昏


人雖然多,但是主動買單的除了個別有錢的之外,恐怕沒幾個人了吧。雖然不知道誰能買單,但是一定知道肯定不能由誰買單。


不管有幾個兄弟姐妹,一家人的團圓飯一定不能由父母買單。在這群人裡,父母算是輩分最大的了,而且不管父母再有錢,也不能由父母出了。畢竟這裡每一個家庭裡都有一個人是母親懷胎十月生出來的。所以即便是父母有錢,做孩子的這時候也是應該表現的時候。錢本身也不是很多,在座的孩子應該沒有說哪一個承擔不了的。

其次,如果兄弟姐妹中有特別窮的和特別有錢的。如果有錢的老闆願意買單,那是最好不過了,但是買單的時候要悄悄買,也別太顯擺。我們都見過那樣的,有些人在一起取餐,最後結賬的時候都揶揄對方,明明是自己搶著買,但是搞到最後,把對方說得好像不買單就是虧欠什麼的,最後自己把臉面裝了,單還被別人買了,這樣買單的人能舒服嗎?

所以要麼有錢的人願意買單就買,如果不願意,兄弟姐妹就平攤。這樣省得你說我我說你,誰虧欠誰。但就是這樣,肯定也有人在背後說話,說:哎呀,我哥那麼有錢,這時候就不說自己有錢了,這時候就要平攤了啊,有錢他倒是自己把錢掏了啊,等等的話語。所以有錢的掏錢不掏錢都會被說的,那索性就不掏錢吧。

都說親兄弟要明算賬,其實這種事情真的很難。你明算賬了有人說你沒人性。你不算賬有人說你瞧不起他,總之怎麼做都有傷害到一部分人,如果關係好,大家都不說,那就相安無事,可以把這錢掏了。如果個個心理都不滿,那索性就AA制吧,這樣由著你說,等你說完了,我再孝敬爸媽,看你說啥去?


老王偵查記


這問題得看各家情況。就拿我家裡來說吧,姥姥有6個兒女,兒女們的孩子都大了,四世同堂三四十口人,每年都聚會。平時有個節日什麼的也常常聚。這聚一次,少說開三桌,也不少的開銷。姥姥在舅舅家住,舅舅組織的多一些,圖老人開心,每次只要舅舅結賬,其他姨媽舅舅就會按份把飯錢均了,誰付款就給誰。圖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熱鬧。也不在乎誰家孩子今天沒來,人少吃虧什麼的。特別是,過年的時候,最熱鬧,姥姥的紅包得準備一大推,只要是能來的,一人一個,紅包有大有小,60歲的舅舅,姨媽也跪著給老人磕個頭,那孫子輩一排啊,重孫子也一排,笑著搶紅包,要紅包,好不熱鬧,一大家人開開心心過大年,家族也很有凝聚力,小一輩孩子們也走的近。

姥姥去世後,這傳統也延續,平時常聚聚,過年的時候,每年有一家為主召集全家人,召集人負責所有開銷,明年輪另一家,另一家負責。這樣年年都聚一聚,老一輩一桌,孩子輩一桌,孫子輩一桌。

有時候想,真不要想太多,誰多掏一點,少掏一點,互相都牽掛一點,平時忙忙碌碌,一年聚一聚,圖的就是團團圓圓,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根治在中國人內心的家國情懷。

現在孩子們都是獨子,最多兩個,這種大家庭越來越少,能聚一聚,坐在一起吃個團圓飯也是幸福,錢的事少計較,多體諒其他人,關愛家人父母,估計誰掏錢都快樂吧。


家在山那裡


大家都感覺,這年味真是越來越淡了,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對過年的期盼了。

以前說過年,就是過小孩,看著他們穿得花花綠綠、打扮得花枝招展、數著壓歲錢笑開了花、吃著各種平時難得一見的美食那笑臉,全家都能感受到那濃烈的年味兒。

現在孩子長大了,買衣服是隨時隨地,再也沒有過年盼新衣的那種激動;現在不用給壓歲錢了,她開始給爺爺奶奶紅包了;吃的也已經無法調動她刁鑽的胃口了。

過年,就剩下了一個主題:團圓。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臨近春節的前幾天,去機場接毛驢,去火車站接小妹妹,到處人山人海,機場和火車站成了最擁擠的地方,都是扛著大包小包拉著旅行箱回家過年的人群。

年味不管多淡,團聚主題不變。

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家人必須在一起,哪個不在身邊,那年就少了氛圍,過年,就是全家人圍在一起。

