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因名字太像網名,被老師踢出教學系統,孩子:我太冤枉了

現在給孩子起名字,大多家長都希望不要跟別人重名,所以絞盡腦汁,無奈依舊“梓涵”扎堆,全國爸媽都想一塊去了。還有一部分家長並不追求“咬文嚼字”,重在給孩子起的名稱中,蘊含著父母的美好期望。但是不得不說,有些家長的期望也太過於隨意,真真是隨口一說的爽快人。

前一陣子看了一個新聞,當事人是一個大學生,說起自己的名字也是一把辛酸淚。高中時的課程中有計算機的科目,老師規定都必須註冊真實名字,否則就會不予進入。這位學生按著真名輸入後,因名字太像網名,還是被老師踢出了教學系統,孩子:我太冤枉了。

因名字太像網名,被老師踢出教學系統,孩子:我太冤枉了


孩子被爸媽起名叫“張口笑”

話說若非不是新聞中展示了這孩子的學生證,確實也不太能相信“張口笑”就是真實名字。據學生講,自己爸媽起名的主要寓意也很簡單,就在名字的字面上,希望孩子這一生能夠笑口常開,幸福快樂。這個寓意的確是非常好的,但是放在名字上,每天被人叫著,也確實容易產生笑料。

這下雖然孩子冤枉,但是人家老師可能也覺得自己冤枉,畢竟實在沒想到這就是孩子的真實名字。其實孩子的名字,不僅是一個稱號,由於名如其人,還要伴隨一生,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文化。所以,在爸媽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確實要考慮更全面一些,就算是普通一些的名字,有時候也比生僻字或者略帶搞笑的名字更有優勢。

因名字太像網名,被老師踢出教學系統,孩子:我太冤枉了

生僻字容易給孩子的生活造成困擾

跟上面新聞中的家長剛好相反的一類,就是喜歡給孩子起一些標新立異的名字,慎重是慎重,但是太偏門生僻,反而給孩子造成了麻煩。去年有位大學生在研究生保送時,因為名字裡面的“頔(dí)”字,沒有被系統識別出來,差點錯過了保送計劃的名額。這位同學還好一點,好多網友覺得同病相憐,展示自己的名字,“譞(xuān)”“昪(biàn)”。很多的生僻字在生活所需的一些證件上都是亂碼,可想而知給孩子造成了多少困擾。

一個人從生下來就要辦理無數個證件,有一些對人生走向還是至關重要的,這樣說來,家長起名時就不得不考慮到孩子的生活問題。

因名字太像網名,被老師踢出教學系統,孩子:我太冤枉了

名字是孩子的稱號,切莫成為父母的“炫技”

為什麼父母給孩子起名,都要人手一本新華字典,翻遍《詩經》與《楚辭》,其實只是想要給孩子冠上一個好名字,有一個好寓意,在孩子人生的起始點開一個好頭。這其實很容易理解,但是好名字不代表非要另闢蹊徑,專門做夜空中最“奇葩”的星。名字應該給孩子帶來美好的祝願,但切莫成為父母的刻意“炫技”。

不知道各位網友們聽過什麼另類的名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