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拍摄出精彩的打鸟照片?

恍惚面对世界


拍鸟可是最难拍的了,行内叫拿着大炮打鸟。要想拍好精彩的鸟类照片,米哥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和大家交流分享心得:

在器材选择上,要一个长焦的防抖镜头和连拍对焦速度快的相机

数年前米哥用是的一个佳能60D,配的是24-105的镜头,当时想用这个相机去拍荷花,荷花上有鸟,可拍了好多张,都拍不成功。后来米哥升级到佳能7D2+70-200的镜头,7D2连拍达到10张/秒,才拍到一些出彩的鸟类作品。实践经验,要想拍好鸟,必须有一个长焦镜头进行远距拍摄,以免惊吓到鸟类飞走,小鸟体积小,行动快,要想拍到美好的瞬间,就是那种有动静结合的照片,必须有一台对焦快,连拍速度也快的相机进行连续拍摄。

(2015年3月早晨摄于昆明翠湖,手持佳能7D2,快门速度1/6000秒,ISO 400,焦距200MM)

长时间有固定点位的追踪拍摄,尽量使用稳定的三脚架

相机+长焦镜头,一般来说也有三五公斤,在一个固定点位等待和观察长时间拍摄时,尽量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这样不用手托相机的负累,就只需要专心观察鸟的动作和位置,这样成功率才会大很多。也减少鸟类摄影师做为苦行僧的苦差。

(2015年6月拍于广州东山湖,三脚架+7D2+70-200镜头+二倍增倍镜)

要想拍到出彩作品,必须要提前预判鸟类的行动路径轨迹

因为鸟类是敏捷好动的,稍不留神就不飞走了,或是按下快门时对焦不准,所以做为一个鸟类的摄影师,能出到好的作品,一类细心观察,提前预判到鸟要出现的动作和位置,然后对同一焦平面的物品进行对焦处理,减少相机的对焦反应时间。

比如根据观察,预判此只蜂鸟会到花蕊上吸蜜时,就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拍到这么出彩的照片。

(2017年2月拍于广州,佳能7D2,快门1/640秒,ISO640,光圈3.2,焦距200MM)



米哥影像日记


打鸟可真是个“技术活”,哈。

鸟具有以下特点:体型较小,胆小不容易接近,飞行速度快等。

针对以上特点,在“硬件”上一定要“硬”:对焦速度快、连拍速度快的过“硬”相机;能将“鸟”拉过来的长焦,这个长,至少也得400以上。所以从硬件上来讲,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个人技术来讲,必须有过“硬”的拍摄技术,特别是在抓拍方面。

拍鸟,一般会选择一早一晚的光线,逆光拍摄,会有很多的光影效果。

如果不是飞行中的鸟,还算比较好拍。

如果是飞行中的鸟就比较难办了。轨迹不固定,难为捉摸,这是一。对焦难,这是二。快门速度慢了不行,这是三。

快门速度一般不能低于1/800s.

传图真难,算了不传了,哈。

拍鸟最难的就在对焦上。多点追踪对焦,按下快门后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对焦点上,所以需要“咔咔咔咔咔咔”持续连拍,能不能拍出个清晰的来,有时候也要靠运气呀,哈。