小妹妹一家在牡丹江時,每年過年都到我們這過。搬到了江蘇之後,有一年過年沒回來,我們就感覺這年過得特別索然無味。

每年春節前,我和小胖都備足了年貨,年年都準備得太多太多,每年過年前都說,今年說啥也不準備那麼多了,可一點一點地,還得準備好多好多。

前幾天,我和小胖特意跑到哈達,買了滿滿一後備箱的水果。在這之前,提前買了豬手、牛肉腱子、蝦仁、刀魚、蝦、排骨、笨雞、龍利魚,又堆滿了整個連廊。

每年過年,小妹妹一家都會來我們這過年,我和小胖從沒想過他們需要付錢,我們連想都沒想過。老爸老媽沒錢,過年兩邊的年貨一直都是我們準備,過年時,老爸老媽基本天天在我們這邊吃。

去年他們一家三口回來,二十八跑回了牡丹江小妹夫父母那,叫我們的大年三十又多了些遺憾。

做女人真的不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即使你再不情願,你也得跟著雞狗過年,看著婆婆的臉色,離開心愛的父母,想到毛驢也終究會有這麼一天,更加感覺心酸。

三十的年夜飯,原打算做十六個菜,可做了十二個,就不想再做了。

大年初二,小妹一家終於回來了,我們做了十八個菜,算是這幾年最豐盛的.



過年這些天,我負責做飯刷碗,家務活全包,平時也幹不上,趁過年好好表現。

看到自己做的一桌飯菜家人齊聲誇讚,這就是我的幸福。

過年盼回了親人,從他們回來那天起,就查著他們哪天走。

親人要回自己的小家,更加快了時光飛逝的感覺,一眨眼,年就過完了。

七天,好短暫!

一年又一年,都在盼團圓。

只要能團圓,家人何須算?

粗茶加淡飯,照樣笑開顏。


今年的年夜飯:


小妹妹和小妹夫是二月一號回來的,外甥自己在國外,今年沒回來。以前外甥放寒暑假,都在我們這過,更不用說過年了,他嫌江蘇那邊的家夏天太熱,冬天又太冷。外甥沒回來,家裡冷清了好多。

小妹夫到家第二天就回牡丹江看望自己父母去了,昨天才回來,明天和小妹妹又要回江蘇了,初九毛驢也要走了,這個年又要過去了。今天我跟小胖做了十六個菜,下次團聚,又得等到明年春節了。

1、我做的新疆大盤雞,變成大盆雞了,不過特別好吃,土豆有點燉太爛了,麵條有點砣了,不過都說特別好吃。

2、小胖做的炸蝦仁,沒啥技術含量

3、小胖做的蝦仁炒西蘭花

4、我做的蔥燒海參,賣相不咋地,吃著還不錯。

5、我做的醬骨架,都說好吃,數這個菜吃得多。

6、小胖做的香煎龍利魚,完全失敗!照我差太遠了,粘鍋了。

7、家常涼菜,小胖切,我拌,刀工我不如小胖。

8、我做的油燜大蝦,算不算色香味俱全?

9、貴州的名吃小米排,半成品,裡面居然只有一小塊排骨,真特麼能糊弄人!

10、我做醬牛肉腱子,30塊錢一斤的假牛肉,能做成這樣,全憑手藝棒!

11、木耳辣根,朋友都說這木耳質量太差了,可誰知道,這可是老家人辛辛苦苦上山採的純天然野生的,在老家都賣三百一斤了,可爛了吧唧的,當真很差,不過,是老家的一片心意啊!

12、城裡的朋友猜不出這是啥吧?純山野菜,柳蒿芽,我特別喜歡。

13、老媽熬製的皮凍,熬老了,不過更有嚼頭了。

14、我做的醬肘子,非常好吃,就是誰都吃不下了,過年肉都吃太多了。

15、小胖做的油麥菜

16、小胖的拿手菜,拔絲地瓜,每次都特別成功!

又是一年春節過,期待來年再相聚!



如果換了我,我一定會說:“我買單!”

我有兩個姐姐、兩個弟弟,大家都成家了,兩個姐姐在農村(條件都還可以),兩個弟弟做一點生意,也還過得去,我是上班族,從經濟收入來說我比姐姐好一點比弟弟差一點,但是還真不缺那點飯錢,別說春節,每次聚會我都願意買單(當然姐姐弟弟們也很願意買單),為了避免大家爭著買單,那麼去哪家那個買單。如果是過年陪父母,必須是我們兄弟三人買單,不能讓姐姐姐夫買單,為什麼?

