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有什么意义?

xiaohu


现实生活中受到肾病威胁与伤害的人,此时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才能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常见的检测项目有尿检,如果尿检结果显示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偏高,就说明肾脏健康出现了隐患。

我们的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因此,如若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

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测定是用于监测尿蛋白排出情况的一种新的可靠方法,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的尿蛋白测定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费时、不方便,尿样收集过程时间太长,需要把24小时的全部尿量贮存在一容器内全部送检,即使是小量尿液亦不能遗漏,如因尿量收集不齐全,尿蛋白量的计算就不准确,影响诊断;所以,此种方法受患者依从性影响较大,尤其在低龄患儿中收集24小时尿样很困难。另外,为防小便变质,还需要在收集尿液时加入防腐剂等,给采集尿样带来许多不便。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测定快速、精确、方便,能够反映24小时尿蛋白量,可以替代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传统方法。

有尿蛋白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禁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吃海鲜喝啤酒,禁止吃动物的内脏以及豆类的食物,可以吃些含维生素比较高的水果或者蔬菜:如:苹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要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


石头医生讲肾


慢性肾病是比较隐匿的一种疾病,单凭一些表面的症状,是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的,因而医生经常让患者做一些检查来帮助诊断、治疗,常见的检查比如尿常规、血常规、肾穿刺检查、肾功能检查等。那么问题中提到的“尿白蛋白肌酐比”是做什么呢?这项检查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尿白蛋白肌酐比?

尿白蛋白肌酐比,又叫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英文名ACR,这三个说法是一个意思。是一项用于检查早期肾病,反应蛋白尿的敏感指标。

下面三张图来源于三位不同患者在不同医院的检查报告,划红线部分均为这项检查结果。

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

正常人也会排泄少量蛋白尿,并不是为0,而蛋白尿排泄超过正常范围,是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一些肾病患者蛋白尿程度非常轻微的时候,尿白蛋白肌酐比这项检查就能反应出来,因为它非常敏感。

像糖尿病、高血压这部分患者,是肾病高危人群,特别得病时间比较长的患者,肾病发病率高。为了及时发现肾病的迹象,医生就可能要求每年查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

如果这部分高危人群,肾病正处在很早期,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查不出来,是阴性的,而尿蛋白肌酐比却是阳性的,刚才说过了,因为它敏感,它反映问题早,所以医生用它,作为高危肾病人群早期肾病筛查和监测的一个项目。

尿白蛋白肌酐比这项检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方便,留一次随机尿(不是晨尿)就可以,它反应蛋白尿水平不会受到喝水、尿量浓缩稀释的影响。

而尿常规中的蛋白加减号会受到喝水、尿量浓缩或稀释影响,有时候喝水多、尿得多,加号会变少;喝水少、尿得少,加号会增多。

而查24小时尿蛋白,大家都知道耗时长,留起来比较麻烦,对于那些想省事一点的肾病患者,以及儿童留不好的,这时候医生也会用尿白蛋白肌酐比来判断蛋白尿的情况。

那尿白蛋白肌酐比正常和异常是多少?

尿白蛋白肌酐比正常范围,单位不一样,正常范围不一样:正常值小于(30mg/g);(3mg/mmol);(3g/mol)

跟24小时蛋白定量大致的对应关系:

  • 如果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0.15g),那么对应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小于30mg/g(3mg/mmol)。
  • 如果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mg~500mg之间(0.15g~0.5g),那么对应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在30~300mg/g(3~30mg/mmol)。

  • 如果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大于500mg(0.5g),那么对应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大于300mg/g(30mg/mmol)。
  • 超过300mg/g(30mg/mmol),显性蛋白尿情况,要知道具体的定量水平就需要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了。

好了,小伙伴们彻底搞懂了吗?转发给其他小伙伴解解惑吧!

这里是肾上线,肾病患者最喜欢的肾病交流平台!只为肾友们了解到更多的最正确的肾病知识和最前沿的肾病进展。关注肾上线!关注肾脏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