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現在收藏家缺失的是什麼?

用戶101281724137


我認為現在藏家最缺失的是:眼力及有關的知識!就拿瓷器來說,不是沒有真品,而是到處都有,只不過是你|擁有慧眼嗎?試想,我大中華擁有近6千年的燦爛歷史。據有關資料表明,自商代就出現原始青瓷,距今也有幾千年的光景,瓷器作為一般使用器,特大量的製造,到民國晚期就數以億計,無法計算!即使在當時大量的損壞,但,傳世與陪藏,窯址掩埋的也不計其數!就算某些人為了謀利,讓贗品大量充斥市場,但,真品也無處不在!現在老貨一般以官窯,民窯,精品,普品,標本等幾種形式存在,要根據自己的財力對號入座,抓緊學習吧,要多看博物館真品,多上網看視頻,堅持收看華豫之門,華山論鑑,央視尋寶等專業收藏節目!











心深似海


現代收藏家最需要的是忍耐!

古語“十年磨一劍”。現在有的藏友甚至數十年,還辨別不了真偽!古玩行靠眼力吃飯,虛心求教還要靠機緣。有人請教辨別藏品,連個老師都不會說……真是令人無語。

提起收藏首先想到的是“撿漏”。我有幾瓶八十年代的老酒,根據品相每瓶都在500~700之間成交的。有個人出價300未成交,沒過半小時就被老客戶600拿走了。撿漏已經成了收藏中的弊端,沒漏不買。現在的古玩市場就是工藝品的世界,哪有那麼多老東西,能撿漏?不挨坑就燒高香了!



古玩市場90%是仿品,但是不代表不講誠信!現在賣古玩的都明白,糊弄個千八百的還可以,太過了能引火燒身,一但被訴訟詐騙,到時竹籃打水……如果真是內行,從開價上就知道真假。譬如,雍正通寶要價50,這是明告訴你是新的,老的這價賣給你,他傻啊!也就是說,玩收藏一定要了解真實的市場價……

馬未都老師為什麼能成功?買東西時價給高一點,下次有貨時會先告訴你。賣東西時價低一點,以後進貨還找你……這才是真正的無上寶典!

學知識並不難,關鍵是做人難!尤其做一個成功的人更難……

老師,袁大頭咋賣?

三百八。 哎,哥們你咋走啊?再商量商量。

老師,是你讓我走的!

我啥時候說的?

真大頭380能賣嗎?假的不走,還等你請我吃飯……


雨安居士1


縱觀如今混在書畫、古玩、奇石等領域的收藏家,他們同上世紀的張伯駒、孫瀛洲等收藏家相比,缺少社會誠信度、社會責任心和刻苦鑽研精神。

缺少社會誠信度。上世紀的收藏家們,致力於文物的保護性收藏,沒有功利目的,他們出席社會活動,或對文物進行鑑賞,多處於公心,公正、公平。而如今,不少的收藏家打著專家鑑寶的旗號,到民間收集古董古玩,他們把中意的真古董說成是贗品,然後乘機弄到手,把假的古玩說成是真的,欺騙民眾掏鑑定費。這些收藏家誠信度的缺少,讓名譽掃地,被不少市民痛罵。

缺少社會責任心。張伯駒、孫瀛洲等收藏家,收藏文物是出於挽救和保護的目的,把社會責任心放在首位,不追逐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最終把畢生的藏品捐給了國家。如孫瀛洲把3000多件國寶級文物捐給了故宮博物院。而如今的一些藏家,處處為自己考慮,利用各種身份、各種關係、各種途徑,把國家與私人的藏品收入自己的禳中,為個人所用。有的甚至倒買倒賣,致使一批批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成為收藏界的罪人。

缺少刻苦鑽研精神。收藏是一門學問,蘊含著各方面的知識,只有深入研究,方能學有所成,在收藏界有所作為,為國家的收藏事業做出貢獻。如馬未都先生一生致力各類藏品的研究,撰寫了大量的相關學術性著作,推動了收藏行業的發展。而如今,一些收藏家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經濟利益上,不學無術,不求鑽研,靠著對藏品的一知半解,到處搞收費性質的古玩鑑賞活動,矇蔽欺騙大眾,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現在的收藏家們因缺少上述的社會誠信度、社會責任心和鑽研精神,致使在收藏界出現不和諧的音符,產生消極的影響,阻礙了收藏事業的健康發展。


視天下i


對於收藏家來說,最缺少的是收藏方面知識,以及對於自身收藏的一種規劃。

好多的收藏愛好者,進了收藏圈子,見什麼買什麼,聽說拍賣會上什麼東西拍出大價錢了,立馬扭頭去買什麼,高古玉值錢,買!明清玉值錢,買!高古瓷值錢,買!天珠、犀牛角、象牙、青銅器、古幣、古傢俱……總之,聽到什麼能升值,就不顧一切的買,買對也買,買錯也買。僥倖心理,我買1百件有十件對的我就發了!可事於願諱,二十件對的老普在任何時候都換不來大錢,只能坐在用金錢購買的老普和假貨上嘆氣!上拍上不了,出不了手只能再擺個地攤了!

對於收藏之我見,專,單項愛好為主,刻苦學習研究自已喜歡的藏項,力求學術精到眼力高。多看館藏,多多向同行切磋交流。少買,買精品,不買價高狠貨。

對自已的的收藏有定位有規劃,量力而行,買的起不揹債買藏,給自已制定近期和遠期規劃,不盲的無休止的見老貨、好貨就買。買的起,藏的住,把握好出貨時機,用心收藏。











周弋


不請自來:

現在對於一個收藏家缺少什麼?