在老家農村有一個風俗,女孩出嫁就是客人!按照這個道理,陪父母在一起吃飯我和弟弟是主人(雖然我們的觀念已經改變),所以得我們買單。不管姐姐姐夫還是侄兒侄女,都是我們買單。從收入上說,雖然近年來農村政策好了,姐姐們家裡也慢慢富起來,但是和我們上班掙錢相比,農民始終是辛苦的,大家是兄弟姐妹,為什麼不條件好一點的買單呢?

從我與弟弟來說,我是哥哥,從小就是我照顧弟弟,有什麼事得哥哥擔當,所以必須我買單!

這個絕對不是吹牛,記得很多年前父親生病動手術,我和兩個弟弟都去醫院照顧,每次去交錢,我們都是爭著交,後來我不要兩個弟弟交了,我說你們還沒買房子,就讓我交吧……記得好像花了1w5k元左右,最後小弟弟近乎哀求我,他說:“哥,我這麼遠(他外省做生意,那時才起步)都回來了,讓我交一次吧!”所以最後讓他交了700元。

我與老婆收入也不太高,但非常看重親情,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決不計較錢!兄弟姐妹在一起不要把錢看這麼重,誰條件好一點誰就主動去買單吧,難道他們有了困難你還忍心不幫嗎?

 


第3視角


就拿我們家來說,每次團圓飯都是我們家出錢。不是因為我們家有多富裕,而是我爸的那些兄弟姐妹都太摳,不願意出錢。去飯店聚餐都是點最貴的,因為不是他們出錢所以也不會心疼,吃飽喝足嘴一擦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他們也不窮,就是不願意出錢,我爸是老二,兄弟姐妹共五個,沒有一個人說分擔一下,都是想著自己不出錢就吃得飽飽的。


我爸的那些兄弟姐妹來我們家拜年,都是提兩隻家裡養的土雞上來,然後殺雞煮了吃,他們一家N口人圍著兩盤雞肉在美滋滋的吃。別人就吃雞骨頭。吃完之後還讓我爸開車送他們回村裡。我爸也懶得去計較一些,一年一次而已,花錢就花錢了。

一家人吃飯,其實沒必要總是惦記著錢的問題。誰的經濟比較寬裕可以多擔待一些,然後其他兄弟姐妹在其他方面多幫助一下,一年吃一次團圓飯,花不了十萬八萬的,這種問題就不用考慮了。如果家裡沒有人願意出錢,那就AA,每個人出一點。不過說出去不太好聽,誰家的團年飯是一起湊錢吃的?


有些人懂得親情的可貴所以在為人處世方面都比較會做人,不會去計較。而有些家人就是一毛不拔,只想著撈好處。錢沒了可以再賺,不去計較那些,做自己就好。


行人外


無論是在婆家還是孃家,全是我買單。因為婆婆改嫁了,並且婚後又生了一個女兒,公公年歲大了,退休金也不多,從老公家這邊論,老公是老大,相對而言我們的收入又高,所以責無旁貸,沒有怨言。在孃家雖然我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但他們都不如我能攥錢,所以只能我付嘍!對待家人,無論是婆婆家還是孃家,只要能在一起開心就好啦!錢,可以隨時攥嗎!何必計較那麼多呢?多錢能買來家人合氣呀!


yayuri65


過年兄弟姐妹及各自的配偶還有父母一起聚餐,由誰買單?

根據我們家的情況,過年的第一頓飯由我買單,因為我是老大,每年過年都是我先買單,然後,妹妹再請第二頓,再由她買單。我們家就我和妹妹,父母八十歲了。

過年吃飯,主要是一家人團圓,將父母請到上位,我們兄妹兩家人一起向父母敬酒,祝兩位老人身體健康,春節快樂。

兩位老人目前身體還不錯,他們以前吃了很多的苦。過去父母都是教師,一直兩地分居,媽媽帶著我們,既要工作,又要在生活上照顧我們。我是哥哥,一直擔負家裡的體力勞動,挑水,劈材,買煤,妹妹也很懂事。我們兄妹也很爭氣,都先後考上了大學,目前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績,讓二老很滿意。

我們和父母在一個城市,每週末都要去看望父母,給父母做飯,聚會一次。過年了,更要好好聚聚,看著父母開心的樣子,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

祝父母身體健康,福如東海。





子龍威武煮酒談史


僅分享我的個人經驗,供參考哈。

先說我的態度。

兄弟姐妹之間,情感比金錢更重要。孝順父母,重要的是心意,而不是看誰錢出的多。能力大的,多承擔一點,也是應當的。

我家有三姐妹,我是老大,已經成家有了孩子;老二老三都是妹妹,老二已經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了,自然現在的年輕人不能說賺的有很多,夠用而已;老三是爸媽收養的,還在讀小學。