拍鸟的镜头都很长很重,是个力气活,准备个三角架吧。

拍鸟还得有耐心,要等,等合适的角度、合适的组合、合适的位置……

拍鸟也需要练习,不断的练习,有了过硬的技术,出片率才会高。


南方之南


打鸟也要技术。拍呆鸟好拍,有些鸟一停几分钟,你可以慢慢对焦慢慢拍。昆明滇池拍红嘴鸥手机都可以拍。你手上有食子它会在手上来吃。水鸟游禽体形较大,如苍鹭白鹭。飞行中天空背景干净也较好拍。难拍的是林鸟。在树上跳来跳去,体形又小你还没对好焦就飞了。光线的方向,背景是干净对成像都有很大影响。树林中拍鸟有很多光斑,即使拍到画面也不好看。相机高感要好。在高速高感下不出现噪点。镜头光圈不要小于5.6,否则不容易对上焦。特别是加增倍不仅影响画质更影响对焦,不是D5或1DX2最好不用2倍增倍镜。云台以液压云台为好。思锐HV10-15,百诺S6,S8。沙雀要近万元。三角架宜粗壮承重力强。定焦镜头画质好,价格高,但有时太近拍不了。投入不大的可选D500+150-600S版。7D2高感上3200噪点多。天气好配大白100-400/4-5.6画质还是不错,只是短点。尼康可用80-40/4-5.6,200-500/5.6。


常乐181


鸟类摄影的形式多种多样。何为精彩?这个问题很宽泛。鸟类摄影有拍摄记录鸟种的;有拍摄光影的;有拍鸟类行为的;有拍鸟类生境的;有拍鸟类写意的;有拍鸟类各种姿态的;有拍鸟类局部特写的;有拍鸟类动态飞行、打斗的;还有多种拍摄形式相结合的,等等、等等。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拍摄方法和相应的器材的选择。拍出精彩的鸟片要对所拍鸟类的习性、特点有较充足的了解,结合拍摄的目标鸟、拍摄场地、环境、时间来确定自己拍摄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才有机会获得满意的收获。

以上照片的拍摄,所用镜头各有不同。拍摄速度有快有慢,慢门速度为1/15秒;高速的1/2500秒。镜头焦段等效焦长最长时为1280mm、最短用的是70-20。这几张片子都有各自的拍摄表现手法,在此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娱人小拍


拍鸟,重要的是设备,首先是镜头,没有400以上的镜头很难拍鸟,除非是拍圈养的鸟。其次是相机,要连拍速度快,对焦点多,对焦精度高,比如佳能的1DX2,最后三脚架和云台,因为拍鸟设备重,指望手持,是不可能的,三脚架是必须的,还要是重型的,云台还是带液压的摇臂云台,方便调整拍摄角度。精彩的鸟都是需要付出辛苦努力的,要蹲守,要有伪装,拍呆着不动的鸟不算精彩,拍动的有艺术美感的才叫精彩!


百年尘雨


打鸟,器材(85%)+技术(5%)+人品(10%)。

首先,打鸟绝对是对器材的严重考验,400和1000的区别,那是一眼就可以分别的。所以,相机尽量顶配,镜头尽量顶配,200以下就不要去打鸟了,浪费精力。另外,三脚架,快门线都不可缺少。打鸟基本都在野外,做好设备的防雨防风沙以及自身的安全防护,打鸟是个长过程。

其次,技术上打鸟不存在什么难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打鸟人都是玩摄影一段时间的了,构图,光线问题都不是问题。

最后,人品,也就是运气,鸟毕竟是个动物,去之前尽量了解清楚该地区的天气情况以及鸟类分布和主要鸟类的习性,你了解了习性才有针对性的选点,提前做好准备,减少等待的时间。注意备好干粮和水以及照明通信设备,最好可以结伴而去。


点不点点


器材要达到拍鸟的标准是基础,重要的是能耐得住寂寞。


兵鹰观察


拍鸟最好天气好的时候,有400以上焦段的镜头最好,没有的话用70/200的也行,关键在于使用速度优先,快门应高于1/1000。以下几张是在公园用70/200镜头拍的。






劳兰c


打鸟最关键的是设备,必须要有长焦镜头,俗称大炮,但是价格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了的,要是不搞专业摄影,只是玩玩的话,建议买二手镜头,囊中羞涩的话可以买70-300、75-300变焦镜头,虽然成像质量比不上专业长焦镜头,但是也能用来打鸟。还可以考虑买个1.4或2倍增距镜,能拉近被拍摄物的距离,但是安装增距镜后要考虑光圈要相应边小,弱光夏拍摄鸟类会曝光不足,好在有软件可以后期调整。


冰城爱摄


镜头够长就行,至少400mm,最好1000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