這個問題我看到後覺得比較沉重。

咱不要先講一個收藏家缺少什麼,咱先講一個合格的收藏傢俱備什麼條件。

第一、必須有高尚的人格和重高的品德。

笫二、必須有對藏品鑑定的專業知識。

第三丶必須有了解藏品內涵的知識。

第四、必須有傳承藏品內涵知識的責任和 以義務。

第五、收藏家不做奸商。

第六、收藏家必須和姦商劃清界線,不和姦商供事。

第七、收藏家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不為金錢殤失道德良知。

否則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收藏家,充其量你也就是個收藏愛好者。











人間正道是滄桑3785


“現在收藏家缺失的是什麼?”

估計就是兩個字,“心態”,正確的心態對於收藏者很重要,有人說知識很重要,但是,高仿造假者可以說都是比專家還專的高手,書本上的知識特徵基本上了如指掌,特別是瓷器、書畫、翡翠、古錢幣等等,假貨多如牛毛,必須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不能一看到東西先激動,頭腦一熱眼睛就看不清了😀

平時要多看真品,保持良好的心態,每一件藏品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各類藏品都是有一個互通性,買了假的東西,一般都是頭腦發熱,到了家裡必須得能認得出真假,否則就不能再搞收藏了






好講俗話實話


現在的收藏者不如以前的收藏者,以前的收藏者都能沉住氣,穩住腳,而且知識面也比較豐富多彩,現在的收藏者給人一種心浮氣躁的感覺,收藏的知識面也比較窄,比較薄,總感覺嘴上功夫很好,真正行動起來就露出馬腳了,當然了,也許和現在的社會節奏有關,被快的生活節奏影響的吧,但是收藏者最忌諱的就是心浮氣躁,眼高手低,不懂裝懂的,

沒有些真的東西千萬別跟著吆喝,也別跟著下水,畢竟人生苦短,一晃就是幾十年,走的慢一些沒有關係,但每走一步算一步,穩紮穩打,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無論是收藏什麼都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收藏客戶,四套別墅裡面全是藏品,去他那裡送貨,想真正看完他的藏品需要花很久很久的時間,他曾經講過一句話,在這裡我也分享給有緣分的你,他說:收藏這個檔口是潭渾水,是潭髒水,腿腳乾淨的別往裡面趟。說實話,至今我也沒明白他說的這句話的意思,願能給需要的你帶來啟發,

不過仔細看看,如今的收藏圈子真是花樣夠多的,也夠鮮的,也難怪現在的收藏者缺乏知識,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一個種類的藏品知識還沒了解清楚,另一種就蹦出來了,另一種剛像去了解,又蹦出來一種,也真是難為人了,

真心希望現在的每一個收藏者能沉住氣,能平平淡淡的看待收藏,別被表面現象所矇蔽了雙眼,看清局勢,找準收藏的方向,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的去搞收藏,多和真正的收藏者交流,學習,這樣也許能少花冤枉錢,也不會白白浪費掉珍貴的時間和精力,個人看法,供參考。



如果有一天你也喜歡石頭,請記得我曾經來過你的世界。


奇石故事


我是收藏愛好者,與許多收藏家有交流。真正的收藏家現在最缺的是國家對他身份的認同,另一個是對他藏品的認同。不是嗎?國家文物局長三年前公開說在全國開設幾個由國家主導的對文物藝術品的公開鑑定機構。終身對藏品的真偽和評估價值負責,可以抵押,可以放進國家銀行。但三年了,一點消息未見到結果。如果真如文物局長所說能實行。那麼收藏家亦就不缺現金,不缺身份了。那些靠文物藏品的騙子公司亦就自然消失了。現在許多公開在臺面上的很多都不是真的收藏家。真的收藏家你真正瞭解認識了才能知道。


董時琛


現在收藏家缺失的是什麼?有的人會不痛不癢地批評現在的收藏家缺失什麼,有的說是眼力,有的說是長期持有的決心,不能和老一輩的收藏家張伯駒,孫瀛洲等相比!首先收藏家這個定位有些高不可盤,在國內沒有幾位被國家和民藏間認可的大家,更難聽到資本對藏家的贊助,更多的是想一夜暴富,踏入藏界不能自拔底層民眾,還有對民族文化,對收藏古代文化的追求和愛好,收藏了一部分古代文化藝術品,他們不缺失眼力,不缺失持有的決心,就拿我來說吧,手裡有大量的藏品,從字畫,古玉,到瓷器;把自己勞動所得,大部分都投資到了收藏品中,都是真金白銀,最初就是為一夜暴富,想從中獲得收益,更好的生活,但通過收買古代藝術品,對古文化逐漸認識,有時就難於革舍手中的藏品了!即在海邊站,那有不溼鞋?愛好者到藏家也只是一步之遙!我認為現在收藏家缺失得就是國家的認可,缺失得就是國家的收藏鑑定統一標準,缺失得就是有信心讓古代文化市場活起來,缺失得就是對藏品的話語權,能為自己的藏品證言!











東山草堂珍玩


我認為現在收藏者最缺少的是:

1.缺乏目標,收藏是一種愛好,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長知識,陶冶情操,在收藏中,發現樂趣,同時積累了財富。

現在的收藏者,大部分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想法找高精尖的東西,從而上當受騙。被壞人鑽了空子。

2. 沒有鑽研精神,剛知道點皮毛的東西,就自以為是,以大師自稱,剛愎自用,容不得別人的批評,一說藏品有問題,就惱羞成怒。

3.腦子裡錢字站的地方太多,藏品站的地方太少,一心想知道自己的藏品值多少錢?在哪裡能變現,很少虛心請教別人,自己的產品對不對,有什麼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