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最近有两位朋友和我聊起来同一件事,就是孩子去小伙伴儿家玩耍以后,总是不想回家。一个孩子是,常常放学就要主动去同学家玩儿,玩很长时间才愿意回家。父母觉得这种行为不好,一是给别人家添麻烦,二是觉得孩子太纵容了。

另一个孩子是一下楼玩儿就不想回家,去小朋友家玩儿就不想走。妈妈觉得很苦恼。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外面呢?

我记得噗噗从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每天都主动示意要带她出去玩儿,当时正是盛夏,所以一般是早晚出去一会儿。孩子们喜欢去外面玩儿,有几种原因。虽然上面两个孩子的表现不完全是喜欢户外,但是本质上是相通的。

1.户外探索:几个月大到一岁多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去户外玩儿。我们也讲过很多次,学龄前孩子是通过五感来学习,通过亲身操作来学习。户外活动,给了孩子更多的信息,给了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

小草、树叶、各种不同的路、小鸟、楼房、各种车、各种人等等等等,对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孩子从里面可以吸收到很多信息。而且户外空间大,孩子的大运动也会更有空间去施展。

所以,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是每天保证两小时。更何况孩子们,可能不仅仅是需要两小时,而是更多的时间。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2.强烈的社交意愿:孩子一两岁开始,不仅仅是想去户外玩儿,更想交朋友。我到现在都记得噗噗小时候,渴望的小眼神儿看着大朋友们想和他们一起玩儿。这其实也是孩子

社会性发展的一部分。

社交生活,是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因为和同伴交往中,会产生很多冲突,但是这些冲突都是必要的。正是因为这些社交冲突,孩子才会学会怎么分享,怎么捍卫自己的权利,怎么和别人沟通,理解他人的想法,慢慢明白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

也随着这些经验的丰富,孩子会掌握更多社交能力和社交技巧。同伴交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如果孩子不想回家,就任由他不回家吗?如果确实感到孩子的这种行为已经影响到自己,影响到小朋友的家庭,那么可以从两方面来处理。第一是当下这个时刻怎么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愿意回家。第二是如何制定长期策略,让孩子慢慢能够掌握好社交时间的长度。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当下沟通

如果孩子已经在小朋友家玩了很长时间,仍然不想回家。这个时候可以这样和孩子沟通。

1.表达孩子的感受:发现了吗?表达感受大多数都在处理问题的第一步。“你还想继续和小朋友一起玩儿,你还舍不得和他分开。”表达感受,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他现在在想什么,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理解我的。

2.说明具体原因:为什么我们现在要离开了,要将具体原因告诉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判断目前这种情况下,他要做什么选择。前几天,我们关于这一点,写过类似的文章,点击这里:

这些具体原因一定是真实的,上面的文章详细写了为什么要是真实的原因。“我们现在要回家了,我们要吃饭了/洗澡了......,小朋友也要......,我们再晚一点,不仅仅是我们晚了,叔叔阿姨还有小朋友也晚了。叔叔阿姨接下来还要......,我们不能耽误他们的时间。而且,我们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根据实际情况,原因肯定越具体真实越好,因为真实具体的原因,孩子一方面可以理解听懂,另一方面接下来很快就会被证实。比方你说要回家洗澡,回到家确实得洗澡,孩子即使当时不愿意,回来也会理解的。

这种点滴的信息,都是在增加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度

。反之,就是在降低孩子心目中的信任度。

沟通,肯定是有信任度更容易进行。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3.给出解决方案:即使孩子不太愿意,但如果父母说得真实具体,一般情绪也不会超级强烈。那么接下来,要让孩子知道这一次回去了,但是下一次还可以接着玩儿,给孩子情绪一个出口

,也给孩子希望。

“你还想和小朋友玩的话,我们下一次还可以一起玩儿,你可以和小朋友约定下一次的时间。也可以邀请小朋友去我们家玩儿。你问问叔叔阿姨,他们什么时间合适?”