母親因病去世後,家裡只剩父親。

去年春節,我們帶著父親出去旅遊。去之前並沒有商量這個錢怎麼付,反正不會讓父親出。

只是出去玩那幾天,我跟二妹都很有默契,互相分擔費用。比如,我訂了酒店和來回車票,吃飯的時候二妹就負責買單;如果某一餐價格比較貴,我也會搶先去買單;如果父親看上了什麼紀念品。我們也會給他買下來。

其實並沒有嚴格計算過誰出的錢多誰出的錢少,只要父親開心,一家人玩得開心就好了。而我作為長姐,會力所能及地多承擔一些。

希望對你有用。


十七君的詩書見聞


我和妻子參加她們家的聚會,我們和她弟弟,還有老婆的小妹都掙著買單,誰掙到誰買單。老婆弟妹5人,她是老大。我們家聚會,我和我妹妹掙著買單,誰掙到誰買單,我兄妹四人,我上面一個哥,一個姐。親戚在一起聚餐挺不容易的,我認為沒有必要計較,都是普通人吃飯,也都花不了多少錢,一般也都是在1000左右,所以每次聚會我都帶3000元錢,準備買單,往往還沒有吃完飯,我就已去洗手間為由,去把單買了,晚了,親戚也就以去洗手間為由,把單就給買了。


手機用戶52823065531


個人認為這樣看自己在家庭中所處的位置,自掏腰包當然沒問題。畢竟一家人一年才有這麼一次聚餐,這一刻的心情和感受超越一切,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像我們家我是小兒子,記得哥哥剛參加工作時就跟我們“約法三章”,以後出去吃飯遊玩,但凡大哥在決不允許我們付錢,哥哥不在場時姐姐買單。姐姐不在時才輪到我這個小弟負責。所以,每次家庭團聚時從訂餐廳到點菜再到買單,都沒有我的“份兒”。是不是挺讓人羨慕的?過年全家團圓是件愉快幸福的事情,這些年興起了預定年夜飯,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進來,這樣既能減輕父母的勞動量,又能增加家庭的和睦度。至於誰來買單沒考慮過,至少我願意買單。


家庭成員齊聚時,一般由長兄或長姐主動買單,老話說長兄為父長姐為母

不知道其他家庭是什麼規矩,至少我們家是這樣。自從哥哥參加工作以後,無論是我們兄弟姐妹聚餐,還是舉家外出吃年夜飯。都由哥哥來買單,當然這並不是我們不願付出,而是長兄為父的大哥的要求,所以我們基本不和他爭。按他的話來說:“我參加工作時間長收入高,理應我這個大哥來付錢”,怎麼樣,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是不是很幸福?同樣作為兒子,我也毫不含糊,每年全家的紅包都由我負責,包括父母的新衣裳,也有我精心挑選。大哥看了也很高興,一家人其樂融融!

年夜飯的聚餐最好不要AA制,這樣很破壞氣氛,況且影響父母長輩的心情

有些人建議AA制,試問那父母長輩怎麼辦?他們是參與A還是不參與呢?記得我嫂子剛進我們家門的第一年,那一次我老媽過生日,我哥請我們出去吃飯,臨出門時大哥就交代了我們:“今天的飯錢我來付,不許和我搶”。可到最後服務員來詢問誰買單時,嫂子卻說了一句“大家AA制”,我哥聽完直接怒了,連說帶罵把嫂子惹哭了,買完單回來,大哥說了一句:“爸媽,你們別放在心上,她就是心直口快”。哎,有時候覺得當大哥聽不容易的。所以這樣的聚餐最好杜絕“AA”,如此很破壞氣氛,還容易影響父母長輩的心情。

只要大家開心快樂父母感覺幸福,今後年夜飯都有我來買單,我付出我快樂

人這一輩子什麼最珍貴最無價?沒錯,當然是親情!像友情、愛情和婚姻都可以重來和補充,唯有親情的父愛母愛及兄弟姐妹的至親之情,無法重來和補充。我曾公開表太過:只要爸媽健康快樂,大家開心幸福,今後年夜飯都有我來買單。如果能通過一些物質方面的付出,換來家人們的和睦幸福,那是一件多麼讓人快樂的事情。儘管我說的慷慨激昂,最終還是被我哥潑了盆涼水:“只要我在,你就別想了”,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