4.给出缓冲时间:这个我们之前讲过很多次,如果孩子还是有意愿想再玩一会儿,强制孩子离开,会两败俱伤。所以,可以限定,比方你的心理期限是10分钟内离开,你就说,再玩5分钟,然后定闹钟计时开始。

即使孩子5分钟时间到了,还想玩儿,你还有5分钟时间。那么可以说再玩2分钟,再次计时开始。最多这次不愿意了,再计时1分钟。这样,差不多10分钟以内,肯定能离开。

因为看起来,父母一直在让步,5分钟到2分钟又到1分钟,但事实上,也没有超出既定目标10分钟。而且,孩子会觉得他受到了尊重,他的心声被倾听了。这就是双赢。

强制孩子离开,或者孩子死活就要继续玩儿,这本质上都是一方的胜利,一方的失败。这种不平衡,会让亲子沟通越来越难,是在潜在的造成一种对立。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大多数孩子定两次闹钟就会很爽快离开了,因为

受到尊重这种愉悦的感受会让亲子沟通更顺畅。即使有孩子需要3次,也是正常的,说明他可能确实还想继续玩儿。

父母也可以继续表达孩子的感受:“看起来,你真的很想在这儿玩儿。只是我们今天确实没有时间了,像刚刚约定的,我们下次再一起玩儿。”如果孩子哭闹,那就说明要么是之前有积压的情绪在爆发,要么就是他真的喜欢继续玩下去。父母可以向他表明,看到了他的需求:“妈妈现在知道了,你确实喜欢这里。妈妈答应你,下一次一定陪你再玩儿。今天真的是不可以了,因为我们时间现在已经超出去很多了。”然后说到做到。

经过几次这样的经验,孩子就会知道,第一父母是尊重我的,第二是他们会实现他们的承诺,我可以信任他们,这一次就离开吧。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沟通会越来越顺畅的原因

这是在当下孩子不想回家时,怎么和孩子沟通。除此以外,如果孩子确实很喜欢在外面玩儿,父母也可以采取一些长远的措施。

因为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心理原因。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信号,让父母看到孩子背后的更多需求。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长期策略

虽然有相同的行为,但是不同的孩子,行为的原因可能并不一定相同。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和孩子沟通,询问孩子本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1.询问孩子对这件事的真实想法:好多父母可能孩子有什么情况的时候,第一时间都是询问别人我们家孩子怎么了,怎么会有这种情况,或者自己苦思冥想。而忘记去询问当事人——孩子。

当然询问孩子,他不一定能表述出来为什么,自己是怎么想的等等。但是,询问孩子的意义远非如此。除了搞清楚当下这件事是什么情况以外,和孩子沟通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潜移默化中知道,有问题了我可以和爸爸妈妈讨论,以后有问题了我可以和对方讨论。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怎么和孩子沟通询问呢,方法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我注意到一件事,最近你常常去小朋友家玩的时候,不想回家。妈妈有时候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你不想回家,想继续在外面玩儿,玩很长时间了,还是不舍得从小朋友家回来。所以,妈妈需要你的帮助,希望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你不想回家?妈妈知道了原因,也会调整我们目前的安排,知道如何帮助你实现你的想法。”

当然,孩子有时候也确实不清楚自己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但是没关系,沟通到了,有时候可能不经意间他自己就会表达出来。虽然不一定是沟通的当下。也是在帮助孩子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2.增加外面的活动时间:比方孩子喜欢在户外玩儿,父母可以安排多一点的时间在户外活动,也可以安排多一点的地方让孩子去探索。比方不同的公园,不同的博物馆等等。

然后告诉孩子,“妈妈看到你很喜欢在户外玩儿,所以特地安排更多的时间,让我们可以在外面玩儿。所以,你看,你想做的事情,如果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你告诉妈妈,妈妈会想办法安排的。如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妈妈也会告诉你为什么不可以的。”

因为所有的亲子活动,其实都是希望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联结。告诉孩子你因为看到了他的需求,去想办法满足他的需求,这本身就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爸爸妈妈是在乎我的,我是重要的人。

3.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儿: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去其他小朋友家玩儿,父母觉得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但是孩子又真的喜欢和小朋友玩儿。那么不妨变被动为主动,邀请小朋友去家里玩儿。这样孩子既和同伴玩耍了,也没有一直给对方家庭添麻烦。

4.在家里多和孩子游戏等:

还有一点就是,在家里也可以多和孩子玩游戏,读绘本,做手工等等,将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变得丰富一些。孩子自己有丰富的活动了,也许也会转移一部分注意力回到家里的活动上。

孩子在外面玩得嗨,总是不想回家,这该怎么办?

孩子不想回家,想在外面玩儿,想在小伙伴家玩儿,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时刻,而且不止一次

。特别是如果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那么孩子可能会和他的固定玩伴,每天黏在一起,这是孩子的社交需求和社交意愿。

对于每一件事,父母想让孩子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做,都像之前那篇文章写的那样,告诉孩子真实的原因启发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怎么去做决定这些才是更根本的。

今天就酱!

1.

2.

3.

4.

5.


6.

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